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语文教学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大约作于南唐后主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978年)。据《五代诗话》(卷一)中《蓉槎蠡说》一文里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随至。”牵机是指毒药,从这里我们足以看出这首词是致李煜于死地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这首词中,李煜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以问为起句,以答为结句,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使作者自己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同时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起句以问的形式劈空而下,似乎有点没头没脑。其实这一句蕴含的感情,十分深沉。由于作者李煜是南唐后主,在位时花天酒地。后来南唐灭于宋,李煜当了俘虏被囚禁起来。昔日的荣华宝贵变成了今日的冷落孤凄,这种经历使他厌倦岁月的周而复始,冲口道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幽怨之词。
  词的第二句“往事知多少?”从字面上看上去,与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好象没什么联系,但从感情上,与第一句表现的感情互为因果。年年月满,岁岁花开,前途茫茫,苦无出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过去,反过来更增添了绝望的哀愁。
  词的第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从感情的脉络来说,与词的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隔句相承。作了俘虏,囚居异地,屈辱地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生活,使李煜对一切都失掉了兴趣,根本不想看到伤情的“春花秋月”了。但是,春风不解人意,偏偏又吹到他囚居的小楼上来挑逗,月色偏偏又照到了小楼上来拂动他的情思。春风明月依旧妩媚,这给眷恋帝王生活、多愁善感的李煜增添了多少烦恼!
  词的第四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与“往事知多少”句内容上似乎有矛盾——痛苦已使词人害怕回首往事,可偏偏又要回首往事,这确实矛盾!这只有从情感上去体会,去把握,才可理解。回忆往事是痛苦的,但痛苦的现实又迫使自己不能不去回首,这恰恰表现了李煜此时此刻无法摆脱愁苦心绪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境。
  词的下阕第一、二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等等这些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在这里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南唐后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词的最后一问一答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是这首词的灵魂所在,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这里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束的这两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在这两句词中,作者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但是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他愁思的真实内涵,即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可作者在词中表现的仅仅是它的外部形态,也就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抽取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土沦丧,民不聊生,不少仁人志士低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所以李煜这首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词一会儿写眼前景物,一会儿抒发着恋过去的感情,句与句之间又好象处处出现矛盾。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它的感情基调和理出感的脉络,就不难理解了。它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最后两句点出来了,无论是写过去还是写现在,都是为抒发词人象春水一样无穷无尽、连绵不断的忧愁。它从头到尾贯穿着一种感情——“愁”。
  李煜所抒发的是亡国之君的个人哀愁,这种个人哀愁谈不上什么社会意义,但是却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有不幸遭遇或者丧失掉某些美好东西的读者,很容易同词中表达的典型情感相呼应,引发出自己的愁苦之情。我们在阅读这首词的时候只要把握这首词的感情脉络,就能对它的艺术性作出正确评价。欣赏中感情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摸准艺术品的感情基调,调动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去体味它,才能获得更高更深的美的享受。

李煜词赏析之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名家点评:
这是李煜最负盛名的名作之一,读来令人心颤。身为臣虏,李煜的晚景实在是太暗淡太绝望了,整天在屈辱和悲伤中煎熬,生活没有丝毫的欢乐与快慰。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自己囚”客”的身份,暂时放纵一下情绪。梦中贪欢,反衬出现实中的极端无奈和痛苦。晚清端木埰曾说李后主梦里贪欢,”正陈叔宝之全无心肝,亡国之君千古一辙也”(张惠言《词选》),实在是苛刻的”酷评”,完全不体会古人的用心和处境。

此词以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醒后的环境和感受,然后写梦境。不过我们可以把上片看作是同一时空中叠映的室内室外两组镜头。室外春雨淅沥,本来就短暂的春光即将在风雨的摧残之下丧失。昏暗的外景更衬托出”春意将阑”时的悲凉冷清。室内五更时分,主人公一梦醒来,耳听帘外春雨,身觉寒意逼人。”不暖”而”寒”,似嫌重复,其实各有侧重。”不暖”,是写罗衾的单薄,反映生活处境的可怜。而”寒”字,是侧重表现心理的凄凉悲苦。在现实生活中,时时都处在高度的压抑、禁锢、恐惧、屈辱、悲伤的状态,只能在梦中一晌贪欢,他怎能不绝望,不心灰意冷!

