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这种感觉——
6:20醒来,看女儿未动就睁开眼睛睡着。怕她迟到,6:50就喊着扶起来,她问什么时间,我谎报了十分钟,她一听又倒下睡了。7:10分,我再次把她叫醒,显然,不怎么高兴,丢一句:你先去洗嗽,又翻过去睡!我无语——
洗嗽完毕,我坐在床下桌子旁看书,不再喊她!
不知过了多久,她站在我椅子旁,我看时间7:30分,就是昨晚她叮嘱我叫她的时间。
一道出了寝,她问我早餐吃什么?我问她吃什么?她回答:“一个包子,一杯牛奶”,并说 到食堂我看了再说。
到了食堂,她带我看了餐点,我说喝黑米粥。她要我在餐桌前坐好,就去排队买这买那。我看着她在这些衣着都很朴实的学生中排队打餐那份自然与那份笃定,心理好舒坦!
我来了,她多了分责任,昨夜就在问“谁没课,陪我妈一下”;我来了,她多了分细心,虽怕我吃不惯。
在去教室的路上,她说上午有课先把我送到图书馆,还和旁边的同学说:“小时侯,我妈要上课了,就把我丢在房间里;现在,我要上课了,就把她丢在图书馆。”图书馆没开门,她就坐在外面的阶梯上说,她三点多才睡。我说这样不行,晚上看书太晚,白天效果不好。要学好关键是抓住课堂。她说,平时11点就睡了,昨晚——
进了图书馆,我浏览了一下法律类的书籍,选了《模拟法庭训练》、《文化人的研究》、《影视制作法规》几本书,坐在一个靠柱子的沙发上看了起来。
《文化人的研究》里面对“文士 ”、“文人”、“文化人”的起源作了探究并定义解说。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已往不知道的“鲁迅为版税抗争”的故事,鲁迅通过律师出面协商拿回了少拿的70万版税,为文化人的权益开了个好张!
《模拟法庭训练》里,开篇是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先生的《法学教育中的模拟法庭训练》。文章开篇就把孔老夫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摆了出来,他说:孔老夫子所谓之“习”,今多解为“复习”或“温故”之习。然而据专家学者考证,其时的学问乃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其中决大多数是需要通过操练演习之技艺。因此除了复习温故之习,还有“练习”、“实习”和“实践”之习。我国的法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纯利论的探究,忽视了分析和处理实际法律案件和纠纷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走知与行想结合的道路。模拟法庭无疑是给法律院系的学生学而习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场所。
《模拟法庭训练》里有国家贸易部法规司WTO处处长杨国华先生作为评委的一段提示语:我想有一条是很适合大家的,就是讨好我们,让我们裁的对你有利。讨好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你滔滔不绝,不在于你慷慨激昂,而在于你能不能说服我们,你的理由是什么,所以请大家保持平和,不论是发言的时候还是提问的时候都要保持平和!
书中有2003年“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比赛最佳辩手朱琼娟的《辩论史记》一文。她在文中回忆了另一次在维也纳的辩论赛的一个特写:在那次比赛中,我见识了科隆、哈佛学生的风采,也开始隐约懂得法庭辩论的“道”和“术”。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科隆大学的一位上场队员:他扎实的法律功底,谦和温雅的谈吐;他对于案件美意个细节的周详见解;他微侧向仲裁员的坐姿,应对自如的回答,随时翻开手边书籍信守即用的优雅,是我始终在追寻的感觉……
正看得兴头上,女儿悄悄来到了我身边。离中餐时间还早,她带我逛了校园。110周年校庆刚过去,为校庆而创设的建筑、装饰别具特色;自然环境的灵秀不愧为中国十大美丽校园……
去了四川吖?羡慕吖。。
小吃够劲道。。!!哈哈哈哈哈哈 。。。
可惜太麻口!明天到娥眉去!
估摸您是无须手扶杖黎、蹬谢公屐的。
川菜甚对我味,曾在重庆大饱口福,乐不思湘。
鲁迅字如匕首,文如其人,谁也不能少他一个子,所以他在夜上海生活得很滋润,应该的嘛!
😀
少玉好生乖巧,陶老师好福气!
写给陶老师的一封信
陶老师:
“培秧育苗园丁汗”,老师,您的辛勤耕耘,孕育出桃李满天下;“焚芯化蜡红烛燃”,老师,您耗损着自己的心血, 点亮着学生前程的光明; “添砖砌瓦筑高瓴”,老师,您用您工程师般的双手灵巧而智慧的编织着学子人生的梦;“心寄桃李意犹酣”,老师,您用您的热情和敬业,扛起传道受业解惑的宏伟大旗.
您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大不一样您晚上1.2点睡,早上就要起来和我们一起跑步,但你在工作的时候可以打起分精神而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却会犯磕睡……这全是靠一种精神支撑着.今天因为上课的时候迟到了,你把我们骂的狗血淋头准确的说是把我们骂醒的,我们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老师,我知道你对我的希望很大,但屡次的犯错都让你失望了,对不起!以前我是一个坏学生经常打架,斗殴等等……自从到了您班上,您教会了我做人,还有很多很多的,成绩不好没关系只要用心去学就好了!
老师,从今开始我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不会再让你失望,不会再让你担心,不会再让你操心…….
谢谢陶老师,您教会我很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