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敬畏教育

高考倒计时——100天

     今天,召开高三100日誓师大会!

·         决战高考,百日冲刺誓词〔领誓人〕
挑战人生是我坚定的信念,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一百天我将让青春无悔,一百天我将为母校增辉,今天,我们2008届高三全体学子向母校庄严宣誓。

〔全体学生〕
我宣誓:珍惜一百天,让飞翔的梦想在六月张开翅膀;奋斗一百天,让青春的智慧在六月发出光芒;拼搏一百天,让父母恩师在六月畅想期望;我们拥有蟾宫折桂的信心,我们拥有团结拼搏的精神,我们拥有坚韧强健的体魄,我们拥有追求卓越的豪迈,我们是最棒的同升学子,我们将以优异的高考成绩续写母校荣光,百炼成钢,百日流芳,让我们苦战百天,逐鹿考场,请母校放心,请老师放心,我们正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誓创辉煌。

     奋战百天让青春无悔

      决战百日为母校增辉      十年寒窗,百天苦练,何人健步登金榜?

     一腔热血,万丈豪情,我辈英才夺桂冠!

     定位准,管理实,过程优,高考必胜。

    信心足,学习勤,方法好,大功定成。        十年磨一剑,谁 与 争 锋?

     百日题金榜,舍 我 其 谁!

      壮志凌云决战高考霄汉

     豪情胜海勇越六月龙门           越雄关自应厉兵秣马

    夺要隘更当破釜沉舟  

6 thoughts on “高考倒计时——100天
  • 陶妙如说道:

    “失之于……”和“有失于”
    宋玉柱

      周海婴所著《鲁迅和我七十年》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是对于母亲的无端指斥,我觉得这位前辈不仅太伤人,失之于厚道,简直是在信口污蔑人。”我认为此句中的“···失之于厚道”的说法没能表达出作者的原意,恰恰把话说反了,应改为“···有失于厚道”才对。

      这里涉及到“失之于”和“有失于”用法上的区别,应该加以辨别。

      “失之于……”是说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有所“失”。请看:

      失之于粗心 失之于不慎 失之于疏忽 失之于健忘

      “失之于粗心”就是由于粗心而造成了某种不应有的损失。其他依此类推。

      “有失于……”是指在某方面有所欠缺。请看:

      有失于厚道 有失于公允 有失于大度 有失于热情

      “有失于厚道”就是在厚道方面有所欠缺,即不够厚道。其他依此类推。

      上引周著中“失之于厚道”的说法,按字面解释就是:“由于厚道而有所失”。这显然不符合作者原意;而改为“有失于厚道”是说(那位前辈)不够厚道,这就对了。

      从上文的举例中可以看出:“失之于”后面跟的都是贬义词,如“粗心”、“不慎”、“疏忽”、“健忘”等。而“有失于”后面跟的都是褒义词,如“厚道”、“公允”、“大度”、“热情”等。“失之于厚道”中,“厚道”是褒义词,违反了上述规律,所以不合适。

      记住这条规律,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这两个习用结构。

  • 陶妙如说道:

    ①以上所论世故,用“学问”概括有失偏颇,但世故之学,毕竟有大学问的。(2001年第三期《语文新圃•世故的学问》)
    ②我在教学时发现教材注释对“只是朱颜改”中“朱颜”的解释有失偏颇。(2002年第一期《语文世界•也说“朱颜”》)
    ③一番“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的高论,把学历视成一张废纸,这是有失偏颇的。(2002年2月4日《中国青年报•假文凭当然要打》)
    以上三句中“有失偏颇”应当改为“失之偏颇”,或者改为“有失准确”。
    “有失”和“失之”都有一个“失”字,但这两个“失”的意义不一样。“有失”的“失”是当“失掉”、“失去”解释,如“有失公允”即“失去公允”,“有失慎重”即“失去慎重”。“失之”的“失”有两个意思,一是“差错”、“错过”,如“失之毫厘”即“差错在于毫厘”,不过,这个意思只保留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交臂”等少数成语中;二是“缺陷“、“欠缺”,如“失之放肆”即“缺陷在于放肆”,“失之偏颇”即“缺陷在于偏颇”。
    从结构关系看,这两个词语不同。“有失”后面所接的词是“失”的宾语,“有失”否定的是其宾语内容,如“有失完美”即“失去完美”。而“失之”后面所接的词则是“失”的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究竟在哪一个方面失误的,如“失之片面”即“失处在于片面”。
    从后接成分上看,这两个词语也是不同的。“有失”后面所接词语一般是褒义的,如“公平、公允、慎重、稳重、稳妥、斯文、体面、风度、检点、缜密、完美”等;“失之”后面所接词语一般是贬义的,如“草率、粗鲁、片面、偏颇、冒失、不当、荒谬、轻浮、仓促”等,两者正好相反。
    一般说来,“有失”都有相反的“失之”对应说法,如“有失公允”即“失之片面”。因此,上面所引文字中的“有失偏颇”,既可改作“失之偏颇”,也可改作“有失准确”之类的说法。

