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岭其人(三)
同升湖的工作是相当的辛苦的,繁重的。轮休同习惯双休以及自我的持续发展相冲突,工作中付出与获得在量上的不平衡都是年轻人比较困惑的地方。从我了解的新教师的成长情况也能看出来,有的老师在同升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有的老师根本就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最终无奈的选择离开。从大学这个象牙塔步入社会,面对工作以后各种各样矛盾,年轻的新人应该怎么样去选择?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怎么样才能在岗位上凸现自身的价值,我想从精神态度的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现在的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双向选择、自由择业、自由职业者、下岗……等等新名词打破了过去那种毕生从事一种职业的模式,年轻老师们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也体会到了找工作的艰苦。是不是找到工作就意味着进了一个保险箱,终生有望,那当然是错误的。从业,是一个人人生的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永无终点!如果陈腐守旧、不思进取同样的还是会再次被社会所淘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进取心是一个重要的品质。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学习是一个持续的不可停歇的过程。我原以为大学毕业,天下没有我不能完成的工作。但是初次接班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凡事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班级混乱不堪。那一段“黑暗”的日子里我曾经数次提交过辞职报告,也试图破罐子破摔过,但是这些不能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是挫伤了我的自尊,于是我开始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陈新祖老师是我从业后的老师,曹国芬老师是数学组的教研组长,他们两个人在教学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其它的如王赛艳、陈鹏飞、胡卫平、陈纯高老师等老师们都给了我工作方面很多有价值的建议。那么我在工作中遇见了难处、挫折,向他们请教,一方面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从他们的解决方式上可以学到很多手段,举一反三为我所用。
教师应该保持不断学习的劲头。过去的老师单纯的要求教知识教文化,现在更要求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立足社会。一名现代化的教师,光是教好本学科的功课已经是远远不够了。如果一个老师除了本专业以外什么也不懂,那么现在的同升湖的学生就会相当的鄙视你。一个老师的学习是永远不能自满的,因为他的学生正在接受教育。学生在成长而老师停滞不前的话,学生总有轻视我们的那一天。所以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
那么应该学习些什么东西。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静下心来钻研教学,一个老师一定要上好课才能被学生接受。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展开实践,那么新教师应该努力顺应这个潮流,并利用自身年轻、思维活跃的特点把握好这个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这一点我觉得周艳芳老师是大家的楷模,大家都知道了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羡慕之余回视她进步的道路就是一条钻研教学的道路,没有她当时的刻苦绝无现在的成功。另外,陈鹏飞老师也是大家的榜样,60多岁的人了,但是心境还是那么的年轻。甚至上公开课还做了多媒体课件,用新方法来实施教学,这一点难道不令大家感动吗!
其次,应该广泛的接纳知识,融入自己的教学;广泛参与实践,获取多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凡是教育都有共同的东西,兼容并包,博采众家之长也是提高自己的手段。另一方面,“采”了就一定要用,一定要实践,在操作中完善。我想作为一个年轻人,在思维上有着优于其他人的优势,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教学中去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理念,看看是传统的教法有效还是自己的东西管用;在管理中用年轻人的心态去接触学生、感悟学生,用青春的活力去引导学生。多与同事配合交流,共同进步。
再次,深化自己的收获,取得更大的成功。有人说当老师没有前途或者说做别的前途更大一些。我不这么认为;各行各业做到精深都成伟大。像陈自立一样做老师做到国务委员了,这样的前途大不大!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是一个管理的角色。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从管学生学习管理人,这就是深化收获的一步,也是步向更大成功的一步。希望我们的年轻人都能做到总结反思自己的收获,提炼精华,不断进取。
