做温暖的教育

做温暖的教育

 

NO1:

  《做温暖的教育》视频 

 视频1     http://www.worlduc.com/e/video.aspx?vid=8782  (20分钟)

 温暖图

做温暖的教育–陶妙如

发布者: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网发布于:2012-03-27播放:1013评论:

 

做温暖的教育–陶妙如_世界大学城  

 视频2    

   国培资源库                                (47分钟+63分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yMjc4OTY0.html?f=20751278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yMjg0NDg4.html

 

NO2:

     《做温暖的教育》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北京)

选这一张 做温暖的教育20130925-03_看图王

 获奖照片照片首页

 

 

 

 

 

 

 

28 thoughts on “做温暖的教育
  • 天涯社区说道:

    陶妙如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人与其名吧:由内到外洋溢着一种随性,一种真实,一种诙谐,一种自己暖和也给别人温暖的美好感觉!没有真女人的阴柔妩媚,但也绝不是女汉子的霸气侧漏——对,就如她的学生所形容的她有与一种与生俱来的刚柔并济的风骨。
      这样的一个人写出的书必然不那么落入俗套吧,于是在一个有着温暖阳光的午后,翻开《做温暖的教育》,跟着它去碰触教育的灵魂,领略教育的本质,感受温暖笼罩全身的感觉:
      ……
      会享受才会有诗意
      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慢磨细研的活
      恒定一种信念:做有温情的老师
      让教育过程濡润情趣,从而自然地培养浩然正气
      在班级管理上能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来加以引导
      可是仅仅为教育提供爱是不够的,还要让教育的智慧贯穿于爱之中,这便是温暖的教育
      ……
      有深度的文字遍布全书,总有那么几句让你掩卷深思,总有那么几句让你醍醐灌顶,总有那么几句让你自叹弗如,总有那么几句与你惺惺相惜——一个温暖的人,一本有温度的书,成就一座教育界的耀眼灯塔!
      抬头迎向初冬午后的阳光,万物笼罩在一片金黄之中,突然感觉温暖是世上最美丽的字眼!

  • 南山之台说道:

    期待了两年之久的陶妙如新作《做温暖的教育》终于面世了——这是陶妙如老师继《爱的智慧》一书后倾情推出的力作,该书不仅承继了陶氏一贯的娓娓动人的清新之风,更鲜有的将《易经》的哲学与当前的教育相结合,明白晓畅中又发人深省,从而为我们开启了教育智慧的新天地! 在《做温暖的教育》中,陶氏风格再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与学生对话的点滴记录(有人称之为“当代活《论语》”),还是妙如精当而犀利的点评,甚至那一阙阙回味无穷的词令,都当得一个“妙”字,珠玉在前,读者诸君幸甚! 陶妙如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教育情怀和感悟,她认为教育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即:享、想、研、养、换、用、化、创、悟、静、赏、度。譬如,陶妙如老师对于“想”的了解。她说,想,分为三层,1.想象着自己应抵达的层次,那就是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不理会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放弃偏激的大气,不理会哄笑的温和,放弃名利的淡泊,无需声张的厚实,和并不陡峭的高度;2.想象着学生能登临的高度;3.想象着我们能创造的妙境,这个妙境就是让学生相忘校园、相忘课堂。 此外,陶妙如老师还提到了——“一句话说得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但我觉得,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学生一起相忘课堂。”是的,乘物以游心,我想,如果每堂课我们都能全身心投入,与学生一同遨游于课堂,那么,每堂课都能成为孩子们追梦的启程。 毋庸置疑,《做温暖的教育》无愧为一本让教师启智、学生明理、父母懂爱的好书,一部直指心灵、开启智慧的著作,一盏点亮自己、温暖他人的明灯,从《爱的智慧》到《做温暖的教育》,妙如先生真可谓是当代教育的“智者”!

  • 柳池说道:

    陶老师,今天上午聆听了您的讲座,很感动,很受益。想知道您的电话,想向您请教许许多多的问题,可以吗?

  • 石门五中说道:

    石门五中《做温暖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单位:石门五中 作者:田铁成 来源:本站原创录入:wzchenqiurong编审:Redgirl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3日 点击数: 42 次 【本网讯】2014年3月12日,石门五中举行了《做温暖的教育》读书心得交流会。会议由学校教科室主任蔡圣军主持,校长周国顺、副校长侯武忠、工会主席蒋辉,以及各教研组代表参会。

    首先,蔡主任谈了他对“温暖”理念的感受,并希望老师们积极推进温暖理念。接着,各教研组代表积极发言,探讨对温暖教育的理解。大家各抒己见,田启开老师认为教师应多读书,培养温润宽柔之气,增加自我心灵热度;陈金堂老师谈到自己执教多年,播种过温暖,并将会继续践行该教育理念;程梅瑛老师则注重老师的真诚和博爱,认为对学生应做到尊重而不迁就,严格而不苛求……李九卿老师的发言,激情澎湃,掀起了会议的高潮。会议最后,周校长强调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和包容心,应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服务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推行温暖的教育。

    此次读书交流活动,是一次畅读,更是一次聆听。相信大家在陶妙如先生的教育理念中,能吸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为石门五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增添正能量。(文\田铁成 图\刘海丹)

  • 张馨忆说道:

    其实都没有
    这是一个虔诚而深刻的姿势
    我看见了你的手 繁杂而纷乱的掌纹 以及粗糙的茧
    我听见了你的沉默 秘而不宣的狡黠 正鼓噪着我心的节律 求知欲像巨大的兽在血液里躁动
    我触到了你的眼神 星星点点 欢寡而孤独 如若一段孤独的喟叹 叹何却不可知
    终于 你问
    ——这是什么
    这是一个惘然而冗长的过程 似一个你我永无解脱的困局 伴着久久无人呼应的无奈
    我沉思了许久许久 如是答
    ——憧憬 等待 信仰与爱 每种深意都各有其说 我也不太确定 哪一个 才是它的本意
    ——你的‘憧憬 等待 信仰与爱’都是执念而已 终予这些的只会是一个浮躁的终点
    ——那是什么
    ——虚无
    ——虚无?
    ——是的 我们的全部生活总是处于向往某种东西与获得某种东西之间 而生命在终极意义
    上是虚无的
    ——你是谁
    你缓缓转过身去 后脑赫然 一张熟悉而沧桑的脸
    惊讶与恐惧像澎湃汹涨的海潮 淹没我
    ——自我

  • 袁婷说道:

    读完《做温暖的教育》这本书,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给我的心来了一次彻底的洗礼。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思考过的东西。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而是以一个个实际例子来叙说来书写的,上面出示了很多的学生和家长的留言与来信,以及陶老师自己的回信和诗句等等,用这些来向读者们叙说这教育该如何做。这样的书让我们看起来极容易懂又很容易接受,也许这也是一种温暖吧,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温暖。
    在书的楔子部分,有这几个大大的黑体字——享、想、研、养、换、用、化、创、悟、静、赏、度,这几个字概括了真本书的内容。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享”字,书中写道“幸福是一种感觉,感觉是会传递的!”书上例举了陶老师与她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留言来往,这些留言里,即使在这严寒的冬季里,也能让我感觉到暖暖的气息。在学生留言中的称呼写的是“陶妈妈”,她们亲切的话语,真的就像母子间的对话。我想这就是温暖教育的结果吧,陶老师像他的学生传递了温暖,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带来的幸福感觉,而学生们的这种幸福感也返回到了陶老师身上,这就是幸福的传递吧。我想,在我这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有没有注意过这方面呢,我从工作中感受过幸福吗。孩子们上幼儿园,年龄本来就比较小,离开了熟悉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的身边。在面对这群缺失家庭爱的孩子们时,我是怎么做的呢?她们信任我吗?她们又从我身上感到过温暖吗?以前我真的没怎么关注过这方面,在工作中有很多需要书写的地方,却不曾记下过那些温暖幸福的瞬间。这一章还有一句话也写得非常的好,那就是“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幼儿园的孩子在不需要考虑升学压力的条件下,我们不正好可以慢慢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感受人生的风景,让孩子们的童年不管是严寒酷暑都处在温暖里。温暖的教育,与“爱”这个字离不开,而如何“爱”也是一种智慧。而这方面不仅需要用心去经营,还需要很多的多学习多掌握方法。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新老师而言,需要学习的就更多了。
    我该如何做个温暖的教师呢?面对小孩子,首先需要一颗爱心,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所必要的吧。如果没有一颗爱心即使你的学识在渊博,学历再高也永远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在幼师的工作,与别的老师不同,需要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孩子的个性与发展的速度都不相同,所以老师要了解每一个人,才能更好的开展活动。幼儿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没有大孩子那么强,所以需要老师多发心思,让活动顺利。这也是第二方面了吧,做一个温暖的教师应该懂得让课堂具有趣味性。因为幼儿园孩子们还不太了解知识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只有孩子们觉得有趣了,他们喜欢了,才会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他们只有在幼儿园的活动中玩的开心、学的快乐,才会慢慢的感受到温暖。最后是做温暖的教师,应该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微笑、说话柔和、多于孩子沟通。即使幼儿园的孩子现在有很多还不懂,但只要你对他露出一个微笑,他就会很开心;只要你用柔和的话语和他们说话,她们就会更靠近你;只要你多与他们呢沟通,就会发现他们有很多让人惊奇的表现。所以我希望自己在工作中能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我的孩子们能靠我近些,再近些。
    这本书不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教育类的书,也不会是最后一本。但这本书里所讲述的,对我的心灵对我的工作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对我敞开心灵之门,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温暖的的着,让温暖传递的幸福充满每个孩子的童年。

