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国际教育, 语文教学

值班,赏景,话楹联


[FONT-SIZE=2]    这几天值班。
    办公室正对着那湖,那山,……
    看着那水,那桥
    瞧着那鸟,那房
    追着那云,那天……
    喜水之有刃,乐山之无华。

    看着这诗画般的自然风景,再看看网志,赏赏留言,乐哉!
    悠悠乎,可会思接天宇,视通八极?

    曾老师采集的邵阳名对,激起了我的玩趣并将斗胆凑和。
    学习就是这样,舍得出大丑,就可有大进!
    (一)邵阳水府庙的名对:

妙手空空,一弹秋水一弹月;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

    长沙同升湖的心音:

湖水滔滔,数浪成峰数浪谷;波心平平,不问繁华不问清。

    (二)曾国藩题曾八支祠(即曾老师家族宗祠):

资水如带,风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有感于曾帅气势:

地灵人杰,江山如画;
男孝女淑,宗风永扬!

文韬似水,武略似山,一身尽显清正;
仿者在朝,效者在今,万世倾随神风。

    ](三)邵阳双清公园亭外亭

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

    “带”“移”天造神功!“穿”“过”人赋神韵。这种景状,没有观感,没有灵感,没有语感,如何得来?
    用夏日时常可看到的自然景观凑和:

山随水影问天去,星驾长龙赏湖来。

    (四)蔡锷对邵阳宝塔下半联

宝塔七层,四方八面;
玉掌五指,两短三长。

    这个下半联,恐怕只能说是蔡锷移下半联。这里可有几个掌故:

    梁章钜《浪迹丛谈》云,有一绝对,久无人能对。曰: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二短;
      后为徐谓所对:
      六和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六和,指六和塔,在杭州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外观八角十三层,内实为七层。此联后来演化出众多联事,联语亦有变化。

    一说是苏东坡陪高丽(今朝鲜)使者游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外时,来到一间古庙前观赏古塔,使者出了如下一联请一老丈属对:
    独塔巍巍,七级四方八面;
    老丈听罢,摇手掉头而去。使者以为老丈对不上。苏东坡说,老丈已经对上了,老丈摇手,意是告诉大使,他的对句是:
    只手摆摆,五指两短三长。

    一说是明嘉靖年间云南永昌卫乡试,主考官因宝山城南有座高塔,便以此为题,出联要考生对。联曰:
    孤塔高耸,四面八方一座;
    考生搔头,无从对出。考官不满,杨升庵在旁说:“勿躁,其实考生都给你对上了。他们的意思是:
    众手频搔,五指两短三长。

    一说是清嘉庆年间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嘱咐到长沙主持乡试的考官留意长沙人才。试毕,尚未放榜,刘亦至长沙。见面便问考试如何。考官说某日他游岳麓山,考生到江边送行,他见江边嘉一塔,便出对云:
    孤塔耸耸,七层八方四面;
    直到开船,考生皆未对上。惟一考生频频向他挥手。刘说,这考生已对上了。其意是:
    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

    一说是清道光年间翰林院编修何绍基告假在家,文渊阁一校理去看他,总夸他如何有才学。何谦虚地说:“道州是濂溪夫子(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故乡,吟诗作对,儒吏皆能,我不过从他们那里学到一点而已。”过两日游宝塔山,碰见一位拾粪老人,校理便出这样一联要他对:
    宝塔尖尖,一耸七层八角;
    老人摇摇手后便离去。校理便问何绍基:“你说吟诗作对,儒叟皆能,今日如何?”何说此人是个哑巴,他已用手势对上了。对的是:
    手掌手平,五指两短三长。
    几个都是用“哑谜对”。既无语言可征,谜终久是谜。事实上,作对句的,都不是老丈、考生这些人,而是苏东坡、杨升庵、刘权之、何绍基自己。这些故事不过是说明几位才思敏捷而已。

    还有一说是:
    苏东坡被眨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借助讲学以排遣心头郁闷,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黄州简直成了学子文士荟萃之地,于是他的名声日响。不知怎的却惊动了朝廷,便派来一名考官,名为巡视讲学,实为查看动静。经过一番密访,没发现苏东坡有什么越轨之处,但考官并不甘心,想方设法要把东坡的名声压下去。
    一天清早,他对东按说:“苏学士名杨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满腹文章,我要见识见识,请找几名前来面试。”东被即刻挑了十名学生来见考官。考官与东坡并肩坐在台上,学生一字横坐在台下,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考官心想,要当众出苏氏的丑,只有钻冷门。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不考别的,只要你们对一副对子。我出上联,你们对下联。”于是,指着外面的宝塔说: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果然不出考官所料,这些学生以为要考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没想到要对对子,完全没做思想准备,十分紧张,越紧张越不会,越不会越感到对不起老师,一个个大汗淋漓,满面羞渐。考官见状大为得意,指着第一个学生问:“你会对吗?”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开口,低着头,伸出手摇了两摇。考官又指着第二个学生:“你呢?”那个学生 ,也同样把手摇了两摇。考官一直问到最后一个,结果都—样。这时他再也不想掩饰幸灾乐祸的心情,直视着东坡,带着嘲笑的口吻说:“苏学士,这……”还没等他说完,东坡忙说:“这样简单的试题,如何能考住他们?”
    “那怎么他仍都对不出来呢?”
    “他们都对出来了。”
    “他们明明接手表示不会对,你何以知道他们都对出来了?”
    “考官大人,你把他们召在一起面试,给他们带来了不便,前面会对的又不能说,否则后面就会一一因袭,所以他仍只有打手势,其实这手势就是他们对的下联。”
    “苏学士,我倒要请教,这手势怎么就是下联呢?”
    “考官大人,你的上联是: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他们对的下联是: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这时台下的学生如释重负,无不露出了笑容,周围的人更是赞叹不已,而考官却目蹬口果,无言以对;只好自我解嘲地说:“苏学士真是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东坡与他人佳话

    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于是出对道;
    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天,苏东坡和黄庭坚在松树下对弃围棋、对弈间 ,忽有几颗松子掉落在棋盘上,苏东坡触景生情,信口念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说也凑巧,此刻对面湖边有一渔夫在柳下悠闲垂钓。黄庭坚院视了一下,应声对出下联: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均为当时的著名才子、才女。某年中秋夜,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下洒菜中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
    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此联用词形象典雅,有一定难度。因一时无恰当物品可对,苏东坡一时为难。此时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正笑谈间,一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
    “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话声未落,一侍女怕打扰兄妹的雅兴,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兄妹二人用拟人手法,各嵌入三个词牌名,手法精妙,风格曲雅。

    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有一次,他与苏东坡同乘一船,东坡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的样子,不禁出对戏道:
    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帐。
    少游一时无可为对,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仰一俯的样子 ,于是对出了下联:
    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
    老销公听了,亦大笑不已。
  
    秦观,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第三个题目:“对对子”: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相传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士,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第一句云: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东坡虽是妙才,但这上联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域,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的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这第三句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下联。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很受民间欢迎的文学艺术。每逢春节,家家必在门口张贴贴春联,迎春接福。当然,婚联、寿联、挽联、屋宇联、墓联、行业联,十分看重,而且是庆祝必备的。我对对联只是喜欢而已,这咬文嚼字的事是花人脑筋的事,既然不是这方面的才,就不必去发展的,你说是吗?但它的艺术魅力却感染着我喜欢,我见过许多可称之为名联的对句,可惜大多都忘了。现在有了网页,故专门留一块作为对联的天地,闲时打开看看,难免得到无限的乐趣。

对联佳话:
一、巧对数字联。有人游览桂林独秀峰,在凉亭休息,指着这个六角亭对同伴出了个一联:“独角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有一游客对了下联:“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对得也较工整自然。

二、佛印巧对苏小妹。佛印与苏东坡交谈常常得意忘形,苏小妹有意想讽刺一下这个和尚,便出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想了想便对道:“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连声叫好,真是出得好,对得也针锋相对。

三、当代工人对清代名联。成都望江楼有幅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百余年来竟无人能对,一九六四年在望江楼举办的赛诗会上有一青年工人对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若不计较平仄要求,对得算是巧妙了。

四、巧改对联。有一贪赃官,却时时标榜清廉,这贪官在家门口贴了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一聪明的百姓便在上下联各添一句,改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这一改,真是还其贪官污吏真面目。

五、触景生情,完成旧对。朱元璋当牧童时常到学堂去听课,特喜欢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时间久了,老师也喜欢上这个放牛郎。这老师临死前交了一幅上联给朱元璋说,这个上联我写了十多年了,下联还对不上了。你想想看能给我对上。这上联是:“三土考老者。”朱元璋好久也未对上。后来当上皇帝,后来在一次寿宴上见五个孩子都来拜寿,想起这五个皇子都喜爱弹奏,不禁触景生情,大呼妙妙妙,把老师交给的对联对上了:“五王弄琵琶。”真是妙哉。

六、上联中秋写,下联年关对。中秋赏月,一秀才出个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不管秀才们如何的苦思冥想都对不出,直到年关时,一秀才对上了:“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对得浅显明快,真是一巧对也。

七、临刑对。金圣叹曾向一老和尚借经批点,老和尚知他大学问就要难他,出了个上联:“半夜二更半”,不想竟难住了金圣叹。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犯了死罪,在中秋临刑时突然想起下联是:“中秋八月中”对得妙极了,只可惜他再也不能为老和尚批点佛经了。

八、王羲之巧防盗联。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街邻见了,无不称妙。

九、闻鼓巧和联。一年元宵节正逢微雨冥蒙,有一县官和友宴饮,一友出了个上联:“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这县官一时凝思不就,忽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他大喜,立即对道:“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这真是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十、千里寄妙联。徐特立应青年要求,千里这外,寄了一幅对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表达了徐老对年青一代的关怀和期待。

十一、妙手添联。康有为50大寿时,保守浙派送了一副对联污辱他:“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众弟子大怒,要去撕联,梁启超急忙阻拦,他提笔在添上四个字使之成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十二、姑嫂巧对。从前有姑嫂俩很爱斗联取乐。一天嫂子回娘家,小姑跟去玩。娘家姓杜,嫂子的有个妹妹叫豆豆,见来了客人,忙去妙蚕豆待客。这豆豆嘴馋,边炒边吃,小姑见了就笑对嫂子说道:“杜豆豆炒豆吃豆肚子装豆”,嫂子一听知道是小姑出对了,恰巧邻家的有个叫牛牛的小孩牵牛经过,便脱口对出:“刘牛牛牵牛骑牛坡上放牛”,真是对得工仗巧妙啊。

