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论测试题
语文学科教学论综合自测题一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以 为工具进行的思维。2.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心理的差异,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 因素的差异。
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 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4.智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基本因素构成,其中, 是核心。 5.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不需要 的一种注意。 6.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包括 、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鉴赏能力。 7.朗读是书面语言的 ,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 8.停顿就是句子当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间歇,声音的停止。停顿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 。 9.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 和精力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10.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主要内容是 、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和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11.在口语交际中,理解语义指听者在接受了说话者发出的语音后,首先要把握关键词、关键句,进而理解话语中心,思索说话者的 深层次含义和 。 12.说话的能力构成包括: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快速 的能力和运用语音、语速、语调、语体和态势语的能力。 1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 。 14.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包括定向、 、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15.从对一篇课文的解读过程来看,理解能力包括对 ,对段落的理解,对篇章的理解三个层次。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2.简述中学语文教学原则。 3.教案编写包括哪些内容。 4.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认为有哪些因素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2.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有哪些变化? 四、应用题(30分) 下面是冰心的一篇散文,你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篇文章?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当教师的快乐 冰 心 我只当过十年的教师。那是一九二六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在母校燕京大学国文系当了一名讲师。那时系里的主任和教师大半是我的老师。校内其他科、系里也有我的老师。总之,全校的教师都是我的师辈!因此在开教授会的时候,我总是挑个极边极角的座位,惶恐地缩在一旁。大家都笑着称我为Faculty Baby(教授会的婴儿)。那一学期我还不满二十六岁。 在学生群中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是我的好朋友。我教一年级必修科的国文,用的是古文课本。大学一年级的男女学生很多,年纪又都不大,大概在十七到二十岁之间。国文课分成五个班,每班有三四十名。因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闽粤的学生,听不大懂马鉴主任、周作人、沈尹默、顾随、郭绍虞等几位老先生的江南口音,于是教务处就把这一部分学生分到我的班上。从讲台上望去,一个个红扑扑的稚气未退的脸,嬉笑地好奇地望着我这个小先生──那时一般称教师为先生。这些笑容对我并不陌生,与我的弟弟们和表妹们的笑容一模一样。打开点名簿请他们自己报名,我又逐一纠正了他们的口音,笑语纷纭之中,我们一下子就很熟悉很亲热了!我给他们出的第一道作文题目,就是自传,一来因为在这题目下人人都有话可写,二来通过这篇自传,我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习惯、性情等等。我看完文卷,从来只打下分数,不写批语,而注重在和每个人做半小时以内的课外谈话上。这样,他们可以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写的,我也可告诉他们我对这篇文字的意见,思想沟通了,我们彼此也比较满意。 我还开了一班习作的课,是为一年级以上的学生选修的。我要学生们练习写各种文学形式的文字,如小说、诗、书信,有时也有翻译──我发现汉文基础好的学生,译文也会更通顺──期末考试是让他们每人交一本刊物,什么种类的都行,如美术、体育等等。但必须有封面图案、本刊宗旨、文章、相片等等,同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组稿,也可以向班外的同学索稿或相片。学生们都觉得这很新鲜有趣,他们期末交来的刊物,内容和刊名都很别致,又很活泼可喜。 回忆起那几年的教学生涯,最使我眷恋的是:学生们和我成了知心朋友。那时教师和男女学生都住在校内,课外的接触十分频繁。我们常常在未名湖上划船,在水中央的岛边石舫上开种种的讨论会,或是作个别谈话。这种个别谈话就更深入了!有个人的择业与择婚问题等等!这时我眼前忽然涌现出好几对美满的夫妻,如郑林庄和关瑞梧,林耀华和饶毓苏,等等。有的是我以大媒的身份去参加他们的完婚仪式,有的是由我出面宴请双方的家长,为他们撮合。说起来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他们中有过半数的人已先我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写到这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一种滋味! 我应该停笔了,我说的既不是“尊师”,也不是“爱生”,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互相亲爱的朋友。 |
