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有缘之人, 聊天随记

教师力是怎样炼成的——读《做温暖的教育》随笔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何群华

 

                                     教师力是怎样炼成的

                                             ——读《做温暖的教育》随笔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何群华

        什么是教师力?

        陶妙如在其著作《做温暖的教育》说:“教师力是我们教师能够成为真正教师的能力。”她指出:“我们经常谈到 ‘教师性格’、‘教师风格’、‘教师特质’之类的,其实这与高成就没多大关系。”作者认为教师力与教师先天的性格、风格、兴趣等“异质”无关,教师力更多是后天修来的一种“共质”。

        这种共质包含哪些属性?在传统的教育学中,我们更多看到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厘定,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那么陶妙如所说的教师力与教师职业能力有怎样的区别?让我们来看看陶妙如老师列出的“好教师”的“共质”:

  1.  他们接受新生后思考“这些学生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2. 接着,他们会思考“我能”或者“我该”怎样做,才能与众不同。
  3. 他们还会思考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在哪里,这一个群体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4. 他们采用的是包容态度,不是克隆出多少个像他们一样的学生。
  5. 他们发掘有过人之处的学生,从而引导其发展。他们坚信:这里蕴藏着许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6. 不管怎样,他们对自己进行“镜子测试”,确保每天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是一个充满活力,给学生激励的教师形象。
  7. 优秀的教师都是实干家,却又能将教师的权力分授给学生,让学生管理,而不把自己淹没在琐事当中。

         笔者对以上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其中:

       1. 3.谈的是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学生,如何观察学生优势,即一个教师如何用自己的教育观看待学生个性和学生发展。这实际指的是教师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教师教育的切入口,蕴含着教师的学生观、人才观以及教育目标的规划能力。

        2.与6点说优秀教师思考“我能做什么”、“我该怎样做”,他们对自己进行“镜子测试”。这是教师的自我定位和反省。作者认为具有较高教师力的老师善于自我反思。因此,反思力是“真正教师”的重要属性。

         再看4. 5. 与7,阐述教师要懂得包容学生,发掘过人之处,引导其发展,始终对学生充满信心,同时教师要在实干的基础上,懂得分权,懂得放手,锻炼学生。教师以包容的态度相信学生、启发学生;以实干的行为引领学生,锻炼学生。这可归纳为教师的引导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与引导。兢兢业业固然可敬,但事必躬亲必然可烦。智慧的教师培育学生,蛮干的教师管理学生。作者看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是衡量教师力的重要指标。

         总览7点,我们还会发现这样的字眼:“与众不同”、“不是克隆”、“比自己更优秀”。这些不都是强调教育中的个性与超越吗?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如何挖掘和培养个性,这是教师力的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不能云云亦云,不能依葫芦画瓢,不能满足整体优秀,要追求个性的闪光。这就说好的教师其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

         由此可见“教师力”包含四个重要方面,即:观察力、引导力、反思力和创造力。谈到这里,也许我们老师会质疑,关于教师力,为什么没有提到教师学历学识,也没有涉及教师的表达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让我们再回到“教师力”含义的原点——“教师力是我们教师能够成为真正教师的能力。”“真正教师”相对普通“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它更接近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好教师”。教师的学识等基本功是具备教师的资质基本条件,属于教师职业能力的一方面。相对教师职业能力,教师力是成为“真正”教师的能力,是衡量教师“优秀”与“普通”的标杆,是塑造高素质教师的尺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镜自照”:我是不是一名有教师力的教师?具备多强的教师力?如何提升自我教师力呢?结合教学实际,我们应该从锤炼教师力的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用心观察,炼成敏锐的观察力。美国现代教育家鲍里奇在他的《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教师观察力的培养。作者将观察作为一个系统,从课堂管理、明晰课程、教学类型、任务设置、学习过程等方面进行了非常缜密而有说服力的阐述。鲍里奇强调课堂观察需要“客观”,我们的课堂观察,无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特征”与“个人色彩”,但我们的“主观特征”与“个人色彩”应尽可能走出偏见。盲人摸象的寓言,众所周知,但是往往在课堂上,在观察学生问题上,我们是不是也常常成为了其中的一个瞎子呢?看学生往往只盯住了他的一个方面,看课堂只看到了学生呈现出来的片刻表象,有时来不及甄别,我们就早已做出了结论——片面的错误的结论。教师的观察力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而不断增强的。但这种能力的增长也并不与教龄成正比。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学生观,观察事物不能以生为本,那么即使敏锐地捕捉了现象,也无法机智地处理。切实提高观察力,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可以选取任何一个观察的角度,也可以做课堂片断的观察,还可以做学生个体的跟踪观察。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和课堂上,并坚持下来,相信自身的观察力一定会有惊喜的变化。

        其次,用脑思考,炼成智慧的引导力。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更要指导学生如何“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把握启发的时机固然重要,但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愤”与“悱”的境地,“创造”出启发时机同样重要。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发生争端了,我们是不是要担当公正的裁判员呢?陶妙如列举了两位孩子打闹,事情到了家长那里,四位家长的处理方式。前三位家长用自己的观点指示或者告诫孩子怎么做,而只有第四位家长,蹲下身子,用“你说该怎么办呢?”“你觉得怎样才妥当呢?”“你真的觉得这是唯一的方式吗?”一步步地引导孩子自己拿出主意。这就是启发的艺术,这样的启发是智慧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知识。”知识是内化的过程,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体验,去感知,去思考,才可能让学生“学会”和“会学”。课堂上教师要牢牢记住自己只能是“导”,而不是“教”。

        第三,及时反思,炼成深刻的反思力。反思自己是思维者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自我检索。与其它思维形式的区别在于:一是在思维过程中保持怀疑状态;二是发现素材的探索行动。《提高教师反思力50策略》((美)塔格特TaggartG.L.),(美)威尔逊WilsonA.P.)著)一书在论述反思力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50个促进教师反思力的活动策略,包括观察学习、反思日志、微格教学、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建立学习共同体等。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感受、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都是教师反思的重要素材。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是反思型教师勇气和能力的体现,也是构建现代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反思模式一般有三种:技术层面、情境层面和辩证层面。教师的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往往停留在情境层面,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经常性、实质性的磋商,坦然暴露问题,共享反思,更多地进入辨正层面,反思就会更加全面深入,教师之间也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连续性集体反思的价值远大于某些具有“作秀”成分的公开课。一个真正有效的反思集体,能在整个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之道,从而抓住改进机会,提升教学能力。

        第四,解放自我,炼成独特的创造力。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的创造力相对缺失,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束缚了教师创造力发展。一是教育囿于“统一性”而使教师不能创造;二是名目繁多的教学资料信息使教师不愿创造;三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压力使教师无力创造。但是我们在背负枷锁的情景下,仍然是可以跳舞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教师如何失去创造热情,就扼杀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创造是快乐的,具有“教育爱”的教师是不会停留自己探索的脚步的。教师的创造力不是发明“物”,而是发现人,是对于人的特质和潜能的发掘,最后通过自己的行动促进人的发展。如果一位教育专家用老观念评课,一名教师用旧教案上课,想必其工作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哪怕是创新设计一个班会,创新设计一项作业,也能给教学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喜悦和收获。教师的创造力是衡量教师力的最高要求,也是每位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如何炼成一位“好老师”?对着这四面镜子照一照,问一问:我认真观察课堂与学生了吗?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了吗?我坚持反思自我行为了吗?我努力让每件事做出一点新意了吗?让我们驱动这四个轮子,发动“教师力”油门,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