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高考研究

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变化重点及各科备考建议!

一、语文
作文不限文体别用网络语言
语文要求考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6种能力。必考内容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语文考纲有两个变化:一是基础知识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更明确了考查范围,就是考查学生常见常用的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二是写作,过去考试大纲提“能写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及常用的应用文”,今年考纲上指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及其他常见题材的文体。”这说明高考作文不再限制文体,考生可自选文体,除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外,诗歌、戏剧等方式也可运用。
考纲在有文采的问题上作了两点修改:一是把过去的“词语生动”变成“用词贴切”,二是把过去的“文句有意义”变成“文句有表现力”。这就要求考生不要追求美,追求华丽,追求辞藻的堆砌,鼓励学生写出语言和内容高度统一的文章,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备考建议】考生平时要全面训练各种文体,注意一些自然、人文科学的新闻以及一些前沿科技成就。此外,时下学生因受网络语言影响,在作文中使用大量不规范的生造词和语义掺杂不清的语句,这一要求表明,考生如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
二、数学
了解知识背景掌握解题方法
数学考纲与去年相比,总体保持平稳,降低了几个知识点的要求,如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
具体变化为:要求学生应了解知识的背景,如导数概念的某些背景(瞬时速度、加速度、平滑曲线的切线等)。对学生数学思维及运算能力的要求相应有所提高;对“平面”的性质的要求,由掌握变为理解,更切合学生实际;在三角函数和线面垂直的概念上,对文科生的要求有所降低。
考纲对试题易、中、难的比例有了更明确规定,以容易题、中档题为试题主体,较难题占30%。文科试题“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难度终点应与理科相同”。这表明文理科试卷的难度差异将会加大,力求文理科学生成绩平衡。
【备考建议】对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系统、灵活”上面下工夫。基础知识是成绩提升的瓶颈,只有对基础知识有深刻理解和领会时,才能突破这一瓶颈,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实现能力的提升。在复习中要注意归纳方法,掌握大众化的解题方法。
三、英语
注重运用能力多读英文报刊
英语考纲具有几大特点:一是非常重视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考纲中列出了阅读要在高考中读5篇文章,这5篇文章的长度要求达到3000个单词,而且占的分值最高。二是考试基本上是在语篇中进行的。考听力是在一个个对话中进行的,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短文改错都是这样的,即使是单项填空也要给你设一个完整的情景。现在的英语高考都是通过在语篇中的考试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的同学说:“我口语对话不错,语感也不错,但我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那么,你在英语高考中是得不到好分数的。
此外,今年国家考试命题中心会提供两类试题,一类含听力,一类不含听力,供各地使用。我省实行自主命题,是采用全国听力卷还是自己的听力卷,目前还没有准确消息。
【备考建议】考纲难度在0.55-0.65中,高考取胜的关键在于中低档题的成功率。考生切勿在意个别一两个难题、怪题。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基础,基础,再基础。“读”英文报纸、杂志也有好处,因为高考的选材多数来源于最新的书报时文。
四、理综
不要死背公式避免题海战术
生物考纲将“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修改为“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新增“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删除了“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化学考纲删去了“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和“‘思维能力’中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物理考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考试的内容范围、题型示例均没有作出实质性变化。试题仍以中档题为主,试题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
【备考建议】不要死背概念和公式,而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要抓住重点,合理训练,避免题海战术。
五、文综
考点没有增减应一个个落实
总体来说,文综考纲保持稳定。政治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政治考点共167个,其中经济学有57个,有两处变化:关税原来是和对外贸易并列,现在被纳入对外贸易;2006年的宏观调控改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哲学有66个考点,与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政治学有44个,这部分知识与去年相比,说法上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改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限定为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
历史科体现了“稳中求变”的高考思想,题型示例有调整。
地理部分的变化不大,较去年只是删去了“世界粮食问题”。
【备考建议】学生复习时,对政治考纲中涉及到的考点千万不要怠慢,要一个一个地落实,强化记忆理解。黄华老师建议,现在离高考还有八个多个月,考生可将167个政治考点做个计划,每天复习1-2个考点。

2 thoughts on “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变化重点及各科备考建议!
