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国培传善

高中课改(1)转载

第一专题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主持人 : 唐江澎(以下简称“主 ”)

参与人:方智范(以下简称“方 ”)、 巢宗祺(以下简称“巢 ”)

第一节课

主 : 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参加“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视频课程”的研讨,今天我们展开讨论的是第一个专题:“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展开 6个方面的探讨。现在和两位专家讨论第一个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到底有什么变化?

巢:高中语文的新变化可以说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我想大概有这么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讨论一下。首先是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调整,我们原来更加偏重于知识能力,但是各个学科现在提出了三个维度。

方:现在的这三个维度,可能第一线的老师们并不陌生。比如说,原来我们对课程的理解:课程就是一个运动员在跑步,指向终点。就是跑到终点我们给他一个评价,比如一个田径运动员,他跑了 100米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更加关注结果,现在新课程更加关注过程,就是一个运动员跑的过程,既关注过程,同时也很关心结果。从一个人的完全发展来看,在整个过程中首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因素,或许也是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它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第二,就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就是说他的一种表现,他的一些学习方法、一些技巧,都是的,也包括良好的习惯,都应该在过程与方法这个纬度里面。(主插:也包括技能。)而原来我们作为一门课程来说,其学科因素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这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学科本身就不存在。语文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还是作为我们目标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如果没有知识能力,那么,情感价值观也好,过程方法也好将无所附丽。(主插:没有载体。)它就不成为一门课的课程。所以我是这么理解它的目标体系的。

 

巢:另外,内容上的调整。 21世纪初,我们的学习内容和过去很是不同,所以在这一次的课程改革中,内容将充分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要说第二个方面的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对于中国很多老师也好,学生也好,有可能很艰难。东方人习惯于接受学习,多少年来习惯于接受学习(主插:而在强调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时候,将学习方式也变成一种个体的独立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要改变过来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毕竟值得我们去做。改变单纯接受学习的状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学生自己说要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因此,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另外一点就是,高中课程和过去的目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要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现在高中提出有选择的学习,有人提出了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语文。这样的话,原来的课程结构就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单一的结构与模式曾经适应全中国所有的学生。(主插:就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方:打个比方,过去的课程就像是吃食堂(主插:而且是标准餐),标准餐,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而现在是自助餐。他可以自主选择。

主:而且这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也体现着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能力和课程建设的基本水平。

巢:结构变得比过去更加复杂,还需要调整,开放了很多的选修课。开了选修课以后,让学生选了,怎么样保证开放的同时需要有序。要建设新的课程机制,在这个上面,如果讲高中语文新课程跟过去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最突出的归纳起来应该是这么几个方面。

主:对的,刚才巢老师已经介绍了高中语文课程与过去相比,它无论是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 还是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上,以及课程评价上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但是最重要的转变还是要引起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作为设计课程标准的两位专家,设计是多年研究,我知道结合国外还有母语教学的一些规律,来把它研制出来的,那么在研制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要解决哪些最突出的问题呢?针对我们这个以往的教学状况而言。

巢: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设置,开始阶段叫做设计,这里面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您说过的,要考虑不说各国,但起码是已经进行改革的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与方案;那么另外一个,我们还要研究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有什么不一样。确定内容也好,目标定位也好,与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教育理念的变化、手段的变化,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些;针对过去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改革它所遇到的问题。这个开始之初,有个什么世纪教育大讨论, 97年末开始的那个大讨论,把语文教育骂得“误尽苍生”,非常激烈,尖锐。不管批评是否非常准确,有一点(主持人插话:对的,不管批评怎么样,我们可能不认同,但是足以让我们反思),原来的问题大家揭示了很多。像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人还是要冷静地反思,有的时候有的批评很尖锐很刺耳,但是我们总要去反思。其中揭示的问题也不少,但是本次改革突出要解决的问题: 1、“学科中心”问题,这样一种观念和做法。 2、“知识本位”问题。 3、“技能训练至上”问题。而且如有些人所说,这个技能很可能是应试技能,到后来还很可能不完全是语文技能。前些年,这些问题普遍存在。最后一个,还是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能不能解决好,现在不敢说。多年来,大家一直都在谈一个问题:语文教育效率问题,比较低下,希望通过改革有个明显的改观。有的问题希望能有所改善,但是学科中心不仅仅是语文学科问题,自从建立了学科以来,各个学科就建立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以外,你的事我不管了。直到大学,甚至大学以后,这种问题都存在着。有些问题不仅仅是物理、还包括数学等等,是很复杂的问题。要运用综合学科才能解决的问题,那有的人就不行了。我只知道数学,我只知道化学。在语文方面,有些校长、有些教育局长跟我们讲,唐校长,你应该有这个体会,有的数学老师反映:学生这道题目做不好,不是数学问题,而是根本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是语文问题(主插:阅读理解能力不行)。但是语文老师不管,这不是我的事。我只教我语文课本上的东西。这就是学科中心的问题。

 

主:这还是对学科功能的认识。如果把语文学科的终极性目标再来追问一下:其实一个人要学习语文,他最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信息社会他能吸收信息的基本能力。把这种吸收信息的能力狭隘地理解为是语文或是文学文本的吸收,就不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方:这个和时代导向有关。 80年代以后,我们看几个语文教学大纲,它教学要求的编制基本上是一种分析性的,分割性的。然后单线的落实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比方说,语文被分为“听的训练,说的训练,读的训练,写的训练”四个部分,而将“听”又分割成很多小块,比方说,怎么听广播。但是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个整体,这种能力的缺失,对世界的认识便有问题了。这样的学生,怎么听人说话?怎么听老师讲课?怎么记笔记?它又把听分割成所谓的技能了。如此一来,语文是面对世界整体的,语文也是面对人的整体的,这样的话把整体的东西完全割裂,引导学生不是关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能力缺乏,以后对世界的理解他就是有问题的。在实践中,他不能很好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可以去考试,但是他不能运用语文。这在过去是比较大的问题。

巢:方老师刚才说的,他可以去考试,首先这个知识题就是很狭隘的,如果是要他解决实践生活中,一个数学问题或者一个物理问题中的语言问题,他可能就又不适应了。还有生活中很多问题,他可能也不适应。题目就在我们教学的很狭隘的那些内容里面。

主:今天恰好有机会向二位专家请教。有些一线老师有一些困惑,现在有一点点解决,好像我们语文的教学缺乏科学的序列性,然后我们就像理科的其他学科或者其他技能的学科去参考。比如投篮,体育老师教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而我们语文,比如写作,是不是可以先练习先写开头,后练习写什么,总在追求一个序列。而有的在中学语文界有影响的老师也在试图构建这样一个科学序列,这个追求有价值吗?

