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国际教育, 孩子心声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读书、写作、做人开悟的基础

今天,为“高中语文及班主任——王伟奇名师工作室”做了一次交流,感恩所有!

看了伟奇读《大国教育》的笔记,她说,她一边读,读到某句话,某个情景,眼前就出现了我的身影。

李特级在我交流后,谈了工作室的读书安排,工作室里每一位老师,人手一本《大国教育》,从现在开始到八月底前,每人写3000字以上的读后感。

很是感动,更是鞭策,我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不断出现更好的自己吗?

任重道远,始终在路上——

————————

下午,特意去与朋友交流,听听建议,朋友谈到,一件事情结束后,得迅速放下,别做停留,继续前行;

聊到禅境,聊到易经,聊到工具,聊到心灵的境界;

聊到生活中的所见,聊到一些细节反映出来的人的格局,人的心胸,放在同一平面里就能看出差异。

深感朋友其内在的高度、思考的深度、涉猎的广度又在精进,颇受鼓舞。同时,又想起毛主席说的“一天不学习,就赶不上少奇同志”之语。

学习在路上!

还聊到,开悟,聊到点化。

朋友对我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有友如斯,人生之大幸!

————————————

在《做温暖的教育》一书十二字里,最后一个字就是“悟”。

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下的两个人,虽然在对方眼里同样渺小,但他们的地位不同境界也不相同。

书中谈到了“渐悟与顿悟”,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悟有渐悟和顿悟之分。
在《六祖坛经》里有这样二首畿子: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一首畿子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这里强调修行的作用。

第二首意思: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神秀之偈是渐悟之道,慧能之语乃顿悟之偈。

教育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想学生达到无为之境,就需要有有为之育。教育既有大众教育也有精英教育,所以既要有渐悟的教育过程,也希望有顿悟的时刻出现。

给时间、空间,让孩子自悟
在比较中自悟
让孩子们相互碰撞着自悟

我们自己也要悟!

悟,是需要静的。
我们的心灵要保持一种状态:静!
能悟者必心静,静极则通灵。
人是需要安静的。爱因斯坦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

怎样从别人的文字里,悟出涵韵自己的养料呢?

一篇一篇的读,读到某篇文章的时候,读完了,停下来思考: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义何在?

怎样写的呢,读完后心里有什么细微的感觉呢?引发了你怎样的遐想呢?

慢慢地读,慢慢地品,心就安静下来了,心静下来了,悟性就养出来了。

一本书,不要急于读完,但又想快点读完,那就分几次来读,首先翻一遍。觉得可读,再慢慢来读,或者随手翻着读。

有些书,反复去读,总能给你新的启示。

——————————

自己写的文章,我会反复地读。

我想要写的目的达到了没有,文章境界是不是出来了,我要讴歌的人物准确表达出来了没有,文字表达有没有无意中太锋利,等等——

遇事多看看,读书多想想,渐悟的过程也可能出现顿悟!

30 thoughts on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读书、写作、做人开悟的基础
  • 王子菡说道:

