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敬畏教育, 有缘之人

雅伦的建议

       数学其实是要一直做题的,所以就算一道数学题要做一节晚自习也很正常。我们那个时候经常光是做个数学作业就要花掉三节晚自习。连高考的最后一天都还在做数学,这一点,我和现在在大学里的同学都深有同感,虽然很痛苦,不过等到高考的时候就柳暗花明了。一般高考的题目都比我们平时的考试题目简单,所以不要灰心,数学虽然痛苦,但当你努力K题时,你以为你做不出、做的慢是失败,但后来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懂得很多了。也许到最后你都不能在数学的世界里自由漫游,但至少你已经可以在高考的世界遨游了!
雅沦

5 thoughts on “雅伦的建议
  • xxy说道:

    现在我在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学的知识!~陶妈妈,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些相关的书籍!我要去图书馆借来看看!~
    我们的学校的图书馆是和上海图书馆联网的,每天都有两三百本新书进入图书馆,我感觉和我现在的阅读量…我就是在自杀!

  • 陶妙如说道:

    先学会逛图书馆,然后学着翻图书,最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借书看。
    自己的需要分两方面:一方面加深,一方面拓展。看书有几种:一种浏览,一种细读,还有一种边读边做笔记写一些读后感。做人不可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你已经非常不错,还往上跳一点会更优秀!

  • xxy说道:

    其实写了很多影视分析的!~只是都交了!~我这还有一篇新媒体课的最后一篇论文!~我感觉自己的论文一直没有什么长进!~我还是比较随便!~因为我们的老师都比较年轻!他们和我们都很随便!~(他们都很有才,只是新媒体艺术在世界上还只发展了五十几年!)
    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心理学!哲学~(其实我以前就对这些东西挺感兴趣!)还有设计的东西想法!我加了环境社团!很棒,还有个自行车队,还有一些国际上的环境峰会,我们学校的社团都有参加·!我想我以后也会有机会的!~
    游戏精神及其他
    我接触的游戏…感觉小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游戏~,游戏就是生活,打弹子球~,捉迷藏~回头望~丢沙包~老鹰捉小鸡~石头剪子布~…很多很多~玩玩闹闹是件很简单,很随意的事情!那时候的生活什么都是游戏一样!~我们玩得都那么认真!~那才是游戏精神的真正体现…是后来的人巧立名目是后来的人越来越假正经.造成了游戏变成了奢侈的行为.我感觉小时候玩就是一种生活!~酸甜苦辣应有尽有!有时会偷偷逃课出来和同学打弹珠,会因为赢了而开心!~也会应为输掉了最喜欢的弹珠而伤心好一会!~捉迷藏是一个很经典的游戏,相当经典的那种!我每次玩都会忘了回家,我会因为闭紧眼睛数数而心急如焚,也会因为抓我的人从我藏的地方走过而没有看到我而感到欣喜!~当然也会因为被抓住而感到可惜!~但不管是怎样一个结局大家无时无刻都是很开心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没有耐心的人!我善于观察,但不善于在一个地方静静等待!我喜欢快要被发现可是没有被发现时的那种刺激!我不喜欢太过于平静…石头剪子布就更不用说了,它能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而且是很自然的就解决了,我感觉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很多苦恼的问题用一个游戏就能很愉快的解决,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一个结局不好!可是从没人反对,就好像的命中注定一样!
    后来我慢慢的长大了,我5岁开始接触了电脑游戏这样一个东西,我当时只是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也没有深深地被它吸引而无法自拔!我记得我最开始玩的游戏和《超级玛丽》的模式一样,只是里面的男主角是一个屠龙勇士,当然顺理成章里面的怪物就是恐龙啊!~杀的我那时对恐龙很感兴趣!天天都拿着恐龙玩具不放,导致我6岁看《侏罗纪公园》的时候脑子里都是游戏中杀龙的画面。
    长大了就是玩一些战略型的或别的一些单机游戏!但都没有特别着迷的,但我对游戏的画面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画面效果要好,这样我才有兴趣玩下去,要不我看都不看!因为我玩游戏就是感受那种生活中感受不到的刺激感和成就感,可是一看我就无法觉得是真的游戏,我就觉得失去了意义…