巢:我觉得有些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思考也是有意思的,语文的有些问题是可以分开,分成阶段性的。我觉得这个还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如果全部拆开来,一段段的内容,然后再把它们组合起来,就不对了。首先应该考虑全面性。另外,语文的问题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为什么呢?我打比方来说,有的学科是个工业产品。比如汽车可以拆成很多很多的零件,再组装上。它可以复原。但是语文像是一棵树(主插:它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不是某一个局部某一个局部可以组装的东西。它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主:我也有这个感觉,首先,过分追求有序性是否合理? 这个问题首先值得讨论。

巢:还有一个是知识本位的问题。我曾经到一个中学里去,他们做的题目,我在想,学语文为什么要做那样的题目呢?总是分析语法成分,我想怪不得大学里现代汉语课,老师觉得上不下去了,他们都学过了。

主:是啊,我们的初中学生,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曾经讨论杨二嫂四脚伶仃的圆规那个比例是多少。讨论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

巢:在修辞学界讨论了很多年的问题,一个老师告诉我:巢老师,我的女儿在小学三年级,带回来的测试题: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小学三年级做这样的题目。

主:我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在社会舆论里和语文教育界人们心目当中,以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显示我们专业的东西。

 

巢:语文是什么呢?语音学,修辞学,语法学,语用学和文艺理论等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语文。这是知识本位。比如曾经有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次过来找我,很傻很可爱的告诉我,非常真诚:我的数学、物理、化学各科成绩都很好,就是语文不好,语文也不是都不好,做那些题目我都可以,就是作文不好,能不能给我一个公式,像数理化那样的公式,公式我弄熟了,再做做练习 ,这些学科就学好了。作文我不会写,没有一套公式。他能分析主谓短语、偏正短语,都没有问题,修辞格也很熟,等到写文章的时候,他说我写不下来。

 主: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好了很多。原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大。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吧: 1、我们学语文的时候不是真的学习语言,掌握情况,比如小学初中就是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词语解释,误以为学好词素语素意义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个词语了。其实中国人学母语完全不是掌握词典所解释的意义是什么,然后才掌握词语的。所以我们的孩子弄得很苦。说个笑话,有一年我被抽去参加特级教师教材审查活动,有个教材就是在“桃花,杏花,梨花,我不让你,你不让我”这个“花”下加个点,是什么?答案就是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然后孩子就去背这种东西,我们也不知道啊?

巢:语文教育界有很多同志认为学语文就是学习语法学、语用学、语义学等等。把这些学好了,语文就学好了。

主:比如到现在,我们还知道“永垂不朽”的“垂”是什么意思?“功败垂成”的“垂”是什么意思?

巢:一个家长看到孩子在订正作业:老师罚他抄 20遍“蘸水”的“蘸”是什么意思。哦, “用木杆儿之类的东西在液体或粘液中轻轻地一粘就拿起来”,这就是“蘸”。这个家长就说:我还是大学毕业呢,这个词我不会解释啊,到小学去,碰到这个题目,我也要罚抄啦。我一听,完了,我这个大学教授也当不成了。

 

主:古希腊有个语言学家有句名言:“让那些十恶不赦的人都去编词典吧。”就用这种方式来惩罚他。

方:对对。

巢:现实生活中,有谁是这么来理解的呢?没有人按照词典释义来进行解释(主持人插话:而且越经常用的词越不好解释。比如我们最简单的“坐”,你给我解释“坐”是什么意思,这个说清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花”,是什么意思?我跟有些老师开玩笑: 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苹果”,这个词我自己查过词典,现在我忘了,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叶子、什么样的果实的植物;二是指这种植物的果实。苹果是这样两个义项。只有这样背好词典以后,才能认知这个叫做苹果。

主:其实,这些看似荒唐的现象背后是一种知识本位在主导。你能把这些知识掌握了,你就能学好语文了。就像过去,我们用大量的时间去辨析各种修辞手法的不同,各种句式的不同。甚至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有的老师,甚至是一些有名气的老师,很有能耐画知识结构图。那个知识图,像我们这些教过很多年书的人一看一篇文章,就知道有哪些知识点。 比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现在跟您说,你可能不知道,下面语文老师都知道,第一段不说马克思去世了,而是说“他在安乐椅上静静地睡着了”,是一种“讳饰”的修辞手法;下面第二段就是一个长句,那个长句子的基本观点怎么解释,两个“对于”后面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这样好了,文章没有了,马克思的英明事业没有了,恩格斯的对他的高度评价、一生的概括没有了。只有比喻,就是修辞手法,以及长句子和统领全文的长句在文中的作用,这实在是对文章的糟踏,对文学性的糟踏。

巢:这么一来,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美了,把个人体解剖开来,各个部位、器官分解、拆卸评价,这个鼻子如何如何,眉毛如何如何(方:是组装起来的,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脱离这个具体人的整体,已经没有美感了。

方:关于学科主义和知识本位是一个问题。您刚才举的那个例子《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思路就是拿文本为知识服务,而不是掌握了知识去培养阅读能力。那是本末倒置的(主插:更不会着眼于人的情感了),背后的东西,是我们这么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东西,语文课程是人文学科课程,不是自然学科课程。人文学科课程有自己的特点,它又是人文学科课程中的母语教育课程。所以它就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生命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举的那些例子看着好像很荒唐,但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说语文而不是用语文。词语解释也好,修辞手法也好,它是用一系列的概念、定义、判断堆积起来的东西,现在国际上大家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巢:这个就是从小把孩子当成语文的专家在培养。  

方:他就是培养研究语文的专家,而不是在生活工作中运用语文。

主:当本学科老师都想把孩子培养成本学科的继承人的时候,孩子就惨了。他作为人的丰富性就没有了。

方:国际上称其为“知识的箱格化”,每一个学科里都要分割,就好像中药铺每个抽屉里面那是“当归”,那是什么,那是党参,一格一格的。它这个箱格化就是知识本位造成的,学科中心造成的,这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主插:灵动的生命没有了)。现在国际上的教育都已经树立了一种理念就是“全人教育”,“箱格化的知识”和“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两者严重背离,所以我们这次课程改革,就从一些根本的指导思想上我们要有所澄清。

主:如您所说:既然是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就必然导致你说的那种“技能训练至上”,而且是那种简单的应试技能训练至上。你不是说要考词语解释吗?我就拿一千个词语解释去记去背。然后就拼命地做个各种各样的题目,所以看起来,语文教学的问题比较多,听两位专家串了一下,根子就出在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忽视和对终身学习能力的忽视。

方:其实是对教育本质的忽视。教育究竟是干什么的?语文教育离不开这个基本观念。

 主:对对对。

 巢:这样的一些做法,开始的时候叫做科学化,理清序列,什么阶段做什么。这个序列要清楚要有数,什么阶段干什么。这么一做,开始阶段是要解决科学化的问题,效率的问题,但是结果却是降低了效率。

 主:因为他的大目标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是相悖的。所以追求程度越高就有可能走得越远。我们的孩子就越苦。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就越加没有意思。

 巢:因为他要把一个整体切割成很多个小块,每个点上去反复地练,本来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结果花了很多时间。而且最后组装起来效果更加低下。

 主:有次,我和我爱人在谈语文教学的问题,她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你们现在的语文干什么呢?是不是小学的时候解释词语,中学的时候就是修辞和语法,到高中的时候就是抄那个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我们语文学习的记忆就是做了这么些事情。它的的确确的反映了我们以学科教育为中心忽视人成长的模式,远离了人的终身学习。那么于此相应,我们高中语文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的理念呢?