  • 陶妙如说道: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复习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l.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l.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 陶妙如说道:

    一、基本理念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理解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养成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科学的语文实践;
    通过阅读与大师对话;
    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
    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
    走出高三语文复习的误区
    高三语文复习如何进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常年执教高三,也算积累了一些经验。笔者以为,语文复习尤其要克服以下几个错误思想。
    (一)、重做题轻读书。有不少教师和学生热衷于大搞题海战术,一是深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寄希望于同高考题撞车;二是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失去鉴别力,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于是统统采取“拿来主义”。殊不知,题目做多了,势必减少了读书的时间。这样囫囵吞枣、昏天黑地地做下去,对提高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大作用。真正有效地复习应该是精练,举一能反三,触类能旁通,宜少忌多,宜精忌滥,宜巧忌偏。只有精练,才能保证有时间读书。而只有广泛阅读,读字词、读课文、读作文、读课外书,才能增强自己的语感能力,积累丰富的知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刘勰这一著名的论断所阐明的,也是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得真正语文能力的道理。同学们,花时间去读书吧,而不要整天拿题目来做啊做啊!
    (二)、重语基轻作文。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语文基础知识虽多虽难,但复习起来容易操作,复习起来心里塌实,复习效果也快而明显;可是作文训练起来就往往不好把握,也没有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多写几篇,也不一定能提高多少分。所以,有时间和精力总愿用在复习语基上,而不愿用在作文上。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语基复习固然重要,作文复习同样重要。在近几年高考中作文所占的比分已发生很大变化,已占整个试卷的百分之四十。教师轻视作文的复习,是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学生轻视作文的复习,是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作文复习确实难以把握,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先从《考试说明》的研究入手,明确作文的要求;再研究近几年高考作文,把握其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有计划、有针对地从事作文训练,同样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三)、重识记轻阅读。这也是高三语文复习阶段中常出现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识记题有本可依,而阅读题则活得很,非一日之功,只好靠基础,靠天收,靠运气。于是对阅读这一大块往往草草带过、匆匆收场,甚至把它当作难啃的石头而丢在一边根本不复习。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进入21世纪,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求知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阅读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成绩和生存质量,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也一直是十分重视,分值高,评分要求严格。再者,做阅读题也并非毫无规律。课本及报刊上介绍了许多方法可供借鉴,我们也可自己探索一些方法。
    (四)、重理解轻表达。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不学用词造句,让他们做“仿例造句”“扩展语句”的题目,他们的试卷上往往是空白;让他们做阅读题,他们也懒得自己去分析思路、概括段意和文章中心,只等着对老师的答案加以接受或否定。而一部分教师对此现象也往往迁就,自己直接报出答案。这样的后果是,高考试卷上第四大题阅读题,学生的答案往往是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第五大题语言表达题,得分率更是十分低下;不用说,这样的学生要想在作文中拿高分,也犹如登天。因此,复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表达的训练,多说,多写。
    五)、重资料轻教材。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复习资料肯定少不了。但不少教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反正高考不考书上的,于是就将教材晾在一边,一心只读复习资料;甚至在一些学校,第六册教材竟然弃而不教(为了应付会考,第五册不得不教)。不错,当今高考题大部分来自于课外,结合教材的题目看起来很少,但不等于说教材就没有什么用了。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依靠中学教材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解释和用法、文学和文化常识、写作格式、素材运用等知识和能力。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
    (六)、重课内轻课外。长期以来,我们把高三渲染得过于恐怖,把学生禁锢得过于严密。学生一进入高三,便似乎成了大熊猫之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学生除了啃老师发来的一大堆资料,不得看电视,不得看报刊,不得走出校门。学生也由对高考的诚惶诚恐转而对老师的唯唯喏喏,,恨不得一下子把老师的东西嚼烂了吞进肚子,换得大学的门票。其实,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复习阶段也是如此。看看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作文),我们就不难发现,高考试题简直可以说是社会生活变迁的晴雨表;它要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对生活的评判能力。不用多说,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时代感不强,是根本做不好的。所以,我们应当倡导学生多读读课外的《语文报》《青年文摘》,多看看电视上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多写写观察日记,多议议社会热点。如此这般,一定能够拓展视野,启迪心智
    二、关于教材的处理
    学习五六册语文教材,不再像学习前四册,而是以集中紧凑为原则,课堂上以默读为主,没有预习,不要求预习,现代文临堂进入阅读状态,训练静态阅读,戒除浮躁和心不在焉;训练眼脑同步接受处理文字信息,戒除没有效率的消遣性阅读.六月七日的两个半小时,很大程度上是检验你们的阅读水平.