那么我刚才也说了这里的工作是比较繁重的,那里有什么时间来进取呢?古代有一个哲人,当别人问他在工作之余还有什么时间学习的时候,他回答说:“三上”,即“厕上、马上”还有好像是“饭上”,就是吃饭拉屎的时候。我们知道这当然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哲人只是强调学习应该挤出时间来做。像我们同升湖的老师,一天最多十节课,那么在上完课批完作业之余我们应该干些什么呢?可以认真备课,可以研究上课技巧,可以思考学生的特点,可以反思自己的教法,可以和其它有经验的教师聊天“偷”学经验,还可以练习粉笔字嘛……等等等,以上这些随意的举动都是在自我训练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其实只要抱着一颗进取心,干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所收获。
我们学校不同于公立学校,我们的收费比较昂贵。我们当然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我们提供优质的教学“产品”,家长出钱“购买”我们的服务!但是“教育”这种商品有着更为重要的特点。你买块毛巾,它下水化了,可以再买条;但是你请个老师,他把你孩子教坏了,那再请十几个都未必有用。子曰“诲人不倦”,要是“毁人不倦”,那就是刽子手了。所以老师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
我们这里的家长,不管是溺爱子女的还是严格规范小孩的,都是抱着对学校的殷切希望而来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在这里既学好知识又茁壮成长而来的,我们要理解爱之深责之切。我们的学生,几岁、十多岁就远离家乡跑到同升湖来读书,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抱着成长进步的目的而来的,我们有责任关心他们、提拔他们。这样就要求同升湖的老师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教师、一名单纯的管理者,历史还赋予我们别的任务,就是兼顾家长的位置塑造少年们的人生。
我们的老师中间有很多负责的模范。我记得有一天晚自习以后,我看见刘丽珍老师急急忙忙的,我很奇怪问她不去查寝在这干什么。她反过来问我有没有痱子粉之类的药物!我看她一脸焦急疲惫,我还以为是她的小孩生病了。原来是一个学生背上长了痱子,于是她找药忙得团团转。这件事情令我记忆很深,刘老师作为一名母亲能够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的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她不仅教育学生知识还关怀学生的生活,这就是同升湖的老师们的伟大胸怀。我想有些学生现在也许并无法感受到老师的伟大,但是当他们成人立业以后,回想过去在自己身上、身边发生的事情,同样会倍感温馨的。我们这些刚刚步出校园的年轻老师,也许现在还在父母亲的呵护之下,也应该努力去体会自己肩上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不仅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将来社会各方各面的需求,事业、家庭、老人、孩子……将来我们都需要面对,那么缺乏责任感的人将不仅事业无成,生活也不会有幸福。
世界上没有第二种这样的职业,你付出的关系到千百人的人生幸福,你得到的仅仅维系自己小家庭的生活――这就是老师!我听过有的同事说话:我到别的单位工作,一来不辛苦,二来也不比这里少多少钱。作为事实我不去回避。我也看到过有的老师为了自己的薪酬和领导争辩甚至翻脸,我也理解但是我不赞同。也许我有家有室,有老婆孩子待养的时候,我也会为了得失而计较,但是我现在不是!我们现在其实并无其它牵挂,我们需要的也不全是工资多少而已,我认为我要的是使自己变得强大!
前天一个我认识的高中部的新老师征询我的意见,说她想转换工作环境,到一个我熟悉的长沙市的公立学校去教书。她说她感觉同升湖是那么的辛苦,而她只想过一种平静安逸的生活,并无意去轰轰烈烈一把。我说我不赞同她的想法,我教书的目的也是过平静安逸的生活,但是平静安逸不是现在,而是将来,我们的眼光应该要放远一点。我认可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我觉得我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给了我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舞台”是别的地方用钱买不到的。我付出的确很多,我刚来这里的头年,最忙的时候,教一个班的数学并当班主任,教初一年级的奥林匹克数学班,还教初中的围棋活动兴趣小组,同时还在做初中部的网页,还负责教工团总支。这些工作的累积报酬都是和其它新聘老师一模一样的。到现在为止,我也从没有因为工作的原因向某个领导申请多加过一分钱。我工作至今,国家一级刊物上面已经发表了14篇文章,但我只收了100块钱稿费,每次学校年终成果申报,我报是报了但是从没去领过一次奖金。我做了就感觉到了工作的快乐,奖金就没什么大不了,我从工作中收获到的已经远大于金钱的价值。钱,我将来会有更多,只要我强!实际上如果我不强,那么我也过不了太长的平静安逸的生活。现在的竞争是那么的残酷,社会的新陈代谢快,你为了蝇头小利纠缠不清,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自我完善上面,那样长远价值可观。所以说,年轻人,现在你能得到多少?你要得到多少?20、30、40、100、200的出入争辩什么?我们要的就是多工作、奉献,多完善自身的素质,多抬高自己的层次,多巩固自己的地位。当你真正强大的时候,你会觉得为眼前的蝇头小利争执是多么的可悲。
每个人从自己能思考人生开始,15岁、20岁、25岁到70、80岁乃至到寿终正寝前的那一刻,都应该时时回顾你人生的历程,回顾你这一辈子,是碌碌无为还是事业成功,是穷困潦倒还是小日子有滋有味,是一事无成还是有那么点儿存在价值,如果总是后者那你就无需后悔。我想,作为一个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老”人面对各位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人,我要讲的也是这样的东西。你愿意成为何种人物,其实都决定于你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果每个年轻的上岗者能用进取心完善自己的灵魂,用责任感武装自己的精神,用奉献精神指示自己的行动,用全心全意的工作回报我们的社会,那么你这一生就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