 巢: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理念就是三条: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意思是第一它的基本语文素养应该得到全面培养,不能只是知识技能。从三个纬度来谈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构成的方法。那么另外一点呢,我们不需要把这个全部念出来,要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有些老师很担心,这么讲是不是会工具性削弱了,课程标准里提到的就是要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就是工具性。另一个方面,在这个理念里,提到的育人功能。我们在起草的时候还有个背景,唐老师,你不在那个地方。有几位专家还有几位校长,他们讨论高中课程方案,里面有个问题,课时分配,就是学分分配,这个和中学老师抢课是一样的。各个学科都希望我这个学科很重要,问题是我这个课时增加了,从哪里来?有的课要减呀。减的课里,大家目标盯着:一个是政治,另一个就是语文。有位专家他说,我到中学了解过,他们中学校长说的,原来政治 12课时,可以减掉一些,语文也可以减。后来有位中学校长发言,发言之前还跟我打个招呼:你别见怪,我谈谈我的看法:语文还可以减掉一些课时。会后有些人大概是在宽慰我吧,说语文在初中时就该解决问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该达到基本要求了,高中无非再让他们“提高提高”。

 主:感觉就是学了那点静态的知识,有那点时间就足够了。

 巢:我跟他们解释,他们还有些人不大能够接受呢!语文到他初中毕业能够学好的人大概不多。因为这和人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关系。到那个阶段,人的心理生理思维发展得还不是很成熟,还有他的阅历还不够,语文能够成熟运用的人大概是很少很少的。第二,语文课程另一方面的价值很多人都忽视了。就是它育人的价值。他在培养方面,比如就谈到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让他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等等,语文课程有它独特的优势在于不是老师和你讲道理,而是在阅读讨论中受教育。

 主:对学生情感的丰富、人格健全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巢:在这个问题上和其他专家交流时,我们就谈到一个问题,有的人就谈到你要背那么多的诗文干什么呢?很多人不理解,我说和你们开个玩笑,那么多诗文你读了 100篇、 200篇、 300篇,可能生产不出粮食、汽车和住房,但是它可以生产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古代有很多志士仁人,他就是受到它所读的书的影响去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献身。

 主: 我们很多民族精神是许多深层次的文化心理 ,实际上是通过文本继承下来的。

 方:这个就是在特别关注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时候,就是不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时候,语文的教学往往和人的丰富、个性的健全、文化品位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养成是割裂的。他就只关心那个智力因素,不关心非智力因素。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语文学科的优势恰恰在这里。结果把语文学科变成了一个榨干了的壳 ,认为这就是语文,把它的丰富性抛弃了,所以长期以来我们语文的教学就像张志公先生所说,我们教材里有很多文学作品,但是不把它作为涵养心灵的或者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手段,而是作为读写训练的材料。“读写训练材料”这是张志公先生的原话。我们这次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就非常突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让学生能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这就是我们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

 巢: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就是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主插:三大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个想法就是高中学生语文能力从哪些方面去估价它,或者说我们的课程目标从哪些方面来展开,它跟义务教育阶段不一样的。义务教育阶段分成这么几个板块: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高中课程目标不是从这些方面来展开,是从其审美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来设计,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它的构建,它的评价。所以,对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考察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另外一个想法是什么呢?就是对所有学生来讲,从道理上来讲,人跟人有差异,有的人偏重于应用,有的人偏重于审美。我们在幼小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的差异,一个想法,在课程结构里就有这个想法,是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有的人在语文领域增强探究能力的发展,有的人可以增强审美能力的发展,在这个方面你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去学习。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不要太偏废 ,要均衡发展。所以谈到基本理念第二个方面就是均衡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

 方:这三大能力我想做个补充:就是说在课程标准起草的表述上有想把它逻辑化,因为逻辑化好像三大能力好像是平行的,但是我觉得我们老师理解的时候,要灵活不要机械对应。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课程实际上是实践课程,实践性决定了三大能力是很难分割的。就是说在实际中很难分割,比如说审美能力,我们这个跟过去比如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那样单线训练,不是一个意思。不是说我们在训练审美能力,在训练探究能力,我觉得不是这样理解的。我的想法就是:比如审美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文学文本的阅读,但是其中有没有探究?当然有探究了,它需要思考一些问题。那么有没有应用?你写了一个文学评论,要不要应用?当然有应用的因素。那么反过来,其他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要把三个东西看成是平行的,甚至是割裂的三大能力。这样分开,是违背了我们的初衷的。

 巢:所以,一个会有差异有个性,但是第二个你要考虑到均衡。一个人要是真正有水平的话,必须具备这三个方面。你说你审美能力不强,探究能力就强,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讲语文的审美,为什么要讲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这个意思就是你不要以为只有文学艺术的创作需要审美活动,其实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当中也是需要审美的。有位科学家讲过,他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他得出一个结论,在对这个结论拿不准的时候,他说我在“求真”和“求美”这两个标准当中不能统一的时候,我取“求美”的标准。因为判断“真”和“不真”与我当时的认识能力有关系(主:对,这有局限)。一个科学的定理、公式、一项重要的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也应该是美的,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审美直觉。所以在这里,应该说探究和审美也有关系。那么再说应用吧,过去我们拼命强调应用能力,其他东西都弱化了,其实你要用得好,这里也有个美的问题。

 方:你包括应用性文章,它属于实用性文本,但应用型文章也有语文的要求,要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这些要求的话,里面有时候有形象的因素,有时候也有情感的因素,那么这就是审美因素(主插:广告词都要美的)。发言稿怎么样写得美,写得吸引人,都有审美因素。

 主:第三个基本理念就是关于这次课程结构和机制的问题。

 巢:因为高中语文新课程和过去课程不一样,结构上会有一些变化,变得比较复杂,因为这样,所以提出了一些想法,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我们就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型。也有人会提出这样的想法:干脆都是选修,那怎么样?这样不行,因为高中学生还不能真正说是“不同的人学不同的语文”,这可能是考虑有差异的一面,但必须还要考虑到全中国的学生还要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要保证所有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在某一个共同的标准上大家都达到一个这样的要求。所以要建设一个共同的基础。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上我们再鼓励大家有各种各样的选择。那么课程和教材都要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菜单,多种多样的选择。把这两个统一起来。实践几年下来,这个基本原则还是很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实施机制的问题。怎么样构建开放有序的课程。

 主:课程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同时又是开放的、又富有弹性。能给学校的课程建设留有空间,是有好处的。

 巢:对对,开放对现在的许多学校来讲有点不适应。过去习惯了统一管理,教学方式,评估,人家这么教的,你也这么教,最后还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考试。然后培养出来统一模式的人才。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思想解放。