    轻装上阵,是一贯的理念,尤其是高三.
    三、关于作文训练的安排
    “写作”复习计划单列,贯穿三个阶段复习始终
    ⑴坚持每周定时作文训练。
    ⑵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积累作文评讲素材,以评讲为重点加强二次指导。
    ⑶强化良好写作习惯养成:审题、立意、构思、列提纲、成文;一小时快速完成;书写规范端正清晰。
    ⑷在掌握各种文体基本写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强化擅长文体的写作。
    ⑸形成“写作”复习系列。整个复习阶段“写作”训练安排六次。
    四、高三语文复习的基本课型

    根据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特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1、知识复习课。
    各种命题角度典型实例导入→知识要点高考命题角度归纳→典型例题训练→评讲点拨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迁移训练(包括高考试题未出现的命题角度试题)。
    2、阅读鉴赏复习课。
    课前布置预复习(课上讲练的文章预先发下,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文后试题)→上课第一环节指导整体把握文章(全文和各个局部写了什么,文章思路和结构,文章重点和特点)→进入答题环节,进行答题程序与方法指导(要求学生通读题目,把握每个命题指向;审清每个试题的题意,明确解答要求;锁定每个题目的研读区间,探究答案;分析解答要点,规范表述)→课末小结环节,归纳文章阅读程序和解答试题基本步骤→布置课外训练作业。
    3、综合试卷评讲课。
    评讲试题要防止对答案和就题论题的情况。评讲课,一要注意突出重点。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题目、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的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使训练起到强化知识巩固和运用的作用。
    4、作文指导、讲评课。
    本学年大约可以搞26次左右的定时作文训练,每次作文训练后经过精批和略批,按照每次训练要求积累评讲素材,然后用一节课评讲,评讲的重点是每次作文训练的要点,如第一次的要求是如何达到基准分,评讲内容就是“不走题、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有讲有写,不再进行专题复习。
    5、课本串讲课
    课本串讲课型:一定要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拿出当年的笔记。采用学生自己整理和教师整理相结合的办法。教师把握这个课型时有难度,难就难在备课力度要大,需要教师给学生整理出要点来。我们学校每年都是教师分工,两个教师包一个单元,把这个单元最有价值的内容整理出来,然后全组共享。尤其文言文部分,我们分工把每篇文言文的重要记忆部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整理出来,年级集印成册。
    6、专题课:认真查看学生在本块内容上还有哪些不到位的方面。
    可以采用“练—讲—练”方式,也可以采用“讲—练—讲”,“练——讲——练”模式更有针对性.后期的 “讲”要讲薄弱、讲关键、讲方法。后期的练“练”要练薄弱、练思路、练技巧。
    7、定时训练课:专题训练、全面训练与重点训练相结合。教师要嘱咐学生在薄弱项上下工夫,不能避重就轻。定时训练后要全体查看和重点查看相结合。对倾向性的问题一定要强调。不能泛泛而练,练一次就要有一次的目的,练一次要有一次的收获。
    8、习题讲评课:
    ⑴每次训练后,都要认真查看本班各道题的正答率,结合着年级的全体正答率,分析出本班在哪道题上学生是薄弱的,分析出原因并制定出改进措施。⑵把“尖子生”和“希望生”的卷子要拿到手认真分析,分析出每一个人答每一道题的情况,要进行面批,单独进行辅导。⑶对整体存在的问题要对全班加以强调,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要个别解决。⑷试卷讲评课避免泛泛而讲,要有针对性,要切中要害,把握和解决薄弱点是关键。⑸可以让学生展示思路和答案,教师也可以展示规范的思路和标准的答案。可以把标准答案与学生答案相比较,得出为什么错和怎样才不会错的结论。考试后在年级进行的质量分析中大家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问题分析透彻,将措施制定准确。
    9、自由复习课:教师要进教室辅导。学生容易忽视语文,不愿意在语文上下工夫,所以,在自由复习阶段教师一定要进教室盯班辅导,否则学生将遗忘语文。
    五、说明
    整个备考工作分为:
    知识性备考和思维性备考。知识和思维同样重要。
    思维:平时的语文思维、答题过程的思维、答题方法的思维
    能力实际上就是知识的掌握与知识的应用。
    备考知识:记忆很重要
    备考思维:让学生在语文思维中提升素质,进一步规范学生做题的思维方法
    高三课堂教学要有讲的影子、练的影子、和考的影子。
    关于讲:讲要“讲的都是精华”:讲解知识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讲解思维可以矫正学生的错误。
    关于练:要相信本领是学生练出来的,不练出不了本领。
    关于考:高三教学要围绕“考试”进行教学。
    后期复习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强化训练环节,课堂教学 的“现场纠偏”环节。
    总之,后期的复习目的性要强,针对性要强。
    附录:复习要点

    各块复习及答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每一考点,一般都有相应的题型;每一题型,都有相应的设题原则、方法和陷阱———当然也就暗含着某些破解技巧。在高三复习阶段,通过讲解和训练,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每一考点、每一题型进行解题技巧方面的梳理。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