    记录大休一个人的旅行
    很久没有在陶妈的网站上评论过了,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在这次五月大休的这次旅行。
    紧张的A-level数学考试终于过去了,迎来了我最期待的五月大休,为什么呢?因为我和国二的学长准备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摄影比赛,主题是风土人情,我们相约一起前往凤凰和吉首拍摄。
    23号才考完考试的我,24号在家稍作休整之后,25号踏上了前往怀化的高铁,因为没有直通凤凰的高铁,只能在怀化住一晚后次日坐车前往凤凰。我记得我之前有跟家人一起去过凤凰,但这次一个人出来,真的感受到了很多在跟家人一起出来感受不到的东西。凤凰古城,一座风景优美的古城,走过那里坑坑洼洼的小路,穿过一条条窄窄的小道,坐着小舟在湖上欣赏美景,逛了逛当地有名的小吃街和卖各种各样玩意儿的小摊。记忆最深的是一条小巷。很窄,可能三个人都无法并排走,一边是两三米高的围墙,围墙外应该就是湖边,另一边就是当地的人们开着的店铺。有卖饰品的,有开江边旅馆的,有卖当地特产的,我记得有个卖芝麻饼的店子我隔着好远就问到了香味,循着香味找到的店子,还有小吃铺等等。那里有很多很精美的小饰品,我很喜欢这些小东西,很小一个但是十分精美,戴在手上爱不释手。穿过小巷,就来到了湖边,尝着买来的芝麻饼,听着音乐,吹着微风,打着一把伞,在湖边走着,想想就觉得很惬意吧,看到美丽的景象或是人就驻足拿起相机把美好的一瞬记录下来,其实生活本就如此惬意。在湖边散散心,任何烦恼都会消失的一干二净,生活都慢了下来,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这美好的一切,这应该就是凤凰这座美丽的小城神奇的魔力吧。下午六点的时候我们乘车前往吉首,在酒店稍作休整第二天带着满满的精气神去了乾州古城拍摄。在那里,著名的风雨桥上,很多的老人们三五一群,有的绣着鞋垫,有的下着象棋,有的乐呵呵的谈论着,吸引我注意的是刚上桥那里围着一堆的人,走进一看人群的中央是一个盲人,嘴里不知在嘟囔什么,也不知道手在比划什么,周围的人一直盯着他,我觉得很有意思。古城中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路永远有千百条,感觉每条都能通向我想去的地方,要是没有导航我可能就会迷路了吧。
    本来五组照片需要五天才能全部拍摄完的,但是时间原因要开学就只能把行程缩短,没有过多的时间休息,虽然这过程很辛苦,每天都在到处奔波,但我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毕竟没有付出哪会有回报,在准备比赛的同时同时也让自己散散心,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个一个人的旅程,虽然很辛苦,但我认为值得。还有就是,国一的最后一个学月了,要改掉之前的状态,不去想乱七八糟的,对别人的言语不放在心上就好,因为知道所有事情都有说清楚的那一天,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所以啊现在先做好自己搞好学习,该来的都会来的,只是现在缺失一段时间而已,要经常对自己说,Tty your best.

  • 黄明琦说道:

                      读《大国教育》后感——

    听了分享之后
                                                                        ——题记
            知错能改不只只是学生的专利。
    为什么学生一直在成长,而大部分老师停滞不前一直留在原地,老师们都一直催促学生进步,却忘了进步自己,但老师只有进步也许才能更一步地进步学生。
    进步是建立在反思上的,依照传统思想,老师只需要纠正同学的错误,要求同学们去反思,忘了自己也需要反思。就像这篇文章一样,说了张主任与一名学姐的故事,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是这个孩子教育了我。”这是张主任说的。老师也是需要反思,需要纠正错误,这样才能真正的进步自己并且进步学生。因为就想陶先生说的“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室永远构造不出学生向往的圣殿。”
    我会慢慢学会反思。

  • 谢雨沐说道:

    今天没太多的时间来翻阅《大国教育》,就随便聊聊今天吧。中午也跟洁哥做了剑6的雅思听力,重点放在了Section3和4上,发现一开始一个都不对,到后来居然逐渐对了3-4个,还是很欣慰的……听力还是会听出感觉出来,只要你肯努力。明天开始听一套套的试题,好好加油吧。雅思,努力!!!