  • 唐香说道: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名言,然而喜爱归喜爱,我也一直在试问自己:我的“鞋”是否合了班上那些活泼、可爱的“小脚”?虽然在书写每篇个案、组织每次活动时,我能考虑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教案,但是总会提出一些不够简练的问题;虽然,我总细心地观察、照顾幼儿,但也会在幼儿吵闹得兴奋时提高自己说话的音量;虽然我一直在不断地充实自我、踏实地在一线努力工作着,但始终没有完全地将自己的教育教育理念与这一名言完美地融合。当我读了妙如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后,我才知道这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应是尊幼爱幼护幼的辛勤园丁,我们应该让爱温暖童心,让其身心健康成长,敢于探究和创新。妙如老师用她的智慧启发了我,让我用“想、悟、换”来“享”受我所从事的神圣职业。
    “想”。想象自己能够抵达的层次,能够创造的妙境。作为幼师我们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为幼儿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不断地创造生动而又引人入胜的情境。有时我们必须要有《十万个为什么》那种广阔的知识面,告诉幼儿为什么要多喝水、勤洗手、认真学习,有时候我们必须要有《一千零一夜》那种美妙、温柔的情怀,在幼儿受伤、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给予幼儿温暖与鼓励。这一切要求着我、鼓励着我,让我在以后的教育中充满爱,并让爱充满着智慧,温暖着童心。
    “悟”。给时间、空间让孩子自悟,让孩子在比较中、相互碰撞中自悟。幼儿的年龄小,对于是非对错的认识不够,很多时候会做一些在我们成人的眼中看似不合时宜、不对的行为,有时我们会因为这些而大发雷霆,可孩子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而生气,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是冷静下来,问幼儿“你刚才做了什么事情?”让幼儿说说自己的行为,然后我们可以再问“你觉得这样做行吗?好吗?为什么?”给予幼儿时间与空间,让幼儿自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幼儿自我温暖。
    “换”。换位思考,让微笑传递爱与正能量。微笑着面对有过错的幼儿,那是一种谅解;微笑着面对有进步的幼儿,那是一种激励;微笑面对在挫折、困难中的幼儿,那是一种安抚;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幼儿,那是一种拉近距离、传递感情的最佳方式。如此,微笑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赏识,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力量。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我们不要揪着幼儿的一点小错误不放,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心情而让幼儿受影响,我们应该多换位思考,多用微笑鼓励、肯定幼儿,这便能够让幼儿在甘泉、雨露的滋润下阳光快乐地成长,享受着幸福源泉。
    当我做到了这些,我相信留给我的便是“享”。享受那纯真的笑脸,那可爱、俏皮的动作,还有那幼稚而真诚的话语。妙如老师说我们要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拿显微镜。寻找快乐就用放大镜看看幼儿的优点,要解决问题就要用显微镜去寻找缘由。是的,我们必须在适宜的时候拿出这两个“法宝”,让幼儿在爱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让我们自己在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的乐趣,让我们浓浓的爱温暖童心。

  • 陈媛说道:

    大学就读学前教育专业时,记忆中尤为深刻的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带着满满地爱心从事现今的工作——幼儿教师。面对孩子的哭闹、任性以及不懂事,都要持着爱心、耐心以及细心来面对。现有幸阅读了陶妙如先生的书籍《做温暖的教育》,开始与之共勉、剖析自己、认真借鉴、提升自我。
    享——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会让我联想到我工作上的必须性“以身作则”。一个阳光的老师在行为处事上才能有温度,对待孩子的态度才能有温度,孩子反馈的行文才能有温度。“爱的教育”让我们把爱传递给孩子,由孩子们将有爱的行为延续下去。
    想——只要我们真正用感情去投入,我们就可能抵达灵感到达的层次。
    总想让孩子学习什么,学到什么,却又好像总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因为我们还不够努力,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万事俱备,准备充分,才可以在这珍贵的“白纸”上进行渲染。“爱的教育”让我们将爱融入到一言一行,让孩子们感知、感悟。
    研——领先我们的对象,用明天的思维来引导今天。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在一日一日更新,在很多事物上的接触也更加全面。“墨守成规”的思想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身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式的教育方法。“爱的教育”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知识,专研出适合、适当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玩中学”,不是“学”是“要学”。
    养——让教育过程濡润情趣,从而自然地培养浩然正气。
    曾经有个老师在活动中做过一个实验,出示八卦图,让儿童看着进行想象,孩子们的想象让人惊讶,有的说像眼睛,像两条鱼宝宝等等。这就是孩子们的审美潜能,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经常感觉到的欣喜。孩子们在审美创造过程产生的作品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表现,有着成人作品无可比拟的魅力。“爱的教育”让我们懂得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美,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是美。
    换——当我们有种自我满足的感觉的时候,会有一种幸福感,但也可能是一种老化的趋势。
    经过小班、中班、大班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历练后,不得不承认初步了解了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个性特点,但这只是三年教育的同一批孩子,所了解的不够透彻。却为这三年的教育教学开始有点沾沾自喜,这是自我膨胀的表现。“爱的教育”让我们开始反思,开始真诚的迎接新的孩子的到来,因为这确实是老化的趋势,避免的途径就是继续“爱的教育”。
    用——人不但要想到领头,更要想到追随。领头的只有一个,紧跟着,协助实现他人的理想,自己的理想也就跟随实现了。
    这让我想到团队精神,整个幼儿园都是一个统一的小团体,我们为了一个目的付出、努力、奋斗,我们为了一个挫折反思、难过、检讨,我们为了一个结果高兴、振奋、喜悦。我们互帮互助,共同奋斗,用我们各自“爱的教育”让我们的“家”更加温暖。
    化——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差,而我们离真理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向前一步,神秘的面纱就会被揭开。
    总觉得孩子们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一件事情上可以让人气得跺脚,一秒后又立马让人哭笑不得。其实,是我们的心态在变化。我们在与孩子们交流、相处时,很容易跟他们开始斤斤计较,跳出这个本来就不平等的圈子,除开原则性问题,其实就是“多大点事”。“爱的教育”让我们开始有种觉悟。
    创——让老师们从机械式操作中、制度的对冲中解脱出来,才能让财富在创造中最大化。
    想起了高中政治书中的一句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的错误就是太认真,就着所谓的“正确理论”开始一步一步实施,不是适合自己的,不是适合孩子们的,那一板一眼的教育行为教出的孩子也不指望有多大创新思维。就像那个八卦图的事例,孩子们的想象让人惊讶,有的说像眼睛,像两条鱼宝宝等等。孩子们在创造过程产生的作品中,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表现。
    悟——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下的两个人,虽然在对方眼里同样渺小,但他们的地位不同境界也不同。
    孩子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就是“同伴交往”,不由的开始分析被人打和主动打人的小朋友、主动认错和推卸责任的小朋友。单纯可爱的孩子表现的很简单,推卸责任后开始心虚,主动认错后开始反思与结束,不高兴与高兴也就体现在孩子们的脸上了。
    赏——平凡者,因智者的欣赏而凸显;智者,因欣赏他人而更高尚!
    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的行为总是有理由的,不急于判断不急于总结,耐心、细心地去发现、倾听,总会获知孩子们内心的真正想法。用“爱的教育”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优秀,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度——人时常会迷失自己,不论什么时候要知道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子。让生命保持一种安详、从容、自在的状态。
    人都想当官,但从不考虑当官后的为难,却时常用这句话去考虑别人“宰相肚里能乘船”,却总是自己斤斤计较,不思悔改。孩子的过错能有多大,斤斤计较的错误只会形成错误的教育。违背了“爱的教育”理念。

    阅读完了本书,不敢说已经看懂,不敢说已经了解,一遍的阅读只是初步的心灵洗礼。写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字,不敢与之相提并论,仅仅是阅读后联系自身的教育开始反思,开始总结,开始有了新的感悟。《温暖的教育》与“爱的教育”都是我们在教育路上所要接触到的,未完待续••••••

  • 曾杏梓说道:

    近日,拜读陶先生《做温暖的教育》让我获益颇多。陶先生用无声的文字感染了我,她以女性的柔美来展现的美妙之境,让我感受到了先生理性的思维,光辉的睿智,动心的激情,从容的语调,大气的性格,温和的态度,淡薄的心志,厚实的学养,高深的见解,无一不表现出她女性精彩的艺术魅力。
    这本书首先打动我的是《做温暖的教育》文章标题。简短温馨的用语,却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植根在人性的土壤,植根于呵护心灵的花园。可是,我又觉得是一种呼唤,一种祈求,一种渴盼,一种鞭策,一种拯救。所以,他又刺痛着我,刺痛了我似乎已经沉睡了的教育情怀,刺痛了我每天奔波于冰冷的教育现实的苍白与迷惘。
    在拜读中我体会到人在自我思考的同时,别人深层次的行为举止也会影响你的人生观。你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善举决定着你自我成长的层次。也标志着你当时的成长程度。每个人在遇到他人时本身站的高度不同,愿意接受他人思想的窗口大小也不同。所以每个人在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的分量自然或多或少。有些人可能会在成家或者中年之后才领悟到别人曾经交给自己的东西,也算得上为时不晚,因为将你未弄懂的道理弄懂也是会受益终身的。
    当我们从个体中自我脱胎出来的时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愉悦的时候。任何一种优势都是相对的,给了你最好的起点,您能让其走向卓越,是能让你展示你的优秀,展示你的能力。知识只有在传播中才会有价值,如果你能将走向卓越的感受共享,惠及他人,那你也会因此变得胸襟开阔,品行就会得到提升。

  • 晏胜群说道:

    寻找快乐就用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要解决问题就用显微镜去寻找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去发掘、激励孩子实现他们自己心中之愿景。只有点燃他们心中的那把火,你想要的奇光才会如期而至。
    我觉着,把教育放到现实的生活情景当中,才能让学生感到我们的教育与他们息息相关,才愿意去思考、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加以改进。只有根植于生活之中,道德才能可教、能教,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亲切,才能懂得道德意义的存在。
    翻了翻学校发的精神食粮《做温暖的教育》。翻开了书,看了看,很快书中的内容与社会中的我产生了共鸣。书中的小故事,大道理,很是耐人寻味。也让我懂得抱着一颗好心态接受生活,工作,人际中的种种挑战与考验。
    其实,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一次工作的失利,一场伙伴的误会,一句过激的话语,都会深深得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中的不顺心事总是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
    怎样调节呢?用积极的暗示替代消极的暗示。当你想说“我完了”的时候,要马上替换成“不,我还有希望”;当你想说“我不能原谅他”的时候,要很快替换成“原谅他吧,我也有错呀”等等。平时要养成积极暗示的习惯。要对自己说“我能行”,“太好了”。如果把这两句话变成口头禅,那真是太好了!是的,一定要学会积极暗示,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和开阔的胸襟才能容纳一切的挫折与失败,也才会愈战愈勇。做自己心态的主人,你就是永远的健康人。
    品味到高雅,侵染在渊博中,不知不觉的朝我们共同拟定的高度迈进。

  • 张翰丹说道:

    寒假时间拜读了陶老师的著作《做温暖的教育》,让我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又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自己温暖,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短短的一句话,诠释出了新世纪教育的追求与精髓。
    一、温暖童心,用心关爱每一位孩子。
    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热情的拥抱、一种友善的态度……教师一份真诚的爱可以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1、爱孩子。
    3-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特别期望得到来自于成人的关爱。尤其是我们全寄宿制幼儿园的孩子,每天24小时都跟老师们在一起,在他们心中对班级教师的依赖感会更强,也更需要在老师身上获得关爱和安全感。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一个温柔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喜欢他、关心他、在意他、信任他。如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哭着说想妈妈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着他,给他们温暖和安慰;当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新发现时,我会耐心的倾听他们的表述,并投上赞许的目光……
    2、尊重孩子。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一份理解和尊重的爱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当一个孩子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我班上有个叫龚祺皓的小男生虽然头脑聪明但学习意识不强(上课不专心,任务意识弱,操作活动很粗心),究其原因只有一点:习惯差。为了帮助他养成好习惯,我主动去发现他的闪光点,鼓励他逐步改进。现在皓皓小朋友在班上特别自信,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率越来越高,宝贝在绘画活动和探索操作活动中也更细心了。
    3、欣赏孩子。
    学会欣赏,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有精彩表现时,给他们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进步时,给他们送上一个大拇指;孩子需要肯定时,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目光;孩子有疑难时,做他们最好的帮手;孩子游戏时,做他们最好的玩伴;孩子大胆表现时,做他们最好的欣赏者……
    二、温暖沟通,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
    1、主动沟通。
    在教育这个大课题中,家长永远都是我们的合作者,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会让我们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长沙市自接的孩子,我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的时机耐心细致的与他们沟通孩子的在园情况,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优点以及需要配合教育的地方。对于外地幼儿和坐校车的孩子,我会经常利用电话、QQ、微信与家长交流,及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对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提出改进建议,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笑脸相迎。
    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教师的微笑是一种礼貌的行为,更是家园关系的润滑剂。教师以微笑迎接每一位孩子家长,会让他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教师善意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会让家长觉得温暖和亲切,会打消他们的种种顾虑,会鼓励他们与教师主动进行交流,进而拉近家园间的距离。
    三、心怀感恩,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
    人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坦然地去面对生活与工作,无论贫富与否,无论健康与否,无论顺逆与否,无论成败与否,都是上天赐于的一道风景,生活馈赠的一份礼物,人生留下的一串足迹……
    1、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感恩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
    2、以感恩之心对待工作。
    每一份工作及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份工作中都有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等等。在工作中要常怀感激之心,乐于付出,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支持、领导的关心、培养,同事的帮助。常怀感恩之心,把感恩意识化成自己的一种行为,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一定会收获很多。

    总之,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给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所有的教师心中都充满真爱,把不同的爱献给不同的孩子,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 向贵珍说道:

    赏《做温暖的教育》
    湘西州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向贵珍
    她是一名教师,想学生,做教育,名噪潇湘。
    四川犍为一中段礼富校长说:女人身上所有的缺点她都没有,男人身上所有的优点她都有。
    向胤豪学生说:她是清水中不需根须的栀子花,沁人心脾。
    王艺霖学生说:她是荷塘中静躺着的夏花,纯白无暇。
    我不假思索的说:她是教坛中的小精灵,魔力无限。
    湖南省特级教师协会副理事长李在湘先生说:北有魏书生,我们就学陶妙如。
    知道她是谁了吗?
    她就是陶行天下,妙语连珠,如沐春风的—陶妙如老师。
    以上的确没有半句吹嘘,这都是真人真话。不仅这些,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在这如此浮躁的社会中,如此静心的用情、用爱书写了《让爱智慧》、《做温暖的教育》。尤其是《做温暖的教育》一书令我敬畏、折服。书中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易经》无不体现她个人的学识渊博,书中几十个鲜活的案例足以证明她充满了爱的智慧。如获珍宝的我反复、多次的潜心拜读,细细品味,画画圈圈,就这样一个个赋予生命的心声从我的手指中敲敲打打分娩于键盘子上。
    反省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达到怎样的层次呢?我又能达到怎样的层次呢?”这是陶老师《做温暖的教育》中所思考的两个问题。而今,从教小学语文多年的我又是怎样一个层面呢?
    回想刚走上讲台的那个时候,我真的好天真、纯洁,凭着自己刚刚毕业,普通话还算标准,当时就和一位老教师争论“沉浸”的读音,当然我是对的,好几次都这样,锋芒太露,失去了很多。再往后的日子,我觉得做人好难。后来,还是我老公告诉我,做人要学会圆滑,不要较真,有些事就算你对了,可是你又得到了什么?他错了未必又失去了什么?你这样下去,遇到的挫折会更多!切记争论的结果会因小失大。那以后,我学会了少说,多听,同时也消极的对待很多事。从教十多年来,我的时间如此的支离破碎,纯粹的玩占去了我绝大多数的时间,几乎没有玩中学,更谈不上玩中创。我羡慕陶的积极向上,仰慕陶的默默进取,赏识陶的微笑人生。这个暑假(7月16日上午),听了陶老师的一堂课,看了她著的《做温暖的教育》一书,我想起了自己从前的无知和懒惰。心想,不!行动,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日一省课堂反思,学陶氏课堂教学生做笔记、写收获。
    心系孩子
    陶老师说:“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两个人,虽然在对方的眼里同样渺小,但是他们的地位不同,境界也不同。”这句话是多么的富有哲理!我多么希望我的女儿是哪个站在山顶上的孩子。理由很简单,就是希望她站得高望得远。今年的秋季,我的孩子即将是一名高中生,所以陶老师书中的很多教育教学案例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学生的交流日记,我多次叫上我的孩子和我一起品读、分享。有这几篇感触颇深:其一,(学生交流日记)《走路,向婴儿学习》文中讲到婴儿走路从来不看脚下有什么东西,只会看着前面的爸爸妈妈,然后或走或爬着过去。为什么?因为她看到的不是脚下而是前方。向前看,看到的是自己最终的目标。今天,作为高中生正是走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中,必须要看到自己人生的理想目标。所以我们得向婴儿学习。其二(陶氏作文分析)《直击高考作文》考场作文是应试作文,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的文章自然难以达到尽善尽美。事实上高考作文不一定要求考生写出“传世佳作”来,他要求的只是优秀的“考场作文”就够了。最主要的是它比其他的有新意或创意,是否给阅卷人带来更多的审美刺激。归根结底就是让评卷人看到文章独特的个性特征。如:记叙文的个性,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挖掘自己在生活中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修辞诚恳,结构、语言都服从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议论文的个性,就是表达自己对一个公共话题的创建,不人云亦云。这种“创建”不是一味求异的“偏见”,而是能说服人的,启发人的“洞见”。一个有个性的洞见,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辩证统一之后的“我认为……”才是评阅老师所乐见的思想和个性。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得掌握其基本的写法,而这些写法经典都收藏在我们的教材中,好好利用教材的精巧结构、灵活修辞、严谨论证、动人的场景这样你将无所不能。 语文是智慧的,而作文是你智慧的结晶。其三:(陶氏经验)多读书。高一,每天早晨选读一句《论语》,一天中读一页《史记》;高二,第一学期,每天早晨读一章《道德经》,读完一轮再读一轮;高二第二学期开始,有计划地自选读本,伏尔泰或罗素等;高三,心态、时间、方法三者合一,认真对待每一次小考,认真做好每一次考试的试题更正和反思。以上所得,我将在这三年高中里教给我的孩子,和她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坚持按照陶氏方法,尽量让我们家的高考圆满。这个神圣的高考,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我们的孩子、家长、老师都千方百计的围绕他转动。多年来,家长陪读、租房、早接晚送等现象早已耳濡目染、司空见惯。试问,这一切的一切行动是否可取?这诸多的爱,孩子们是否都感恩于怀?答曰:不求感恩,但求解压。千万别让孩子利用这些优异的条件放任了自己,“绑架”了父母这“理所当然”的爱!呼吁,天下父母请听陶氏言论:“要让你的孩子懂得,别人不会将就你,你得学会将就别人,地球没有我照样转。高中时期,我们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懂得理智地关心爱护孩子。”
    陶氏语录