语文学科教学论综合自测题一答案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的思维。 2.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心理的差异,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4.智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基本因素构成,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5.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出现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 6.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包括(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鉴赏能力。 7.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 8.停顿就是句子当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间歇,声音的停止。停顿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心理停顿)。 9.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10.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的主要内容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和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11.在口语交际中,理解语义指听者在接受了说话者发出的语音后,首先要把握关键词、关键句,进而理解话语中心,思索说话者的深层次含义和(言外之意)。 12.说话的能力构成包括:组织内部语言的能力、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和运用语音、语速、语调、语体和态势语的能力。 1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4.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15.从对一篇课文的解读过程来看,理解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对段落的理解,对篇章的理解三个层次。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过程,也叫“教学程序”或“教学流程”。它反映了教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既相对独立,又有规律的交替和推进。 2.简述中学语文教学原则。 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3.教案编写包括哪些内容。 详案要包括以下的内容:授课题目、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练习题,附带板书。同时还要在最后留有空白,写教后记,说明教学情况和教后的心得体会。 4.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扩大知识视野,发展多种兴趣。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是使人们对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的基本条件。 (2)把学生原有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 (3)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 (4)以感情带动兴趣。 5.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2)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 (3)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代替 (4)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认为有哪些因素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此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把大量的现象归纳为理性认识。 2.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有哪些变化? 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⑷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四、应用题(30分) 下面是冰心的一篇散文,你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篇文章?写一篇阅读指导教案。 当教师的快乐 冰 心 我只当过十年的教师。那是一九二六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在母校燕京大学国文系当了一名讲师。那时系里的主任和教师大半是我的老师。校内其他科、系里也有我的老师。总之,全校的教师都是我的师辈!因此在开教授会的时候,我总是挑个极边极角的座位,惶恐地缩在一旁。大家都笑着称我为Faculty Baby(教授会的婴儿)。那一学期我还不满二十六岁。 在学生群中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是我的好朋友。我教一年级必修科的国文,用的是古文课本。大学一年级的男女学生很多,年纪又都不大,大概在十七到二十岁之间。国文课分成五个班,每班有三四十名。因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闽粤的学生,听不大懂马鉴主任、周作人、沈尹默、顾随、郭绍虞等几位老先生的江南口音,于是教务处就把这一部分学生分到我的班上。从讲台上望去,一个个红扑扑的稚气未退的脸,嬉笑地好奇地望着我这个小先生──那时一般称教师为先生。这些笑容对我并不陌生,与我的弟弟们和表妹们的笑容一模一样。打开点名簿请他们自己报名,我又逐一纠正了他们的口音,笑语纷纭之中,我们一下子就很熟悉很亲热了!我给他们出的第一道作文题目,就是自传,一来因为在这题目下人人都有话可写,二来通过这篇自传,我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习惯、性情等等。我看完文卷,从来只打下分数,不写批语,而注重在和每个人做半小时以内的课外谈话上。这样,他们可以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写的,我也可告诉他们我对这篇文字的意见,思想沟通了,我们彼此也比较满意。 我还开了一班习作的课,是为一年级以上的学生选修的。我要学生们练习写各种文学形式的文字,如小说、诗、书信,有时也有翻译──我发现汉文基础好的学生,译文也会更通顺──期末考试是让他们每人交一本刊物,什么种类的都行,如美术、体育等等。但必须有封面图案、本刊宗旨、文章、相片等等,同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组稿,也可以向班外的同学索稿或相片。学生们都觉得这很新鲜有趣,他们期末交来的刊物,内容和刊名都很别致,又很活泼可喜。 回忆起那几年的教学生涯,最使我眷恋的是:学生们和我成了知心朋友。那时教师和男女学生都住在校内,课外的接触十分频繁。我们常常在未名湖上划船,在水中央的岛边石舫上开种种的讨论会,或是作个别谈话。这种个别谈话就更深入了!有个人的择业与择婚问题等等!这时我眼前忽然涌现出好几对美满的夫妻,如郑林庄和关瑞梧,林耀华和饶毓苏,等等。有的是我以大媒的身份去参加他们的完婚仪式,有的是由我出面宴请双方的家长,为他们撮合。说起来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他们中有过半数的人已先我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写到这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一种滋味! 我应该停笔了,我说的既不是“尊师”,也不是“爱生”,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互相亲爱的朋友。 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之晨