  • 龚婉婷说道:

    读《大国教育》——听分享之后有感
    今天读了第161页的——听分享之后。
    这篇文章里面内容大致是讲一次例会陶妈听张主任的分享及听完后的感触及陶妈去请教其中的故事。
    文章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陶妈后来去请教张主任的故事。故事讲了张主任上了英语课后提问学生,学生一时没答出来,张主任就说了一句重话:“Shame on you.”这句话于老师而言,可能就是随口一说。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就是巨大的心理伤害。好在,张主任醒悟过来,并道了歉。
    可以说,老师非圣人,老师也会犯错。但老师有时会碍于为人师尊的面子,做了就过了,也没有去道歉什么的。这就意味着,会伤害到别人。但像张主任这样,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勇于承担、道歉的老师,是难得可贵的。
    这也表现出,反思的重要性。我们个人需要反思,民族需要反思,国家也同样需要。借陶妈文章中的一句话“不会做全面检查的人,不会发现一身的病痛。”若个人无法反思本身,是悲哀的;若民族无法反思本族,是悲惨的;若国家无法反思本国,那这个国家,注定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之上的强国。
    但,只会反思,还不够,也只是达到了一小部分,我们还要做到的是——改正。从反思中意识到错误,再改正,再进步——做到这些的人,才能真正谈得上优秀!我希望成为这种人,也一定要成为这种人!
    最后送大家一句英文——Learn to reflect on your mistakes.

  • 刘洁说道:

    《大国教育》里的张修明主任

    刚拿到我们班主任陶妈的新书,便注意到封面书名上的英文翻译“THE EDUCATION OF A GREAT POWER”,相比之前所拜读的《易经里的教育》又更综合大成的国际化了,再与其中各种海外学习交流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就已潜移默化的传递与我们这学贯中西的大观。
    昨天收到自己期盼已久的这一本,便连忙开始在晚三和中午第一遍来宏观拜读。“我为写下的每一句话负责”这不止是一份底气,一份承诺,更抑或是一种真正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在此其中,书中人物除了我们身边的同学,最实际接近我们的便是这个现于纸上字里行间“不同侧影“的张主任。
    三读论中那个面对新一届学生自主管理微笑着说:“支持77班“的张主任;那个由家长分享人生第一桶金经历而真诚感叹”示范是最好的教育“的张主任;以及三具论中在例会满心感慨地回顾意外找到的以往学生老信件的张主任。这些我们在场或不在场的片段,无一不带着那份对国际教育的信心折射出一个不同视角的雄伟剪影。
    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相比北上广那自带的地区性优势及人们更高的国际教育意识,如此作为湖南省国际教育先锋者老校在十余年前便有此远见并坚持至今,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同样正如陶妈书中大师论所说的一样“孩子目标是否能够达成,取决于实施标准的建立,简单点也就是帮助孩子达到最大发展区的方案。”从前有以往的从同升湖畔走出转而英美踏板而最终步入牛剑的女神学霸王俐舟,刘静怡。如今也有接踵英美高或预科课程来追求名校的学长学姐甚至同届。这个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带着持续的坚守源源不断的输送着莘莘学子前往海外。
    而这些,是我们平时不曾看到的国际部以往的辉煌成果,也是我们平时未看到过的张主任,带着初心,带着感动,带着成就。在连纯粹教育都变得如此功利产业化的如今世界,伴随而来的不仅是人们的焦虑不安,更是不断探索的调整与摸索。来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得到伴以终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这个“利益”,绝不是金钱。
    陶妈在序言中有说到“希望能为学校,家庭,社会如何成为一个教育共同体来影响孩子,提供一种参考,或许还能为返璞归真,发掘中国教育智慧..” 换种方式来看,这也是一本书来作为指引,的的确确去唤起世界教育工作者的良知。相信也可以影响这世界,在乱象下去发展一个不以消耗残存情怀为支撑来抵抗现实,而是真正充满幸福感的团队。
    如今看来,学生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是对所有的所有最好的支撑。不论是对这份十余年坚持,抑或是报以一个更高平台上可预见突破常规的闪烁未来的可能性。
    作为责任,更是回馈。
    2018.05.29
    刘洁
    最后,不禁想起和自己一直以来对一切的回答一样,没什么其他,只是因为看过更大的世界后,就再也不甘心留在原地。不甘心就是动力。

  • 何丞说道:

    有的时候,我很喜欢看书。并且,喜欢独自一个人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不再出来。每当在这个时候,我总是能够从书中悟出一份道理。初中的时候,我还会喜欢写小说,有的时候,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突然,就会从我写的书中悟出什么。原因就是,每一次写作我都是在总结我自身。

  • 杨瑶说道:

    今天又读了一点大国教育003页的标准,在一开始就要立起。我需要对我们自己制定对自己的制度并要求自己完成。我们在其中一点一滴滴的进步。所以标准,在一开始就要立起一定不会错的。天真的年纪,盛产梦想,很多的梦想,只是想得美,但是我们相信做一百个梦,总有一个会成真的吧!在此我要感谢教育我们的所有的老师,是你们让我们离我们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 张紫玟说道:

    今天读了”听分享之后”
    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明白了要学会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多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的不足,站在客观角度,清楚认识到然后改正。
    这是一个过程,结果如何在自己,反思到自己的错误,分析做法,你会有进步便是成长,大家都能做到反思,那么没有人不在成长,人人都在成长。

  • 蔡依灵说道:

    今天感觉还比较放松吧,没什么作业,明天应该会比较忙的,今天不仅做完了作业还搞懂了数学的题目吧,今天还算不错吧,以后也要好好努力,最后希望以后学习的态度也能好好的

  • 申佳蕙说道:

    今天我阅读了陶妈所写的《大国教育》中的”听分享之后”,里面张主任与一位同学的聊天短信,里面教育了老师的故事内容都让我收获了许多。这让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思考这句话应不应该说出口,会不会打击到别人的自尊心,并且我们要学会反思,将身上的缺点都一一列举出来,这样才会进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后我也体会到在国际部需要不断的锻炼自己,执著坚守自己的梦想。

  • 李嘉珂说道:

    2018/5/29
       今天我们一天都在上课,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学习,由于今天是音乐晚自习我没看那本书,今天音乐晚自习弄得我们很累,目的是为了我们6.9的展示会表演的更好。
    加油吧!

  • 师丹妮说道:

    星期二 5.29
    今天的读后感,陶妈有教我们怎么理解读后感。读后感要知道作者写的目的,清楚作者的想法。今天这篇是一个同学通过张主任的文章写到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就是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优点,继而不会改正和发扬。一个不了解民族的人,是肯定不能做时代的领导者。学不会反思,是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从而达不到改正。集体是共同营造的。反思很重要。

  • 严梓佳说道:

    回学校第二天了,状态还是有待调整,不太在状态。
    今天又看了大国教育,看的是"听我分享以后"。讲的是张主任不经意的翻出了几年前学生给他写的一封信,并重温一下,还回了那个学生一封信。看完,虽然不是我,但我也感到了温暖。

  • 汪云鹤说道:

    五月二十九日星期二在今天我们去感受了上镜的感觉。每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配合着拍出自己的一个简短介绍将会作为我们六月九号展示会的序幕。在放学后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又一次和国际初三的同学进行了友谊赛。虽说本场比赛我们输了,但是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这样也只会激发我们的上进心,把自己的篮球技术练的越来越好。也让我们从篮球之间促进了我们的友谊。自从陶妈的《大国教育》出来后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去看上几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今天我读了一篇“要记得有恩于你的人和事”为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也讲述了一则故事。故事讲的是晋文公重耳在以前逃亡的时候饿昏,还是在一位名叫介子推的随臣割了自己身上的肉煮熟后,救了晋文公的命,等他成为了一国之君后奖赏了所有随他一起逃亡的臣子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带着母亲隐居深山。晋文公很羞愧便去找介子推,一直没有找到,有人献计,放火逼人。等火熄灭却已经看见介子推背着自己的老母亲坐在柳树下死了在为介子推装殓时,看见了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此后介子推死的那一天被定为了寒食节。然而在晋文公第二年去奠祭时,那颗被烧死的柳树又重新复活长出来嫩芽。晋文公便赐柳树为清明柳,寒食节的后一天也被定为清明节。这个故事让我的感触良多。清明节可以就说是感恩节,清明节上坟祭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情怀。对于历史我们需要牢记,但是同时也应该去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发展的人和事,比如现在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也是费尽了心血。把我们送到国际部。没有初中部老师的培养与荐举我们也走不到今天。所以说我们更重要的是懂得感恩!!!