十三、佛印吃醋。一次苏东坡等几位文友约佛印去西湖游湖饮酒。事先约定,饮酒要行酒令,规定以一件落地无声之物为首句,中间嵌两个古人名,结尾合乎情理。行不出得付酒钱。那东坡开口便说:“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须三二竿,清风自然足。”秦少游接着说:“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黄山谷也接着说:“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最后轮到佛印,他说:上天落尘无声,抬头见观音,观音问达摩,僧行近如何,达摩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颈如鹅。”结果不分上下,各自会钞酒钱。东坡一心要捉弄佛印,船至湖心时,菜肴不多,东坡灵机一动,行个数字令,他说:“二八一十六,先吃一片肉。”说完便不客气地夹去了一片肉。黄鲁直一看,马上接口道:“二九一十八,两面一起夹?”随即也把两片肉送到嘴里了。佛印眼看盘里空空,无奈皱着眉头拿起一碟醋一饮而尽,说:“贫僧不识数,且吃一碟醋。”说得两人捧腹大笑。

十四、金庸谈对联中有:陆文量在浙江为官时,与同僚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就出对嘲他:“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又笑道:“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陈笑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拍掌大笑。

六十幅古今绝对(转贴)
一、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山”谓孙中山;“城”乃袁世凯,河南项城人;“陂”指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河”言冯国璋,河北河间人;“海”系徐世昌,江苏东海人。
二、东庙阚公西庙房公两公门户相对方敢并坐;
浙江慈溪县城有东西二庙。东庙供把三国东吴中书令阚泽;西庙供祀唐代宰相房琯。此联为拆字联,这是难点所在。
三、一杯清茶解解解解元之渴
前两个“解”音jiě;第三个“解”音xiè,姓氏;第四个“解”音jiè明清两代乡试第一名者称解元。难在一字我音多义。
四、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铁瓮城:江苏镇江市古名。城西有金山、玉山、银山。
五、今世进士尽是近视,此乃清末流传的一绝对。能在联中四个词声韵皆同。
六、上八桥中八桥下八桥三八二十四桥;联中四桥都在江苏省扬中县。
七、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八、山石成岩岩上古木枯枯木此是柴柴因火生烟;
九、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河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
十、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十一、烟沿檐烟燕眼
十二、花红红花月月红,
十三,树影映池鱼戏枝头鸟入水;
十四、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十五、柳映池中鱼钻鸟巢鸟戏水;(和十三甚似)
十六、断桥枫桥栈桥桥桥媲美;
十七、岑溪山水今奚在,
十八、蓝天红日黄海绿波青岛美;
十九、春到太行喜不尽赤橙黄绿青蓝紫;
二十、孙行者过太行山肩挑行李;
二十一、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二十二、火车失火救火车救车火
二十三、大凉山山小小凉山山大无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二十四、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从北朝南打东西
二十五、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二十六、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
二十七、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或“问门口,何人可配己酉好女子”)
二十八、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二十九、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三十、男生女生生生声声称赞生物生老师
三十一、冰比冰水冰
三十二、鸟在笼中欲张飞,望孔明,无奈关羽
三十四、花蝴蝶恋花心动
三十五、寂寞寒窗空守寡
三十六、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三十七、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三十八、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扔.
三十九、蜂巢蜂树结,风吹枫叶掩枫门
四十、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四十一、十里长安街,百姓千家万户,长治久安
四十二、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四十三、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四十四、晃岩日光照山石
四十五、朝夕观水,潮汐上下心忐忑
四十六、烟锁池塘柳
四十七、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四十八、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四十九、七里山塘,行到半塘叁里半
五十、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二页风篷,下九江。
五十一、架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蓬,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五十二、老班家老搬家,大家老帮老班家搬家。
五十三、我白我太白我太太白我太太太白
五十四、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
五十五、搜狐学雅虎,狐假虎威  
五十六、弓虽强怎奈石更硬  
五十七、青瓷非次瓦  
五十八、工农商学兵  
五十九、枇杷树下弹琵琶,枇杷琵琶
六十、园名原名圆明园;

    到处采集,摘网上的,抄书中的,无事多览;机前整理,做游戏的,传正经的,有空就玩。这确实有点: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3 thoughts on “值班,赏景,话楹联
  • xwy148说道:

    祝大家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

  • 袁潇说道:

    陶老师:您在线吗?

  • 袁潇说道:

    赠陶妙如女士联
    妙造自然泉映月;
    如闻至要佛拈花。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陶师富才擅文,文思之巧恰如清泉映月,灵动流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佛拈花微笑,意蕴无尽,夙有慧根者,悟得禅理。正如文章之道,得之于天机也。妙造、至要二语,方能描摹此境。

  • 陶妙如说道:

    如此,我承受不来!
    谢谢,谢谢同行的奖赏!
    回赠曾湘芬老师:
    湘军中南威寰宇,
    芬芳芙蓉竞朝晖。

  • 刘亚民说道:

    陶妙如老师:你好.我看了你的Blog Archive >.觉得很好,值得一看.因为我也很喜欢对联,
    虽然自己不是文人,更不是雅士,但每当在报上,小说上,书刊杂志上,看到好的对联必录之.待闲暇时,细细玩味,真是妙趣横生呀.以前看到初唐四杰王勃写的>中有这样的诗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它真是一副绝好的对.一副奇妙的山水画立刻呈现在眼前.又如,以前在报上看到一副这样的对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副对是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一个八国联军的官员给当时清政府的官员出的上联,显示八国联军高高在上,骑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真是肆无忌惮地羞辱中国人民.可是当时在场的中国官员无人以对.后来由一个地方上的不知名的小官员巧妙的对上了.他对的下联真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所谓的八大王,其实不过就是一群无理侵犯我国领土的卑鄙无耻的小鬼而已.仅仅十一个字,便把八国联军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它是一副美妙的画.它是一篇好文章.我想你的:>一定会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点击率一定不低.为了让更多的网友阅读方便明了,望你能将文中的笔误,别字和不当之处作一下更正,我提的不一定对,仅供你参考.
    问题如下:
    1,”手掌手平”应为”手掌平平”
    2,”东按”应为”东坡”
    3,”想必高足也是满腹文章”之句中的”高足”为何意?
    4,”东被”应为”东坡”
    5,”他仍”应为”他们”
    6,”接手”应为”摇手”
    7,”因袭”应为”抄袭”
    8,”下洒菜”应为”下酒菜”
    9,”穿”一字如何与上面的”鬓挥”二字对上呢?
    10,” 曲雅”应为”典雅”
    11,”它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很受民间欢迎的文学艺术”
    应为”他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成了很受民间欢的文
    学艺术”
    12,”贴贴”应为”贴”
    13,我没有去过成都的望江楼,据说上联是:望江楼,望江
    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14,”知他大学问”应为”知他学问大”
    15,”千里这外”应为”千里之外”
    就看出这些,不知对否,仅供参考.
    另外我再补充几条没有对出的对联:
    六十一,好教师,教好学生,好学生好学。
    (为纪念教师节出的上联,征下联)注:此联可以 倒着读:学,好生学,好生学好,教师教好。所以对下联有一定的难度。
    六十二,古文故人做。(南京美女博客《曲线如水》的生日征联)
    六十三,山上林下水边,世博园,星星点点,点缀其中,更知紫气东来意;
    (此联是2005年沈阳世博园出的上联,征下联) 刘亚民与武光钊合对的下联如下:
    人间仙阁寰宇,园艺展,珍珍奇奇,奇妙无限,方显霞光西去情。
    六十四,千里重山出石础,(2005年北京某饭店老板出的上联,5000元正下联)我对的下联:八刀分出山人仙.
    我们对的不好,请你指正.望你能对出更好的下联.

  • 刘亚民说道:

    >文中有误.下面重作一下:
    陶妙如老师:你好.
    我看了你的Blog Archive >.觉得很好,值得一看.因为我也很喜欢对联,虽然自己不是文人,更不是雅士,但每当在报上,小说上,书刊杂志上,看到好的对联必录之.待闲暇时,细细玩味,真是妙趣横生呀.以前看到初唐四杰王勃写的>中有这样的诗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它真是一副绝好的对联.一副奇妙的山水画立刻呈现在眼前.又如,以前在报上看到一副这样的对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副对是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一个八国联军的官员给当时清政府的官员出的上联,显示八国联军高高在上,骑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真是肆无忌惮地羞辱中国人民.可是当时在场的中国官员无人以对.后来由一个地方上的不知名的小官员巧妙的对上了.他对的下联真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所谓的八大王,其实不过就是一群无理侵犯我国领土的卑鄙无耻的小鬼而已.仅仅十一个字,便把八国联军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它是一副美妙的画.它是一篇好文章.我想你的:>一定会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点击率一定不低.为了让更多的网友阅读方便明了,望你能将文中的笔误,别字和不当之处作一下更正,我提的不一定对,仅供你参考.
    问题如下:
    1,”手掌手平”应为”手掌平平”
    2,”东按”应为”东坡”
    3,”想必高足也是满腹文章”之句中的”高足”为何意?
    4,”东被”应为”东坡”
    5,”他仍”应为”他们”
    6,”接手”应为”摇手”
    7,”因袭”应为”抄袭”
    8,”下洒菜”应为”下酒菜”
    9,”穿”一字如何与上面的”鬓挥”二字对上呢?
    10,” 曲雅”应为”典雅”
    11,”它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很受民间欢迎的文学艺术”
    应为”他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成了很受民间欢迎的文
    学艺术”
    12,”贴贴”应为”贴”
    13,我没有去过成都的望江楼,据说上联是:望江楼,望江
    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14,”知他大学问”应为”知他学问大”
    15,”千里这外”应为”千里之外”
    就看出这些,不知对否,仅供参考.