下片写天亮后情景。长夜难熬,白天是否好过一些?长年软禁孤室,想登楼远眺,散散心思。”独自莫凭栏”,是先有凭栏远眺的愿望,后又自我还定。”独自”凭栏,没有了当年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哗热闹,也没有了”花月正春风”的良辰美景,更看不到无限美好的故国江山,只能更添孤独而已。”莫”字,用得坚决,用得伤心。”别时容易见时难”淡淡的语言中包含了无比丰富的人生感受,意蕴远比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要复杂得多。李诗是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掣肘而难以随时相见,有怨愤,但不失望。而李煜这里是指江山的丧失和故国的分离。江山一失,永难回归,其中包含着悔恨、无奈和绝望。

词末以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流逝不复返的意象,进一步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的绝望。”天上”与”人间”,是天堂与地狱、欢乐与痛苦对立的两极世界,也是李煜过去与现在生活境况、心态情感的写照。

全词以春雨开篇,以春雨中落花结束,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意境浑成。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曾在《李后主评传》中说此首”一片血肉模糊之词,惨淡已极。深更三夜的啼鹃,巫峡两岸的猿啸,怕没有这样哀罢”。”后来词人,或刻意音律,或卖弄典故,或堆垛色彩,像后主这样纯任性灵的作品,真是万中无一”。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前一阙写的是对自己的国土的无限赞美。

南唐共计三十八年,共有三十五州,方圆三千里,定都金陵,当时堪称大国。宫中危楼高阁,栖凤盘龙,上迫云霄;御园内遍布名花奇树、草木葳蕤,烟聚萝缠,一派豪华美艳的景象。所以此词的上阙可谓是实录,而且写得辞意雄伟,气象宏大。山片结尾:“几曾识干戈?”顺着前面豪华安逸的生活而来,峰回路转,承上启下,生出下阙屈为臣虏的景象,转折之妙全在于自然流走,绝无生硬痕迹。

后一阙写的是对自己亡国后的愁苦。

他用了“沈腰”和“潘鬓”两个典故,极言自己被俘后精神与肉体上的苦闷与颓废。当他回首往事,那最最不堪忍受的是在匆忙辞别太庙的时候,宫中的乐工还在吹奏离别的曲子,这是笙歌不能给他带来欢乐,却加深了别离的悲凉。面对那些久居深宫,只知道欢乐的宫女,只能够挥泪而别,激起了无限的愁苦之情。

全文的语言明白如话,而感情却深曲郁结,他常常能真率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披露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于一个亡国的君主,他或许是不合格的,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词人,他在词中的造诣,以及他对后世的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从他开始,词从娱人变成了育人,无愧于“词中之帝”的称号。

6 thoughts on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 陶妙如说道:

    试论李煜后期词的抒情特点

    张学勇

    论文提要:

    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一国之主并不称职,亲信佞臣,诛杀忠良,不思上进,致使国破家亡,但在文学上却有非凡的造诣。他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其工词。由于他前后地位的巨大变化,天上人间生活的差异,使他精神崩溃,痛定思痛,对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活有所追悔,因而后期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就,在我国词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成为南唐词派一代宗师。其词抒情特点如下:

    一、直抒胸臆 在《相见欢》、《望江南》、《浪淘沙》等词中,将一切愁绪直倾而出,挥洒淋漓,一吐为快。一字里行间透出哀痛离愁。国破家亡的痛苦一览无余地诉之于笔端,点滴不剩。

    二、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在《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通过描写和议论,抒发对故国家园的留恋。在《望江南》、《捣练子》、《破阵子》中,将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和凄凉悲苦通过环境和景物得以表现,以景写情,情景高度和谐统一,离愁别恨得以充分体现。

    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如《虞美人》、《浪淘沙》中,运用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胸中愤懑哀痛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形象贴切、生动感人,使其有了无限的艺术魅力。

    总之,李煜后期词的抒情技巧是多元化的,他突破传统的题材、手法,开拓了新的领域,但以直抒胸臆为主流,他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我国古代词坛一颗耀眼之星,其词至今久传不衰,仍为人们所吟歌。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史称南唐后主。

    作为一国之主,李煜不是一个称职的国君,亲信佞臣,诛杀大臣,生活荒淫糜烂,不思上进,致使国破家亡。但他在文学上却有非凡的造诣: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其工词。他的词以南唐降宋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作品,大多描写宫廷内的享乐腐化生活,风格柔靡,思想意义不大。后期,由于地位的巨大变化,由贵为一国之尊的君主一落为遭人凌辱的囚徒,天上人间生活的巨大差异,使他的精神崩溃,痛定思痛,对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活有所追悔,因之后期作品流露出怀旧伤今,吟叹身世遭遇的复杂情绪,题材较之过去有所突破,特别是艺术上的成就,使他的词在我国词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成为南唐词派一代宗师。李煜亡国词艺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娴熟的抒情手法的运用,是他在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方面。李煜亡国词的抒情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