    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反映在试卷上,第一大题四个小题主要要求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正确、规范,而这两方面两个角度的考查重点都集中在实际应用中“易混、易错、易忽视”的问题上,以考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主,不过多地牵涉名词术语。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应以掌握规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主。
    ⑴拼音标调题的备考策略与解答思维模式:05年全国卷一没有考到这个内容,但是并不意味着明年不考,所以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全国卷二、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浙江卷、辽宁卷、山东卷、江西卷、广东卷、江苏卷都考到了拼音内容,辽宁卷还是让选有两处错误的一组,实际加大了试题的难度。语音题选用的材料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双音节词、成语多;二是所选词语中多音字、形似字、声旁读音已经改变的形声字多;三是课本以外的词语、生活中一部分人常读错的词语占一定比例。
    备考措施: 这一部分内容的备考有两点很关键—-积累和留心。就是自己在平时留心一些易混易错的词语读音,并且把那些易混易错的词语读音积累下来。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一看工具书,二注意课本读音注释,三是教师把这些易错、易混的字词给学生整理出来。教师给学生的整理工作很重要,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又有针对性。时间不长就要给学生印一批,让学生有纠错意识。
    解答思维:学生答题时应该联系平时读音,从记忆中搜寻关于这个字或词的读音。在做题过程中还要联系词语的语境。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
    总之,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⑵错字题的备考策略与解答思维模式:
    错字题,05年全国一卷、全国三卷、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浙江卷、辽宁卷、山东卷、江西卷、广东卷、江苏卷都考到了错别字内容,而且江苏题是让在句子当中选择错字,这实际上也等于增加了试题的思维量。
    备考措施:与拼音题的备考一样都是留心和积累。让学生在平时多多积累易错字词。教师给学生整理出常见的易错字当然是比较好的办法。常见资料上也有一些积累,但是学生不愿意抽出时间来记忆,教师可以采用定时记忆和抽测督促的办法来强化记忆。
    解题思维:直觉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答题。
    回答该题时要凭直觉回忆平时词语的字形
    根据词语整和意思理解判断该词语的正确字形。意思是: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多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
    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
    ⑶选正确词语题的备考与解答思维模式:
    这类题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回答这类题要着眼于词语间的细微差别和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的应用。
    备考时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注意训练学生答此题的思维模式,二是给学生讲解这类题时不能只是停留在把各个词语的含义讲出来的程度。
    一要根据本句的语言环境判定应该用哪个词语(找应该使用的词语),二要在选择各个词语时,根据平时句子环境来区分各个词语的含义,尤其注意各个词语运用的细微差别(可以采用回忆记忆中有使用这些词的原句原句、或者造一个能够使用这些词语的句子,在句子的具体环境体会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三根据各个词语的细微差别来确定习题句子应该选取的词语。思维的过程实际是平时运用与考场应用的思维迁移。做这类题应该注意先选择最有把握的或者否定最有把握的,然后一一考虑。本题的思维是有层次性的。
    ⑷熟语题的备考与解答思维模式:
    备考注意事项:备考时让学生自己看平时自己的积累,教师也要给学生整理出一些常见的易混淆成语。
    解题思路:做题时,一要搜索平时该成语在其它句子中的含义,二要认真分析习题句子的意思表达,三要看成语意思与全句意思表达是否协调一致。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和通过回忆平时有这个成语的句子,或者当时用这个词语进行造句。这样把握住成语大意,一定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注意熟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成分。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总之: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⑸辨识和修改语病的备考与解答思维模式:
    备考时,要让学生全部掌握病句的各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还要让学生掌握判断病句的方法。
