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为止》 作者:翰飒 点评:陶妙如
点到为止
—–别将刹车踩到底[微软用户1]
余秋雨的“封笔”、“退出”之言一出,余秋雨的多位老对手古远清、金文明、余杰、孙光萱等,纷纷发表观点,认为余秋雨不可能退出,更不会封笔,说不准又是一种阴谋和欺骗,又是一次“商业秀”而已!
曾在一论坛看到一帖:余秋雨文化败类也!跟贴既然[微软用户2] 无数。 [微软用户3]
我曾也无限地迷恋他的《文化苦旅》,然后痛心他现在“变了”。也曾对余秋雨的流行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但我绝对[微软用户4] 反对如此的指责。
余秋雨一定得遭余指责?
[微软用户5]
余秋雨之为人,是我等不知道的。余秋雨一见批评就冒火,不能正确对待和接受,甚至骂批评他的人是诽谤他!但是你又是何等之人,说他搞阴谋和搞欺骗,你等又如何纯洁?常拿别人的文革问题说事,“文革余孽”一词安在你身上你又如何?你等真是有心了!别人来一次“商业秀”你的眼睛大了?你骂吧,你批吧,余秋雨书还不是一本一本出,钱还是大把大把赚!
[微软用户6]
在忏悔的问题上,总拿余秋雨和浩然相比,我更觉得问题就变得特别滑稽了点!浩然明明在文革中做了许多多不光彩的事,然而他就是公然宣称:不后悔,不忏悔。一些对于余秋雨义愤填膺的人,对此却装聋作哑。你认为,余秋雨和浩然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
[微软用户7]
余秋雨的文,我等有幸看了,我想你们不一样看了,不看你如何批,你不看就可批,你也不找找自己掉了那里去了,你摸摸自己,批别人时,“我”还在不?余秋雨《文化苦旅》你等为什么忘了说话?有的人在自己炒作性批评挂上了学理的“硬伤”,这是否还是滑稽?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时,不也没有身临其境!余秋雨写作十余年,上百万字的著作,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疏漏,我认为不足为怪!然而,余秋雨十多年的作品中,众多的批评家,既然通力合作,专查“硬伤“,当然,我还是挺感动的,因为我知道你在乎,你才在做!可你等既然全盘否定的结论,我是不能理解的!
[微软用户8]
还有说余秋雨的散文过于矫情、煽情和滥情!在这里,我还是坚持我一贯的观点,我不反对你文章的华丽,但是你的文章中的文学必须得站得住脚,不要统一的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别认为“主观武断”、“片面”就是个性!有点东西自己不知其意,自己不知分解,却引来废墟之声,真是笑话。所以我说,余秋雨不需要突围![微软用户9]
批评余秋雨应该不应该继续,是告一段落还是说声拜拜,你自己估量![微软用户10]
【点评】
好一篇“点到为止”!文章破题准确“别将刹车踩到底”。
但从行文来看,作者想要批驳的是“老对手”的批评太过了,想要阐明的观点是“老对手”们的批评应该点到为止。因作者侠义心肠好打不平,于是,主体部分求畅快而言辞锋利,表达“充分”。读之大有酣畅淋漓之感,但与文题一对却有“点过”之嫌,且没有围绕如何“过了”来行文说理,中心欠明,逻辑欠顺。
从选词用语看,作者还没把握好“点到为止”的度。
升格策略:
1、围绕中心,构建文章框架,理清逻辑顺序。
批驳的是“老对手”的批评太过了,想要阐明的观点是“老对手”们的批评应该点到为止。
“老对手”的批评为什么太过了?举例,说理。
点到为止好,怎样才能做到点到为止。
2、选词用句稍加含蓄委婉。
[微软用户1]对题目的解读精当。
[微软用户2]“既然”应为“竟然”。
[微软用户3]“老对手”们的批评是有点过了。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微软用户4]“绝对”一词,用语绝对,态度鲜明。
[微软用户5]此语反问句式,意在强调不应遭谴责。
[微软用户6]此段似骂街,不是在说理。
[微软用户7]滑稽是滑稽,可也就非常锋利了。
[微软用户8]关注他,是“在乎它”。这是自然之理。
[微软用户9]余秋雨笔下的苏东波“突围”,余秋雨也是需要突围的,流言止于智者,又何须“不能正确对待和接受,甚至骂批评他的人是诽谤他”!