  • 陶妙如说道:

    高考试题]  
    以“细微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试题点评]

    在2006、2007年秋季高考之后,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又延续了命题作文。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应该是在未寻找到更好的命题形式之前的一种过渡形式。话题作文基本退出了舞台。话题作文较之比材料作文更进了一步的作文命题形式,对于作文命题的改革,曾经发挥过它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然而正是因为它的开放性,给一些同学的套构、宿构作文带来可乘之机。高考作文命题,确实到了很尴尬的境地,走材料作文的老路吧,限制太死,为同学们审题带来较大障碍;而话题作文呢,又带来大量的套构、宿构作文,现在市场上的作文选之类的书籍又这么多,确实防不胜防,久而久之,同学们真的不会写作文了,而只会如法炮制作文了。于是从前年开始,从全国到各省市,一种新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出现了,而那种“新材料作文”,说白了,还是变相的话题作文。因此,如何在封闭和开放之间,寻找一个更为恰切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是命题老师今后需要着力的重心所在。

      话说回来,命题作文也不是不需要审题,题目的范围和命题意图,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如仔细分析的话,从2006年秋考到2008年春考的命题作文都可以变成半命题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握住________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________必须跨过_____道坎”;“细微深处”→“________细微深处__________”。同学们审题时,先把它变成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比如“透过细微深处思考”、“体味细微深处的感情”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要朝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同“我想握住你的手”和“必须跨过这道坎”一样,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会要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这一方向不会改变。

      [下水作文]

    细微深处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传送千古的诗篇在细微深处传达出那腔思乡情怀。

      文学艺术就是这样在细微深处传达着千百年心灵的感动。

      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消息传来,毛泽东陷入长久的沉默,不停地抽着烟,然后挥笔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句话。作为父亲,他万分悲痛;而作为共和国领袖,他又必须强忍住悲痛。每次儿媳刘思齐到来,问岸英为什么还不来信时,他都是以岸英忙为理由搪塞。后来周总理再不忍心看着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了,就对毛泽东说:“就告诉她实情吧。”当毛泽东告诉了刘思齐实情,早有预感的刘思齐禁不住号啕大哭。周总理说:“孩子,别哭了,你看你爸爸的手都冰凉了。”我们从这细微深处读懂了一位伟人和一位平凡父亲的伟大胸怀。

      从小巷中走出的平民总理温家宝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家中和矿工家庭,当我们看到温总理握住农妇粗糙的手,当我们看到温总理抱着遇难矿工的遗子而眼含热泪,当我们看到温总理将患艾滋病的儿童紧紧搂入怀中,从这细微深处难道我们不感到心灵的颤动?难道不感到一位人民总理真正的赤子情怀?

      细微深处的感动太多了。

      这是军旅作家王宗仁讲的故事:

      藏北有一个无名老猎人。一次打猎,当老猎人的枪口对准一只肥壮的藏羚羊时,这只藏羚羊竟没有逃走,而是扑通一声跪下来,眼里流出两行长泪。老猎人心软片刻,又习惯性地扣动了扳机……开膛破肚时,发现藏羚羊的肚子里,有一只小藏羚羊,可已经死了。面对此状,老猎人将那只藏羚羊和它未出世的孩子,连同自己的杈子枪,一并埋葬了。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细微深处,我们难道不获得心灵的一种感动?难道我们对自然和生命不充满一种神圣感和敬畏感?