 主:要实现我们提出的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我们课程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保证。

 方:其中,我觉得需要强调一点,我们高中的语文课它具有基础性,我觉得关于这一点我们老师在掌握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中语文选修课和大学中文系的关系,有对应性和衔接,这是比较明显的。它跟必修课程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在高中上选修课程,它主要不是一种学术研究,它还是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就是给他提供这样一种机会让他有个性地发展,但落实还要落实在语文的基础能力上。否则,就变成大学中文系专业课下放到高中,变成它的选修课(主插:那又不对了)。那我觉得不对,是有问题的。

 主: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是服务于我们高中课程整体的课程目标,所以我们刚才提到的我们育人功能啊,培养审美探究能力啊,都必须服务这样一个目标。好,两位老师,我们今天先讨论了三个问题,看了看我们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针对过去的哪些问题来提出的,也同时两位专家介绍了一下我们高中语文新课程一些新的理念。还有三个问题,我们下一次在探讨。

第一专题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主持人 : 唐江澎(以下简称“主 ”)

 参与人:方智范(以下简称“方 ”)、 巢宗祺(以下简称“巢 ”)

 第二节课

 主 : 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继续参加我们的“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视频研讨活动”,这次我们继续来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设计。今天我们讨论下面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高中语文新课程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的新的提法。那么如何理解这个新的提法?又是如何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

 巢: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没有直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

 主:对,但有一句话。

 巢:是这么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主:那这句话能不能就理解为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一种表述呢?

 巢:包含了这样一个表述,但是没有直接回答,背后它有一些思考在里头。第一它的思考是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不能单一的用民族性、综合性这样的命题来回答。这些提法都是语文课程的特性,它(“语文”)是个复杂事物,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有些简单的事物可以用单一性质来表述,但它是复杂的,复杂事物具有多重性这是必然的。所以它背后包含的思想就是语文课程它是一个复杂事物,它具有多重性质。在语文课程的多重性当中提取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方面,这是实施语文课程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语文素养。

 主:以往好像只是提语文能力。

 巢:对,所以要讲一个小故事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公布以后,有些语文老师谈他们的看法认识,有那么一些老师他们提了个意见,他说我们不理解什么是语文素养,我们只知道语文能力。这时候就引起我们思考了:怎么会提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后来重新去梳理,这个概念是咱们在 99年底修订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时候提出来的。修订大纲的稿子是以 95年“能力训练型”的试用教学大纲为讨论基础的 ,那里提出了教学要求有 18条 ,知识 9条 ,能力 9条。这里全部是谈能力训练的构建。我们看里面关于知识的 9条,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比如说要掌握多少词,多少文言实词、虚词,这就不能划到知识里面。比如熟读多少文章,这是积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里面“能力”(这部分)也有一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能力。这样一来怎么展开目标就有问题。我们也理解制订者的苦衷,它的框架立好了,知识能力这两条线,但是有的东西是放不到知识能力里头去的。而事实上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也不仅仅就是知识和能力。因此光靠知识和能力这两条线概括语文水平的高低是不够的。而且现在新课程提出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就是讲了三个维度。衡量语文能力只是三个维度中一个维度的一部分。所以需要提出一个概念来涵盖三个维度目标的全部。这样就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包含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和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相对应。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这方面的表现,它就是三个维度目标的一个综合体。

 方:为什么不用素质用素养?这里面也有一些考虑。觉得它关注养成,素质带有定性的东西。对不对?

 主:对,它带有先天性的东西。

 方:素养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所以我们用素养这个词。

 巢:在教育界,有段时间不是争论得很厉害吗?有人讲“素质教育”用“素质”这个提法不是很好,在心理学上“素质”有它的特定意义。按我的理解,用“素质”这个词也可以,这个概念我们可以重新界定,但是大家觉得用“素养”可能更好,就是有后天养成的含义。所以也有些专家说,我们早点用“素养”可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各学科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已经不光是“语文素养”的提法问题了,这个“素养”的概念已经进入其他学科了,其他学科都采纳了。因为他们也发现了问题,用“能力”这一概念来表示,还不能包含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所以其他一些学科也渐渐采用了这个概念。

 主:因为我们使用这个概念把我们有关语文方面的一些基本的东西都可以放进去。

 方:对,多种要素的整合都可以放进去。

 巢:你说语文水平的高低它的积累要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吧?它放在素养里面是合适的。还有,语文水平的高低不光是这些,比如你读什么书?读的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位。大家都喜欢看书,你到一个人的家里看看他的书架上有些什么书,你就知道他的水平高低了。为什么?读的书本身它的品位就决定了他的语文水平的高低。这个素养你光用能力很难表现出来。素养里还包含了一个人的文化品位,他的审美情趣、理趣。在这个上面用能力也是表现不出来的。

 主:是不是还有这样一种问题,就是在谈语文学科的性质的时候,我们可能有时候会陷于一种争论当中,有的人会过分强调它的特性是工具性的,或者是人文性的。不是经常会听到这种人文和工具之争吗?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切入是不是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切入?第一个,其实“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可能有一个很客观的,很真理性的一种存在,它不需要你辨明它,说它是什么,有这样一个问题存在。第二个呢,在提出某种主张的时候可能这种主张就直接的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所以咱们在设计这种课程标准的时候提出我们目前的这样一种方式方法有没有一种这方面的一些考虑?

 巢:这件事我想先稍微说远一点儿,在科学界有一个问题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的争论也是很激烈的,是不是?在这个上头,不管是自然科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多数人都渐渐倾向于科学和人文的融合。在这个领域里,也有一些读者和专家提出来,能不能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而不用科学和人文两个概念?有人认为用两方面的表述更加好,提出两方面眼光就不会死盯着一个目标。事实上也是这样,工具性关注的是实用方面,它的目标是强调这个,但是人文性就要考虑到像咱们这样一个学科它不仅仅是这样,还有人的修养。你在实际运用中不一定能看得到。语文这样学科你学多了,学好了,给人感觉看起来很有书卷气,对不对?它怎么来的你也不知道,但你会看出来这个人有书卷气。它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所以语文这个东西不能只用一个刚性的,技能性的东西来测量,有一些它是柔性的,不一定能看得清。可能有人对这种人文性有一种误解,认为人文性是强调文学的。有一次一个大学老师就提这个意见,他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是它的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都讲文学性不就偏了吗?我说不对呀,你刚才还说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现在你一句话变成文学性了。“人文性”一个讲的是“文化”,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文明化、社会化,接受社会规范的问题,放在语文学科里头讲,它就是要接受语文学科规范的问题。那么,另一方面,人文性不仅要考虑到规范,社会化,文明化,同时还有人的个性的一种发展的问题,即既要有规范的,统一的,又要有个性发展的。语文它的人文性表达的含义考虑的是人的精神层面上的发展的问题。

 主:具体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如果老师在我们的语文课程设计的时候,或者在整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关注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目标。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他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把握还是到位的?