    另外我再补充几条没有对出的对联:

    六十一,好教师,教好学生,好学生好学。
    (为纪念教师节出的上联,征下联)注:此联可以 倒着读:学,好生学,好生学好,教师教好。所以对下联有一定的难度。

    六十二,古文故人做。(南京美女博客《曲线如水》的生日征联)

    六十三,山上林下水边,世博园,星星点点,点缀其中,更知紫气东来意;
    (此联是2005年沈阳世博园出的上联,征下联) 刘亚民与武光钊合对的下联如下: 我们对的不
    好,请你指正.望你能对出更好的下联.
    人间仙阁寰宇,园艺展,珍珍奇奇,奇妙无限,方显霞光西去情。

    六十四,千里重山出石础;(2005年北京某饭店老板出的上联,5000元正下联)我对的下联:八刀分出山人仙.

    我们对的不好,望给以指正。希望你能对出更好的下联。

  • 匿名说道:

    此问题广东诗人谢琼杰在其诗歌中已对答:
    千里重山出石础,
    田畔半星生竹笙.
    这是到目前为止最佳的对答.

  • 陶妙如说道:

    岳麓书院对联欣赏(二)
    此杏坛也,闻说杨公曾就教;
    是枫林乎,争传才子好题名。

    田翠竹
    纳七十二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接洞庭巨浪声。

    田翠竹
    书院书声,掩卷难忘南宋子;
    名山名寺,流泉长洗古今愁。

    廖人伟
    惟楚有材,千秋栋梁限于此;
    斯文无价,百代风骚蔚自兹。

    廖平波
    岳色湖光,三湘形胜朝千古;
    地灵人杰,千年学府重东南。

    肖长迈
    六秩弦歌,无数英才钟岳麓;
    千年学府,万般风雅看今朝。

    吴继刚
    赫赫黉门,新种夭桃香碧野;
    曦曦旭日,更沾雨露育良材。

    唐子畏
    景物常新,岳麓聚三湘奇气;
    弦歌不辍,书院育四海英才。

    陈恒安
    国庆中兴,学府同臻新岁月;
    人歌四化,名山亦不负千秋。

    罗召南
    继往开来,鳣坛旧价流风永;
    据今考古,鹏路新标建树高。

    蒋维煕
    大学镇名山,千载弦歌犹振耳;
    长沙留胜迹,一庭岁月正盈怀。

    方镇衡
    岳气正嵯峨,桃李种来天下丽;
    江河流日夜,春风无限古今情。

    申剑涛
    岳院壮千秋,犹存翰墨馨香烈;
    楚材推近代,盛替诗书造化功。

    田世儒
    讲究大规模,麓山古筑今尤胜;
    堂皇新面貌,祖国文风莫与京。

    邓丙中
    日夜读书声,随风直送天心去;
    往来游客迹,览景无如岳麓多。

    邓丙中
    大麓焕文章,弦诵千年湘学著;
    名山滋雨露,经纶八表楚材多。

    刘诚
    理论启湖湘,先哲朱张开学府;
    文风荣岳麓,后生桃李阐书林。

    苏时松
    节用以爱民,千古遗风传孔孟;
    去欲而存理,一生事业数朱张。

    彭青野
    贤声育楚材,百泉雨露三春煦;
    名教沿邹邑,千载门墙万古辉。

    蒋维煕
    读岳麓之藏书,百家争鸣才有据;
    移兰亭于爱晚,群贤毕至且停车。

    邓芝香
    千年学府重修,岳麓崇阶常焕彩;
    百代英才毓秀,荆湘宏教继垂文。

    袁其微
    须趁空气新鲜,红叶亭前迎旭日;
    莫忘课余锻炼,翠微山下沐清风。

    陈慕韩
    讲学重名山,前称朱张,后称罗欧;
    成材光上国,川作舟楫,羹作盐梅。

    曾光炎
    千年学府巍巍,造就人才荣楚城;
    一统儒冠济济,化为时雨润尧疆。

    曹甸安
    千秋胜迹重新,文史更添岳麓秀;
    四化宏图巧绘,诗歌共助洞庭澜。

    曹甸安
    灿灿新花绿入帘,且看桃李迎风舞;
    苍苍古木凉生座,犹听弦歌挟雨来。

    方镇衡
    纳七十二峰,计算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读书声接洞庭巨浪声。

    田翠竹
    岳云深锁喜重开,欣观中外才人笔;
    麓山豪气垂青史,展览湖湘俊杰风。

    欧阳云
    纵目登楼,且看湘江滔滔,长江滚滚;
    穷源竟委,犹忆履声橐橐,书声琅琅。

    黄叙伦
    升讲堂,肃衣冠,持诚守敬,修齐之本;
    求治道,研经史,借古鉴今,教化为先。

    曹瑛
    陟此峰岭,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李峨峰
    乍喜归来,又亲见黄蔡丰碑,朱张朴学;
    不忙离去,还得看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马璧
    推翻帝制,再造共和,黄蔡功勋辉岳麓;
    继往开来,改天换地,毛刘事业盖中华。

    邹霍才
    忠孝廉节,书院重光,活水清源延道脉;
    杞梓楩枬,楚材大用,宏梁伟栋耀寰区。

    曹光炎
    岳麓山高,湘江水远,胜会长沙招雅士;
    屈原风彩,贾谊情思,贤傅书院集名流。

    董庆林
    岳麓流光,伴浩泽湘波,万古名山供景仰;
    朱张雅范,喜春风化雨,千年学府树宏谟。

    刘新民
    书毓杏花红,想化雨均沾。渥遍春宫桃李;
    院钟丹桂馥,看斗光高灿,昭开秋水芙蓉。

    彭特侯
    源远流长,绵延一千余载,又伴中华崛起;
    龙腾虎跃,嵯峨七十二峰,更推云楚峥嵘。

    缪英
    学府仰高风,华夏菁英,远怀互励匡时道;
    岳云消俗虑,湖湘子弟,素志常萦立国基。

    刘汉屏
    休说绝顶难攀,天已赫曦,游客早穿古道路;
    应知劝学可贵,人皆爱晚,青年少唱咏归桥,

    陈慕韩
    桂馥兰芳,花明柳暗,要坐月观鱼,当来此处;
    谷幽林静,竹翠泉清,欲谈经说典,还向何方。

    唐子畏,此联为流觞亭作
    学府誉千秋,纵浩荡湘江,淘不尽流风余韵;
    名山开万卷,任钟毓岳麓,培得成壮士奇才。

    敬和
    朱张道脉越千年,继往开来,岳麓永传洙泗泽;
    屈贾风流高百代,播芳扬烈,湖南原是芷兰乡。

    谭致平
    登百丈峰头,揽旖旎风光,乐而莫忘效民报国;
    陟千年书院,数文贤伟绩,钦之应思继往开来。

    张光华
    何人驾黄蔡勋名,湘水奔流,大地沉浮今有主;
    此处话朱张教学,麓山环绕,讲堂兴革史无前。

    陶晋圭
    学府著千秋,历宋元明清而来,千国良才承教泽;
    道南崇正脉,树杞梓楩枬之秀,兴中大业启文明。

    陈宴春
    忠孝本励己良规,新学绍前贤,庶几乎克昌厥德;
    廉节乃从公正轨,古道为今用,斯可矣长发其祥。

    熊绪文
    船山思问,濂溪通书,黉舍越千年,神州古已弘湘学;
    韶麓扬旗,滇池护国,大风起天外,猛士当今继楚材。

    刘德宾
    鲁灵光殿久成尘,何如学府千年,重修更壮湖湘色;
    宋清献公曾览岳,留得麓山八景,亘古长昭爱直心。

    陈宴春
    怪他白鹤,也恋丹枫,侧耳听经文,看来红叶能成苑;
    对此红墙,空怀绎帐,惊心眺楼阁,除却白云总是书。

    鲁开祥
    岳麓为衡韶七十二高峰,绵亘葱笼,山河崇丽钟俊杰;
    学府乃湖湘千余年胜地,光辉焕映,日月熙和育俊才。

    毛远定
    缅怀先贤,有朱张理学,屈贾词赋,黄蔡功勋,罗王教泽;
    放眼岳麓,看白鹤飞翔,天阁冷空,晚亭落照,湘水横波。

    任燕瑞
    湘江清流,峰峦秀色,喜见胜迹辉煌,恒招浩气笼岳麓;
    教化重地,学术丛林,更夸铎声振荡,代有高才出门墙。

    徐家奕
    放怀想学府当年,野火横空,烧不尽院外丹枫,林中白鹤;
    举目眺星垣今日,繁华胜昔,增添了城头画阁,江上飞虹。

    鲁开祥
    济世楚材多,自宋元明清以来,树木树人,教泽溯一千年学府;
    兴邦肩任重,继朱张黄蔡而后,尚文尚武,壮怀展四化宏图。

    张叔枚
    岂天下已安时,看烟火万家,敢忘却屈大夫九歌,贾太傅三策;
    此城西最高处,更楼台百尺,好管领卅六湾风月,七二峰云岚。

    周昭怡
    伟哉山乎,喜南接衡岳,北领洞庭,霞蔚云蒸,为湖湘人民增色;
    盛哉水也,看左揽长沙,右跨梦泽,岚光波影,引天下奇士来游。

    陈朗秋
    仗七二峰云气南来,燹劫越宋元明清,犹剩北海丰碑,紫阳遗迹;
    听三六湾涛声北去,文彩盛湘资沅澧,难忘船斋黄卷,半学青灯。

    李芸青
    百里岳麓横亘湘中,含四水,跨洞庭,峰峦似画屏,妆点神州成绵绣;
    千年书院耸立山下,历五朝,扬圣教,桃李遍寰宇,长为楚地出英才。

    胡麦秋
    溯八百里洞庭而上,文津放棹,爱晚停车,景物望难收,风月江山聊一览;
    孕衡岳七二峰之灵,南宋开基,晦庵设帐,弦歌声未歇,潇湘洙泗自千秋。

    何光年
    问天下长治久安之道竟如何,须究底盘根,谋略中宜教育领先,人才笫一;
    岂世间出类拨萃者流真有种,但决心矢志,指点处令洞庭波伏,衡岳云开。

    唐海波
    若银河倒泻,阐古今绝学奥秘,见半学斋楚材济济,此中有科域伟人,治世贤哲;
    自赤旗高擎,扬中外文化硕果,听赫曦台捷报喧喧,怎能忘麓山灯火,爱晚书声。

    李芸青
    惟楚多材,看左宗棠、黄克强各类英豪,肝胆照神州,全赖此书院育人,老师施教;
    斯堂尤美,集禹王碑、爱晚亭诸般胜迹,弦歌传德泽,不负它衡山毓秀,湘水神奇。