      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不会感动,对世界,对周围的一切,我们似乎已经麻木不仁。前两天我在教史铁生的《合欢树》这篇课文,我问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感动了吗?是对哪里感动了?有的同学回答:我不感动,一点也不感动,没哪个地方能感动我。我进一步问:史铁生以残废之躯,近年又患了尿毒症,一个星期做一次透析,这位随时都会走向死亡的人,多年在生命的边缘线上挣扎着,却一笔一笔写下了这样真挚的文字,难道你就一点不感动?史铁生的母亲,这位四十九岁就离开人世的坚强女性,正当儿子要长大成人的时候,他却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导致双腿残废,她一方面鼓励儿子学写作,一方面到处打听偏方,甚至有一次不慎将儿子烫伤,要知道这位母亲此时已经到了生命的晚期啊,她却强忍病痛,在痛苦的儿子面前一点也不流露出来,却默默忍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为的是让儿子能振作起来,为的是让儿子能够“好好地活下去”,活出个人样来,你读到这些,难道一点都不感动?子欲养,而亲不在,当史铁生终于活出个人样,他的一篇小说在全国获奖,他要和母亲共享这一份快乐的时候,母亲已经离开他七年了。“上帝大概看到她太苦了,就提前把她招了回去。”这一字字,一句句,含血带泪,我们就一点点不感动?

      曾几何时,我们的心灵变得这样麻木了!

      好好地在细微深处体味感动吧,体味一份感动,收集一份感动,珍藏人间一份美好的感情,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而完善,心灵就不会是一片荒漠。

  • 陶妙如说道:

    细微深处

    明明

    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路过广场的时候,看见一个老人正在放风筝。风筝似乎刚刚被放起,虽然还不很高,但却很稳,缓缓地上升。

    我驻足观看,有些出神,许久……渐渐地,我感觉我便是那只风筝,仿佛也有根线在牵着我内心深处的某一点……

    二者有什么联系呢?看完后文才知有联系,很好!建议在这段加入对细线和遥远的天上的一个小黑点(风筝)的细节描写,来照应题目的“细微”。两个小点,一实一虚,因实入虚,应该会更巧妙。

    来到上海快五年了,已经习惯了没有雪的冬天,已经习惯了吴侬软语哼哈地应答,也已经习惯了似乎所有新环境带来的冲击。然而,我真的已经习惯了这种转变吗?为什么总有些细小的事物会引起我莫名的感动?我常常扪心自问。

    有时走在大街上,当抬头看见街上的建筑时才猛然惊醒——这里已经不是故乡;有时清晨睁开眼睛,总要环视一下周围的房间布局才确信这里已不再是我原来的屋子;有时看天气预报,总是只关注了故乡的情况却往往略过了身在的上海。

    我真的习惯了吗?……

    风筝已经飞得很高,在天空中摇动,似乎还要再向上升去。一阵疾风吹过,老人忙收紧风筝线。天空中摇曳着风筝……恍惚间,我又陷入了沉思……

    一番清晰地记得五年前在外公家的那段对话(语病)……“爸,妈,我们要走了。”外公笑着问:“去哪儿啊?”“去上海。”“你们都去吗?啥时候回来?去旅游?”“不是,也许以后都要在哪儿了吧……”母亲哽咽了,眼里噙着泪。外公外婆似乎突然间明白了什么……外公手中的毛笔许久也没能落下,笔尖的墨汁滴在了淡黄色的宣纸上……好细节!