    做题时,主要从结构入手,注意审读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 关键词(或短语),这样即使句子的信息容量很大, 也可以较快地发现病因。这些易致病的部位包括:
    ① “和”字短语(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②列举式表述
    ③多重否定句和反问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④两面词(如“能否”、“是否”。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⑤介词结构(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⑥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
    ⑦多重修饰语排列(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⑧具有兼类性特点的量词
    ⑨固定短语构成的句式(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等
    ⑹歧义题的备考与解答思维模式:
    备考时,要让学生知道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有歧义句子的种类。
    做此类题时要根据句子结构判断,让各个词语充分组合,并且根据各个组合意思查看是否有其它意思。再者就是看每个词语在语言环境是否可以有其它能够说得过去的解释。
    (7)文学常识部分
    要关注课本上涉及到的作家及其重要作品,对课外著名的作家作品也要予以特别关注,如果复习好了,这部分内容可以拿到满分。
    文学常识题命题方式:在卷一单独以一个小题形式出现;在卷二与名句名篇一起考(辽宁卷);在卷二与诗词鉴赏一起考;与白话文阅读一起考。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作家与作品的结合
    作品与作品内容(人物、主题、名句)的结合
    作家与时代结合
    作家与名言结合
    (8)标点题备考与解题思维模式。
    备考时教师要将标点的各种(常见的24种)错误用法给学生整理出来。
    解答这类习题,要让学生知道标点符号的应用应该着眼于句子的表达,离开表达需要谈标点是没有意义的。考标点,实际在考语言运用。让学生注意以下两点:一、要解决标点活用的考题,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等级;二、标点符号的判定,还要结合语境和语意(标点错用后一般会造成句子产生了歧义,或句子不通顺,或句子表达不规范。)
    (9)语言表达备考与解答思维模式:
    首先把今年16套真题和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六大题看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 备考时对语言表达题的各种形式要进行全面分析,从理性角度吃透各种题型的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仿句题要做到 句式相同,内容相关,修辞一致,没有有语病,符合题干的特别要求。②整和信息成单句题(包括下定义)要提取主要信息,并且要按照单句的结构组合成句子,句子要符合定义句子的结构,要注意“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运用。③组合句子(语意连贯)题要考虑整个句群的意思,寻找联系最紧密的句子组合,多次尝试组合,判断分别相对独立意思,此句与彼句组合后,是否与其它组合构成表达最协调的句群。
    按照今年的命题思路,需要大家引起注意的有:贺信、表扬信、感谢信、横幅、短信、情景中的对话、店名等等。
    (二)名句名篇部分备考与解答应该注意的问题。备考时注意:1、兼及课内与课外,2、兼及名句与名篇,3、兼及句子与字形。如果下工夫背诵,本道题等于让学生偷了,所以本题必须让学生拿到手。
    学生答题时必须落实具体文字,不能出现错字,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
    (三)古诗阅读鉴赏部分备考与解答思维模式。
    备考时要让学生知道考试多以唐宋时期经典作品为测试文本,重在对内容、形象、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赏析。注意:现在倾向于比较阅读鉴赏,比如05年辽宁、浙江、湖南卷是采用的比较方式进行鉴赏。
    诗词鉴赏题学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反映出学生由于平时欣赏诗歌数量少而造成鉴赏能力差;二是回答问题的角度不到位,不知道回答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诗词鉴赏的知识储备很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鉴赏用语,否则,学生即使能够读懂诗词,也不会回答问题。
    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抒发了什么情、志?2、怎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这三步缺一不可。
    应当能把握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即事感怀等不同类型诗歌的特征。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典故如“武人”“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竹”“菊”“兰”等意象。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古诗鉴赏表述
    ①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②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服务于思想感情的表达的,因而,在答题时,不仅要考虑该手法对句意呈现的作用,还要特别关注其对诗歌感情、意趣等表现的促进作用。
