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教研教改, 高考研究

真性,创见,让作文个性化《直击高考考场作文》前言

   直击高考考场作文                                                    真性,创见,让作文个性化

            ——从近三年高考阅卷中发现的共同问题谈高考作文写作

                                                                                 陶妙如

        同学们,大家先算一个数:一名阅卷老师阅完一篇文章平均用时一分半钟,一天按八小时算,一人一天阅多少?

       再思考一个问题:电脑打分,人脑看文,如果看到的文章基本一样,你说会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通过近3年的有关数据我们发现,3年来一类卷数量在递减,而平均分维持在40分左右,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如下问题:

       “大部分作文没有自己的思想,缺乏独立思考、审美体验,没领会命题者意图,立意停留在表面层次,部分还很肤浅”“写作基本功不扎实,对议论文、记叙文写作大多只是一个框架,材料陈旧、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论证简单化、幼稚化,缺乏说服力,描写缺乏感染力”“书写不工整,欠规范,潦草者为数不少”。最关键的是:

         1、不能围绕中心作文。2009年近九成的考生写的是议论文。其中约6成考生在阐明题意后便不是将一个正确、适当的立意进行下去,而是搜罗原已准备的各方材料,无逻辑地拼凑在一起。还有一部分考生混合两种或三种立意,尽管都是合适的,但违背了议论文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论证的原则。

         2、缺乏论证说理能力。只堆事例,不分析说理。

         3、选材关注当下不够且不精,历史和文学的人物或文辞依然占有较大比例,而媒体的虚假化的信息又多未经考证的加以运用,其真实性大打折扣;用材不能发掘其效用。

        4、语言问题。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准确和简洁应放在首要地位,但华丽的文风仍然盛行。意思空洞、混乱的排比和对偶句仍不少见。

 

        考场作文是应试作文,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的文章自然难以达到尽善尽美。事实上,高考作文也不一定要求考生写出“传世佳作”来,它只要求是优秀的“考场作文”就够了。我们甚至可以说,一篇考场作文是否“优秀”或“较好”主要不在于文章本身是否完美,而在于是否比其他作文多一些新意或创见,是否给评阅人带来更多的审美刺激。归根结蒂就是让评阅人看到文章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并为之折服,从而打出高分。

        高考作文就是在这样一个并不华丽眩目的戏台上跳出其个性的舞蹈。

        记叙文的个性,是在题目许可的范围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挖掘自己在生活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修辞立其诚”,结构、语言都应服从自己对于生活的“感觉的结构”。

        议论文的个性,就是要表达自己对于一个公共话题的创见,不人云亦云。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创见”,不应是一味求异的“偏见”,而是能说服人、启发人的“洞见”。在当今社会,对于任何一个公共话题,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多角度解说,一个有个性的洞见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对不同意见的明辨的基础之上,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辨证统一之后的“我认为……”,才是评阅老师所乐见的思想和个性。

        不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首先都得掌握基本写法,而这些写法经典又大都收藏在我们的教材中,好好利用教材:精巧的结构,灵活的修辞,严谨的论证,动人的场景无所不有。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取乎下得乎无。

 

          考试自有情趣、理趣和无尽的妙趣,读破文章随意得,深挖学问自然来。语文是智慧的,而作文是你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智慧地把握生活,融入考试,高考作文的高分会自然来临。   

                                                         陶妙如

                                                       2009-7-29

文教类——学生作文系列丛书

《直击高考考场作文》
作 者:
陶妙如    
书 号:
ISBN978-7-5438-5959-3
定 价:
¥25.00
出版时间:
2009年8月
所属类别:

3 thoughts on “真性,创见,让作文个性化《直击高考考场作文》前言
  • 陶妙如说道:

    2009年第25期5版

    编前语:2009年高考已落幕,高考作文题仍一如既往地引起社会各界以及网民热议。结合各方讨论焦点,本版试整理出以下“四宗最”。

    最流行——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北京)

    题目要求 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支持方观点:新颖独到,亲切平和

    今年作文题有三妙

    1.翅膀。这显然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学生应把握其基本内涵——支持、鼓励、鞭策、不断前进的动力等。考生在这种模糊的概念下,把握题目要求,有助于激活考生思维。这个题目令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2.隐形。这个词语决定着“翅膀”必须是“看不见”的,“默默存在”的事物。绝对不是显现的,具体的事物。3.“翅膀”和“隐形”是一个和谐整体,要整体把握来完成这篇作文。(北京四中高级教师连中国)

    打击作文“速构派”

    这个题目最大好处之一,是给了学生个性化的写作空间,这在以议论文见长的高考作文中,可算是一次难得的好题目。中学生作文一直要求写真话、述真情,但由于这些年高考中议论文很多,教学里对于学生的议论文教学自然成为重点。这使得一些学生喜欢作文“速构”,也就是平时背一些例子,现场根据题目,打个框架,往里“填肉”。“速构”是一种很难出彩的做法,考生真正的思想深度和写作能力往往被掩盖。(北京八中特级教师刘运秀)