 方:这个问题,有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其实争论由来已久,其实不是这次课标制定所提出来的。比较早的就是九十年代后期,就有一场大讨论。那么现在在老师教学中间也有误解,有些专家也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提法属于二元论。为什么我们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概括语文课程的特点?我觉得这里工具的说法本身是个比喻。这个比喻是非常不完全的,它是一个比较的比喻。就拿这个张志公先生来说,他是所谓“工具论”的代表人物,老专家,他写过一篇文章叫《说工具》,即使在这样一篇文章里,他主张工具性的时候也说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和说农民用锄头来除草,锄头是除草的工具不是一个意思。因为锄头和草是没有关系的,而语言文字用来交流思想,思想是人特有的。所以这个工具是人类利用语言文字来交流的工具。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小学有篇语文教材是写邓小平同志去世,叫《在大海中永生》,它里面有一句话,叫鲜花伴着骨灰撒向大海。原来教材用的是“拌”,那是拌和的意思,它是一个动作,动词。后来学生就提出来了,说这个“拌”字用得不好,它应该改成“伴”。鲜花是陪伴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一个字的使用你看,人的情感就注入进去了。读者对于作者的情感也感受到了。一字之差你看看,我认为工具性一定离不开人文性,就从炼字上你也可以看出来,这是语文的特点,它不是纯工具,这个问题我认为一定要辨明。

 主:那么其实对这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探讨对我们一线的老师来说它的价值还是蛮大的,有的时候我们其实对这个三维目标的理解具体到我们一节课的课程设计的时候,我们在听一节课的时候来说往往会发现一些偏差,这种偏差其实也就是像您刚才所提的那个,当我们在进行我们的语言文字的教学的时候其实人文性也是自然蕴于其中的。我们千万不要在我们的课堂上给它变成二元化,好像说我的一部分的教学环节针对的是我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一部分教学环节针对的是我的教学与方法的目标,完了之后还得再来一个思想教育的片断,突出我的情感价值观。

 方:把这三个割裂开来其实就是对我们语文性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一种割裂。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咱们的一些语文老师可能还存在,另外可能一些管理者现在听说了三个维度的目标,你备课的时候他要检查教案。

 方:评课的时候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你实现的怎么样?

 

主:我们觉得非常有趣的事情是,难道我们在知识能力养成的过程中间我们没有方法?没有过程?也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还非得要干把牛奶从水里提炼出来,再把它融进去这样的事情。

 

巢: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上半节课工具性,下半节课人文性,这还是对课程性质目标理解上的一个偏差。这一点必须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也好,具体课程的实施也好,都要在综合、整合、融合上下功夫。

 

主:而且我们目前必须要强调的是,由于对新课程的标准的一种理解不全面所导致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大量的非语文教学片断的存在,那十分钟可能说我们是在开班会课了。但是换句话来说,上次巢老师你提醒我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十分重要的,我们语文老师,比方说我们在对与我们语文相关的一个社会问题的探讨,当语文老师来组织对这个社会问题的探讨的时候,千万不能忘了老师的用语和学生的用语都必须符合我们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范,也要对他们的规范来进行基本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在其他课上探讨时或许你可以不管这个,但是语文课你就必须管这件事,这就是你的交流,你的表达还必须符合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的这个特点。

 

巢:对对对。

 

主:我们看整个的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咱们高中的课程标准和义务阶段的课程标准他们之间有些什么样的联系呢?

 

巢:教育部有关部门在这上面有一个统一考虑,参与人员也好,设计思路也好,都考虑到一个连贯性。所以在这个上头的基本理念,里面就有很多是共同性的。关于课程性质的提法,如果说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你们这几个人关起门来干,他们那几个人也关起门来干,到最后一看差距很大。过去有这个情况,那个教学大纲要对号,最后接不上头。在这个里头它有一个通盘的考虑,第一个始终重视语文课程的特点、性质,语文课程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这一点上从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始终坚持这个理念。那么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也提出来,还是要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比如说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上节课我们也讨论了,高中课程标准中也说了。第二个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像刚才方老师也提到了一个问题。语文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像有些学科比如自然学科那样的情况,我们语文学科不能简单把它的思想方法照搬过来。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简单移植。你要看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理念从义务教育到高中也是一致的。还有一个课程建设怎么开放,有序?这一点也是始终一致的,这是义务教育到高中它们的连贯、一致的联系。

 

主:有没有有所区别的地方?

 

巢:会有所区别,否则的话高中和小学的语文课程就一模一样。(笑)上节课我们就谈到关于它的语文能力这方面的要求目标的设计就不同啊 !义务教育阶段它的目标展开主要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那么高中就把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归纳成应用、审美、探究这几个方面。这样的考虑你要讲差别,一个是考虑高中学生他们所处的位置,因为高中学生很可能高中学完以后就不再学习语文课了,他的语文学习可能就告一个段落了。就是在这个时候要考虑到,作为中国现阶段的公民他的语文素养是什么样的,我们希望他是什么样的,要有个比较好的定位。这个时候已经到达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另外一个我们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有一部分学生高中上完可能语文就不再学下去,有一部分则继续学习,将来从事语文方面的工作。学生他到高中毕业就面临将来人生道路的选择,有些继续求学,有的就业,在这个上头课程设计就要考虑,前面提到课程的选择性,这个和义务教育显然不一样。义务教育阶段它基本要达到作为一个中国的公民最基本的文化修养这个目标,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无法到社会上就业。但高中和初中不一样,它有一个选择性。你在这个上头要根据高中教育的任务、学生的特点来考虑课程定位、设计目标。第二个就是要考虑高中阶段必须要比义务教育阶段要提升,内容要深化,所以目标要提炼成三个方面的任务。还有一个要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差异、兴趣差异、他们发展的目标的差异,还要鼓励他有个性地发展。那么这样高中课程势必和义务教育不同。

 

主:那么在谈了这些方面的不同之后,还是请两位专家再具体的介绍一下我们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目标的设计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巢: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设计有一点和义务教育一样,有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面对所有的学生提的一个总的要求,另外一个就是具体的必修课目标、选修课目标。我们先从总目标来谈,刚开始在设计时有些犹豫,要不要总目标?后来领导、工作组的同志都觉得需要一个总的提领,搞了一段时间,考虑从五个方面提出课程目标 ,开始我们提了四个方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方面进去。哪五个方面呢?第一个就是积累、整合。我觉得学好语文必须有一定的积累。

 

主:我觉得整合也提出的非常好,呵呵。

 

方:特别是高中阶段。

 

巢:这一块里面的关键词就是积累、梳理、整合。

 

主:整合就有些融会贯通这样的意思在里面了。

 

方:对,而且对于高中生来说,它带有对整个学习阶段的总结,有这么一个阶段。

 

主:而且刚才巢老师提出的那个梳理也很重要。如果没有那个梳理那个这个积累也完不成。

 