    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
    领先于我们的对象,用明天的思维来引领今天。
    当我们有种自我满意的感觉时,我们也可能是一种老化的趋势。
    人不但要想到领头,更要想到追随。
    要学会在竞争中相容合作,在合作相容中多赢。竞争达到良性的时候就会多赢。
    个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是三五个人就能创大业的时代。
    简单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下的两个人,虽然在对方的眼里一样渺小,但是他们的地位不同,境界也不同。
    人时常会迷失自己,不论什么时候要知道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子。
    拖堂是一种无纪律,没有大局观念的行为。守时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习惯。
    人生是不完美的,但我们可以追求圆满。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优秀的教师不是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而是责任。
    优秀的教师是告诉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正确的做人。
    课堂教学三个字:清、静、雅。(教学目标清、学生静思考、语言须文雅)。
    强者为自己,更强者为他人。
    人生成功,不在能知,贵在能行。
    成功没有奇迹,只有足迹。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是干。
    传递温暖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品读陶老师的温暖教育,不说心如明镜,也应是渐入佳境。陶老师的课堂豪气爽快如醍醐灌顶,陶老师的语言妙不可言,如沐春风,陶老师的字迹赏心悦目,行云流水。我愿追随她温暖的教育来影响我的教育生涯,也愿她温暖的教育开启你智慧的大门!

  • 杨立军说道:

    陶老师,您好!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英语教师的我听了您的讲作,也看了您的视频,感慨万分,我佩服您的文彩,佩服您的胆势与做法,更佩服您能将“那样的”学生转化到如此好的程度,真难为您了。说实在的,我从教也有二十多年了,我的好多想法与做法都与您相同或相仿,可就是达不到您的那个竟界,我和您一样经常接差班,乱班,自己所带的班级与学生在我的苦辛耕耘下也进步了不小,虽然在我们这儿我还算可以,但与您相比,我还相差很远,不过我会虚心向您好好学习的,教出更好的学生!

  • 唐存荣说道:

    致家长
    品质的力量如同太阳 温暖而有方向
    ——兼“筑梦高考亲子活动”总结
    马年岁末21日,1305班“筑梦高考亲子活动”在孩子们的掌声、欢笑声、追追赶赶的脚步声中圆满结束了。
    这是第一次,我与38个孩子长达90分钟心与心的交流,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让她们清醒而又明亮;温暖而有力量;这一天,我做到了。
    我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把38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我看到了38颗稚嫩、渴望而又期待的心,我的生命因孩子而精彩。在高考的路上,困难、坎坷、迷茫、痛苦…… ,一个都不会少,唯有家长的力量,老师的力量,品质的力量,如同太阳,温暖而有方向!
    这是第一次,家长的聚会,孩子的加油站,高考的起跑线,追梦的出发点……
    记得刚刚开始发起活动时,唐爸爸、小丁妈1次、2次、3次、4次、5次、6次的短信、电话邀请,如石沉大海,我们曾经灰心过、叹息过、泄气过,甚至想到了放弃……
    然而是析珍妈妈、舒淼妈妈、灵康妈妈、李莹妈妈、段颖妈妈,鸿颉妈妈、肖威妈妈…..等等的热心、爱心又让我们燃起了“坚持”的勇气,谢谢你们!
    是你们自掏腰包,忙碌奔走,尽心尽力为孩子们挑选到如此称心如意的礼品、奖品;
    是你们把38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心肝,起早贪黑,精挑细选,才有了如此丰盛、新鲜、美味的肉食、蔬菜、水果;
    是你们精心设计,不辞劳苦,周密准备,那道具、那音箱,给孩子们带来的是轻松、惬意、愉悦,让孩子们的心从教室里放飞,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的释放!
    我作为团长,真诚的感谢,妈妈们,爸爸们!
    尤其是当活动结束,小丁妈、析珍妈清点账目时发现钱数少了200元,没有去追查是谁忘了交活动费?虽然我一再劝说:不能让她俩赔。但我无力改变她们掷地有声的坚决“我的失误,我要赔”,何等可贵的精神?!
    试想想,换了你,付出那么多时间、劳累和心血,还要在经济上莫名其妙的损失,该有多沮丧、多无助?如果我们1305班的家长都有这等品质、人格,何愁你的孩子不会优秀?不会创造奇迹?!
    唐爸爸把自己40年的心血和经验,凝聚成《高考12大致胜法宝》和《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奉献给了38个孩子,但他不会居功请赏,不会计较得失,因为他知道38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
    “心底无私天地宽,淡泊名利心自远”,这才是他想要的。
    家长们,孩子需要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用真心、用真情,在高考的路上给孩子加油,给孩子力量,38张笑脸,38个奇迹,那一天就是最好的回报!!
    至此,我代表孩子们,祝愿全体家长,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美满,家庭幸福,身体健康,财源滚滚,万事顺意!

    1305班唐爸爸谨上
    2014年12月25日19:00时

    陶老师,您好。我之所以写了上面这段文字,是因您而感动,想和你一起分享我的成长。
    还记得我吗?洪江市黔阳三中唐老师,陪您逛街的有我和儿子。
    9月25日,听了您的讲座之后,您的人格魅力一直激励着我,做一个像您一样让爱智慧、做温暖教育,享受教育快乐的人。于是,我勇敢地挑起一副担子。
    11月21日,孩子班上召开段考家长会。看到孩子们的成绩,特别是儿子412分,很让我揪心。身为教师,如果对现状无能为力,那是多么悲哀。我自告奋勇要求发言,发言标题是《你凭什么上北大》,引用了贺舒婷的文章。12月21日,我再次组织了“筑梦高考亲子活动”。上午,我做了《12大法宝备战高考,帮你天天更优秀》《关于早恋的思考》两个主题的讲座。我感到这是我有生以来上得最好的两堂课。孩子们的变化是显而易见。还有3个学期,我还会加紧学习,一定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我给自己下达的任务是:每学期必须给孩子们上一堂课(关于品质、成才、人生规划)的。
    在此,我最想感谢您,因为您给了我目标、信心、勇气和力量!
    羊年即至,我从心底里祝福您:身体得意洋洋!幸福洋洋洒洒!精神美名远扬!