    ◆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③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④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⑤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⑥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⑦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⑧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⑨表达手法: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⑩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回答诗词鉴赏题的思维:利用有效信息把诗词理解透彻,充分把握问题的角度,利用鉴赏知识储备分析问题,从准确角度回答问题。

    (四)文言文复习部分
    文言文部分的复习目标:一是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语活用),一是根据上下文判断语义的能力。
    文言部分的复习注意两点:一是凡是课本上(包括初中课本)的文言文都要做到:每句会翻译、每词会解释。大量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唯一捷径。
    北京试题的文言部分主观题,不是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断句。这就是一个新的信号,有可能从多个角度考查文言知识。
    一、遵循三条原则:
    信:忠实原文意思
    达: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尽量美一些,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
    二、掌握六种方法:
    1.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2.扩:把单音字换成双音词
    俗——庸俗 辱——玷辱、侮辱
    3.拆:
    如:妻子:妻子儿女
    4.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代词的指代意)
    5.删: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可删。
    如:与其不逊也宁固 “也”为句中停顿,不翻译
    6.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
    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应把“好事”调到“少年”之前
    三、四个步骤:
    1.审:看清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
    2.切: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一一解释
    3.连:再把解释好的词连缀成句
    4.誊:翻译完毕,带回原文,仔细检查,誊上卷子
    (五)现代文阅读部分备考策略与解答思维模式
    1、科普文阅读题的备考与解答思维模式:这道题学生掌握了技巧是可以得满分的。
    阅读和答题的一般规律,如初读文章,理解文意;题干与题项组合成四个信息;在原文中寻找有效信息源(有的是一句、有的是 一段、有的是全篇);每个习题的四个信息与原文信息是否一致。
    2、散文阅读的的备考与答题思维
    备考时注意两点:一、让学生掌握散文知识(尤其散文写作的技巧),有分析散文的能力。二、让学生掌握阅读与做题的规律,如一要阅读文章,理请文章主旨、思路和脉络,二要 阅读习题找准问题的关键,确定问题的角度,三要再读文章,寻找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区 间,寻找回答问题的角度。
    答这类习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至少读文章三遍;2、挖掘文字背后意义和感 情;3、要有“篇、段、句意识” ;4、要选准角度(题目角度、文章角度、表述角度);5、要表述到位(准确、全面、精炼)
    选准了角度,才能得分;表述到位,才能得满分
    (六)写作部分备考策略与应试中注意的问题
    最后复习阶段,首先要重视基础等级的训练。基础等级的八项要求,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应一项一项落实。学生的考场作文,一般注重了表意的深刻却没有充实的内容,注重了材料的丰富却没有严谨的结构,注重了文采却不流畅,注重了创新却偏离题意,有的甚至连书写、字数、标点都达不到要求。具体写作时,应严格遵从试题的限制。
    备考时,让学生知道考场作文在于平时积累,包括思想积累、材料积累、语言积累、结构积累、文体积累等。考场上的优秀作文平时就爬在随笔本和作文本上。后期备考要让学生自己的随笔积累,并且背诵一定量的优美句子和一定量的优美文章,以便产生句感和文感。背范文来得最直接,但是要防止抄袭范文。
    应试时策略:
    1、是确定话题内容,迅速选定材料。第一可以化大为小,将话题锁定在某一具体内容上;第二可以化远为近,将话题拉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来写;第三可以化虚为实,把抽象话题变为实实在在的内容,以实证虚。
    2、要有文体意识。
    3、屏弃港台或外来用语和文体,经典语言和问题保险。
    4、主题关键在于切题,“有新意”不等于“瞎创新”,切题是硬道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