提示: 1.按照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格式完整。 2.理解冰心以“爱”关心学生,与学生真心相处的思想境界。 3.理解冰心怎样教写作课,怎样通过课外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语文学科教学论综合自测题二 |
一、填空(30分)
1.语文教学评价就是根据 和 的要求,系统地、科学地搜集和处理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2.按评价的基准进行分类,语文教学评价可分为 、 和 。 3.评课的内容包括 、 、 、 、 、 。 4.试题定量分析的指标包括 、 、 、 。 5.语文教师的职责是 。 6.语文备课能力由 、 、 和 几方面组成。 7.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有 、 、 、 。 8.综合性学习的选题可通过 、 、 等方式去生成和确立。 9.语文教学方法要受如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说明教学方法具有 。 10.考试中的作文题根据命题方式一般可分为 和 。 二、简答下列各问题(20分) 1.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2.写作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 4.语文教师的品德素养包括哪些? 5.语文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三、论述题(20分) 1.新课程中语文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 2.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谈谈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革? 四、写教案(30分) 这是一节话题作文指导课,根据下面内容写出本课教案。 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位妻子随丈夫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她一个人留守在铁皮小屋里,炎热难耐,周围又都是不懂英语的无法与她交流的外国人。她寂寞无助,于是写信给父母。 父母的回信只写了一行字:“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口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繁星。”她看懂后很是惭愧,决定留下来寻找“繁星”。她付出了热情,人们也回报她热情,而且她写的《快乐的城堡》也出版了。 生活常常这样,面对同一种情况和境遇,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态。请以“心态”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 立意自定,只要与话题相关即可。 ② 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联想。 ③ 题目自拟。 ④ 不少于800字。 |
语文学科教学论综合自测题二答案 |
一、填空 1.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原则 2.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的评价 3.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师素质及教学风格 4.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5.教书育人 6.领会课程标准、把握和处理语文教材、了解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并形成教案 7.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 8.课堂扩展式、生活诱发式、学科联系式 9.依存性 10.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二、简答 1.(!)要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2)要依据教学内容(3)要依据教师素质(4)要依据学生特点(5)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 2.(1)品德素养——为文真诚的基础(2)认识水平——立意深刻的前提(3)思维品质——文章创新的关键(4)知识储备——厚积薄发的能源(5)情感积蓄——动人心魄的支柱(6)语言能力——动笔成文的保障 3.综合性学习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优点和长处,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二者是有区别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没有研究性学习领域宽,因为它要以语文相关的内容为对象,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注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专题研究,注重研究品质的养成。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是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量要小一些,与课内联系紧密,而研究性学习完全是开放的。 4.(1)思想进步,观念要新,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灵魂。(2)爱岗敬业,勇于奉献,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理想。(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情感。(4)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品格。(5)谦虚坦诚,团结协作,这是语文教师的职业作风。 5.(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预测功能(4)激励功能(5)交流功能 三、论述 1.要点:(1)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3)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4)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 2.要点:(1)作文言之无物。学生作文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表、言之无物、读来无味。原因是缺乏观察、体验、积累。 (2)作文中语汇贫乏。标点使用、错字别字、词不达意、用词不当、词汇贫乏,用语干瘪以及语句不通、语序混乱等毛病在作文中比较普遍。 (3)作文中心不明,立意不高。这方面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思维水平等密切相关。 (4)作文结构不严谨,条理不明晰。思路条理性差,结构上不严谨。应把握四种关系:时空关系、顺逆关系、详略关系、内外关系。 四、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