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中外思想家论教与学
2009 年 1 月 28 日 , 陶妙如
中外思想家论教与学
1、中国思想家论教与学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只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多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化学家戴安邦)教育植根于爱。(鲁迅)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徐特立)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便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人们会多么高兴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里不也正包含着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绩在里面吗!(徐特立)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叶圣陶)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蔡元培)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体魄;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的精神。(陶行知)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与后代。(陶行知)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陶行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陶行知)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陶行知)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我以为好的显示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代教育家夏沔尊)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家吕型伟)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郭沫若)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华罗庚)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不都是靠自己学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谁能教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谁能教爱因斯坦发现解释宇宙的根本原理?谁能教鲁迅先生刻画出阿Q的形象?自己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一种动力。(许国璋)2.外国思想家论教与学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俄 赞科夫)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俄 赞科夫)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美 布鲁纳)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英 洛克)一个怯弱的教师决不能教出一个英勇的学生来。(印度 甘地)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美 爱因斯坦)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孩子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俄 乌申斯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奖惩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力量。(俄 乌申斯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俄 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俄 乌申斯基)如果教育学希望从—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俄 乌申斯基)一个教育者应当力求了解人,了解他实际上是什么样,他的一切弱点和优点,他的一切日常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精神上的要求。(俄 乌申斯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俄 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俄 乌申斯基)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证,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俄 乌申斯基)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前苏联 马卡连柯)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前苏联 马卡连科)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法 卢梭)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前苏联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每个儿童的个性,他应该自备一个固定的笔记本,本子上不只是写上“及格”和“不及格”,还要写上每个儿童的弱点和优点是什么。(俄 克鲁普斯卡娅)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俄 赞科夫)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瑞士 裴斯泰洛齐)教师站在人们未来专业的摇篮边,因为他应当是第一个能够看出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人,他应当首先看清楚学生当中未来的设计师、飞行家、农学家、工程师、医师、工业和农业的劳动者或科学和文化的活动家。(苏 凯洛夫)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法 卢梭)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俄 加里宁)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捷克 夸美纽斯)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捷克 夸美纽斯)为了有效地对待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如果我在这个学生的年龄并有他的心理环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顿悟和价值的体系,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美 莫里斯比格 )导师也要听听学生的意见,要学生做什么也得使他习于用理智去想想,这样一来,规则就更容易被接受,生了根就会更深,学生也就会乐于读书,乐于受教了。(英 洛克)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马克思)教育的事业并非使年轻人能完美地从事科学研究,而是要开阔年轻人的心胸,使其能尽力运用自己之所长。(英 洛克)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 瑞士 亚美路)懂得如何启发,是教人的一大艺术。(印尼 阿米尔)一个坏的教师廉价真理,一个好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