  • 李妍说道:

    今天我阅读了《大国教育》中的“听分享之后”这篇文章,读后有感。陶老师通过张主任的一件小事而得出了一个大道理,我领悟到,我们应该懂得自我反思。不会反思的人,身上就会有一身的毛病,如果不去反思,既不会发现,也不回去改正。不会反思的民族,就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果不去反思,就不能成为时代的引领民族。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室,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造成一点点小小的插曲。恶语相对学生,不一定是正确的,可能会学生造成很大的心里阴影。如果及时发现,就应该去反思,去改正。所以我们不管什么身份,都要学会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足,对我们自己的未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 赵柯瀚说道:

    读大国教育随笔:
    今天我读了听分享完之后,这整篇文章是记叙了张主任和一名学姐的事,读到最后一段,我才发现这篇文章的精华,其实反思不只是我们学生应该做的事,老师也是需要反思,需要纠正错误,这样才能真正的进步自己并且进步学生。因为就想陶先生说的“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师永远构造不出学生向往的圣殿。”
    这就是我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并且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好好的反思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希望读完大国教育这本书,能把我的思想提高一个档次!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 Helen说道:

    今天读了《大国教育》中的一篇“深者听来不觉浅,浅者听来不觉深”有几点感触。首先,陶老师写的这些文章真的跟她平时说话一样一样的,很多文字读下来都有熟悉感,看书就如同听她在教室讲话,因此而庆幸每天都能跟着77班的孩子们一起听到陶老师的“讲座”。其次,要悟出或者听懂她每天讲的东西并不容易。虽然陶老师确实已经将哲理生活化了,浅者听来不觉深,但如果不去领悟这些话的内在含义于己也是无所增益吧。所以说,这本书值得去多读几遍多去领悟。回想我这段时间跟着陶老师学习的经历,陶老师讲的班级办理原则听起来都很简单。我有时候也以为自己一遍就都听懂了,但是实施下去之后发现会出一些问题。再去听陶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会顿悟自己原来的理解是错的,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再次发现自己的理解不够到位,然后再去领悟,再去调整思路,再去纠正……就是这样不断地在领悟中学习和提高。举个例子来说吧,陶老师第一天在班会上说,我和Eleven是陪聊师,每天陪着他们学习英语和数学。我们对于“陪聊师”这个角色的定位和领悟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第一阶段:感觉“陪聊”这个角色地位好低呀,陶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定位,学生会不会完全不听我们管控?我们很是担心,其实是我们那时候没听懂她的话。
    第二阶段:记得衔接班刚开始的时候,我和Eleven都很紧张,我们对“陪聊”的理解大概就是每天从早到晚陪着他们,管理他们,事必躬亲,每天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记得开班后的几天陶老师笑着跟我们两个说“不要那么紧张,每天陪着他们就是了。”那天,我们也明白了陶老师的用意其实是保护我们,让我们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专心教学,然后在观察中学习管理班级。这个阶段,我们挺累,班级出现的问题也挺多。于是,观察陶老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听陶老师的指导和梳理,学习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第三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陶老师强调了学生纪律和学习自主管理,我们也跟着调整自己的定位,调整对“陪聊师”的理解,我们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伙伴,重点负责学习相对吃力的学生,还是会有较多的主观干预,没有足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问题会再次出现,比如只要老师不在学生就难以平静下来学习。
    第四阶段:班级自主管理效果不错,学生能够实现了自主管理组长负责,学习劲头足了,学习习惯也形成了。我们对“陪聊师”的定位又有些变化了,也感觉我们都轻松且得心应手了,只是远远地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学生,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给松懈的同学及时引导;虽然这个阶段还是会有不断出现的小问题,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调整。
    我现在每天仍然还要思考,我在这个岗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是最佳的状态,仍然还需要不断再去领悟再去做微调。陶老师的金句:领悟是一个漫长又螺旋上升的过程。