    其词除为数不多的几首外,大多数词中都有这种挥洒淋漓、一吐为快的抒情方式,有的甚至通篇都用。

    如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篇开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用贴切、形象、深刻而又细致入微的语言将千丝万缕难以言状而又无法排遣的离愁直倾而出。如同:“抽刀断水水更流一般”;就像用梳子梳理则越梳越乱,一无头绪。特别是结尾“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更将那种是恨是悔无从说起,而又令人哀痛至极的离愁别恨一览无余的诉之于笔端,淋漓尽致的挥洒出来。

    再如《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该词结尾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将人生无奈的恨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流水,即多而又无绝期,比之《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尽期。”

    如抒写囚居汴京时哀痛心情的《望江南》(多少恨)一开头,就用如泣如诉的笔触,“多少恨,昨夜梦魂中”,一切的悲愤都来自昨夜的梦中之事,如泣如诉。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更是李煜词直抒情胸臆的代表作,其中《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该词语气惨然,基调低沉,情绪极为颓伤,倾诉了词人丧国之后囚居生活的痛苦,再见故园无期的心境,该词除首句:“帘外雨潺潺”是借景抒情之外,余者皆为直抒情怀。如第二句:“春意阑珊”写的是春光将尽的景象,这里既写出了词人惋惜春天这个美好季节的归去,又表达了对自身遭遇不幸的哀叹,第三句“罗衾不耐五更寒”即写出深夜春寒难奈的感受,也写出囚居生活的艰苦,后两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以写梦境反衬现实,梦境中的欢乐只能增加现实生活的痛苦。特别是下篇几句,更是将直抒亡国之哀的情思推到了顶尖。首二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紧接上篇写囚居生活的体验;独自一个人莫登楼凭栏远望,原因是什么?是怕引起对南唐美好山河痛苦的回忆。心中的悲愤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甚?“别时容易见时难”被迫离国,返国无期的慨叹及思愁,抒写词人失望已极的心情;最后两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流水飘着落花把春光带去,比喻南唐千里江山和自己返国的愿望,不知是在天上还是人间。形象地将词人身受国破家亡之痛苦,及威胁着他生命的现实,虽激起他的不满,但又无力反抗的沉重而又绝望的心情抒写出来。

    另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只是巧妙地将连续的心理活动编织在一起,但却将亡国之君特有的愁思表达得点滴不剩。如首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以春天花艳、秋天月明年年如此,来哀叹这度日如年的囚居生活何时才了,用深沉之笔极力抒写不堪囚居之苦;再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句,言谓南唐社稷在月光的照映下已残破得不堪设想,想必使人目不忍睹了,悲痛之情如同号淘大哭,可谓字字血泪;更如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极为恰当的比喻,夸张的手法,设问句式,高度凝炼地抒写出词人强烈而沉痛的情感;如果有人问我的愁苦和悲痛还能有多少,则我的悲愁和痛苦如同春汛来时,汹涌奔腾的长江水一样向东逝去,永无尽时。

    第二、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就是这样的。上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夜锁清秋。”以凄清的景物衬托出词人凄凉寂寞的心境,然后在上篇借景抒情的基础上再直抒胸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再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通过描写和议论抒发了对故国家园的留恋,在此基础之上,下片顺势而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将那绵绵无绝期的离愁别恨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

    其词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结合,有时还再现为先直抒胸臆,然后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使这种感情变得更加深沉,如《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一开头“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就直白一切的悲伤、哀痛欲绝都来自昨夜的梦中之事。接下三句:“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形象而具体地描写出梦中游上苑的欢乐情景,抒写出留恋旧时之情。以乐写悲,在直抒情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表现了词人抱恨终生的强烈感情。

    直抒胸臆为李煜的主要抒情风格,但不是绝对特点,通过写景来抒情,亦是李煜亡国词抒情的特点。如《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起句“闲梦远”点明词意是对梦境的描写,该句的意外之意是自己身为囚徒不得自由,欲想回归故国只能在梦中实现,托梦言事,抒写出难以直言的忍痛;次句“南国正清秋”点明了梦中所见景物的时间、地点。后三句具体描绘了故园凄凉的秋景。词人采用了一个全景:“千里江山寒色远”;两个特写镜头:“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这样就将寒山、深芦、明月、孤舟、笛声,南国清秋凄寒之景及行客、居家悲秋之情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抒写出作者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