    周砥中
    迎衡山之爽气,送湘水之清波,喜峡醉丹枫,泉鸣白鹤,宫流晓雾,亭染晚霞,把酒上高台,楚天浩浩秋无际;
    承贾傅之遗风,踵陶公之余烈,数碑崇北海,诗美少陵,学仰朱张,功昭黄蔡,披襟寻胜迹,华胄绵绵代有才。

    刘诚
    岳麓遗徽,道南正脉,溯书院肇兴,学堂继起,大学更新,弦诵越千年,几度变迁,咸仰懋绩凝光,百代流风昭史册;
    清芬永挹,教泽长敷,看湘江源远,衡岳云高,洞庭波涌,声华扬四海,八荒雅集,更喜名出毓秀,九如献颂启鸿猷。

    刘新民
    名山自昔集名流,历稽宋元明清,有千秋正学,有一代通儒,有九域楷模,有百世师表,更缅怀那三贤六君五峰二仲,楚材兴盛,灵麓峥嵘,偕来济济英髦,优游文津道岸,源原洙泗,绪衍潇湘,想当年披沥陶甄,缉熙若入春风座;
    胜地而今留胜迹,纵览园林楼阁,或台峙赫曦,或亭标爱晚,或碑镌北海,或记著南轩,复点缀些横塘曲涧碧嶂丹崖,云气氤氲,江涛舒卷,阅尽茫茫浩劫,依稀鼓舞弦歌,雾润琴书,峦含栋宇,喜此日腾骧奋发,彪炳频增上国光。

  • 陶妙如说道:

    岳麓书院对联欣赏(一)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清代袁岘冈、张中阶集句题大门。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当代马积高题大门门厅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当代虞愚题外门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清代左辅题赫曦台
    三湘隽士讲研地;
    四海学人向往中。

    当代商鸿逵题赫曦台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近代程颂万集句题二门。上联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下联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清代罗典题二门过厅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近代宾步程集句题讲堂。上联出自《论语·卫灵公》,下联出自韩愈《进学解》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当代冯友兰集句题讲堂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当代周叔弢题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
    书院育材有良规。

    当代张岱年题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

    当代陈荣捷题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清代旷敏本题讲堂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佚名题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

    当代何光年题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清代左宗棠题岳麓书院百泉轩,湖南石鼓书院亦有此联
    教同化雨绵绵远;
    泉似文澜汨汨来。

    集清代庆玉句题百泉轩
    学忆朱张绵圣脉;
    书传虞夏刻螭虬。

    集清代张维霖句题百泉轩
    胸蟠子美千间厦;
    气压元龙百尺楼。

    清代佚名集张维霖句题时务轩
    金声玉振;
    虎跃龙腾。

    当代潘力生题明德堂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佚名题教学斋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佚名题半学斋,湖南大学岳阳校友会赠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佚名题大成门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佚名题大成殿。以下三联他处孔庙亦多见
    觉世庸民,诗书意象春秋,永垂道法;
    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

    佚名题大成殿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佚名题大成殿
    不为子路何由见;
    非是文公请退之。

    清代罗典题文庙庑廊
    异境名山,圣道尊崇有地;
    春风化雨,英才造就无疆。

    明代佚名题文庙两庑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佚名题文庙两庑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清代佚名集杜荀鹤句题吹香亭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清代秦瀛题三闾大夫祠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佚名题三闾大夫祠
    植体洁芳,□□三代以还存;
    直道盟心,忠爱六经而后废。

    佚名题三闾大夫祠
    训诂笺注,六经于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清代郭嵩焘题船山祠。此联有异文,见郭嵩焘联集
    翼轸衡湘并丽,于昭大圣之文章;
    荆舒邹鲁同芳,丕显真儒之教化。

    明代佚名题岳麓书院
    一湾河水流新绿;
    万仞好山依旧青。

    明代凤渚题岳麓书院
    江阔天高,识此心之份量;
    鸢飞鱼跃,见斯道之流行。

    明代沧崖题岳麓书院
    明月对床,湘水楚天一色;
    春风归袂,青山绿树无边。

    明代佚名题岳麓书院
    岳麓炳灵,形胜擅名今古;
    洞庭毓秀,人文迭起后先。

    明代佚名题岳麓书院
    附:部分未刊刻楹联

    千年名学府;
    三湘巨杏坛。

    王首道
    桂海晴方好;
    潇湘雨亦高。

    吴昌明
    楚材名海内;
    湘学耀光华。

    唐棣华
    千载文化渊府;
    百代育才学宫。

    李国钧
    保护一代文物;
    促进两个文明。

    周谷城
    绛帐朱帷论学处;
    花香鸟语读书声。

    王力
    一代高风开楚汉;
    千秋余韵绍朱张。

    田翠竹
    桂阁重开新岳麓;
    蓝图宏改旧长沙。

    邓芝香
    清流近溯濂溪学;
    麓山犹记考亭书。

    马璧
    千年古树看花久;
    三楚英才此地多。

    肖山
    临文嗟悼长沙傅;
    泐石流传北海碑。

    肖劳
    千年规范牛津晚;
    一室弦歌马帐同。

    沈达
    道通鱼跃鸢飞外;
    人在天光云影中。

    何海霞
    红映桔州湘水净;
    青溪岳麓楚天宽。

    陈祥耀
    岳纳峙嵘山锁院;
    麓容芸萃洞藏书。

    陈鹤樵
    千年学府千秋业;
    一代新人一代强。

    杨伯峻
    桔子州头无俗客;
    芙蓉国里尽朝晖。

    杨柳桥
    洙泗渊源连岳麓;
    湖湘学脉接尼山。

    张立文
    戴雨麓山寻胜迹;
    披星书院听琴声。

    吴继刚
    朱张野渡何曾老;
    花鸟庭阶总是春。

    高扬
    风定池清堪饮马;
    雩亭柳色最宜人。

    唐子畏
    千年学府于今盛;
    三楚文风自古传。

    宾一兵
    夏禹神碑终古在;
    宋儒心迹到今留。

    曾瑛
    心源如是共同话;
    道既在兹山亦文。

    黄独峰
    千年学府洞庭月;
    十里红枫橘子洲。

    赖少其
    孔孟朱张启后学;
    经史子集溢余香。

    唐子畏题御书楼
    道冠古今,名齐四院;
    才储南楚,铎振三湘。

    李梅仙
    古院重光,从兹不朽;
    名山有幸,借此流芳。

    李梅仙
    教泽弥长,环球无匹;
    人才蔚起,邦国之光。

    邱汉生
    两峰之间,千年学府;
    一湖以外,百世经师。

    陈兼与
    北宋开创,南宋昌盛;
    朝晖今日,源元流长。

    宗其香
    三楚英才,最宜支大厦;
    千年学府,始足抗名山。

    田翠竹
    境界已通,悟诗书妙谛;
    典仪犹在,作今古完人。

    符笑波
    岳岱扶舆,蔚起三湘文薮;
    麓山磅礴,毓钟四化人才。

  • 陶妙如说道:

    岳麓书院大门楹联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此联大意是:楚地有人才,且在此地会聚。上联是清代嘉庆年间任岳麓书院院长的袁名曜所出,下联是当时书院的一位学生张中阶所对,两句话分别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和《论语·泰伯》。此联四言,简约有力,气势非凡。)

    岳麓书院二门门联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上联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下联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意为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撰联人为清末(湖南高等学堂)监督程颂万。此联语集句自然,贴切生动。是岳麓书院名家云集、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

    岳麓书院其他楹联一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旷敏本(1699—1782)撰。上联告诫治学者应明辩是非,淡于利害关系,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自会感知朗月清风,自会领悟万物派生的本原。下联围绕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字,启发学子应在这些方面下工夫,寻得归宿。此联构思精辟,用语巧妙,读来韵味悠长。)

    岳麓书院其他楹联二
    不为子路何由见;
    非是文公请退之。
    (罗典(1719—1808)撰。字路,仲氏,名由,字子路。孔子得意门生。文公,韩愈,字退之,卒谥文,称韩文公。此联巧妙的嵌入两人名字。上句说不走学子成材路就没有理由前来,下联说到此书院不成就一番事业那就趁早退之。联语幽默隽巧,于妙趣中蕴涵深切的激勉之情,读来令人解颐,耐人寻味。)

    岳麓书院其他楹联三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左辅(1751—1833)撰。此联是题朱熹讲学的赫曦台。朱熹注释《中庸》:生而安行者,知也;学而利行者,仁也;困而勉行者,勇也。下联语出《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材地方两之。此联引用前人之文凝练为句,借以激励学子奋发努力,自强不息,知天悉地,博古通今。)

    岳麓书院二门过厅对联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清代山长罗典撰。“大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比喻此地多生非常之物。“邹鲁”是孟子、孔子的出生地,管理员指文教兴盛之地。“礼门之路”见于《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夫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岳麓书院其他各门的门联
    教学斋门联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半学斋对联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讲堂对联一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1879—1942)集联,上联出自《论语·卫灵公》,下联出自韩愈《进学解》。)

    讲堂对联二
    岳麓书院传千载;
    书院育材有良规
    (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书)

    讲堂对联三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撰书)
    讲堂对联四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

    讲堂对联五
    院以山名,山以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讲堂对联六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鸣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讲堂对联七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贯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讲堂对联八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 陶妙如说道:

    岳麓书院的对联0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悬于前门)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悬于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悬于赫曦台)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悬于大门)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悬于大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悬于二门门厅)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悬于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悬于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材有良规(悬于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涉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悬于讲堂)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悬于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悬于御书楼)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悬于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悬于讲堂侧门)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悬于半学斋)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悬于大成殿)

    ◆觉世庸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悬于大成殿)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悬于大成殿)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悬于大成门)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悬于文庙庑廊)

    ◆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清退之(悬于文庙庑廊)

    ◆业精干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悬于教学斋)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悬于讲堂侧门)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悬于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悬于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悬于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悬于时务轩)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悬于吹香亭)

  • 陶妙如说道:

    岳麓书院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布局,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门、堂、斋、轩、楼,每一样建筑都是那样的轻盈,而空气却很厚重,特别是这些建筑门楣上悬挂的历代楹联,让人觉得吸进去的是文化,吐出来的是底蕴。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前门)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大门)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大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二门门厅)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二门门厅)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赫曦台)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才有良规(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涉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 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 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讲堂)