  •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1wETpE1-iurk7Gag62hCKCkKz5WY7g6rRy_mdAvLOqKmIsJAm1FNMPrzmIFOTu9a5fFWwdYy-1uHOGGaU5af3hmdNU7tfxnPFUbhAOCHbu###说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1wETpE1-iurk7Gag62hCKCkKz5WY7g6rRy_mdAvLOqKmIsJAm1FNMPrzmIFOTu9a5fFWwdYy-1uHOGGaU5af3hmdNU7tfxnPFUbhAOCHbu###
    温暖如弦 春满人间 ——读《让爱智慧》、《做温暖的教育》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进行心灵的接触。” 陶先生所做的教育便是给他人心灵温暖的教育。温暖,是什么?是心灵的一种拥有。陶先生所做的温暖的教育是以智慧的爱为导航来达到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人的目的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 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刘良华教授对教学有几个比喻:学习就是玩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学习就是学走路。这几个比喻的最终意义就是说教学中必须要引 起学生主动学习 今年暑假最大的幸运便是与陶妙如先生相遇。她的报告、她的网站、她的书都给了满满的感动。我想站在陶先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我这个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的矮子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会多一些爱心和智慧吧。 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最具特色的便是做温暖的教育。她在书的开篇便说“自己暖和,别人就会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叶圣陶老前辈就告诉我们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先生用几十年如一日的爱践行了为人师表这一师德和使命,给了自己坚守和前行的力量,也给了学生和我们这些后辈光和热。 她的爱首先源自于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把它当成了事业而非仅仅是职业,所以她才会刚走上讲台那会,便“教育家”的奋斗目标。她的爱茁壮于恒心之中,三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学有所记,教有所得。摘抄、感想亦或是评论,无一不凝聚了包容万象、无论是自己讲授的课还是听别人的课,无论是学生的困惑还是进步,都诉诸笔端。《让爱智慧》一书就记录了从8月18日始至来年9月1日高一(10)班学生一年的成长记录。一天一页记载,一日一个脚印;每天一点感悟,每日一个飞跃。脚印由一个爱心盈怀的长者和30多个质朴的孩子一起构成;飞跃由一颗充满智慧的头颅与30多颗渴望成长的心灵共同组合。 陶行知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爱是转化后进生的钥匙。 勇敢的心:垃圾桶般的存在,后进生来者不拒。不遗弃一个学生,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起成长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精彩的童年。 精心:交流日记打造师生亲情,网站共筑家校长桥。 细心:不错过任何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机会。古希腊的圣城——德尔斐是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的驻地,而那里最有名的却是刻在太阳神神庙外的一句神喻:“人啊,认识你自己。” 一页页地翻过去,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undefined
    一行行地读过来,岁月中的酸甜苦辣跃然纸上。 30几张面孔,就在这细细、“碎碎”、娓娓的述说中,渐次丰润起来;30多颗心,就在这点化、觉醒、提升的交响中,日益蓬勃起来。 毋庸置疑,这个集体在成长、在成熟;这个集体在智慧的爱中学会了爱,走向了智慧。 陶妙如追求智慧、灵动、有个性的语文课堂,在她的《让爱智慧》一书封面,印着这样一句话:“人们说要让教育充满爱,我说这还不够,要让爱充满智慧。”在她看来,如果学生不爱听课,说明课堂的吸引力不够;学生态度的转变,关键在老师。她曾对学生说:“只要你们喜欢我,就学得好语文;只要我喜欢你们,你们就学得好语文。” 1、放手但不空手的管理方法:没有苦口婆心,没有累死累活,给予学生自我成长和自主管理的机会。但放手并不意味是忽视,相反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当老师——教学管理,让学生当副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 2、春风化雨的德育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灵鸡汤。而不是直接用道理来砸人;松紧有度的激励,永远给予正能量——总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直接批评,不打击学生而是给予巧妙的暗示,让学生虚心接受错误的同时还了学生向上向善的动力。 3、妙趣横生的课堂艺术:深入浅出 陶妙如有很多“高招”来让学生喜欢她,喜欢学语文。她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对句,从给出上句对下句到学生自出自对,再到仿作诗词,她只是简单说明要求,很少评判,学生学得自由,她教得轻松。到后来,学生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辟出一块空间,把自己写的诗词抄上去,大家共同探讨,甚至作诗相和。她上课从来不用课件,也很少翻书和课本,而是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一边旁征博引;每每讲到激动处,总会不由自主地掀起自己的刘海,偶尔忘词时又挠挠自己的脑袋,可爱的小动作为课堂增添了轻快与俏皮。下课后,她几乎不留作业,而是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师生交流日记,与学生倾心相交。她鼓励大家写作,其个人网站就是一个展示学生文采的平台,她还会选择写得好的文章推荐到一些报刊,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的喜悦。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易传•系辞》中也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天下大道,至深至奥,却又简明易行。 智慧来自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是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能让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游刃有余的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 一、 智慧型的班主任,在爱生上要“爱出智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

    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就是师生之间那股真诚的爱。光强调班主任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 起来最不值得爱的学生,恰恰是你最需要爱的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 稼地一样,你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庄稼地,只有如此,才能因地制宜的把庄稼种好。你只有了 里有干不完的活,教师在管理中有做不完的事。教学艺术无止境,管理艺术亦无止境。庄稼的 长周期,你必选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去等待它的开花结果。同样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也必须学会二、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教育需要及时性和伸缩性 很多敬业的教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马上解决,不耽误 进一步发展,非常值得敬佩。确实,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找到解决措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 得复杂,甚至危险。比如,当我们发现学生情绪不对的时候,应及时的了解情况,找其谈话, 的迷茫、痛苦或烦恼。当我们发现或了解学生之间有矛盾时,也要及时主动地过问,协调,避 不难发现,由于教师及家长的疏忽和对事情的拖延,有些学生精神恍惚、抑郁、甚至自杀,也 点化、化解,矛盾愈演愈烈,矛盾逐渐增大,一直演变成打架斗殴,甚至互相残杀。事情总有处理,教育也需要伸缩性,不能着急。 三、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 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有了这种主人翁意识,他们自然就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性发展离不开集体,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和生活 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 同的家,要想把家建设好,需要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与付出。因此,班级中的每一个角落 聚集体的力量,不管事大事小,都应该认真努力坚持做好。每一学期都有班级学生职责一览表 管”,不仅使班级自动化运转,我更看重的是班级教室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锻炼自我毅力,一 正确引导、组织好学生建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家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道德品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源泉。”因此,增强集体荣誉感,是班 班集体的强大推动力,对班级学习风气影响也最为强烈,一个班级的同学如果具有很强的集体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智慧型的班主任,能处理好几种关系 我认为,智慧型的班主任,既能与学生保持恰当的距离,既是严格的老师,更是可亲的朋 主任,也是谦虚真诚的朋友。在与班级学科老师上,既是友好的同事,也是建设一个优秀班集 班主任工作更使我懂得,在现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我必须改变许多传统班 新时代的孩子,既要努力读书,努力思考,还得不断学习,走在孩子们的前面。做一个阳光智自己也是个很好的锻炼

  • 杨丽说道:

    我特别喜欢“温暖”这个词,词语本身仿佛带着温度,能够激起我非常美好的联想,所以当见到《做温暖的教育》这本书时,我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瞬间觉得特别温暖而欢欣,那一刻的美好如同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见到春暖花开,如同久别的亲人跨过千山万水终于幸福相拥。

    “自己暖和 ,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书的封面语也是全书的中心内容,读之齿颊生香心脾馥郁;“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业,而教育的对象大多却有些急功近利。怎样才能将这一矛盾智慧地化解呢?经过长久的思考,我觉得教育智慧应该温柔、平和且能持久,于是‘温暖’这个词比较合适。”书中的语言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和智慧,这是陶主任一以贯之的风格,读来如与哲人围炉夜话,既觉得温暖又受益匪浅。

    陶主任的教育理念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而我理想中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温暖,良善,慈悲。

    很喜欢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女孩把学校花房里最大的一朵玫瑰花摘下准备拿走,见到这一幕的老师没有厉声呵斥,而是蹲下身来,拉着小女孩的手,微笑着问:“你能告诉我这朵花拿去做什么吗?”小女孩说:“妈妈病得很重,她看不到这朵最美丽的花,我想把它带回去给她看一眼,再还回来。”老师被孩子的话深深感动,又摘下两朵玫瑰送给女孩:“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这位老师,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基。

    一直喜欢这样的故事,它让我感到教育就该是这样: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温暖,良善而又慈悲。

    “教育的质地应该是温润、温情的,教育的情怀应该是柔婉、柔软的。”“一个真正的好教师,意志可以越来越坚强,心地却应该越来越柔软。”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他是否优秀,得过多少荣誉,有多高的声望,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和教育他的学生,特别是那些需要关心和帮助、需要点化和引领的困难学生。而一个孩子对恩师的感念,往往不是成绩的优劣,而是曾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或是因为生命力不可或缺的某些养分,如恩师尊重过,并温暖地给予过,这些养分是一种催化剂,促使学生向积极方面进步的催化剂。

    我愿意不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浸润自己,做一个“自己暖和 ,别人感到温暖”的好老师,让“温暖的教育”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 徐林说道:

    “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陶老师《做温暖的教育》的讲座期待每一位教师拥有这样的情怀:做一个内心温暖的人。正因为教师自己内心温暖,“靠近我,温暖你。”教师发自内心地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人,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浇灌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教育的过程才会是有爱,充满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的过程,教育才是一个洋溢温暖、注足温馨、充满温情的过程。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寓言: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能让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施展威力,呼啸怒号,气温骤下。行人为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北风越大,行人把大衣越裹越紧。而南风呢,它徐徐地吹,暖暖地吹,行人觉得温暖,于是解开衣扣,脱掉大衣来享受这和煦的春风。南风与北风都想让行人脱掉大衣,采取的方法不同而收到的效果也很不同。这让我想到我们的教育:亲切的语言、耐心的态度、真诚的关怀远比责骂与惩罚效果要好得多。这不就是“暖教育”的魅力么?