    再如《捣练子》: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这是一首通过写寒夜闻砧声来表现离愁别恨的词。全篇没有出现一个愁字,只是对所处的环境作了一番描写,如起二句“深院静,小庭空”前句写景静,后句写静的原因,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庭院的寂静,而且也把人物寂寞无侣的心境衬托出来,作者的哀痛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特别是最后的两句:“无奈夜长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无奈”言不堪其苦,“夜长”言愁也长;长夜难眠,愁思万丈。“人不寐,”言愁难排遣,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数声”言砧声不止,愁思难开。“月到帘栊”言月色朦胧人更凄苦。以景写情,情景高度和谐统一,景物凄凉,离情更难以忍受。

    特别是《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花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该词通过一系列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较为复杂的感情;如上篇后三句:“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描写了囚居汴京的生活情景;秋风萧瑟,庭院凄凉,苔藓已蔓延至台阶之上,一架竹帘闲置无需去卷,因为终日无人来玩。如此凄清的环境,对于曾经过着“春殿嫔娥鱼贯列“生活的国主李煜来说,心境的凄凉悲苦是不言而喻的;“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化用典故,表示词人对兵败国亡的哀叹,抒写作者的亡国之痛;“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三句写词人对故国的思恋,这几句的意思是:夜晚月光皎洁,天空明净,万里无云,凉意侵人,无眠的词人在一轮清辉的映射下不由得联想起故园的情况,月光下的故园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想必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在月光下只留下凄凉的阴影,而秦准河在月影下更惨然无色,都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繁华。词句将国破家亡,人去楼空的惨然景色,与词人怀念故国之所以如此而感到内疚的心境含蓄地表现出来。

    再如抒写亡国恨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开头“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山河”写出了国势的鼎盛。三四句“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写出了国力的殷实,繁盛。接下来应该是写国运兴旺,物阜民丰的兴旺景象,谁料到却笔尖一滑,滑出一句软弱无力的“几曾识干戈”句来,使那排空而来的美好事物,倾刻全倒,一股脑都跌进“几曾识干戈”的泥坑里。好端端的一个国家竞这样不费劲地断送了,能不悔?能不恨?那么是谁使国家如此的不堪一击呢?寻根问源,原来罪责在已,是自己听信了谗言,诛杀了象中书舍人潘佑及李平这样国家栋梁(见王郅《默记》记载)。下篇前两句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写出当俘虏后的痛苦生活。后三句“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笔调陡转,用其人作为抒写亡国恨的典型事例,追忆当年仓皇辞庙的情景:当那危难之时,徐铉之流所谓的忠臣亲信哪儿去了?他们都忙着投降去了,发财去了,只有一向被人们贱视的教坊宫女还能镇定自若地为他们的国主最后一次奏辞庙的哀乐,教坊宫娥的地位被词人抬到显眼的高度,此时,即将远离祖国去异地它京的词人不挥泪对宫娥又能对谁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亡国之恨透过字面较清楚的表现了出来。

    第三、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如《虞美人》、《浪淘沙》等词中,用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忧愁和春江之水相提并论,将胸中的愤懑、哀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形象贴切、生动感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极为恰当形象的比喻,以设问句式,高度凝练的抒写出词人强烈而沉痛的情感。这种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将人们带有普遍性的感情表达出来,引起人们共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中的“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以哀叹作结,旧事已过,真事如梦境一样,与词的起句意思呼应,表现人生如梦的立意;《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比喻写南唐故国的灭亡和词人重返故国的绝望。形象的将词人深受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生活的重压,并威胁着他的生命,虽激起其不满,但又无力反抗的沉重而绝望的心情写出来;《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等等,三句贴切、形象、深刻而又细致入微地将千丝万缕难以言状的离愁和无法排遣的情状表述出来。由于修辞手法使用贴切,语言高度凝练、形象,词人心中无尽的哀思和挥之不去、难以言状的离愁,肝肠寸断无法排遣的情状,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使其有了无限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李煜后期词的抒情技巧是多元化的,但以直抒胸臆为主流,多种抒情手法的运用和其它艺术特点,使其成为我国古代词坛的一颗耀眼之星,其词朴素自然、优美明净、形象贴切,久传不衰,至今仍为人们所吟歌。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金启中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宋词赏析》 (王方俊、张曾峒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 陶妙如说道: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陶妙如说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 陶妙如说道: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 _dT*d
    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
    关于愁情晏殊《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5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 Zo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N~Iug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y,OX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qSU]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G{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Z@lv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z/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kWfd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P2U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x-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 ChR5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3ir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7`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o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_|8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op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MAob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E/(Jtn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Ivb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Ry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62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ak”Zm1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a-z-l=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f3x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B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bQ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Kb;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V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a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C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3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uBp#9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7}M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Z

