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紧张时,需要一把剪刀
高考已经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刻,学生能否涅磐、化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站在旁边的老师,不是老师保姆式的管理,而是让学生能轻松有序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地点化。
看过这样一则材料:
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一只篮子,每当篮球投进时,就有一个专门的人爬上梯子把篮球拿出来。为此,比赛不得不断断续续地进行,缺少激烈紧张的气氛。为了让比赛更流畅地进行,人们设计了很多取球的方法,都不太理想。有一位发明家甚至制造了一种机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篮球弹出来,不过这种方法仍没能让篮球运动尤其是篮球比赛时紧张激烈的对抗气氛激发起来。
后来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来看篮球比赛,小男孩看到大人们一次次停下比赛来取球,随口说了一句:为什么不把篮子的底子去掉呢?一语惊人,大人们如梦初醒,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篮球运动。去掉篮筐的底,就那么简单,然而这个简单的“难题”却困扰了人们多年。可见,惯性的思维定势或者说固有的思维方式就像篮板上那个篮子,“篮子是有底的”禁锢了我们的头脑,使得我们的思维就像“篮子是有底的”一样被“囚禁”在了篮筐里。于是,我们盲目地去搬梯子、去发明、制造机器……
实际学习生活中我们被许多“篮筐”拘泥,学习成绩提不高打时间仗,效率还是不高。上课精神不振奋,信心越来越弱。多媒体课堂一演到底,需要想象、推理思维的地方形象法、数字法,导致眼倦、手懒、心脑慢,……我们把这些称之为学习的“瓶颈”,受制其中,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打破已有的惯性的思维定势或者说固有的思维方式呢?许多时候,正如当初的篮球比赛,一把剪刀,轻轻一剪,难题就解决了。
高考复习紧张时,我们需要一把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