    这个题目出得巧

    它引导同学们去思考自己身上的潜能、潜力、意志等问题,以及开发这种潜能和潜力,使意志得以张扬的条件和办法。比如说这个“翅膀”,它是一个比喻,可以被理解为很多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这样既可以考查同学们的形像思维能力,也可以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大新)

    反对方观点:空泛飘渺,有失公平

    太飘渺,没内涵

    首先,这是一首小女生唱的流行歌曲,对于那些有宏大叙事观的男生来讲,说自己有一双小翅膀,是件很别扭的事。其次,这个题目太飘渺,就如同无题是一个效果,任何事都可以往上扯,这就会让那些考前背过范文的投机分子得利。此外,题目本身看不出内涵,命题者大概想通过流行歌曲体现贴合潮流,但是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潮流,不是内涵上的潮流。在那么飘的题目下,考生很容易把文章写得更飘,最后在文章中传达不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如果是我来写,要么是写厚重的题材,涉及社会和苍生的,用大气魄去压住飘的题目;要么就是回归简单朴素的生活,去体现真实的情感。但不管怎样,都不适宜再做矫揉造作的抒情。(少年作家蒋方舟)

    选题忽视公平

    熟悉流行歌曲的考生占考生多大的比例呢?熟悉张韶涵和不熟悉张韶涵的,熟悉这首歌和不熟悉这首歌的,喜欢流行歌曲的和喜欢美声唱法或者民族唱法的考生,分别有多大的比例?这样的命题对他们中的一些人公平吗?一些学生可能刚好关注了,因此会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种题目的命题不够稳妥,是应该慎重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

    对今年的作文命题有不少遗憾,我从中发现了自己的“愚笨”。比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看后如同坠五里云雾之中,写什么都觉得对。(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最“俗气”——我说九零后(天津)

    题目要求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支持方观点:将“俗”进行到底

    贴近生活,有话可说

    这个文题虽然仍然延续了几年来的常态——俗,即通俗——体现命题者将“俗”进行到底的决心,但是,“俗”中却洋溢着新鲜浓郁的时代气息。

    从命题本意上猜测,命题者试图让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贴近个人实际,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引导语文教学和学生们关注现实,关注实际,感悟人生,思考个人。从这个角度上看,文题是相当不错的。古人说:“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学生作文就应该“合为事”、“合为时”而作,写出的文字于世有补,于人有益。“80后”也好,“90后”也好,都是近来社会热议的话题,本届学生是“90后”最年长的一拨儿,他们也常常以“我是‘90后’”相标榜,言外之意,你们都过时了,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你们应该理解、尊重。那么,“90后”们真的对自己的特点有一个清楚了解吗?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优劣吗?他们能够摆正自己和他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吗?因而,该文题确乎有其现实意义。(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特级教师李天嵩)

    反对方观点:题目设置过于“城市化”

    题目是为城里孩子设计的

    我知道,在大城市里所谓“90后”当然是个问题,从中可以生发出无数的感慨。但我也知道,现在所谓“90后”的问题也不过是出在大城市当中,因为大城市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环境,至少有另类一些的资本。我知道的乡下的“90后”们,如果不是想考大学就是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而且由于与大城市录取分数线的差异,真正上学的“90后”们没时间思考关于自己这个数字年代的事情,也未必有这种资讯。老实说,看到这个题目时,连我这个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有些发蒙,我真的不知道处于穷乡僻壤的考生怎么应付这等题目。(五岳散人)

    最有口碑——踮起脚尖(湖南)

    题目要求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表述简洁 寓意丰富

    题目要求短短两句话,二十几个字,便规定了作文的内容、标题、字数和文体,简捷而明确。相对于湖南作文命题的总体风格,显示出另外一种风貌。自2004 年自行命题以来,除2007年“诗意地生活”外,湖南的作文题均有较具体的“引导语”或“阐释语”。这些围绕文题而设制的提示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理解题旨,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但“形象大于思想”,这些提示有时会束缚考生的思维,有时则嫌罗嗦繁冗。今年湖南卷作文表述风格的转变,应是命题组在比较辨析基础上自我反思、主动反拨的必然结果。

    此外,作文题“踮起脚尖”是一个动词短语,勾勒出一个富于弹性和张力的喻义性动态意象,意蕴丰厚,耐人寻味。从立意的角度看,文题以“踮起”为标志性词语和思维核心,围绕个体的人的“提升”、“发展”这一中心,至少蕴含“励志”、“认知”和“践行”三个层面的寓意。主观上,可引申提炼“不满现状,争取更高”、“努力进取,追求卓越”、“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等观点;客观上,可引申提炼“升高而致远”、“更高才能更阔”、“挖掘潜力得发展”、“目标要有可行性”等观点。意象鲜活,含义丰富,可引发思想、文化、学习、实践等方面的多极联想和思考,从不同角度提炼中心和观点。(长沙市长郡中学高级教师易小平)

