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老师所长学,这就是博采——与初二两娃聊
晚餐后散步,从大坝进校园,选了常坐的台阶处坐下,两腿并拢,两手互牵放膝盖上,眼睛平视向远处凝望暮色之境。
“老师,您在看什么?”
顺着声音,我看到两可爱女娃,很是好奇的看着我。
看云。
哦,我们能坐您旁边吗?
好呀,我们共赏落日。
云是灰的,今天应该看不到落日吧。
等吧。
两娃并排挨着我坐下。
老师,我们认识您。
我姓什么?
您是陶老师,我们看过您电视里讲易经,“那是一种境界”。
哦,谢谢。能听懂吗?
能听懂,讲得好好的。
谢谢。
老师,您认识X老师吗?我们原来的语文老师,好好的。
名字听过,但人和名对不上。哪天,你们指给我看就对上了。
可惜走了。
他走了后,来了一位老师,被我们气走了。
气走那位,又来了一位,又被我们气走了。
现在这位,我们也不大喜欢。
我看了看她们,好可爱。问:
读几年级?是不是想和我聊天?
嗯!
语文老师,如果能一个学期换一个,对学生来说那是很好的事儿。
挨另一娃坐的那孩子,蹲在了我的腿旁边,眼睛忽闪忽闪的,满是兴趣。
问题是换的老师没有先前老师好呀?
每个老师从大学毕业走上讲台,知识是不差的,相差的是一种经历。但他们肯定都有各自的特色。
看不出这几个特色在哪里。
你们那位X老师,全班每个同学都喜欢他吗?
也有几个不喜欢。
为什么你们喜欢,他们不喜欢呢,想想是什么原因呢?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并不一定相同,法布尔喜欢观察昆虫,而有的人看到就尖叫;男孩儿喜欢变形金刚,女孩子可能更喜欢布娃娃。不同性别、爱好的的人兴趣可能就不一样。
兴趣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是你有没有兴趣,而是你做了这些事因此而产生了兴趣。
就拿老师来说,老师是一个人,学生是几十个,要一个人满足几十个人的兴趣爱好,这是不是有点儿难?
是哦。
但我觉得不是很难!
怎样做?
只学老师的长处,不管是那个老师,先接受他,聆听他,然后研究他。
……
每一个老师都不会是完美的,不论他有多好。如果一个老师,教你很长时间,你学他长处的同时恐怕连他的短处也学到了。若一年、或者一个学期换一次老师,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老师,吸收到更多的老师的不同风格,这样你会成长得更快,博采众长应该可以这样解释吧。
你们看,落日在那!只是没有大晴天那样红。落日上也像盖了一层薄薄的灰纱,但太阳是红的,这一点谁心里都清楚。
谢谢老师,我们还可以找您聊天吗?
可以呀,只要碰得到!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处女地,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孩子们的关注,我们虽然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孩子的好奇、兴趣,但是,我们可以激发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事物产生兴趣。
形式与内容对人的影响——清晨与苹儿边走边聊 写下,就是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传递——与老师聊天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