  • 李昭铭说道:

    今天我看了陶先生的《大国教育》中的“听分享之后”这篇文章,主要是并于张主任的故事,是一封张主任的学生给张主任的一封信,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写在了这封中,陶老师就觉的这其中必定有故事,张主任说:一次上英语课,叫那位同学回答,但她没回答出来,随囗说一句“shame on you”,中文意思是“你应该为此感到羞愧”。张主任后来诚恳地道了歉,老师向学生道歉,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就是陶老师说的:勇气不是凭力气,而是自我超越。不做全面检查的人,不会发现一生的痛……这是陶老师写的感悟,陶老师还教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

  • 刘佳坤说道:

    5月29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一天都是在上课,不过不止是在上课,也在为6月9日的表演做准备。今天上课的状态早上比较好,下午就有点打瞌睡,今天肚子有点疼。晚自习的时候,我拿出《大国教育》,看了“听了分享之后”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张主任对他的学生欣欣说了句重话,然后很后悔、内疚,所以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不过张主任很有勇气,马上就给欣欣道歉了,这还是比较伟大的,因为不一定所有老师都会有这种勇气去给学生道歉!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不做全面检查的人,不会发现一身的病痛。一个不会反思的民族,是不可能成为时代的引领民族的;一个不会反思的集体,也不可能成为永远的英雄集体;一个不会反思的人,永远也达不到精神的高地;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师永远构造不出学生向往的神殿。这句结尾让我很有感触:不是什么都是完美的,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的错误,自己没做好的地方再改正,努力做到最好,坚持!今天两节晚自习都在练音乐,说实话还是比较辛苦的!但是就是要这么辛苦,6月9日的表演才会更精彩!相信我在国际部一定能走出别人走不出来的风范!活出别人活不出的样子!做最好的自己!

  • 卿浩南说道:

    今天,我感觉很好,我还读了大国教育里的一篇文章,名字是听分享之后,讲了张主任的一些感受。我觉得感触很深!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最后一段话! 不做全面检查的人,不会发现一身的病痛。一个不会凡思的民族,是不可能成为时代的引领民族的;一个不会反思的集体,也不可能成为永远的英雄集体;一个不会反思的个人,永远也达不到精神的高地;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师永远构造不出学生向往的圣殿。

  • 林宇涵说道:

    我很庆幸我选择了国际部这条道路,在追条道路上我学会了很多,在这条道路上我成长啦我学会独力了,我知到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了。今天读了陶老师的《大国教育》。读了陶老师写的听分享之后, 读完之后我十分的敬佩张主任的为人,他可以向学生主动承认自己当初所犯下的错误,对于现在的许多老师来说是很难得的,他敢于去面对自己当初的错误,还敢意去承认,敢于改正自身的错误。从而我从中学到了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应该反思自己做的,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在学习这个过程中我们注定会放下很多的错误,这就在于我们犯了错误之后是否会反思自己做的,或者是改正自己做错的。

  • 赵祥说道:

    2018/5/29
    今天我读了《大国教育》大师论中的我们的方向,
    陶妈去看望乐于先生,碰到了天舒先生,天舒先生在陶妈和其他人对乐于先生的关心中理性地拒绝了所有人的关心,为乐于先生的健康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人为什么是高级动物是因为我们是有思想有理性的。
    我无法改变全世界,我便改变我自己。

  • 邓琳说道:

    今天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上课听了如何把写作文的逻辑练出来,然后也增加了很多的词汇量,今天也看了一篇《大国教育》,感觉每天抽一点时间来看这个,真的是很惬意又很充实。每天都保持这样下去能收获很多吧。

  • 颜铭辉说道:

    今天是来国际部的的十九天。
    今日继续拜读陶老师的著作《大国教育》
    今日所阅读的故事名叫听分享之后
    故事讲的是张主任在例会上分享他的感受,他告诉会议的人们,他在找文件时无意间找到一封信,是之前的一位学生给他写的感谢信,张主任在分享时提到了教育老师的字眼,陶老师深感疑惑,电话询问张主任,张主任这才说出其中的故事,原来是张主任在课堂上言语重了骂了一位同学,虽然课后道歉了,但一直无法释怀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读完了感受颇深,老师虽然是权威,但不是全是对的,老师也会犯错,一些老师会保持自己的权威而对犯了错误而无动于衷,很少有老师像张主任一般主动道歉,一直挂记于心。
    人这一生啊,一定要一直进步,不能因为小有成就就沾沾自喜,忘记本心,就此停止不前,要不断改正错误,完善自己。

  • Angel 匡梓烨说道:

    读书,确实很重要。
    我从出生开始应该读了不少书吧,在我人生的每一次升阶,都要经历读书这一关。不得不说,书确实是人类发展的一大阶梯。
    不过有的书我读起来会觉得很枯燥,因此就会不太愿意继续读书。其实很多书的意义也不像它的表面一样,只有浅在含义。
    读书要静下心来,才能读到心里,才能读到潜在含义。
    期待,未来的自己。

  • 谭达明说道:

    5月29日 星期二
    我看了“听分享之后”觉得每一个人无论什么职位都应该找出自己的错误并承认然后再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

  • 张傲说道:

    五月二十九日 星期二 晴
    读《大国教育》——强调是中国人,是希望将中国的优秀分享给世界.
    读后感:在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情是激动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虽然是他自己的钱,但是这却展现出了个人的素质,再然后就是中国人的素质。他这样的行为,就是往中国人的脸上抹黑。不管怎么样走出国门后,我们都要好好的为国争气,同时也增强自己的本事!

  • 熊佳乐说道:

    今天写读后感,看的文章是听分享之后。我看到文章的前面是记录了张主任例会的过程,张主任分享了06年时他的学生给他的一封信,然后他现场回了信,分享给了例会在座的各位。后面则是陶妈的感受及陶妈对这件事缘故的好奇,张主任又分享了这其中的故事。
    这些故事,主要是为了说明,反思的重要。

  • 刘文易说道:

    今天星期二。
    今天我看了《大国教育》其中一小篇名字叫:学习有什么用。其中有一个小锅子让我记忆深刻:一颗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篱笆,或当柴烧。十年的树可以做檩条。二十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只要我们努力的坚持的学习,到不就的将来我们的收获肯定就越来越多。

  • 肖子涵说道:

    《大国教育》篇章“深者听来不觉浅,浅者听来不觉深”读后感:
    这个篇章是随意翻到的,陶妈的书,里面的故事都是分开的。所以随便翻到哪里都能读,于是认真的翻阅了起来,全篇不长,一页多,但场景真实,讲的是陶妈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报告厅授课,其实这个篇章本来应该是给教育工作者准备的,但是,我也看完了。也有点感悟。于是乎,写在这里。
    我做过公共演讲,这个东西肚子里要墨水的,好几次,即兴演讲(在班上),上了台面,脑袋却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讲。好多东西忘的干干净净,我还需要很多很多的沉淀。而陶妈在台上的挥洒自如,现在的我,万万达不到,几分羡慕,几分懊恼。
    “调理清晰”“目标清楚”“有用”“有趣”“不难”这是陶妈写在纸上,分享的经验,对我来说,已经是无比的宝贵了。黑暗中,找不到路的我,摸索中发现了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字,孩子,放心走吧。”

刘洁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