    院以山名, 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
    名山汲古, 上藏三坟五典, 诸子百家(御书楼)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书生(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讲堂侧门)

    惟楚有才,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半学斋)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大成殿)

    觉世庸民,诗书意象春秋,永垂道法;
    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大成殿)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大成殿)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大成门)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文庙庑廊)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锆;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教学斋)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讲堂)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时务轩)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吹香亭)

  • 陶妙如说道:

    南岳衡山对联集锦
    祝融殿联

    雄镇天南,泽沛三湘沾雨露;

    气蒸衡岳,芷香四水沐晴岚。

    上封寺联

    望望七十二峰,工部游时,诗圣有谁能继响;

    遥遥一千余岁,文公走后,岳云从此不轻开。

    水帘洞联

    北向独不朝,泻千尺银河,溅玉飞珠,相望源头来紫盖;

    西巡应有恨,弃九重金阙,投龙续命,空寻洞穴问朱陵。

    祝圣寺联

    五派宗传,衡山正脉;

    四明法乳,湘水同流。

    藏经殿联

    我佛所宗,真如贝叶;

    众经之长,妙法莲花。

    福严寺联

    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

    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

    胜利坊联

    七二峰会召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拄;

    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竟挽,世界和平。

    紫竹道院联

    紫竹林里观自在;

    白云深处是道乡。

    玄都观联(3副)

    天赐福,地赐福,群凶望福他无福;

    你求财,我求财,众善盼财自有财。

    __清至宝,统御一元造化;

    清虚妙道,衍称万世玄宗。

    天中有天元无极;

    玄之又玄众妙门。

    黄庭观联

    黄庭通理成坤德;

    庭外飞仙忆晋时。

    南岳大庙联(4)

    棂环卐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

    星敛贪狼,风仪和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

    庙貌崇严,百代衣冠不绝;

    神圣浩荡,千秋俎豆常新。

    濯濯厥灵,雨露滋润,亘历史五千春秋,生民朝拜求福寿;

    赫赫赤德,圣神光辉,震禹甸八荒天地,万邦协和镇乾坤。

    登峰巅俯视洞庭,高唱江苏从东去;

    问天下谁称福地,长歌风 自南来。

    南岳衡山坊联(3)

    秀气来高宇,看四绝奇观,五岳胜境;

    文明称奥区,有二贤吟迹,七祖道场。(胡遐之)

    天下数名山,五岳之中称独秀;

    人文传太古,六朝而后见多姿。(马积高)

    七二峰雾失云迷,好留佳客寻衡岳;

    九千丈风回寻舞,喜看飞花落洞庭。(康华楚)

    南岳汽车站联

    咫尺仰衡峰,盖往观巨壑悬崖,人帘山水工如画;

    一声鸣铁笛,留不住侠人壮士,夹岸风云去若飞。

  • 陶妙如说道: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陕西华山:道据上人题文殊院
    002 足临清净地
    身在图画中 陕西华山:卧云庵
    003 千秋万古邻青嶂
    地久天长偃白碉 陕西华山:玉泉院
    004 水宽山远烟霞迴
    天淡云闲今古同 陕西华山:西峰寺
    005 谈经云海花飞雨
    说法天都石点头 陕西华山:慈光阁
    006 天下太平无一事
    山中高卧有千秋
    007 岂有此理谁也不信
    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陕西华山:狮子林
    008 苍岭俯思翠谷人间去
    华峰遥望黄河天际来 五岳求对(三)(陕西华山纪游)
    009 石诡松奇自是有仙骨
    僧闲云懒到来生隐心 陕西华山:江良一题卧云庵
    010 一片野心都被白云锁住
    九重恩诏休教丹凤衔来 陕西华山:避诏崖
    011 地近丹泉岩涌飞流千嶂雪
    院近紫石云开曲径一茅蓬 陕西华山:程雪门题紫云庵
    012 高吸红霞最好五更看日出
    薄游黄海曾来一夕听风涛 陕西华山:俞樾题观旭楼
    013 水落渭河海日夜从金掌出
    天围华岳莲花春向石盆开 陕西华山:周为题玉女祠,位于玉女峰上。
    014 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
    归来想此路觉苍龙犁沟犹平 陕西华山:玉泉院
    015 访鹤倚层楼曾过晴川留爪迹
    寻僧登绝巘要将云海荡胸怀 陕西华山:李寅生题天都峰
    016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陕西华山:严长明题玉泉院
    017 鸳瓦贴云霄俯挹明星兼玉女
    虎贲卧庭庑犹强周柏与秦松 陕西华山:梁章钜题西岳庙
    018 跌宕炉韛婆娑火烛看自三十六峰头头是道
    影为形本声是响根历尽万八千岁滴滴归源 陕西华山:胡子庆题慈光阁
    019 就这里看破禅机下乘中乘上乘解脱因缘十二
    从此地参透妙谛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 陕西华山:吴静川题慈光阁
    020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如千军健卒赴疆场
    陕西华山:九龙瀑,在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

  • 陶妙如说道:

    上联:奇松尔日犹回向
    下联:诡石何心忽点头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对联简介:济南:乾隆题长清灵岩寺,在长清灵岩山,我国四大名刹之一。奇松句:在灵岩寺五花殿西侧有千年古柏一株,名摩顶松,传唐僧取经时经灵岩寺,以手摩松,曰“吾西去求佛,教汝枝西长,归时东向,使吾门弟子知之。”后其枝东向,寺僧见之曰“吾师归矣”;诡石句:传朗公和尚说法于泰山北岩之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
    上联:天到无边地作界
    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下联: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下联: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不伐有巢树
    下联:多移无主花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帝出乎震
    下联:人生于寅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雨不崇朝遍天下
    下联:花随流水到人间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下联: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风至山中无不和畅
    下联:月生海上自极高明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上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下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 各地名胜古迹对联 >> 泰山名胜古迹对联

    对联简介:《纪晓岚外传》云,乾隆游泰山,至玉皇顶,见东岳庙北有弥高岩,出上联要纪昀对,纪遂对此下联。此联妙在用典。坚,深也。上联首二句本讲孔子之道,语出《论语·子罕》。此言泰山。下联首二句本讲孔子之伟大,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此亦言泰山。

  • 陶妙如说道:

    帝出乎震
    人生于寅 泰山岱庙联
    002 齐家公艺
    治国子房
    003 通天地处
    入乾坤门 (泰山南天门)
    004 洙源萃秀
    泰岳钟灵 孔子陵墓位居泰山之南
    005 不伐有巢树
    多移无主花 江苏东台泰山寺西客楼——姜沂
    006 姜太公在此
    泰山石敢当
    007 楼观沧海日
    帘卷泰山云
    008 曲径通幽处
    连山到海隅 ——山东泰山云步桥酌泉亭(集句)
    009 天长落日远
    意重泰山轻
    010 天留宋朝垒
    人说岳家军 泰山:伊秉绶题岳墩联。岳墩传为岳飞军垒
    011 天留宋朝土
    人说岳家军 泰州:伊秉绶题岳武穆庙央泰山公园内泰山
    012 一日无心出
    群山不敢高 ——萧髯公题山东泰山绝顶亭
    013 酌泉名心淡
    步桥云霭低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014 风吹不动泰山
    雨打难弯青松
    015 阿瞒久困联吴策
    老杜犹存望岳诗 诸葛亮.泰山
    016 爱重泰山山满隙
    情薄露水水无涯
    017 傲世安祥居岳首
    鞠躬尽瘁表臣心 诸葛亮.泰山//(上海)王保华
    018 碧霞宝光添瑞彩
    凌云紫气罩祥和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019 长星堕地酬三顾
    碧树穿云报五封 诸葛亮.泰山//(陕西)杨志忠
    020 朝观东海红霞艳
    晚睹西牖素影明 诸葛亮.泰山//(香港)刘月辙
    021 称皇赢政封禅地
    孝母姜维授艺师 诸葛亮.泰山//(河北)任德永
    022 趁早泰山观美景
    适时彭泽赏秋花 日出.菊//(福建)陈天培
    023 驰名妙策隆中对
    稀世奇峰东岳尊 诸葛亮.泰山//(天津)蔡为沅
    024 出师表志酬先主
    勒石铭功颂始皇 诸葛亮.泰山//(广东)陈铭新
    025 出师伐魏酬先帝
    登岳封禅忆始皇 诸葛亮.泰山//(福建)王建
    026 出师两表酬三顾
    望岳群黎仰独尊 诸葛亮.泰山//(北京)刘春海陈碧玉
    027 出师佐政终为蜀
    御驾封禅始自秦 诸葛亮.泰山//(福建)黄少芬
    028 春和草木当庭秀
    时泰山河映户新
    029 此峰有虎无苛政
    斯相知兵不好征 诸葛亮.泰山//(山西)关旺之
    030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031 岱顶一登观旭日
    茅庐三顾慕贤才 诸葛亮.泰山//(北京)李建章
    032 岱岳奇观迎旭日
    卧龙妙计借东风 诸葛亮.泰山//(北京)张茂威
    033 德重六韬皇叔顾
    名高五岳帝王封 诸葛亮.泰山//(新疆)赵义柏
    034 登高四顾收齐鲁
    论势三分说魏吴 诸葛亮.泰山//(北京)言乃昌
    035 登临一览观天下
    谈笑三分誉世间 诸葛亮.泰山//(湖北)李新勤
    036 登岳方知天下小
    出师不负表中诚 诸葛亮.泰山//(广西)唐甲元
    037 低头处世观溪水
    昂首做人仰泰山
    038 帝登东岳封禅去
    士出南阳拜相来 诸葛亮.泰山//(福建)苏翔麟
    039 东床假借称妻父
    西蜀依凭作栋梁 诸葛亮.泰山//(江苏)夏云
    040 东海峰高超四岳
    南阳策对论三分 诸葛亮.泰山//(福建)王彦英
    041 东齐踞虎千寻岳
    西蜀眠龙五丈原 诸葛亮.泰山//(北京)赵永生
    042 东岳初登观日出
    祁连六出戴星归 诸葛亮.泰山//(福建)俞家盛
    043 东岳春游朝夕乐
    隆中高卧古今传 诸葛亮.泰山//(江西)叶常青
    044 东岳峰巅观日出
    南屏坛上借风临 诸葛亮.泰山//(福建)林泉波
    045 东岳峰巅观旭日
    南阳茅舍隐贤人 诸葛亮.泰山//(北京)张一民
    046 东岳峰高超万仞
    南阳庐隐定三分 诸葛亮.泰山//(加拿大)李秉纲
    047 东岳峰头观旭日
    锦官祠内祭英灵 诸葛亮.泰山//(北京)王梦菲
    048 东岳俯看天下小
    南阳高卧世间奇 诸葛亮.泰山//(安徽)陈国正
    049 东岳鲁宗峰万丈
    南阳蜀相局三分 诸葛亮.泰山//(福建)许宝堪
    050 东岳云开烟九点
    南阳龙起鼎三分 诸葛亮.泰山//(四川)周汝森