巢:对,因为很可能没有梳理,你学到的那些,积累了很多,你头脑里很乱。另外积累可能不都装在脑子里。这是一种积累:通过背诵啊,或是听课等装到脑子里了。这就是头脑里有一个数据库,对吧?那么还有一种呢,脑子里不一定记得住那么多。他要做笔记 ,做卡片 ,(主持人插 : 对 ),做了以后—— 我上学的时候也作了好多卡片,那卡片做过以后就扔在哪个地方了,(主持人插:现在都是电子化的东西)  

巢:现在也有人做在电脑里,但是做了以后,你不整理,也不梳理呀。一个是没有条理化,第二个是忘了。所以我们提“梳理”,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东西去单纯的记一遍,背一遍,不是这样,是梳理一遍,理出他的规律来。这个梳理过程也包含了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主,巢:对,对)。结构化,系统化的这样一个考虑。

方:刚刚谈到这个部分的一个总目标,一个是积累,一个是梳理,一个是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一个方法。无论什么,梳理整合也好,方法总是需要的。在这个上头提到的是什么,一个要知道学习方法是多样的,不是只有一种,当你学习的时候,你用你的方法,他用他的方法,这个都可以,也都允许。过去可能想到统一,都要统一步伐,统一作法。第二呢,你要学好语文,首先要掌握好最基本的方法。方法多种多样,你不要纳闷啦,最基本的方法还是要掌握,可能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但是基本方法还是要掌握。

巢:还有就是鼓励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印象很深。上大学的时候啊,那个时候我们学外语啊,我的一些同学就是背词典,我也试过。我想背词典,背的时候发现,我不适合,最后我放弃了,这个很孤立的一个一个词条,他的头脑就是能把一个词典全部排下来,我不行。后来我就换了一种方式,我读小说,读英文的小说,从里面要积累单词吧,另外准备一个本子,一页书读下来,这个单词什么意思不知道,就记下来。读下来,大体意思不懂的话我就查词典,懂的话我就不查词典啦。一本书看得差不多了就把那些生词拿出来再理一遍。将来再看第二遍的时候生词就清楚了。个人采用自己适合的方法,确实是比较有效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在高中阶段提出的积累和义务阶段有什么不一样,义务教育阶段也强调积累,高中阶段强调积累就多了一层意思,要围绕目标,要在运用当中调动自己的积累。谈到高中学生,他的人生道路上,他有所选择了。很有可能将来,比如说我们三个人都想报考大学,你报考这个方向,我报考另一个方向的专业,这个时候在高中,在阅读方面,大家读的书就不一样,这个积累方面呢,我们就鼓励学生围绕自己所选择的目标加强积累。这里面也体现了不同的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语文。

主:侧重积累,而且学会积累,并且能够养成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积累。并加以整合,这是我们语文学习总体的第一个目标。(众:对。)那么,第二个呢?

巢:第二个就是感受鉴赏。这一点可以说这次语文课程改革非常重视的东西。

主:强调感受。

巢:对。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很可能,比如说,一篇课文,前面有“导语”“提示”,告诉你这个那个,告诉你里面的梗概、作者背景这样去读。然后你再读两遍。这样做可以发现学生对作品本身,读了以后没感觉。许多专家也都说,学生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觉来。这次让大家印象都很深,就是让学生读出他自己的感觉。

主:这个我们原来有过这个感受,有时候一篇文章,当它还不是教材所选的篇目的时候,学生偶尔一个机会与它接触了,学生会比较生动地感受,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但到后来呢,编进我们的教材了,我们就觉得有三重阻隔,第一重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已经将自己的试图影响别人的感受给写了进去,就是刚才所说的提示。第二个呢就是我们的教参编写者呢,又要解析,又把自己的理解、分析、鉴赏等主观东西带了进去。第三层呢,是我们的老师,看了教材对文本的解读,又看了教参对教材解读的解读,又把自己的解读带了进去,将三重阻隔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没有机会自己去解读文本,而是让他去聆听人家对文本的解读,他听下来,就一点兴趣也没有了。(呵呵)  

方:这个问题啊,很值得讨论。据有的学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名篇,我愿意自己读,不爱听老师讲《荷塘月色》。(主持人插:特别我们讲什么大革命失败后的背景什么,呵呵),这里面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过去我们注重知性的分析,黑格尔有句名言叫做“知性不能掌握美”,就是在我们对一个文学文本进行知性分析的时候,他就往往不注重学生作为一个读者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我们现在的课程标准里面,有人说过去是“概括什么什么”,你们现在又说“感受啊,体验啊”,他觉得很玄虚,感悟其实我觉得不是这样。当黑格尔说“知性不能掌握美”的时候,他有一个前提条件是你必须身临其境,有时候需要设身处地,有时候还需要感同身受,就是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和情感投入到阅读当中去,一个文学文本应该这样阅读它。那么这样他就与我们所讲的那种抽象概括的或者割裂的东西那就不一样了。即使要概括,即使要抽象,他的前提还是要感悟和体验。  

巢:我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不只是讲语文哦。以前我在上海有个邻居,一个女孩,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总是注重衣着,经常买衣服,时尚的衣服。而这个女孩子呢,又总是要和人讨论什么样的衣服穿着好看,好象很有审美力。买了衣服回来,左邻右舍一看,这件衣服不好,她就去换。住在南京路,换衣服很方便(众笑),换回来以后,又有人说不好看,就再去换。一件衣服要换好几次。我说你讲的时候不是很有审美力吗?为什么自己买的时候没有感觉呢? 我说你以后买衣服看清楚,穿在身上,别人认为不好,你自己认为好,又怎么的?我讲这个女孩子更多的是关注它(审美)的知识,(方插:知性的东西)她自己没有审美的感觉。第二个还讲生活的例子,做条鱼,味道如何,有的人也可以说出很多道理来,自己吃到嘴里,什么味就是分辨不出来。北京有家私家菜馆,创始人为宫廷厨师之后,在参加中央电视台访谈的时候,问他是否在培养第三代,他说:先吃着。他不是教他这个菜怎么样,那个菜怎么样,先培养舌头。当这个舌头可以分辨出几百种,几千种味道的时候,他的感受力就强了。

 主:中央音乐学院一个很有名的教授在谈鉴赏音乐时就说:“音乐何须懂”,不存在懂和不懂,他就认为“高山流水”这完全就是对音乐鉴赏的一种误读。那完全是一个人的看法,你可以不完全苟同,也可以是其他的。所以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听了之后你去感受,感觉很放松心情舒服了,而不是这是巴赫的,他是什么派的,他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结构,结构程式,你听了这块他要表现什么?这样想来,我们那种“巍巍乎,志在高山;潺潺乎,志在流水”的确太狭隘,使我们感受的敏锐性进而发展成鉴赏的眼光眼界都受到极大的局限。