    对于新媒体这么久以来学到的东西,我感觉自己还没吃饱…但我对于一些有游戏性的作品映像还是挺深的,一个是胡介鸣老师的《水中物》这个作品与作者有一个很好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游戏性,让观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然后被作品所感动…观者首先被这样一个类似其潜水艇内壳的大型装置所吸引,觉得很好玩,一开始从圆形的窗户(其实是个显示器)可以看到水平线清澈的波浪,可当再走近一些的时候,窗户外的水中会掉入许多各种类型的垃圾.这让观马上产生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作者的作品在这一刻价值得到了升华!作品的游戏性也得以升华!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具有规矩的生活,它让我明白我们要在规矩里办事,这样我们才会开心!大自然和我们在玩一个游戏,我们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要不然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胡老师的作品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已经开始违背规则了!
    还一个作品是Marnix Denijs的作品艺术家一定是感受到北京飞述的变化,体会到了北京的活力。 作者用一种直观的方法表现出城市快速变化对人的一些影响.我觉得作品与身体和视觉感知产生一种游戏关系。 参与者坐在装置上,面前屏幕上显示出北京的全景,随参与者的方向与速度旋转。参与者控制着自己坐得椅子,要让自己的椅子的速度和屏幕旋转的速度相一致,这样参与者才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要不然就会觉得恶心等难受得感觉!这种互动装置,让观众参与到作者的游戏中!可是参与者也要遵守游戏这个一致的规则!才能开心的游戏!还有作者也体现了当今城市和市民的一种关系!告诉我们要适应城市的发展速度!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在社会中开心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游戏精神可以用荷兰学者胡伊青加在他的著作《人:游戏者》中所写:游戏是最高等的正经。三个月前,我由于追债打了一场官司,看着法官穿着制服坐在哪里,突然觉得不如港台剧里的打官司有趣,他们戴上假发,披上黑袍,非常具有游戏的性质。法律与游戏的此种密切联系,完全可以把争讼看作一场机运游戏,一场竞赛游戏,或者一场论战游戏。
    真正的游戏精神是摆脱功利羁绊的精神,也没有先入为主的尊卑差异和贵贱概念,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至多为了游戏的愉悦和快乐,游戏者只服从自己心灵的渴求,在自由的心灵引导下追求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和责任。”输了也不跑”就是一种游戏精神,那种抛弃私心,赢了欢喜输不可惜的精神
    刘翔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比赛只不过是一场游戏。” 希勒也说过:“只有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哲学家口里的“游戏”,和我们通常意义上以及刘翔所说的游戏也许并非一回事,但本质上有共同之处,就是一种以自己开心为目的,超越功利力的洒脱。
    游戏精神。那是一种全神贯注般的热忱,是精神的极度happy,是自我潜能的巨大释放。但如果你将一种真正的游戏精神注入到自己所从事的运动和生活中,肯定会事半功倍,也能更长久地行走于生命的巅峰。

    我也设想过把游戏精神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让观众和我一起游戏!~抛弃一切杂念,进入到游戏中来•!!!自从加入了环境社我就对于环保这一主题比较关注!我希望,我能通过一些作品让参与的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感动,感动于我作品的主题!当你听到大自然的声音的时候,当你听到大自然的痛苦声的的时候,当你的视觉被大自然的变化而感到伤心的时候,我相信我的作品会产生一种游戏精神,一种洒脱,一种执着!

    其实我对我这篇论文不是很满意!~它怎么说呢,不能算是论文吧!因为老师给我们规定了各式,比如她要我们第一部分就是写自己以前玩的游戏!
    您看了这个文章不会骂我吧。。。
    嘻嘻!~
    我们现在要拍短片了!~
    下次有机会一定给你看看!~哈哈!