  • 陶妙如说道:

    051 断崖瀑落晴天雨
    一线路入青冥端 泰山:酌泉亭联
    052 风定天门悬日月
    雨收石虎挂虹霓 泰山:中天门联。中天门位于泰山东西两路
    053 峰耸三齐临渤海
    师因二表出祁连 诸葛亮.泰山//(四川)刘友竹
    054 抚琴饮酒西城上
    观日摩云岱岳巅 诸葛亮.泰山//(北京)王中隆
    055 辅君功盖三分国
    拄杖身登十八盘 诸葛亮.泰山//(北京)王德孚
    056 高登一览连齐鲁
    早定三分并魏吴 诸葛亮.泰山//(福建)陈孝纲
    057 高筑两椽先得月
    不安四壁怕遮山 ——山东泰山普照寺筛月亭
    058 功成蜀汉三分鼎
    气压恒嵩五岳尊 诸葛亮.泰山//(山东)苏振学
    059 躬耕陇亩迎三顾
    高耸神州率四峰 诸葛亮.泰山//(安徽)徐鹏九
    060 古帝封禅登岱岳
    卧龙救世起襄阳 诸葛亮.泰山//(广东)谢崇德
    061 观日亭中迎旭日
    祭风坛上借东风 诸葛亮.泰山//(江西)红枫
    062 红霞生处扶桑近
    彩幕瞬间天下通 钢铁散人。泰山·互联网
    063 华夏名峰先五岳
    隆中智士奠三邦 诸葛亮.泰山//(福建)陈晖
    064 江山有我雄关稳
    津门自此泰山牢
    065 借得东风烧赤壁
    迎来圣主祭苍天 诸葛亮.泰山//(福建)游健生
    066 借箭曹营施妙计
    挺身鲁域展雄姿 诸葛亮.泰山//(河南)尉金魁尉迟大昌
    067 尽瘁难教刘祚永
    临巅乃觉鲁天低 诸葛亮.泰山//(北京)陈宜昆
    068 九点齐烟天下小
    七擒孟获蜀中安 诸葛亮.泰山//(北京)王福穰
    069 绝顶拨云瞻九点
    茅庐挥扇定三分 诸葛亮.泰山//(北京)陈亚明
    070 军师漫舞鹅毛扇
    工部沉吟望岳诗 诸葛亮.泰山//(湖北)宋承昆
    071 军师蜀帝曾封赐
    岳父唐人有别称 诸葛亮.泰山//(福建)黄朝栋
    072 可是一生唯谨慎
    果然五岳独尊荣 诸葛亮.泰山//(辽宁)程广瑞
    073 空城计巧名千古
    岱岳峰高壮九州 诸葛亮.泰山//(湖南)崔钢兵
    074 孔圣骋怀天下小
    军师沥血蜀中安 诸葛亮.泰山//(福建)姚金生
    075 孔圣一登天下小
    刘皇三顾草庐中 诸葛亮.泰山//(香港)何竹平
    076 匡扶汉室三分鼎
    屹立神州五岳宗 诸葛亮.泰山//(江苏)孟健秋
    077 匡扶汉祚隆中对
    总览齐峰鲁域宽 诸葛亮.泰山//(陕西)周器
    078 匡扶西蜀千秋颂
    屹立东方五岳宗 诸葛亮.泰山//(江苏)姜少黄
    079 揽月居然凌上界
    搴云更要莅齐州 泰山:梁章钜题岱庙联。岱庙位于泰山南麓
    080 老臣扶主双朝济
    皇帝封禅五岳尊 诸葛亮.泰山//(北京)魏双金
    081 力瘁犹难扶汉室
    志高直欲薄齐天 诸葛亮.泰山//(福建)肖作泉
    082 联吴破魏风曾借
    镇恶驱邪石敢当 诸葛亮.泰山//(福建)吴声洪
    083 两朝开济酬三顾
    五岳禅封定一尊 诸葛亮.泰山//(福建)周汉泉
    084 两朝开济忠酬主
    一岳峥嵘峻接天 诸葛亮.泰山//(广东)曾圣任
    085 两朝一相雄三国
    五岳独尊冠九州 诸葛亮.泰山//(福建)杨逸民
    086 两朝佐蜀勤丞相
    五岳称尊老丈人 诸葛亮.泰山//(北京)潘家农
    087 凌霄皇顶争观日
    摇扇江东巧借风 诸葛亮.泰山//(福建)王尚坚
    088 六出挥师丞相业
    五封炳史大夫松 诸葛亮.泰山//(陕西)李文平
    089 隆中策对三分鼎
    鲁域禅封五岳尊 诸葛亮.泰山//(山西)陶富海
    090 隆中对策安西蜀
    岳首独尊领众峰 诸葛亮.泰山//(河北)赵根
    091 隆中对策词慷慨
    海畔禅封势巍峨 诸葛亮.泰山//(天津)李东林
    092 隆中对策三分势
    岱顶听涛四面声 诸葛亮.泰山//(北京)梁进才
    093 隆中献策三分鼎
    宇内驰名五岳尊 诸葛亮.泰山//(天津)徐行
    094 隆中献策三分定
    岳首封禅九域雄 诸葛亮.泰山//(河南)肖岐峻
    095 隆中早定三分策
    海内咸推五岳尊 诸葛亮.泰山//(湖南)方予
    096 隆中早定三分局
    顶上遥看九点烟 诸葛亮.泰山//(四川)郁映黎
    097 隆中烛洞三分局
    鲁境烟看九点齐 诸葛亮.泰山//(加拿大)郑汉彪
    098 庐经蜀主三回顾
    松受秦王一度封 诸葛亮.泰山//(福建)陈莪
    099 庐中已定三分国
    天下惟推五岳尊 诸葛亮.泰山//(福建)潘炳煌
    100 鲁邦名岳呈佳景
    蜀国贤丞献远谋 诸葛亮.泰山//(北京)刘耀华

  • 陶妙如说道:

    鲁境登峰邀日出
    曹营借箭驾船归 诸葛亮.泰山//(福建)陈自力
    102 纶巾羽扇三分鼎
    翠柏苍松五岳尊 诸葛亮.泰山//(北京)李竹涛
    103 茅庐鼎足分天下
    岱岳峰头望海疆 诸葛亮.泰山//(福建)程文芳
    104 民安国泰山河壮
    日丽风清岁月新
    105 名垂蜀汉三分鼎
    高耸神州一岱宗 诸葛亮.泰山//(福建)林奇敏
    106 名归五岳常居首
    舌战群英独领先 诸葛亮.泰山//(湖南)余掖庭
    107 名闻蜀国空城计
    日出岱宗绝顶观 诸葛亮.泰山//(辽宁)潘家宝
    108 名先五岳雄天下
    智压群儒亘古今 诸葛亮.泰山//(北京)关铁麟
    109 名以忠勤垂宇宙
    誉由安稳越珠峰 诸葛亮.泰山//(辽宁)杨曦光
    110 谋惊吴魏南阳出
    胜揽岱溪东岳来 诸葛亮.泰山//(福建)胡文君
    111 南阳出仕分三国
    东岳封禅冠五峰 诸葛亮.泰山//(福建)林国庭
    112 南阳初定三分鼎
    东岳恒超万座峰 诸葛亮.泰山//(福建)吕槐青
    113 南阳龙卧时方晦
    东岳皇封古已尊 诸葛亮.泰山//(北京)唐克强
    114 南阳预定三分业
    东岳高攀五老峰 诸葛亮.泰山//(江苏)袁志尧
    115 攀登东岳临齐鲁
    隐逸南阳说汉曹 诸葛亮.泰山//(加拿大)林春令
    116 彭泽东篱千载颂
    泰山极顶万人观 日出.菊//(湖南)柳家其
    117 齐鲁相邻青未了
    关张无命欲何如 诸葛亮.泰山//(新疆)杨天材
    118 奇松尔日犹回向
    诡石何心忽点头 济南:乾隆题长清灵岩寺,在长清灵岩山
    119 气通帝座九天阔
    山登绝顶万峰低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120 千峰挺拔鲁齐景
    八阵分明巴蜀图 诸葛亮.泰山//(山西)王通喜
    121 前后两篇名士笔
    东南千仞丈人峰 赤壁赋·泰山
    122 前秦后汉多封祀
    北魏东吴少致宁 诸葛亮.泰山//(江苏)石南生
    123 巧借鸿毛评贵贱
    轻摇羽扇论兴衰 诸葛亮.泰山//(福建)黄振新
    124 且依石栏观飞瀑
    再渡云桥访爵松 ——山东泰山云步桥酌泉亭
    125 秦初勒石封禅处
    汉末操琴退敌人 诸葛亮.泰山//(福建)唐庆清
    126 秦皇昔日封禅处
    蜀主当年拜相人 诸葛亮.泰山//(福建)黄步銮
    127 秦王昔日封禅地
    蜀国临期上表人 诸葛亮.泰山//(福建)黄钰官
    128 群崖乱立山无序
    一水长镌石有声 泰山:斗母宫联。斗母宫在红门宫北边的石
    129 人间灵应无双地
    天下威严第一山 泰山:红门联。红门乃东路步行登山起点
    130 人间灵应无双境
    天下巍岩第一山 高应芳题泰山天应坊
    131 如神仗剑风能借
    似柱撑天石敢当 诸葛亮.泰山//(北京)吴思本
    132 三分和拒跻吴魏
    一割阴阳划鲁齐 诸葛亮.泰山//(加拿大)郑汉彪
    133 三分佐蜀功弥大
    五岳参天位独尊 诸葛亮.泰山//(福建)黄梁萍
    134 三顾茅庐成相业
    五登峻岳仰魁名 诸葛亮.泰山//(天津)王家祥
    135 三顾茅庐鱼得水
    一登玉顶帝封天 诸葛亮.泰山//(北京)董德馨
    136 三国奇谋谁匹敌
    九州神岳我居尊 诸葛亮.泰山//(北京)叶桂枢
    137 舌战群儒谋拒北
    名居五岳仰临东 诸葛亮.泰山//(福建)魏鹏抟
    138 舌战群儒言巧妙
    身居众岳势嵯峨 诸葛亮.泰山//(天津)江婴
    139 身辅两朝连拜相
    誉魁五岳屡封禅 诸葛亮.泰山//(福建)陈正之
    140 始皇松树荣封五
    先主茅庐枉顾三 诸葛亮.泰山//(福建)叶家兴
    141 势吞齐鲁三千里
    智胜孙曹百万兵 诸葛亮.泰山//(北京)王兆锋
    142 首峰俯视齐鲁地
    两表长辉蜀汉天 诸葛亮.泰山//(安徽)朱鸿震
    143 蜀汉群英公列首
    神州五岳岱居先 诸葛亮.泰山//(北京)张锋
    144 蜀相谋深功赫赫
    岱宗貌峻势岩岩 诸葛亮.泰山//(福建)马庆星
    145 蜀相尊称缘尔职
    岳翁别号是其名 诸葛亮.泰山//(福建)陈茅
    146 死分轻重鸿毛对
    局论安危羽扇抡 诸葛亮.泰山//(福建)林耀祖
    147 岁月逢春花争艳
    泰山添秀人竞登
    148 抬头碰着天上月
    伸手揽得日边云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149 泰山绝顶观初旭
    栗里东篱来晚芳 日出.菊//(河南)胡庚辰
    150 泰山揽胜朝晖美
    彭泽培英晚节香 日出.菊//(北京)张茂威