    真正的好题

    有普适性,有选拔性,有导向性,还融湖南的厚重蕴藉与现代气息的轻快与超越于一体,有人文关怀意识,有人的主动呈现精神!有普适性,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成绩优劣均可动笔;有选拔性,能写,但要写出水平,就非思维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积累丰厚的学生所不能;有导向性,为中学教学如何真抓实干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导了好向!(湖南省中学语文专业学会理事、高级教师陶妙如)

    只要一看到这个题目,心里就舒畅

    一个动宾式的词组,最具弹性的词语是“踮起”,整个题目闪耀出灵性的光芒。在写作时,可以反向切入,即踮起是一种生活的姿态,踮起脚尖干什么呢?写作者可以任意抒写。还可以顺向切入,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然后描写踮起脚尖的那种翩然的姿态。此题被押中的几率为零,有一定限制,又有足够的自由。很容易激起考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考生的灵感。有人把湖南卷的作文评为第一,我赞同。(网友点评)

    最朴实——常识(广东)

    题目要求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支持方观点:朴实而具现实意义

    社会应当回归常识

    中国社会普遍是一个常识比较缺乏的社会,或是把常识变成高大的真理,或是熟视无睹。我猜想出题者的目的是让大家对常识有种平常心,对常识有个尊重的语境,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教育里面,经常会忽视常识或者是把常识当作一个不可及的真理来宣传,比如说过去教育孩子时,会说扶老奶奶过马路,其实只要是人,就会这样去做的,不分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不分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这样做,这是常识,根本不需要特别指出;官员不应该贪污,这是常识,可是经常见到宣传某个官员很廉洁、不贪污……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需要回到常识、回到尊重常识。常识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方面,但是我们往往遗忘掉,不注重离自己最近的、当下的事务,反而只注重一些很遥远的事情。我想出题者也有这样的指导思想吧。(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

    尊重常识并基于常识地生活

    何为常识?常识如何得以建立?具体语境之下,常识的价值又应该和现实世界形成怎样的反馈和互动?常识的力量,又如何使得社会中每一分子距离具备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美好道德的现代公民要求更近,距离愚昧盲从、智性德性尚未启蒙的臣民角色更远?常识的普及,又如何推动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坚定而不失方向地前行?可以说,正因为呼应了现实生活中一种普遍而略显焦灼的社会情绪,“常识”一题才凝聚了当下民意如此集中的言说;反过来又可以这样说,这种集体情绪的炽盛,又一定程度印证了当前社会文化和公共生活中常识感的匮乏和稀缺。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语文和人文教学层看,还是在社会生活角度论,“常识”以及对于常识的思考,才显得如此宝贵而不普通。(唐彬)

    反对派观点:过于宽泛

    出题者无常识

    我相信,一个带着紧张的心绪刚刚拼搏做完前面所有客观题的考生,乍一面对这样的题目,很可能会如入深山中,“云深不知处”。什么是“常识”?确实,我们生活在常识中,什么都是常识,这样的一个抽象的题目,没有任何具体明确的范围、指向,能唤起学生什么回忆、灵感、妙想,以让他们马上写出一篇八百字的文章?

    从常识上讲,一个及格的高考作文题目,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看了一眼,便普遍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即便需要略作主旨的思考、语言的整理,也必须在学生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完成作文写作。而更进一步的要求则是要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普遍情感密切相关,这样,他们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得入情入理,作文分值的距离才能拉开。

    而“常识”这样的题目,恰恰是没有任何常识可言的高考作文题。因为“常识”这个词语包涵的范围太广泛,更重要的是,这个概念没有任何主题的确定性,没有任何明确的指向。题目要求“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这种提示,就像要求你谈谈你与呼吸有关的经历一样莫名其妙。面对这样的题目,任何人都只能挖空心思地去打捞记忆中所有跟这个主题相关的碎片,硬找话说,才可能组织成一篇作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陈壁)

    2009年高考作文题

    全国卷Ⅰ、陕西:材料作文,小兔子学游泳,自拟题目

    全国卷Ⅱ:材料作文,道尔顿发现色盲症、安腾百福发明方便面、乔利发明干洗剂,自拟题目

    北京: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上海: 材料作文,“板桥体”,自拟题目

    湖南: 踮起脚尖

    江苏: 品味时尚

    浙江: 材料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自拟题目

    湖北: 站在          的门口

    四川: 熟悉

    天津: 我说90后

    山东: 见证

    江西: 材料作文,拍卖兽首,自拟题目

    重庆: 我与故事

    安徽: 材料作文,“弯道超越”

    广东: 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

    海南、宁夏:材料作文,诚信善良, 自拟题目

    福建: 这也是一种_____

    辽宁: 材料作文,明星代言,自拟题目

    (据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腾讯网、搜狐网及部分地方媒体内容综述)

  • 曹海林说道:

    这书的确好,帮陶老师打下广告先…

  • 王纯说道:

    书什么时候到啊 ?

王纯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