    @*n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xB(b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xos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z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ESu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平乐》) _Cl”d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K]Z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az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H)zY&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17z(U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K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李之仪《踏莎行》) B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黄庭坚《望江东》) Pq@8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 R-
    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晁元礼《绿头鸭》) 3FH0r
    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礼《雨霖铃》) 1&
    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元礼《雨霖铃》) LJ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u”)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K!w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wv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G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 YW5V8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满庭芳》) 8%?;’7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王诜《忆故人》) {a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W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PiB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vc+ul%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T@<7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9U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tj9^W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Y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Z8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_U@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YTQ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J)x”f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hF_aTY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9kR3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Qw1c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bM,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bK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YF&’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Z!f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I$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j3m*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1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G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N._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9kSrv!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O-k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cke’%|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SA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Wf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hDV>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4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Xmz`(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Y’9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长相思》) (@7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9*lk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zo3a'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eXr:9: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Sb.1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r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m0t}nz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bvgm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uXc

  • 陶妙如说道: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6_&#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WQN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Y|.7*V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刘禹锡《潇湘神》) M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eBYR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忆江南》) 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U897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id`?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dM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温庭筠《菩萨蛮》)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xJ_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梦江南》) Mb6{P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B>.y|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摊破浣溪沙》) _W”P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V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o~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t!=V.H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kZv~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sDMiD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T*}>4$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dSPy2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菩萨蛮》) 5}_{!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g8JK2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Mv+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_aD7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煜《临江仙》) ]dc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4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顾夐之《诉衷情》) >!N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tl9qn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钱惟演《玉楼春》) }J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6F)B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钱惟演《玉楼春》) jF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OSjV1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 Bn8B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uh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8CM(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2anHX[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8I5Q5&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0MQK(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 V2-l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c>$&0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张先《天仙子》) nOF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iJzSu]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2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jh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Vk>I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62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Mhz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gd$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斤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9Y*I?B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jxo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MA1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hF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uI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e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9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AV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欧阳修《踏莎行》) KjA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NzZ   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 (欧阳修《采桑子》) ~60P='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c}ev9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y'H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c]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a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王观《卜算子》) l8 :m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gRWlrH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X]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 A8Z3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晏几道《南乡子》) !_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kl]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晏几道《生查子》) Eb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c1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王安国《清平乐》) 6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Z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K08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9x/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CN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d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 wmzrA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y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1.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Q   枝上柳面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e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蝶恋花》) 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 (李之仪《踏莎行》) 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mk;cm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42+n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黄庭坚《望江东》) ojH`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2DGZ=3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 (晁元礼《绿头鸭》) w5J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S