  • xxy说道:

    哦!~对了!老师看了我的作业后给我的回复是!
    “你是个很聪明的小子”
    您给我点评价吧!~
    我这还有一篇我介绍一个多媒体艺术家的文章!其中有些东西是我在书上找的!~
    因为我要找资料介绍他!
    1951 比尔·维奥拉出生,1973 毕业于锡拉库扎大学实验工作室,美术学士,1995 获得锡拉库扎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自1972年起,Bill Viola已创作了超过125件录像作品及多媒体装置作品,2002年,Viola完成了他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白天行进 “这么多年来,比尔·维奥拉始终致力于通过录像手段研究和探索人类那个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梦、记忆与联想、情感世界、生与死都是他所要表现的主题。其作品在表现生、死、潜意识等人生最根本、最普遍的经历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宇宙与时间的思考。维奥拉的作品主题鲜明,表现深刻细腻,技术手段先进,是艺术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具有强力震撼力。维奥拉的作品主题鲜明,表现深刻细腻,技术手段先进,是艺术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具有强力震撼力。
    Heaven and Earth:
    两个木头圆柱从天花板和地面向中间延伸出来,中间有个几寸的间隔。间隔中是两个突出的面对面不相碰的黑白显示器!~。上面的显示器里是个快要面临死亡前的老婆婆的脸部…而下面显示器里播放的是一个宝宝的脸。画面十分的宁静,安详…整个装置放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因为两个显示器都是玻璃质地,他们会互相反映,老人和婴儿的脸会看似重叠包容再一起…
    我在youtu上看bill viola作品,那种感觉我觉得很难用语言表达~!只觉得自己的灵魂站到了一边审视着自己的身体。自己在没有以前看多媒体艺术作品时的那种好奇与不解…我变得严肃了! 我感觉…如此直接的方式表现生与死的重大问题!~一时间让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很多思考。
    我觉得bill viola的作品都和生,死,存在的一些和生命感知的东西!也许这和他基督教背景和后来的禅宗思想有关系吧! 。生,死,存在这些哲学、宗教元素构成了他艺术基本元素,他的作品似乎很想时刻提醒我们生命是有限的,网上说作者认为VIDEO艺术最适合用来表现这些元素,因为流动影像作为一种使用时间的媒介而具有的“暂时性”,他的作品是试图将VIDEO的媒介特性用于“生”,“死”,“存在”等元素的“视觉化”的尝试。
    Bill viola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母亲为何不在了?她究竟去了哪里?尽管科学告诉了我肉体停止功能的自然原因,但我依然要问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就像是火花,它们将激励你去发现和学习。”
    千禧五天使:
    2001年的影像装置作品《千禧五天使》Five Angels for the Millennium使用高清视频设备在纽约长岛摄制完成,这部多屏影像装置作品用五个巨型高清投影屏幕组成,分别显示五个在水中上升和下沉的人物形象,五个屏幕的影像拥有各自的名称,分别是“离世天使”,“出世天使”,“火焰天使”,“升天天使”,“造物天使” . 《千禧五天使》这组气势恢弘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宗教感染力,维奥拉使用几个符号化的场景传达宇宙观层面的人类经验:生,死,存在.《千禧五天使》在2002年被美国纽约惠特尼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以70万美金的成交价联合收藏。
    “离世天使” :一道光线照亮黑暗的水域中的人物缓慢下沉的轨迹。 “出世天使”:将人物跃入水中的影像倒置,使其看起来就像是从蘑菇云状的泡沫中跃水而出。 “火焰天使”中的景象十分壮观,神秘的光线将人物所在的整个水面渲染成深深的血红色。 “升天天使”的影像是一个面朝下方,在水中缓缓浮起的人物。 “造物天使”展现的是一只伸出水面挣扎的手臂,影像带有明显的受难意味。 声音再次在这部作品中有着精彩的表现,在这部作品中,回荡在黑暗空间中含混的水声像是远处低沉的嘶吼,音量随着画面中人物的运动逐渐增强,极大地拓展出作品神秘而广阔的空间感。维奥拉使用了专业声响设计团队为《千禧五天使》制作后期音效,他认为声音不仅对于影像的体验至关重要,也是形成影像临时性空间结构的因素。

    我介绍了他的两个作品和我对作品的感觉!
    这个作品很抽象的!~没有看到作品这么解释真的很难表现!~
    所以我的这个文章里其实是配了图片的!
    这个文章我是用PPT作的,因为老师说还要上去讲解!可能我复制给您的时候段与段之间是不连贯的!~嘻嘻

  • xxy说道:

    还是希望您推荐我几本好点的心理书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