  • 陶妙如说道:

    泰山凭海先接日
    寒梅杖节最凌风 寒江挽周恩来
    152 泰山石稀烂挺硬
    黄河水翻滚冰凉 纪昀对乾隆
    153 泰山头上光明顶
    沧海波心普渡舟
    154 天到无边地作界
    山登绝顶我为峰 泰山玉皇顶
    155 天门倒泻一帘雨
    梵石灵呵千载文 ——虞斌岱题山东泰山高山流水亭
    156 天下三分君独料
    岳中首数代俱宗 诸葛亮.泰山//(北京)胡林
    157 同登绝顶观东海
    独坐空城退北军 诸葛亮.泰山//(四川)王承祥
    158 托孤倚重唯贤相
    观岱登高是顶峰 诸葛亮.泰山//(安徽)陈益龄
    159 万代尊崇诸岳首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泰山//(北京)王澍
    160 万壑泉水沉宝磬
    千峰云影护禅关 泰山:红门联
    161 望岳一诗推杜甫
    出师两表谏刘禅 诸葛亮.泰山//(北京)吴寿松
    162 威压群峰呼玉帝
    智高三国拜名丞 诸葛亮.泰山//(北京)崔大年
    163 未出南阳天下论
    常偕北斗世间尊 诸葛亮.泰山//(安徽)宋贞汉
    164 卧龙两表酬三顾
    岱岳千寻接九霄 诸葛亮.泰山//(北京)张权山
    165 五岳独尊东鲁景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泰山//(陕西)黄越
    166 五岳推崇天下首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泰山//(福建)蔡春榆
    167 下方雷雨晴空见
    上界星辰静夜扪 泰山:玉皇顶联。玉皇顶为泰山极顶
    168 先主求贤频顾请
    始皇封祀竟攀登 诸葛亮.泰山//(江苏)姜德
    169 小康岁月多春意
    大泽蛰龙起泰山 龙年春联
    170 挟泰山以超北海
    驭大鹏而游南溟 郭沫若题泰山岱庙
    171 烟峦八百逢嵩岳
    云洞三千接泰华 武当山:施笃臣题金顶。八百:古有八百里
    172 扬名西蜀垂天地
    矗立东齐傲古今 诸葛亮.泰山//(河北)胡庚辰
    173 一岱堪称群岳首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泰山//(福建)朱立纪
    174 一览众峰凌绝顶
    七擒群蛮定边疆 诸葛亮.泰山//(加拿大)刘华植
    175 一缕琴音惊仲达
    五株松影蔽秦皇 诸葛亮.泰山//(香港)郭海潮
    176 一轮旭日依雄岱
    三顾茅庐起卧龙 诸葛亮.泰山//(北京)高敬民
    177 一生两表恭酬主
    此日群峦未敢高 诸葛亮.泰山//(香港)欧阳志荣
    178 吟卧南阳谋已定
    挟超北海力难能 诸葛亮.泰山//(福建)马冀
    179 赢秦一统封禅喜
    蜀汉重兴未捷亡 诸葛亮.泰山//(美国)吴爝光
    180 游客登峰观旭日
    卧龙仗剑祭东风 诸葛亮.泰山//(山西)赵鼎新
    181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随流水到人间 泰山雨花道院联尚非俗笔
    182 玉皇顶上东方晓
    五丈原中西蜀沉 诸葛亮.泰山//(安徽)吴汉杰
    183 欲上岱宗观九点
    尚居茅舍定三分 诸葛亮.泰山//(辽宁)吴云飞
    184 岳壑玄藏呼万岁
    茅庐大隐顾三朝 诸葛亮.泰山//(新疆)吴让三
    185 指挥若定三分国
    蟠屈多姿五大夫 诸葛亮.泰山//(美国)王福扬
    186 智胜魏吴兴汉室
    岳雄齐鲁壮神州 诸葛亮.泰山//(江苏)储农
    187 智守空城弹北调
    艰登石级祭南天 诸葛亮.泰山//(福建)黄万泰
    188 总因三顾龙才出
    纵有千邪石敢当 诸葛亮.泰山//(湖北)侯文光
    189 佐蜀三分成帝业
    承秦一统立禅碑 诸葛亮.泰山//(泰国)黄惟宪
    190 道冠两仪功司地藏
    德尊三界爵与天齐 泰山:岱庙联
    191 风至山中无不和畅
    月生海上自极高明 《泰山铭》
    192 霁月光风人钦茂叔
    泰山北斗士仰昌黎
    193 龙跃九霄云腾致雨
    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山东泰山西溪石亭
    194 民拥军意比泰山重
    军爱民情似东海深 部队、民兵、军烈属用联
    195 势如破竹人欢马叫
    安若泰山虎踞龙盘 虎年春联
    196 松曰好青竹曰好绿
    天吾一瓦地吾一砖 泰山:普照寺联。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
    197 泰山右卧翻观左传
    老子西游紫气东升 疏属劲草(上联)
    198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花樵一客听琴 武汉伯牙琴台
    199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 廷曙墀郡守(鏴)泰山半山壶天阁联
    200 立身当如泰山以凌云
    处世须似空谷而虚怀

  • 陶妙如说道: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泰山:白廷璐题壶天阁联
    202 叩天门拔地力攀五千仞
    登云梯冲霄跃上十八盘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203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泰山南天门联。被公认为泰山名联中的最佳
    204 上有赫赫赫赫赫插天表
    下有赫赫赫赫赫喧人间 郗鉴题峄山有赫门。峄山,在山东邹城市东
    205 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山东泰山绝顶亭
    206 早登鸡子之峰危如累卵
    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 富弼对辽臣
    207 摘星捧日雄踞五岳之首
    蔚霞蒸云广纳万有之灵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208 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
    登高极目从此俗虑自消沉 ——刘光照题山东泰山云步桥酌泉亭
    209 德范堪饮惟冀泰山常荫婿
    鹤龄方祝孰期冰鉴顿捐尘 挽岳父
    210 风尘奔走历尽艰辛思跪乳
    因果研究积成功德敢朝山 ——刘振声题山东泰山云步桥酌泉亭
    211 高不自鸣看碧岫烟云若隐
    老当益壮问青松岁月几何 泰山:普照寺六朝松联
    212 惠风和畅巍巍泰山拥旭日
    春雨润泽滔滔东海泛春潮
    213 绝壁悬空险似泰山将压顶
    凌云直上巍如雪岳不低头 云南剑川:张文渤题宝相寺
    214 千里而来徐孺子可容下榻
    一寒至此严先生尚未披裘
    215 泉飞千尺帝将用汝作霖雨
    壁立千仞人皆仰公若泰山 青田刘基祠
    216 小口能吞飞瀑直流三千丈
    大腹可容银河倒泻九万寻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217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赵翼题泰山岱庙
    218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地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泰山:碧霞祠联
    219 凯歌阵阵千里马早过玉门关
    春风习习带头羊又登泰山顶 羊年春联
    220 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
    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泰山:碧霞祠联。碧霞祠乃祠泰山神碧霞元
    221 万派汇区中共教着眼观沧海
    千峰罗户外一任抠衣陟泰山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大门
    222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集唐诗题泰山楼
    223 五岳镇东方秉鉴阴阳昭报应
    百神尊震位掌司祸福布施张 泰山:岱庙联
    224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男儿死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天下痛之 挽男
    225 叩天门傲苍穹孔子登峰小天下
    攀古藤访奇观后辈乘云揖圣贤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226 老子孔子孙子子子岂是卜算子
    泰山庐山黄山山山皆逊峨眉山
    227 六十年雨露春风哺育鹰鹘横厉
    三千位高徒学子凭依北斗泰山 (龚焱)贺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小学六十周年
    228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纪晓岚外传》云,乾隆游泰山,至玉皇顶
    229 名贤为胜地增光来游莫作凡民想
    古祠与泰山并寿到此方知学者尊 泰山:赵新儒题五贤祠联。五贤祠位于泰山
    230 贤婿枉顾路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
    泰山错看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
    231 东西南北游人揽胜沁芳来泰山登顶
    孔孟颜曾圣裔恳亲联谊回曲阜寻根
    232 漫游凌霄殿何须乘车驾辇举趾即到
    宴饮广寒宫不必鼓浪扬帆闲步立达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233 韦室镌铭暗室书箴我先师相在尔室
    诗山破荒文山毓哲诸后学仰如泰山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
    234 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传圣道应尊朱夫子
    舍宅建祠捐资兴学惠乡里当效胡先生 台北县:明志书院,位于泰山乡明志村
    235 为众岳之统宗万国俱瞻巍巍乎德何可尚
    操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 泰山:赵祥星题岱庙坊联。岱庙坊位于岱庙
    236 环瀛海大九州钦相国异人何待子瞻说盛德
    登泰山小天下藉通家上谒方今文举足平生 范当世贺李鸿章七十寿
    237 圣贤骨英雄胆菩萨心立德立功并民国不朽
    泰山颓梁木坏哲人萎安仰安效痛吾道其孤 刘显世挽蔡锷
    238 如絮如棉如锦如茵瞬息万变妙趣横生人莫测
    似烟似雾似浪似雪片刻万化美景独具我自知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239 这里是包老祠堂愿我贤长官后来者与古人齐美
    门前继秦桧铁像劝他害民贼何苦在无佛处称尊
    泰山:赵新儒题包公祠联。包公祠位于泰山
    240 这里是老包祠堂愿我贤长官后来者与古人齐美
    门前跽秦桧铁像劝他害民贼何苦在无佛处称尊 赵新儒题山东泰山包公祠
    241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康有为题袁崇焕祠,位于龙潭湖公园北门
    242 小朝廷难与图功看战垒干云遇毒含冤知魂魄不忘故土
    旧令尹行将归去借泰山片壤题楹志别愿威灵长卫吾民 泰山:牛皋祠联
    243 俯仰六合福泽九宇引秦皇汉武隋唐宋清历代帝子王孙筑台封禅顶礼膜拜
    执掌八表宁馨万物令司马子建李杜苏曾旷世墨客骚人登峰造极作赋吟诗
    闽宜 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林博览会献联
    244 观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秀唯天台山最古华夏始祖兴浓酿酒尝草辨药灵归于斯悠悠五千年矣
    阅亲情之深友情之重爱情之烈独阴阳情最幽炎黄子孙魂牵梦绕歌功颂德情缘于此凄凄十二时哉 (宝鸡天台山联)
    245 噩耗震寰瀛举世闻声齐坠泪那堪玉局方宁哲人遽逝抚今思昔曷胜悲细评论古今中外尧不能奠此基舜不能创此业禹汤文武不能树此功绩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和协万邦谁得似巍巍乎亘古一人耳
    大功垂宇宙毕生革命力兴无伫看红旗漫卷愚公奋起掀天揭地何其伟试衡量上下四方天难以方其大海难以状其深日月星辰难以比其光挥譬泰山珠峰尤觉崔嵬黄河长江倍感流长如斯夫光被四海孰与俦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赵云峰挽毛泽东