      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 (晁元礼《雨霖铃》) x:0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O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秦观《望海潮》) q4qP=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6+`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qvkC: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CU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0&llE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WkHco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L|wZ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秦观《满庭芳》) *X8}&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秦观《满庭芳》) #d>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 (王诜《忆故人》) 0;JD1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zqB0,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赵令峙《清平乐》) 2<>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6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风入松》) 0e#’l9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1}Pzf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风入松》)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t)h$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nI]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g*s`Q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q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a 6}z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 sWo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9a8(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 k,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Em>sF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张炎《解连环》) Uk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Rb~hhS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吴激《人月圆》) i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9ee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蔡松年《鹧鸪天》) 8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Zy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赵秉文《青杏儿》) J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完颜寿《朝中措》) $X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NR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 (元好问《清平乐》) yOe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c>g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元好问《迈陂塘》) n,Y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Z+jy
      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 )=K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EroL>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 (段克己《蝶恋花》) P :x(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Ye
      千古盈亏休问 (王沂孙《眉妩》) >m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c
      对西风,谁与招魂 (白朴《夺锦标》) OvLZ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n,;$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王恽《鹧鸪天》)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w+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 (仇远《思佳客》) )3=*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j|B[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 (萨都剌《小阑干》) f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Ug
      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徐君宝妻《满庭芳》) ALhTo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S0n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 (张翥《踏莎行》) ?'(Ck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y=c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 (刘基《眼儿媚》) jF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Gp}JI
      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 (杨基《菩萨蛮》)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tfU{
      酒省明月照窗纱 (夏言《浣溪沙》) -QeKJ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AeE{<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 (杨慎《鹧鸪天》)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 (赵南星《水龙吟》) ?D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dvV5d   神魂荡漾,暗抛红泪 (赵南星《水龙吟》)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r,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夏完淳《卜算子》)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人世事,几完缺 (吴伟业《贺新郎》) l~n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陈维崧《好事近》) R*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op^CBW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 (朱彝尊《桂殿秋》) 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2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 (朱彝尊《解佩令》) hvd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fV-%Pw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朱彝尊《高阳台》) d91%8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pIkt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 (王士稹《蝶恋花》) :p%z@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kIwB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We+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SS<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 (顾贞观《金缕曲》) N~q3]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8^%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纳兰性德《蝶恋花》) g3i#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vkapx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纳兰性德《采桑子》) u#'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x}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 M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q   雨洗秋浓人淡 (厉鹗《谒金门》) :E9&hn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Lj2   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 (蒋士铨《水调歌头》) "KT@N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p$>i
      石倘能言,也应似我,望古增呜咽 (王仁溥《念奴娇》) `JS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Yu}^t|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张惠言《木兰花慢》) DO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rne*m,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龚自珍《浪淘沙》) +?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b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 (龚自珍《浪淘沙》) +i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项鸿祚《水龙吟》) iz$DA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A
      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顾春《早春怨》) ?}0NO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usr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蒋春霖《柳梢青》) $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Q6[
      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 (谭献《蝶恋花》) `jvzg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X~5y
      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 (王鹏运《点绛唇》) 4A<8j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m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水。 b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ayK
      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 (王鹏运《浪淘沙》) O:kl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q(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文廷式《蝶恋花》) %J?|D0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M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 _#wwa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w@W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R
      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郑文焯《玉楼春》) Mwpv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kGFH*.
      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 (朱祖谋《鹧鸪天》) 1O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
      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朱祖谋《声声慢》) ?PD)Z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bn
      人天无地着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TX4-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u
      陌上搂头,都向尘中老 (王国维《蝶恋花》) OsYc>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6gFJ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娥眉误。 /15vH_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D’ F
      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直红一点臂砂娇 (王国维《虞美人》) 1`I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M`6O
      从今不复梦成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王国维《虞美人》) {b-$U!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I
      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枝误 (王国维《蝶恋花》) /n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Sx;
      不堪重梦十年间 (王国维《浣溪沙》) +li:LT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nG
      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 (吕碧城《绮罗香》) aNV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xD
      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kTnG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Q(2=P
      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 (吕碧城《高阳台》) !I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1-mr
      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 (吕碧城《浣溪沙》) &=2*~
    ©唐诗之路论坛 — 唐诗之路作用、意义及相关建议;相关诗文、小说楹联等赏析;评议汉魏六朝隋唐人物、作品文史钩沉。  .Is9k/
      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对便移情 (吕碧城《浣溪沙》) ]YFG

    版权所有,不得擅自转载

    2008/07/11 09:22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8895字节] 

    张扬

    信息:
    威望: 0
    魅力:
    经验:
    现金: 2380 唐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329 篇
    精华: 0 篇
    资料:  
    在线: 15 时 09 分 10 秒
    注册: 2006/11/16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引用 回复 正常 [第 3 楼]

    秋 思 /SB*
    张 籍 ol~^
    洛阳城里见秋风, YJ~Lo
    欲作书意万重。 -QD9
    复恐匆匆说尽, F]
    行人临又开封。fAk

    版权所有,不得擅自转载

    2008/07/11 09:23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136字节] 

    张扬

    信息:
    威望: 0
    魅力:
    经验:
    现金: 2380 唐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329 篇
    精华: 0 篇
    资料:  
    在线: 15 时 09 分 10 秒
    注册: 2006/11/16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引用 回复  [第 4 楼]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ON<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2X=:z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WYgI5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af~a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李煜〈归宋渡江作〉,%>^4

  • 陶妙如说道: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北宋-李清照《醉花阴》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五代-温庭筠《梦江南》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唐五代-李煜《相见欢》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五代-李煜《虞美人》
    10、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北宋-李清照《一剪梅》
    1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唐-李商隐《无题 》
    1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1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1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1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