[微软用户10]此处有“点到为止”之意味。
真性,创见,让作文个性化《直击高考考场作文》前言 获“友谊教科研奖”“博雅奖”两项
怎么这么多微软?陶老师您设定的防盗标吗?
不是,是对文章的评点自动下移了。
老师,你是谁?
——驳:韩寒之说–别把老师当什么
“老师就是那些北大、清华、复旦没考上,落到什么师范;师范中学习好的都不当老师,考研;当老师的就是那些中、低级的,学习不怎么好的。也别把老师当成什么,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什么呀……我看老师更应该注意素质教育。”说这混蛋话的混小子竟然是韩寒!!简直不知天高地厚!没有老师的教诲,哪有你的今天?自己不好好学习,七门功课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竟然敢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开涮,对老师进行冷嘲热讽?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问题韩寒学生提出~让人感到悲凉的尴尬。
古今中外,对教师讴歌者有之,批判者有之,尊敬者有之,无奈者有之……在无数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礼赞,难道这还不深入人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要记住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你自己要记住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更要记住了~可曾经也是个学生的韩寒却忘记了~还好~这韩寒学生没做老师,否则,又会出现一个叫“韩跑跑”的让教师这个行业蒙羞!
孔子应该最早对教师作解释的人,孔子成了师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真的只要温习旧有的知识,并能有新的体会和新的见解,就可以当老师了?韩寒学生就是这样简单理解的,认为自己有成就了~有新的体会和新的见解了~认为自己读懂了什么是老师了~~
韩愈先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为担负着传递文明薪火的重大使命,封建时代的老师们备受尊敬,尤其是那些德隆望尊的贤达之师,更是被人们敬若神明~于是乎,“天地君亲师”,老师同天地、国君、祖先一样歆享着世人的香火供奉。 如此解释不知道韩寒学生会知道老师是谁吗?如此解释,韩寒学生还会说:别把老师当什么吗?
这一切韩寒学生应该是不懂的~我为曾经当他先生的老师惭愧!因为韩寒学生根本不知道,韩寒学生我想告诉你,当你坐进教室时,当老师的目光扫过你时,你不知道老师在想什么吗?老师在想,你是我的学生。懂吗?就像你的父母说:“你是我的孩子”一样自然。你做过学生吗?老师要求过你的什么回报吗?老师不仅教给你知识,还对你投入了情感。你为什么要伤害老师对你的爱?
七门功课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韩寒学生你应该知道老师一是普通人~老师会生气,那是老师恨铁不成钢。老师为什么会恨铁不成钢?你是老师的儿女吗?不是,可是,老师会为了你忘记自己的孩子,因为你,你也是他的心血啊,你也是他的爱,,你凭什么要这样评价老师?是老师严厉地斥责过你吗?是老师愤怒的时候让你丢过面子,伤了自尊?可是,凭这个,你就要诋毁仍然爱你的老师?
你知不知道老师们在一起的时候,最多的话题是什么?是学生,他们为有出息的学生骄傲,为顽皮的学生叹息,为转化暂时的后进生想办法。今天,你出息了,你浑身本事,你说,那是你天生聪明,那是你天赋异秉。好,老师从来不跟你争功劳。可是,真的如此吗?你拍着你的良心问问,你天生就一身本事?也许你忘记他们了,他们只是你人生道路的一个阶段,你不需要他们了,你也不能骂老师呀?
我知道,你以前是不骂老师的。当你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尤其是当你还小的时候。那时候你崇拜老师。老师的言行就是你的典范,就是你的楷模。现在,你的本领大了,你突然发现,原来你崇拜的老师是如此不堪,原来你比他厉害。老师会因此而高兴啊,可是,这可以是你如此评价老师的理由吗?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可见,教师这一职业,是作为社会道德教化的基本承担者得以进入“天地君亲”的行列,获得相应的威权的~也许这些东西韩寒学生可以倒背如流的~他只是到不了尊重这一切的境界而已~
这样的学生,一不小心就会问“老师,你是谁?”老师们何必计较,何必回答~依然做好慈母严父,做好学生的朋友,做托起太阳的人~
————————————————————
选词用句含蓄委婉真不带劲哈哈~可见本人文字功底之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