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语文教学

必修5第三单元

必修5第三单元

这一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也是惟一的一个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单元。学生到了高中,已是青年,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又阅读了不少文艺作品,有了一定的文艺素养。因此,安排这个单元,学生是能够学好的。

一、教学目标

按照这次课程教材改革的精神,教科书只是预设的教学目标。由教师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教科书上的教学目标加以整合和重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调整预设教学目标。这就是说,写在教科书上的教学目标,只是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基础。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当然也不例外。

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写道:“阅读这些文章,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作一点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有裨益。”这就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大致有以下方面:

第一, 要理解文章内容,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第二, 探讨文章中提出的某些问题,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第三, 学习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常规的教学目标,比如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学习议论文的一些写法,等等。

有的同志也许要说,这些目标定得高了。粗粗一看,也许会有这个印象。不过,仔细一琢磨,不难发现,这些目标其实弹性是很大的。比如:“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仅仅是“加深”“认识”,能有多少认识就有多少认识,并不要求“认识”一定要有多“深”。又如“学习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一般来说,“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的确不太容易,但仅仅要求“学习”,并没有提出非要“分析和论说”得如何,达到什么程度。又如“增强文艺评论能力”,也没有规定高中生一定得具备多高的文艺评论能力,只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一点,有所进步。应该说,像这样的教学目标,能给广大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适用于各类学生。一般水平的学生,经过努力不难达到;尖子生可以往上靠,不会无用武之地;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达到教学目标的底线。

还有一些同志也许会说,文艺欣赏能力,应该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培养;文艺评论能力,应该在评论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像这样阅读一些文艺评论文章和文艺随笔,对培养学生文艺欣赏和文艺评论能力,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从一定角度说,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这是一致公认的规律。不过,也应该看到,阅读这个单元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欣赏、评论作家作品的,读了关于欣赏、评论文艺作品的规律的知识,这对于提高欣赏评论文艺作品的水平也是极为有益的。上文讲过,这些学生已经是高中生,他们已经读了大量的文艺作品,有了阅读作品的一定的艺术体验了,因此有条件从感性到理性,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这个单元。

二、课文说明

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或者评论一位作家,或者谈论我国的一种文学作品,或者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个实例的咀嚼,使读者领悟到,句式不同意味也不同,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也不同,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对于文字的联想意义,如果用得好,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如果误用,就形成“套板反映”,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必须“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课文指出,“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原因是,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好习惯。

《说“木叶”》一文,就是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说:“木叶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差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因何在?这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问题。“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一是使读者更多地想到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二是“木”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由于“木”在形象上具有树所不具备的艺术特征,因此,“木叶”突出地成为我国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孟浩然》一文,是评论一个作家。作者通过三个“一致”,写出一个整体的孟浩然。第一个“一致”,是指孟浩然的形貌与他的精神世界的一致。张洎对孟浩然画像的题记,王士源对孟浩然的描述,陶翰在《送孟六入蜀序》对孟浩然的描述,作者认为“可以相信是逼真的孟浩然”,与孟浩然“诗境”中显现出的孟浩然,与文章作者“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这三者是一致的。第二个“一致”,是说孟浩然与襄阳的人文地理与文化传统的契合,说孟浩然属于襄阳,襄阳属于孟浩然。作者说,孟浩然大半辈子生活在襄阳,写襄阳,赞美襄阳,没有第二个襄阳人比孟浩然更忠于襄阳。而且,孟浩然继承了襄阳人的人文精神传统,接受襄阳的先贤庞德公、汉阴丈人给予的启示,与他们在“心理上”“同体化”了,达到“神圣的默契”。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孟浩然隐居在襄阳。第三个“一致”,是说孟浩然的诗与人的“一致”。作者认为,孟浩然的诗的特点是淡,“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或者说是“诗的孟浩然”。

《谈中国诗》一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外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则不然,先有抒情诗,后有戏剧诗,没有史诗。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是由于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又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这四篇课文,有三篇是谈论诗的,另外一篇所举的例子,大半也是诗的。这样编排课文的目的,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引自《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这四篇课文的作者,闻一多和林庚是诗人兼学者,他们能体察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朱光潜和钱钟书是大学者,他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是大手笔写的小文章。这四篇课文即使不见得都是经典,也值得学生认真学习,对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肯定大有益处。

三、教学建议

1.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指出:“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对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这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去阅读课文。例如,阅读《孟浩然》一文时就要注意,课文中的孟浩然,只是闻一多心目中的孟浩然。学生平时读了孟浩然的诗,甚至读了关于孟浩然的一些文章,他的心目中也有一个孟浩然。不妨指导学生,把闻一多的孟浩然与自己的孟浩然作一番比较,看看二者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产生同与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又如,阅读《咬文嚼字》一文,对文中一些实例的咀嚼,学生的看法与作者的分析是否一致,能否再举一些例子来咀嚼一番。上述种种,对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极为有益。

2.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议论性文章。《孟浩然》虽然可以归之于散文,但也以说理为主。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主要用理性思维。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入手,理清作者的思路,同时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读方法。不妨指导学生按照下列步骤阅读。第一,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于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慢慢细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第二,在阅读中,注意作者的思路。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的纲要。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楚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的纲要。思路理清了,全文内容也就把握住了。第三,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第四,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这个单元的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不少内容深邃,牵涉一些理论问题,这给学生阅读带来不少困难。为此,建议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像阅读《孟浩然》一文,关于孟浩然的生平、创作资料,历代评价孟浩然的资料,以及有关作家如庄子、陶渊明的一些资料,对帮助理解课文似乎不可缺少。又如阅读《咬文嚼字》一文,难度比阅读其他课文要小,不过如能搜集一些历代炼字炼句的例子给学生,对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文,也会大有益处。然而,话又得说回来,由于各地教学条件不同,并不要求所有学校的学生,都能深透地把握课文。如前所说,教学目标是有弹性的,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学生,只要基本上把握课文就可以,允许留有一些不懂的难点。

4.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些课文的写法,对自己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写长篇大论没有条件,就写短评、小论文;写短篇、小论文没有条件,就尝试着写写读后感或札记。不论体裁、不拘篇幅,有一点写一点。这既是应用性阅读,又是一种写作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有裨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