巢:前些年,教育部开会的时候,一位领导同志说:我听说,现在有许多学生不会唱歌,上了很多音乐课不会唱歌,因为在音乐课上讲了很多乐理。  

主:谈到这里,我还有个例子,给学生开过朦胧诗鉴赏这样的一个课,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导致学生鉴赏能力高下,可能依然不同。一种是学生就觉得我完全读不懂,那我就鼓励学生你去努力地看懂一点,看懂一点,你就说你的感觉吧!有时候说得和我们差别很大,但是你坚持个人感受有一定的道理,先让他陈述然后让他自然的理解,慢慢地这样学生就会读诗了。假如我们换了一种方法,给个解析,他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我看了这 么多年都没有看明白。到最后,读诗就是猜谜。答案始终在老师那里。我等着老师来给我讲。

巢:所以这种人他一辈子不会读书。

主:他可以给你复述一首诗(的解读),但是到了一首新诗,他还是说不来。他说的是别人的感受,不是自己的感受。  

方:在这里,我还强调一层意思就是:感受和体验也与我们发挥育人功能相关。我们说育人就是,情感教育也好,道德教育也好,它起着熏陶感染的渗透作用。通过什么渠道,如果你概括提炼,记住一个中心思想,很有教育意义啊,什么爱国主义,但是这是脱离他的情感的。而如果是能够以感受体验为基础,那个教育功能就在里面了。

主:刚才您讲(总目标中)还有一个(内容)是加上去的。  

巢:后来加上去的就是思考、领悟。那是我们讨论了几天以后,教育部的同志带来了一些想法看法,学生学习语文是需要感情投入,但你讲理性也好,知性也好,总归要通过思考,所以才强调思考和领悟。

主:我觉得领悟这个词更好,就更指向语文学习是个性的发展,个人生命成长的一个过程。更个体化的东西。

巢:在这个上头呢,读书读到深处,在这里,课程目标部分有要求就是选读,“选读优秀作品”。一方面体现学生有个性的东西在里面,或者有选择地发展,还是回到这个上头来,要给学生这样一个权利。但是要强调,必须是优秀的作品。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始终强调优秀的作品,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强调探究。

主,巢:再思考。  

巢:这样一提,就比原来更全面了。你要能读进去,自己有体验。要读出自己感觉来,然后你可以相互碰撞啊,讨论啊,思考,自己的思考领悟,我们才会有交流,也可以是学生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还可以和某个专业的专家(交流)。这样一来,可能原来我没有想到,或者只是感受到了一部分,就这样通过交流可以促进思考了。

主:前面我们谈的三个总的目标,我觉得它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要有积累要有整合,要有领悟要有鉴赏能力,最后还要有各种思考。那么最后还要有一个最后将这些基本素养呈现出来。(众笑)

巢:第四个就是总目标的一个运用啦,就是应用拓展。我觉得呢,这个部分里有一句话要提醒重视,就是这段中的第一句话“能在生活和其他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有一次我们参加讨论高考方案的时候,有个专家带来了外界评论,课程改革啦,对语言文字的要求降低了,后来我说把语文课程标准拿出来念一下,就这么句话,就说明,课程标准比过去要求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它是要求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且是要在生活中和其他领域中,(方插:他不是封闭的课堂里的一种语文学习)。

主:运用要在各种方面,而不是一种虚拟的一种环境里。

巢:过去就强调学科中心论,放在语文里可能还不错,但是到了另外一个圈子里可能就不行了,所以在这个上面的提高还是要拓宽视野,要在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学语文用语文。

主:前些年的高考犯过这样一个错误就是:出的语言题目严重违反生活情景,比如:我要炒肉丝。这句话又没有歧义。你在餐馆里讲要点菜还是厨房里炒菜,这是不一样的。假如前面加一句或者后面加一句,消除歧义。这既是严重违反生活情境的。在生活中,它根本不会有歧义。你把它拿出来放在卷子里就是有歧义的。(众笑)(巢,方插:这个问题比较严重,离开了实际应用。)

巢:另外呢,就是在更广阔的范围里运用的时候,它还有的收获就是他们的视野,视野拓宽了会进一步了解自己。既是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它也拓展了语文运用的范围。增强它的实力,还会有其他方面的收获。

主:到了最高境界,还是要有所发现和探索。

巢:在这个问题上就是我们谈到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发现·创新”。这也同样重要,当时有一位不是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的同志提出:语文还有什么要发现的?语文课程是不是不要提“发现”。因为我们就是在语言文学这个领域里搞研究的,所以我们很清楚怎么去发现创新,要是没有发现,我们还过什么日子啊?我们在这个领域里就是要不时地有新发现。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工作者,我们深知,在其中,很多东西都是要我们发现的。而且语文学科也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创新能力的。那么这个思想背后支撑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各个学科都在培养具有发现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方老师刚才举的那个例子就是发现么。(呵呵)

方:关于这个“发现”有的老师把他看得很神秘,觉得发现是种很高的能力,一种境界。其实,小学生也能发现。我举个例子,老师上课说:“用发现这个词造个句子”,我给你评判下哪个是真发现,有个学生说:我发现地球围着太阳转。另一个学生说:母鸡围着草窝转。哪个是真发现?我觉得前面就是一个假发现。他在接受了一个课本上的一个知识。因为太阳围着地球转不是他个人发现的。但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观察生活,它要汲取生活的素材。“老母鸡围着草窝转”就是他的发现。他如果把这种生活情境运用在生活里就是非常好的材料。发现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东西。高中生更不要说啦!

巢:所以在语文教育里,有些老师还是有些误解,他认为语文学科不要做这些事,还是让自然学科去做吧!如刚才方老师所说,“发现”对于中小学生(并不是高不可攀),发现是什么?在课程标准里讲:我们第一个要做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的敏感性。要一种敏感,有些人到处发现不了问题,有人就有这个敏感性,到处都可以看到问题。而且你不要去引导那些重大问题,就从身旁入手,如课程标准所说,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敏感性。

方:而且这个发现呢,是个基本观念。就现代的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过程。比方你去读一个文本,一篇课文。课文的意义不是老师灌输给他的。是他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发现的,自己建构,或者说他都是沟通的。 (巢:有时候认为有些学科没有发现,其实是将发现理解成发明了)(众笑)

主:那么今天我们就研讨到这里,刚才我们围绕着我们语文课程的一个性质问题,来进行了一番探讨,主要是让我们的老师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语文新课程为什么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们基本特点。同时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语文素养。我们再来回顾了一下定义的提出和我们整个的初中阶段语文教育的联系。最后,两位教授谈了一下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总体目标,5大方面,好,下一次我们再继续研讨。

第二专题 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

主持人 徐思源(以下简称“主”)

参与人 巢(以下简称“巢”)

    王(以下简称“王”)

第一节课

主: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现在进入第二个专题的讨论。这个专题我们就中学生的读书状况、读书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以及语文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读书”的问题来进行讨论。针对这些内容,我们设计了七个问题:

一、有人说,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是因为读书太少,大家怎么看?

二、引导学生读书,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三、今天我们应该让学生读什么书?是读经典还是读时文?或者是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

四、怎样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

五、在现今社会里,为什么还要强调诵读?