    教师用温情去感应学生的存在,用饱满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内心洒满阳光。正如陶老师所言:因为用心,教育是智慧的;因为大爱在心,教育是温暖的。

    做个内心温暖的人吧,带着阳光行走,温暖别人,快乐自己

  • 李国祥说道:

    做温暖的教育观后感

    对陶妙如老师,一直比较仰慕的。当看完《做温暖的教育》视频后这种仰慕之心更胜。首先打动我的是她的标题——做温暖的教育者。简短温馨的用语,却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植根在人性的土壤,植根于呵护心灵的花园。可是,我又觉得是一种呼唤,一种祈求,一种渴盼,一种鞭策,一种拯救。所以,他又刺痛着我,刺痛了我似乎已经沉睡了的教育情怀,刺痛了我每天奔波于冰冷的教育现实的苍白与迷惘。

    看完这段视频,也使我想起孔子这个教育家。

    孔子和几个弟子谈人生理想。他的一个弟子曾点说,我的理想是,在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穿上新做的春装,陪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沐着春风,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然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孔子听了他的话,长长地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与”,赞同。即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这个理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天地万物与心灵的和谐,充满人性的温馨与高贵。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才能安贫乐道,才能在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性情耿直、敢于抨击。而文中所提到 “爱心、真心、公心、慧心”, “教师的三宽”宽松、宽容、宽厚”,教师的教学三宝——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等,就是在告诉我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一个美丽的灵魂。

    视频讲座中有许多教育思想也是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比如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讲座中提出的“教育之根在于人性”。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等;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等,在本讲座中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给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会多读经典涵养自己、多学习,多反思,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个温暖的教育者的能力,向温暖的教育者的行列迈进

  • 谭光明说道:

    教育,作为塑造人的工程,方式多种,有关的理论阐述也各种各样。做温暖的教育,即为其中的一种方式,亦或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在“温暖”一词,因而解读它的内涵便成为理解这种理论的关键所在。笔者不揣鄙陋,姑妄言之。

    “温暖”,词中的含义之首应是首先需要教育者有一颗温热的心。教育者要热爱自然、热爱人生乃至热爱世界。热爱自然,把自然的花草树木、山川风物,看作造物主的恩赐。珍爱自然,敬畏自然是一种情怀,一种温热的情怀。热爱人生,对生活的点点滴滴,能以温柔的目光待之。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起起落落,顺与不顺,皆坦然对之。不怨天,不尤人,相信它们都不过是丰富多彩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热爱世界,更是一种大情怀。世界广大,却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爱世界,方有“济天下”“悯苍生”的大慈悲,方有一颗真正滚烫的心。教育者爱自然、爱人生、爱世界,有了一颗温热的心,方能用这颗心去温暖教育对象。因此,这是“温暖教育”的前提,缺少这个前提,“做温暖的教育”便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石。

    有了教育者自身的温度后,便剩下如何“温暖”受教育对象的问题了。爱,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涵。爱,如和煦春风,如冬日暖阳。能得到教师爱的学生,怎会不感到温暖?当然,光有爱,还是不够的。有爱,能让学生感到温暖,但这种纯“爱”的温暖,仍然显得内涵不足。作为教育者,应在知识的传授中,渗透人性、人情。教育内容不应仅限于文化知识,还应有人文、人道的内容。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教育者让被教育者知道什么是基本的人性,人情之美美在何处,人道主义意义何在等等。我想,这也是“温暖”的重要内涵。这样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有“温度”的人的教育。接受这样教育的人,具备基本的人性,讲究基本的人道,以人文的眼光看待自然、人生、社会和世界。他们的目光会充满怜悯而不是冷漠,会温柔而不是暴戾,会宽容而不是仇恨,会尊重而不是轻贱。

    只有教育对象“温暖”了,“做温暖的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

    2016年1月26日

  • 黄生林说道:

    看陶先生《做温暖的教育》的讲座,幽默又风趣,自信又有些“霸道”的话语,让我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阵阵温暖。

    陶先生在《做温暖的教育》一书中,仅用了11个字就囊括了教育精华,即“享”、“想”、“研”、“养”、“换”、“用”、“化”、“创”、“悟”、“赏”“度”。就是欣赏学生、温暖学生、任用学生;给学生注入一种精神,还世界一份新貌;是学会反思,在解决遗憾中创造提升。 陶先生是一个既充满爱又充满智慧的老师,在她的教育工作中,再差的学生在她的眼里都是可爱的学生,因为陶先生自己心中始终充满着爱。陶先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同时也为我们起到了典范的作用。

    做温暖的教育,首先自己应该是温暖的,有温度的,有爱心的,面对那些调皮的、无知的、迷茫的孩子,我们要用自己温暖的微笑去包容他们、理解他们、教化他们。陶先生还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让我们懂得:如果我们的内心变得冰冷,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远离,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当老师,我们教育的还是别人的孩子,如何让这些孩子亲近我们,尊重我们,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充满爱,让我们的温度去融化他们,让我们的微笑去感染他们,让他们也成为温暖的人,让他们的温暖回馈给我们,让我们一起变得更温暖

  • 李昌坤说道:

    《做温暖的教育》是陶老师六年前的作品,也是她继《让爱智慧》之后的第二部大作。当时我们老师们人手一册,我前后翻过几回,找关键词,找关键句,找她留存在厚厚书页中的思想,感受她行距间氤氲着的“思想的温暖”。翻到后来,我才定定看着封面的六个大字——做温暖的教育。“温暖”?我第一次感受到陶老师感受到的我却没有感受到的东西,那就是:教育本该温暖的,我却做得很“冷酷”。

    我的教育很冷酷。真的。上班累,上课累,备课累,改作业累,考试累,看成绩更累。周末了,接家长电话累,与学生谈心累,帮学生改缺点累,学生进步了还是累——进步要防止骄傲。累出何事?累由何来?一年复一年的高三教育,一年复一年的高考评价,本来可以换个角度想想看看乐乐的,结果全跑样儿!原因何在?

    温暖教育,教育温暖。教育怎么会是冷酷的呢?冷酷的教育源于冷酷的心肠。

    冷酷的心肠是教师的心肠么?不是。为什么做着教育的教师会感受到教育很冷酷呢?除了自身内在修为,还应该有着外在环境的冷酷吧?

    外在环境的冷酷,教师们有办法改变么?有。大致有诸如眼不见为净法。

    要做温暖的教育,只有一个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自我精神胜利法。这方法不具贬义,换个说法就是个性修养法。如何修养?培养善心,充分悲悯,讲究恕道,善于鼓励,见怪不怪,回归真我。

    没有善,便没有关顾;没有悲悯,便没有同情;没有恕道,就无法亲近;缺少鼓励,会停滞不前;将我看成孩子,则孩子很高尚;将孩子看成大人,教育者便有孩子气。除具体技巧、方法之外,温暖的教育只有从温暖的人心里来,温暖的教育只能从智慧的师心来!

    做温暖的教育,好标题,好觉悟,好心态,更是好思想!

    有此思想且勇于践行的师长,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 刘铁军说道:

    “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要拥有温暖学生的力量,首先要温暖自己,去取悦自己。用生活中每一点滴的美与善来使自己开心,让自己逐渐高尚。去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只是他随手捡起了掉在地上的书本;去关注学生,感受他们的开心,了解他们的失落;去鼓励学生,不管他成绩有多烂,都告诉他坚持到现在就很棒;最重要的是要去指导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让他们有所得,有长进才是真的温暖。因为温暖的教育,教育是本质,是目标,温暖是方式。陶妙如老师有很多独特的发言,比如:“勤换,吐故纳新,更换立业的资本,让自己温和、开放、厚实、公正、上进”。比如:“巧赏,有容乃大,营造温馨的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做温暖的教育还得是一个不断进步,不停追求的教师,这样才能有更高的境界,更宽广的胸怀去温暖学生,教育学生。照着陶主任所言“享”、“想”、“研”、“养”、“换”、“用”、“化”、“创”、“悟”、“赏”、“度”,努力前行,不只是“心向往之”,更能使命必达。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ce2a5b0102v1hx.html说道:

    陶妙如老师讲座听后感 (2014-08-19 17:59:45)转载▼
    标签: 文化

    一个好的老师究竟要做到哪些方面?或者说评判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的标准究竟有几条?对此,向来众说纷纭,观点众多,但今日听了同升湖实验中学陶妙如老师的讲座之后却发现,一个好老师之所以称之为“好”恰贵在一个“真”字!
    (一)真性情
    陶老师个子娇小,能量却很大,整个讲座期间始终站着讲课,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我坐下了,五排之后恐怕就见不到我的人影了。”这种站立姿态首先就传达出一种对所有听课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接下来三个小时的讲课陶老师始终本着“以真面目示人”的原则进行。“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要我造假我是绝对不会做的!”这样赤诚的言语在陶老师的讲课中比比皆是。
    作为“湖南省’同备一堂课’课例大赛”的评委,陶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给每个参赛作品写上评语,其中有一个郴州地区的老师上交的参赛作品是《虚词的用法》,备得不错,连省教科院吴雁池主任也认为这篇课例应该可以给5分(满分),可是陶老师却秉着她一贯的原则回答:“那篇课例确实不错,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头绪太多,没有突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全部完成,所以,我坚持我的意见,只给4分!”陶老师就是这样,快人快语,却毫不掩饰自己的真诚。她2005年遇上一个学生,长沙四大名校走了个遍,均被开除,来同升湖只有几个星期,也因为爬墙打架被开除了。后辗转来到陶老师班上。刚到陶老师班上时,陶老师对这个男生说,“要到我班上读书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男孩不以为然,前面的老师不知提了多少要求,一个要求还能难倒他?“我的要求就是你挨了打不能还手!”陶老师的话让男孩吃了一惊,这是什么要求?男孩不依不饶,“那如果我要打人可不可以呢?”话语带着些玩世不恭,带着些挑衅。“可以啊!但是你必须有理由!”陶老师不假思索的回答又让男孩一震。“老师侮辱了你可以打,校长不尊重你你可以打,但你打人之前必须向我申请,看是不是该打!”男孩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老师,嚣张气焰自是矮了一半。后来,这个男生果真没有在学校里面打过架,还考上了一所大学。
    陶老师就是这样,没有权威的压迫,没有假大空的教育,只是以其坦率而有效地方法就收服了那些顽劣小子。
    几年前,陶老师把自己的教育随笔汇集成一部《让爱智慧》,这部专著出版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中央电视台还把这本书列入了《2008年十大教师必读书目》之一。陶老师把所有稿费捐赠给了学校,用于奖励那些普通班考上大学的学生。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陶老师,不言己高尚,公平却自在人心!
    (二)真知识
    一个好的老师光靠人品高尚还不足以撑起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为母语教师,还得有深厚的学养。陶老师的课视野开阔,既有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全局观念,又有对单篇课文独到的理解。
    比如她执教《沁园春· 长沙》,就在深入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毛泽东的王者之气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最后大家发现:毛泽东的王者之气其实从这几个方面表现了出来:景之状、用词之极、情之豪、思之深。特别是陶老师的总结:
    “写景,富于吞吐今古的气魄。写鹰,是搏击长空;写鱼,是翱翔水中,上下皆极力表现出一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之气魄。写山、林、水等无生命之物也极富生命力,红、染、碧皆作动态,用字,“万”、“遍”、“尽”一类表现极致的词语,表现出一种极致之美,透露了冠绝古今的气魄。全词有曹孟德《观沧海》之豪雄,而无曹孟德之苍凉,有李白傲视群伦的气魄,而无其玩世不恭之洒脱,可以说是卓绝古今!
    毛泽东没有成为帝王,但他被老百姓成为“万岁”,虽无帝王之实,却有帝王之尊。在这首词中,诗人问天问地,与同学们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又远非凡夫俗子所能道也!确有一种帝王诗歌的豪迈气派!”
    这样的教学已经高屋建瓴,若非对毛诗、曹诗、李诗有较深的体会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
    再来看陶老师在她个人网站上的回复。某天有老师听了陶老师执教陶渊明的课之后在网站有感而发:“小陶赏老陶细雨蒙蒙带四十学子陶陶乐”。正巧那天是语文组的活动日,陶老师依据语文组的活动内容即对曰:“少将拜大将春风习习战三尺沙场将将和。”
    还有一次,一学生在日记里给陶老师留了一个上联:“愁,不抑愁,稀发证。”他自己又对了一个下联:“泪,更催泪,古来从”。他的解释是:愁是不能抑制愁的,头发少了就是明证。陶老师回复说这不容易:“言,难起言,结舌来。不过好像没有什么美感意境哟!”于是陶老师将“稀发证”换一种方式体现:“愁,不抑愁,少陵野老曾寄言“白头搔更短”;言,难起言,香山居士因坐叹“愁人安可眠”。或者还可以更上一个层次:”愁,不抑愁,重光长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言,难起言,太白轻喟曰“崔颢题诗在上头”。学生兴趣大增。
    这样的应和在陶老师的平时工作中比比皆是, 以至于有老师笑称“不敢回复陶老师网站的贴”,正是陶老师的才学与才智令他们折服。
    听陶老师的课,你会发现这位老师阅读面极广,信息更新很快,比如她2009年“初升高语文第一课”里面就介绍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启示学生思考“我们在做什么?美国人在做什么?”“21世纪一场新型的殖民革命正悄然发生”。陶老师的确在“用明天的思维来引领今天的学生”这样的眼光,这样的学养,如何不使她的课堂纵横古今中外,如何不使学生喜欢她的语文课呢?
    (三)真心真意待众人
    对学生,陶老师了如指掌,她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新的精神状态,新的视野和新的听觉”;她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养的老师:“他们需要教师有永不停息的活力,有创新的思想,善组织,会学习,能实干。”
    对领导和同事,陶老师始终强调“要学会欣赏”,因为她始终认为:“人自觉不自觉的具有“嫉妒心”;真正的压力不是来自批评、打击,而是来自表扬和鼓励!”
    对家人,陶老师是难得糊涂,活得真实而愉悦。
    这就是陶妙如,一个真性情的老师,一个有真学识的老师,一个真心真意待众人的老师。“人贵求真”,更难得的是一辈子都求真务实,陶老师做到了,她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还有领导同事的尊重与高度评价:
    “看着她那手舞足蹈,如同表演一般的讲课,跟着她那疾速如风的思维。我们明白了、懂得了许许多多,懂了巴金,也懂了十年文革;懂了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懂了我们要做思想的独立者;懂了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先生的讲课,随意听之,是听不出精妙之所在;仔细想之,就越感其中之精彩。妙如先生,其风趣令我开怀;其责任感令我敬佩;其智慧令我为之惊叹!”
    “ 先生上的课很轻松。比如上《再别康桥》一课时,没多讲课文,而是用“浙江北大美国英国日本西游东进康桥定风景,幼仪徽因小曼灵感悲剧此起彼伏诗坛成主流”一句概讲了徐志摩的一生,让我们不仅仅了解到文章,更多的是渊博的文化背景。 先生上的每一节课你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深层次的东西。如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把任公先生的神情深化,联系到当时的戊戌变法、光绪皇帝,分析其中的意韵。”
    “至今我都没有想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陶老师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不仅仅是因为她是我们孩子的老师,传授孩子文化知识,更是她的智慧与爱心,而这种智慧与爱心,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珍贵的资源,正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向着健康而美好的未来努力。”
    听陶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没有矫情做作,没有飘渺的虚无,没有豪言壮语,却是如沐春风;听陶老师的课更让我明白了一个好老师最可贵的一点——“凡事求真,做人唯真”!

  • 张仁武说道:

    看完陶老师的著作《做温暖的教育》,顿时让我想起了《小和尚和棉被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意义却很深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又何尝不是小和尚和棉被呢?只有真正抱在一起才能相互温暖!
    现今我们很多老师苦口婆心教育学生,却换不来学生的爱戴,得不到教育的乐趣,于是便对教育失去了信心,看不到下一代的希望。就好比小和尚一次一次外出化缘,得到的经常是施主的恶语相加,还被说成是野和尚,给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于是得出“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怕是不可能了”的结论。
    我觉得陶老师的观点,做温暖的教育,与老和尚对小和尚的开导如出一辙:
    老和尚问道:“你冷不冷呀?”小和尚哆嗦着说:“我冷呀,双脚都冻麻了。”“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老和尚和小和尚熄灭了灯钻进了被窝。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和尚问道:“暖和了吗?”小和尚回道:“暖和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小和尚笑了:“师傅你真糊涂呀,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是人把棉被暖热了。”老和尚问:“既然棉被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小和尚想了想说:“棉被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黑暗中,老僧会心一笑:“我们何尝不是躺在棉被下的人,而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
    再来看看陶老师对《做温暖的教育》的解读,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 我想所有看过《做温暖的教育》的老师们,都会像小和尚一样被点破、点醒,重拾对教育的信心,感悟教育的能量,暖和自己,温暖他人,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班级,不久后一样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甚至是教育家!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棉被里,而学生就是老师的棉被,当我们用心去暖棉被的时候,棉被也会给我们温暖。

  • 教师报说道:

    知行|好书共读《做温暖的教育》(二)

    让教育回归原点

    王翠玲

    无论怎样的“五花八门”的教育价值观,无论怎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教育终归要以人为本。我经常静静地思考,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否就是得到幸福与认可。倘若是,教育的目标是否可以如此理解:培养出具有获得幸福能力的人,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得到温暖,获得幸福。

    走得慢一点,回归成长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必须弄清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正确处理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换言之,教育行为之前必先弄清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

    《做温暖的教育》一书,让我们从《易经》中了解人的成长轨迹。0-7岁启蒙开智,培养读书习惯,获取精神养料。8-15岁应培养孩子优秀的生活习惯,使其持续发展。16-22岁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让孩子懂得法则,懂得审美。23-30岁应引导他们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会调整心态,等等。

    掌 握了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我们的教育才有方向,有方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 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 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看得远一点,回归精神陶冶。

    文中“养”这一部分,“让教学过程濡润情趣,从而自然地培养浩然之气。”它主张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创造性、浩然之气及审美能力等。并运用课堂举例,《沁园 春·长沙》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的王者之气;《再别康桥》培养学生发现与感悟美的能力。课堂真情流露,把自然与生活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精神性情,提高学生的审 美趣味。