    一切都似乎那么熟悉,每每微小的相似都能够起我那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风已不再那么疾进,风筝也又一次地向上飞去。然而,老人手中的线就要用尽了。“喂!该收线了吧?”另一个和我一起驻足的人向老人喊道。谁知老人竟从袋子中取出一把剪刀,在风筝线放尽的那一刻剪断了风筝线。

    众人惊呼,而老人去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不再有束缚的风筝远飞。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为什么)那笑容很(如此)熟悉?——(哦,想起来了,)当火车缓缓开动,外公在站台上朝我们挥手告别时,脸上洋溢的笑容。还有外公那句话:“去寻找你们的未来。”

    刹那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南飞的鸿雁年复一年始终如一,明白了为什么回归以色列的犹太人会跪着亲吻故乡的土地,明白了我为什么在他乡细微的触动会让我许久也不能平静对故乡的思念——那是家的羁绊,那是乡情与亲情共同结成的风筝线,牵住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点,总在细微深处提醒我家的方向。点题句精彩!

    “风筝线”真的断了吗?没有。也永远不会……

    点评:

    本文有两大亮点。其一,感情深而真挚。别小看这一条,其实很不容易做到。其二,一虚一实的两条复线的巧妙交织,并且无论虚实,均能贴切的紧扣“细微”,都能抽丝剥茧地发幽探微。当为一类文。

  • 思想的鸢尾花说道:

    )《让爱智慧》

    这是一本以老子《道德经》为纲绳写作的“智慧书”。书中陶妙如老师真实的记录了一个班级由形成发育到茁壮的过程。在这本书中既可以看到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又能够感受陶老师“真、善”做人的追求,和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我想这也是这本书能够打动我的原因之一吧。

    本书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陶老师的智慧是通过回复一篇篇学生交流日记体现的。尽管只有只言片语,但是“微言大义”,实在比许多故弄玄虚的文章好许多。下面列举几条:

    语:“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魅力是一种内蕴,唯读书才能提升。”

    解:不读书则不思考,不思考就不能有所得,不能有所得就无法进步。教师这个育人的职业尤其要读书,语文老师更要读书。第一要读教育理论书:理论尤为让我们的老师头痛,但是论文案例要上点档次非此不可,这是功利的;另外廓清我们的思维,改正不良的习惯,达到经验的共享,非此道不能实现。第二要读名师案例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这是教育教学上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能给一线教师很多帮助和启示;尤其是名师案例,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细节的把握、对学生兴趣的调动等方面,给我们很多耳目一新的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上课”!第三要读拓宽知识面的书,比如文摘什么的,怡人性情,陶冶情操。爱读书的教师品行修养高尚,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熏陶,所谓“如沐春风”。

    语:“能培养出敬慕你,畏惧你,亲近你,关键时刻想起你却不依赖你的学生的老师才是良师。”

    语:“一个优秀教师的本领,就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平常的设计中发觉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细节来。”

    解:常说“严师”,严师出高徒。但是严格而不严厉,“过厉”会产生心理上的反感,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严”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基础之上的正确要求。还说“慈师”,由于年龄原因,老师对于学生会产生父母对孩子的亲近。“爱”过分了就是纵容,是护短,但“爱”不够就是“戴有色眼镜”,不能一碗水端平。所以智慧的爱如陶老师所说就是敬慕你,畏惧你,亲近你,关键时刻想起你却不依赖你。

    课堂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以及无限的可能性。学生的一个无意插嘴,一个“搅局”的提问,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都可能成为课堂精彩生成的契机。同时教师的精心设计,能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给学生带来主动探究的乐趣,从而促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

  • 太原进山中学  邵捷说道:

    做一名会批评学生的老师
           ——陶妙如《让爱智慧》读后感
          太原进山中学         邵捷
    时光匆匆,转眼从教生活不觉已经十多年,这十几年中,我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自己能够坚持阅读,能够在阅读中成长、反思。
    今年夏天,我读到一本书——《让爱智慧》。书中最可贵的一点是作者陶妙如并没有把学生上网成迷、打架滋事、吸烟有瘾以及谈情说爱视为现代教育的盲区,而是怀着一份慈母心思走近曾经后进的学生之间,果敢地提出了“人们说要让教育充满爱,我说这不够,要让爱充满智慧”的和谐理念,推出一部日记体教育理论《让爱智慧》。它流露的一分真实的审美向善情感,让我更爱我的事业、我的学生。

思想的鸢尾花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