  • 陶妙如说道:

    弥勒佛对联拾趣(转载)

    弥勒佛,他坦胸露肚,笑口常开,既慈祥又有趣,深得民间喜爱。关于他的传说佳话,车装船载,既令人捧腹,又叫人深思。他那千年不变的肖像,塑成或泥或铁或铜或大或小的造型,供奉在寺庙里、人家中。历代文人雅士更在它面前留下了不少妙联佳对,其中不仅具有高超的书法艺术杰作,而且包蕴着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内涵丰富的寓意,抒发着浓厚的情感。这些饶有情趣的楹联,早以超越它他本身作为佛像存在的意义,而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象征,给滚滚红尘里的芸芸众生以深深的启迪。

    北京潭柘寺弥勒佛龛两边的对联大概要算最有名的: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副对联,把个弥勒佛的形象勾画得淋漓尽致,风趣雅致,同时,又是文人洒脱的一种思想再现,妙语解颐,让人在焦头烂额之际,也颇有点轻松感。

    峨嵋山上有一个叫灵岩寺的寺院,也有弥勒佛一尊,其对联为: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与北京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有气度,当然,要能做到这一点,又是需要有极好的修养。

    台湾台南开元寺里有关弥勒佛的对联是: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是啊,本是无,无一言,这是一种看透弥勒佛的冷漠,故而福州鼓山涌泉寺有联问弥勒:

    手中只一金元,你也来,他也来,不知给谁是好;

    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此联无论是对弥勒佛的犯愁,还是对那种明知为泥胎,还缘何来拜的嘲讽,貌似不解,实际上却是透彻的领悟,表现出的正是人们摆脱不掉世俗的一种困扰。

    成都文殊院大王殿里,弥勒佛龛前挂的对联为:

    大肚包罗,现前住位兜率主;

    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

    (“兜率”是梵语译音,意为“知足常乐”,佛典上说的真谛)因为他大肚能容,包罗万象,故成为兜率天的主宰,而他态度随和,道法圆通,故能出生世上就成佛称尊。这不是告戒人们该怎样为人处世吗?

    山东济南千佛寺的弥勒佛对联为: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这则对联是历代文人感兴趣的话题。它幽默含蓄,把古代文人那种喷世疾俗的傲气,与世无争的思想,用俏皮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庄亦谐。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四川乐山凌云山山门关的弥勒佛对联: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 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这种模拟弥勒佛的自嘲,分明又透出一种认识他人与认识自己的清醒。在庄严的佛殿上出现了这么诙谐的文字,不能不说是有趣的,同时,又情不自禁地会为古代文人的机智、风趣而拍手叫好。

    还值得一提的是禅宗南派发祥地的南华寺天王殿弥勒佛,此佛面对山门,席地而坐,肩搭布袋,手托瓦钵,龛前的对联是: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擅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迎李,总见它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这是善男信女虔诚崇佛的口吻吗?非也,它表达再清楚不过的是那些洞察世事,颇不得志,又饱尝人间冷暖的文人雅士在失意时缘物抒怀的满腹牢骚,而这对千年以后的人们,是不是也意味着什么呢?

  • 陶妙如说道:

    五台山与峨眉山对联精选 Post By:2006-1-18 14:39:00

    心空明月来禅院

    绿净清风扫寺门

    ――五台山明月池

    谷静风声细

    空门鸟语稀

        ――五台山竹林寺

    古佛堂前风扫地

    高山顶上月为灯

         ――五台山古佛寺

    普周沙界,皆此一心,问谁是了了明明,能认得本来面目

    广遍含灵,虽曰无量,实未尝忙忙碌碌,或至于有所施为

    ――五台山灵境寺

    天下事,富贵功名无非是戏

    世间人,权利荣辱何须认真

             ――五台山公主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五台山佑国寺

    日上三竿尘面净

    泉流一道水清心

         ――五台山寿宁寺

    立身苦被浮名累

    涉世无如本色难

        ――峨眉山报国寺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秋云留远寺

    明月照禅林

    大勒勒拈花微笑

    须菩提于意云何

        ――峨眉山报国寺

  • 陶妙如说道:

    遊覽佛教寺院,常常可以看到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佛像–彌勒佛座像。彌勒佛俗稱大肚羅漢。據民間傳說,彌勒佛是根據五代梁朝一位名叫契比的僧人的形像而塑造的,相傳他極為珍惜糧食,每見五穀掉地便隨手揀入隨身攜帶的布袋,用以施捨窮人,故名布袋和尚。
      由於彌勒佛笑口常開,既慈祥,又有趣,吸引著千千萬萬的香客和遊人,深得民間喜愛。歷代文人雅士紛紛潑墨揮毫,撰寫出一副副意味雋,各有妙趣的楹聯裝點在各地的古剎寺院之中。
      北京潭柘寺彌勒佛龕兩邊的對聯大概要算最有名的: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此聯把彌勒佛的形像勾畫得淋漓盡致,風趣雅致,同時,又是文人灑脫的一種思想再現,妙語解頤,讓人在焦頭爛額之際,也頗有點輕鬆感。
      四川峨嵋山靈岩寺也有一副令人回味無窮的對聯: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此聯與北京潭柘寺聯有異曲同工之妙,更主要的是它蘊含著人生哲理,告訴世人要達觀,有氣度。
      山東濟南千佛寺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彌勒佛前的對聯是:

      笑到幾時方合口;
      坐來無日不開懷。

      這則對聯是歷代文人極感興趣的話題,它幽默含蓄,把古代文人那種墳世嫉俗的傲氣,與世無爭的思想,用俏皮話的形式表達出來,亦莊亦諧,別有情趣。
      四川樂山寺凌雲寺的彌勒佛前的對聯曰: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這幾則對聯從不同側面借題發揮,或作讚揚,或寓褒貶,或隱譏諷,無不各盡其妙。
      福建鼓山白雲峰涌泉寺彌勒佛前對聯這樣寫道:

      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
      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煩惱;
      坦蕩蕩的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
      含脯鼓腹,好同我共樂升平。

      此聯勸人不可自尋煩惱,要抱樂觀態度,巧喻世事。
      四川峨嵋山洪椿坪彌勒佛堂聯云:

      處世何妨真面目,對人總要大肚皮。

      此聯寓有哲理的警句,豈止是對佛像的讚美,分明是闡述待人處世的真諦,欣賞之餘,令人思索再三。
      四川成都附近的新都寶光寺彌勒佛前有一聯云:

      你眉頭著什麼急,但能守份安貧,
      便將得和氣一團,常向眾人開口笑;
      我肚皮這般樣大,總不愁穿慮吃,
      只因可包羅萬物,自然百事放寬心。

      此聯笑佛之口,勸戒世人樂觀豁達。
      台灣高雄市壽山龍泉寺大雄寶殿彌勒像兩旁和台中市大雄寶殿彌勒像兩旁的對聯相同。其聯語是: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這副對聯既富有趣味性,又拓寬了讀者的知識性。
      杭州靈隱寺天王殿彌勒佛像兩側,有一副獨具特象的對聯:

      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
      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此聯想像豐富,構思新穎,既寫了殿內的彌勒佛像,又運用移情手法巧妙地融入了飛來峰和冷泉亭勝景,文彩飛揚,使佛像特點和秀美風物相映成趣。
      彌勒佛的塑像是吸引人的,每當遊人看見他那憨厚的笑容和終日袒露的胸腹,都不禁會問:他究竟在笑什麼:又為什麼要笑呢?這就給人留下了豐富想像的空間,如果再吟誦一下那塑像兩旁饒有風趣又耐人尋味的楹聯,不僅可開拓思路,還能領悟聯中蘊蓄的詩情哲理,獲益匪淺哩!■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