    它给予我的启示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营造美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欣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以美怡情,以美启真,以美导善,以美涤心的目的。我们的生活是复杂的,教师只有通过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乐观 开怀,才能使学生获得创造美好人生的能力。而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不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要求其能够创造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美育就没 有任何教育。”

    爱得广一点,回归教育本真。

    “教育的过程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智慧的教师是笑着来数这串念珠的。”这句话里仿佛包含了最本真、最朴实的教育内涵。微笑着,是一种博大的爱,是孔 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应用与传承;微笑着,是一位教师良好的心态,是谆谆教诲的温暖教育的实践。教育必须有爱,但仅有爱,不一定会取得效果。讲究智慧,讲究方 法,用春风化雨般的细腻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去关爱每一个生命。让教育变得单纯一点,让爱变得单纯一点。像陶老师那样学会“将就”他人;像陶老师那样,学会 欣赏,“对孩子,长远一点”。

    我们应该心怀这样一种信念:“我一定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以知识为纽带,以情感为基础,促使学困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教师的身边才不会存在“差生”这个问题。。

    让孩子多悟一点,回归自然与生活。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或许教育也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教育成功的评判无非是对教育对象的评判。陶老师建议我们要给予孩子时间、空间,让孩子 自己去悟;在比较中悟;让孩子们在相互碰撞中自悟。我很赞同,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比较、合作探究等方式领悟获得知识、道理等,我们就无需多说多讲。新课程 理念对教师的定位是引导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有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当我们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去理解、去体会 生活的时候,那教育才是真正的开始。”陶老师教给我们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及教育思考。让学生自悟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自悟,悟课堂、悟考试、悟自己的 教育方式等。

    整本书字里行间无一不折射出陶妙如老师之于教育、之于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无一不散发出涌自她心田的真情呼唤。阅读《做温暖的教育》,我更加感悟到,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

    “沐书香,乐分享”

    做 一名“教育家”的初心未变,而教育手段随机应变;与大师为友、与学生为友的品性未变,而结交的方式因人而异;潜心书斋游戏文字的志趣未变,而人生的积淀日 益丰厚。于是,我们眼里的陶妙如老师,集聪慧、活泼、渊博、开朗、亲切、勤勉等于一身,如阳光般灿烂,如星星般闪耀,如春雨般清新,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 程雪慧

    我们也都是普通、平凡的老师,也曾于陶老师有几分相似的心路历程。但工作十几年,平心而论,所做出的成就却甚微,何也?我们总是用“有目标和没目标是两种截 然不同的效果”这样的话去教育学生,却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衡量过自己。人人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每天都在进行着教育教学的实践,但是我们却难有气魄大喊做一 名优秀的“教育实践家”。我们也曾折服于鄙陋的现实,为衣食而忧,为缺薪而叹,但却没有以名家名师为范,从精神与思想的充盈开始追求与物质的“双赢”。天 地之大,文化浩瀚,我们却还没有学会在劳碌中“诗意的栖居”。——葛亚萍

    自己暖和,就是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做教育的幸福感,而这个幸福感要来自内心,与学生的程度无关。一个没有幸福感、整天痛苦不堪的教师,怎能让学生有幸福感?一 个把自己都温暖不了的教师,又怎能去温暖学生?一个连自己对生活都不热爱的人,又怎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温度?让自己感到暖和——把枯燥而让 人疲惫不堪的教育变得简单而有趣味。陶老师之所以做教育时能让自己感到暖和,和陶老师的生活态度有很大关系。——樊晨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过程自有它的持久性、曲折性,做一个温暖的教师,把这份温暖播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和心上,你会觉得教育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也唯其如此,教师才会有幸福感。我很庆幸,在书中认识了湘江奇女子陶妙如先生,她的平和与睿智让我如沐春风,也更加庆幸自己未改初衷,一直努力做个好老 师。我愿更多的老师一起来结识陶先生,一起做温暖的教育,让更多的同行成为幸福的老师!——解美娟

    注:以上内容刊登于2016年4月27日《教师报》知行版读书专栏

  • 程雪慧说道:

    原创:你和我有关,只因爱与责任
    ————读陶妙如老师《做温暖的教育》有感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
    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带有温度:爱与责任。
    这句话不断地在我头脑中闪现,在我捧读着陶妙如老师《做温暖的教育》一书的时候。细读着,沉醉着,感动着,赞叹着,于书中,欣赏着那些和她有关的人和事,情感一波波激涌,灵魂一次次震荡,双手一遍遍抚摸黄色的书页和有趣典雅的文字,试图触摸陶老师那颗温暖跳动着的心。
    文人自古就有经邦济世的使命感。“有教无类,修己以安人”是孔子的胸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孟子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的志向;“传道、受业、解惑”是韩愈的追求。所以,这些人有大爱,大德,大善,大美。他们不计较一时之得失,不局限一己之喜忧,毅然舍弃“小我”,成就了“大我”,从而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每每与这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倾听他们的睿智哲思,内心充满了敬畏。
    陶妙如老师便是自甘自愿接受这种古典熏陶的人,她的身上,正体现了《周易》中乾卦和坤卦的爻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教以来,她坚守着“易”,读《易》,解《易》,用《易》,在变与不变之间游走,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做一名“教育家”的初心未变,而教育手段随机应变;与大师为友、与学生为友的品性未变,而结交的方式因人而异;潜心书斋游戏文字的志趣未变,而人生的积淀日益丰厚。于是,我们眼里的陶老师,集聪慧、活泼、渊博、开朗、亲切、勤勉等于一身,如阳光般灿烂,如星星般闪耀,如春雨般清新,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胡适评梁启超时,说他“笔端常带感情”,陶老师又何尝不是呢?原因正是我开头所提到的爱与责任。《做温暖的教育》,展现的就是她鄙视急功近利,提倡教育的温柔、平和与持久,自己温暖,别人温暖。
    她热爱经典文化,有责任让其传承。
    《道德经》里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些国学经典看起来没有什么用处,阅读起来费时费力,学生还不一定喜欢听。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就是一种实用主义。“腹有诗书气自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长期坚持,身上自有一种书香之气,自然对学生有吸引力,他们会敬佩你,喜欢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陶老师就是一个经典文化的受益者,她对《易经》的解读,如此专业,如此广博,在教师群体中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更为重要的,是她能将此与教师这个职业巧妙的结合起来。她认为,成长如“易”,《易经》就是一部人的成长史,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就像是一般状态下人成长的历程,而每一卦、每一爻都昭示着一件事物,记录着其发展过程;交往如“易”,“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启蒙如“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等等,经典于陶老师而言,不仅仅是从中汲取知识,还可以将之视为心理学、教育学的专著,这些著作,如汩汩流淌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她的心田,使她一直保持如许清澈纯净。
    她热爱教育,有责任促其发展。
    一个人,只有将所从事的工作视作事业时,才愿意倾其所有,痴迷其中不愿自拔。在陶老师眼中,教书就是自己的事业,所以,甘心为其辛苦为其忙,忙中有乐,苦中带甜。
    她笔耕不辍,诗、词、对联,几乎节节课堂和学生唱和应对,其乐融融。日常点点滴滴的思想轨迹以及灵感的闪现,她也随手记下,日积月累,就有了一本接一本的专著:《让爱智慧》以及本书等。还有她承担的国培系列讲座稿,汇聚起来,又是一大笔财富。
    她的热爱教育还体现在对教材的自主解读上。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照本宣科的老师,一手拿课本,一手拿教参,翻炒别人的冷饭,照搬别人的观点,复制别人的模式,数年过后,依然停留在浅层次,谈不上什么教学风格,论不上什么教学主张,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认真读了陶老师几节课的设计和教学实录,不得不佩服她的功力和匠心,她能让薄薄的教材变成延绵的画卷。印象最深的是同一篇课文,同一天,她在不同班级所采用的教学法,孔子几千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就这样不露痕迹地贯穿在陶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细想之,陶老师所做的都是平常之事,是教师应做之事,但能将此长期的坚持下来,平凡就能铸就伟大。
    她热爱学生,有责任伴其成长。
    能成为陶老师的学生,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他们的“陶妈”懂得弟子的心理,她愿意和学生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他们一起探索各种各样的知识,她愿意花费许多精力在博客上与学生、与家长、与同行朋友对话交流。他们的“陶妈”还有许多教育的法宝、策略、招式,如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悦纳万物、向前一步、言传身教、唯贤是任、以诚待人、自由生长,等等,花样繁多,招招见效,化人于无形,育人于有道。这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热心肠!
    从教育者通向教育家的路途很遥远,充满了艰辛和汗水,正如陶老师的奋斗生涯。王安石在《游褒蝉山记》中告诉我们“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立志不分年龄,只要想奋斗,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起点。
    亲爱的老师,如果想登上杏坛欣赏绝世的美妙风景,那么,别犹豫,只管走就是了,带上智慧,带上温暖,带上爱和责任,我们一起出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