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读书”?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将“读书”纳入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有人说,中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就是因为读书太少了,那么两位专家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巢:我认为要学好语文,第一条就是要下工夫读书。好些地方语文老师在争论是写作最重要还是什么重要,说巢老师你认为呢,我想学好语文的第一要务是读书,我想这一点很多老师也都认同,有许多老专家也都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因此我觉得在这方面没有必要再去反复说。你说写作很重要,我也赞成,但是写作怎么写,要有货,肚子里没货,写作再重要、你再训练都没用,他还是没东西表达,所以最根本的就是要读书。在这点上,不管新课程也好,还是老的课程也好,你想学好语文,这一点是不会有分歧了。

主:最根本的,你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学习语言文字当中包含的东西,那么,你就要接触语言文字。

巢:你要用好语文,就一定要有那么多的语文储备,读书,也不光是增加积累的问题,后面我们会讨论它和积累的关系,学语文,积累很重要。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方法。

主:但是我们感觉到现代的人,当然包括我们中学生,读书越来越少了,在学习过程中,读书少了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影响,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读书越来越少了?  

巢:这个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个是现在的学生确实是学习很苦、负担很重。我们现在年纪大了以后,有了经历以后,常常在想,我们以前的生活可能有很多艰难、曲折,会数落现在的孩子:“哎呀,你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我现在也去体验一下现在学生的生活,我觉得他们不见得比我们快乐多少,他们也很痛苦,学习负担太重,所以现在我就不会再说你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话了。因为当年我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有一天,看电影看了四场,还天天在家看小说,现在的学生是不行的。这一点我也想明白了,现在的学生过的日子不见得比我们那时候快乐多少。我们那时候要去农村劳动、干艰苦的活,各人经历的苦不一样。第二,还是一个观念问题。我小时候看课外书,家长也要干涉,但是也就是唠叨几句,怕影响我的学业。那时候也的确是看得过分了,吃饭的时候捧着一本书,上学的路上也在看书。最严重的一次是参加考试,在从家里去考场的路上,二十几分钟,还在看小说,到了学校老师检查第一场数学考试的工具带了没有,结果我什么都没带,就是手上的一本小说,在老师的训斥下跑回家拿工具。想想我们那时候还能过那样的日子,而现在的学生家长干涉得太多,干涉的力度非常大的。

主:好像听说过一位老师推荐学生看《牛虻》,结果学生回家就受到了家长的干扰了。

巢:有一次有位老师跟我说, 巢老师您说要学好语文就要多看书,我们也都明白,可是很难做啊。他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次课上讲到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学生很感兴趣,买了这本书,回家看的时候被家长逮住了,说是闲书不给看,收去了。第二天就闹到学校找校长:你看看你们语 文老师,怎么让我们孩子看这样的书,将来怎么考大学啊!校长马上找到班主任,规定以后不准再看这样的闲书,一旦发现,一律没收。我听了以后感到很吃惊,读一些好书,实际上不光是在语文方面对他们有帮助,还对他人生的发展会有很好的影响。我觉得这个校长做法很过分,他可能不理解读这些书的价值,当然,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你要让老师引导学生把握好分寸,像我们那时候就是过分了,但是读书还是要读的。

王:刚刚 巢老师说了,学生读书比较少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压力比较大,时间不够;另一个是家长包括学校领导不太理解,我想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导致学生读书不够,就是现代社会的通俗文化形式对我们文本的阅读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让学生把每天的时间用 10分钟作为一个单位来划分,不能多,多了就没意思,然后你在 10分钟后面填上你在干嘛:有的是吃饭、有的是盥洗、有的是上课、有的是……,最后总有那么几格是空的,你再忙也不可能每个 10分钟都是填满的,既不在吃饭也不在睡觉,这个 10分钟是空下来干什么的呢?一般来讲都被通俗文化形式占领了:电视、网络、流行音乐……都被这种东西占领了。  

主:现在倒也不是电视和网络,我们也经常做学生的问卷调查,电视实际上往往在老师家长的禁止之内,电视是没得看的,甚至有的学生上网也非常困难,有一个家长曾经对我说小孩很聪明,我给它加上密码,他解密,然后我求教专家,我加很复杂的密码,他也解密了,我现在给他加一个他怎么也解不出来的密码,就是说网络也在某些家长的控制之下,其实最多的恐怕就是听音乐、听广播。

王 :也应该是对读书有冲击的,这种通俗文化形式也有一点冲击的作用。

主:那是肯定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客观现实。就我们成人世界来说,比如文革之后 80年代,似乎全国人民都读小说,都是文学作品的读者,作家的文学作品出来那是全国人民都读过、都知道。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不需要读书了,他可以看别的东西。

巢:这个问题我从两面看,一方面,学生有空余的时间没有读书,听听流行音乐也无可厚非。因为他学习得很辛苦,需要调节一下。那么学校里面做调查,如果是一个有眼光的校长,知道了学生的时间安排以后就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应该怎么样引导学生在他们的活动时间里安排读书的时间。告诉他们可以调节生活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但另外应该有一个时间去读书。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这个题目比较大、比较难,不是一个语文老师能够控制的,需要教育管理者来考虑这个时间怎么安排,留出时间让学生读书,引导学生读书。

主:以前,像 巢老师您小时候,读书是主要的休闲方式。但是现在的学生可以休闲放松的形式很多。我们不应该指责学生为什么空下来不读书,为什么去听音乐,但是从语文教育来说,如果学生要在这方面有所提高,想把语文功底、基础打得坚实一点的话,作为一个学习任务,应该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享受,慢慢地把读书作为休闲的手段。

王 :就是说要在业余生活中留出一块空间是给文本的阅读的。

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因为很多人,包括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个功利的思想,就是我将来要考大学,要把精力集中在课内的学习。我要学好语文,读书对我有什么用呢?对我会有什么帮助呢?他不理解读书的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觉得做题目的操作性很强,马上可以看到成绩,一道道题目做下来,特别是数理化外语,就会了,脑子很清楚了。读书读完以后会了什么?不知道!看不见!

主:是的,经常有家长说我孩子语文不好,你是语 文老师给我出出主意,我该怎么办?我是不是要找家教补补课?我说没有办法,读书呀,他就觉得你这语 文老师没水平,你拿不出很对路的办法。但实际上学语文像吃中药一样,是滋补,是固本。效果是慢慢来的,是一种“水磨工夫”,是需要一点一点去积累的,需要不断地去接触好的、优秀的、典范的文学的作品、语言的作品,他自己会受到一种熏陶、感染和影响,词汇量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的习惯也跟着作者的语言习惯慢慢地改变,提高了自己。这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能考得很高的分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巢:所以要转变观念,在语文学习中你需要吸收营养。有的人在生理发展中也走入误区,孩子学习压力大,身体要好,身体需要进补,吃补品,这是不对的,需要的是绿色食物。你现在学语文,绿色食物是什么?就是读书。只是做题的话,做的好的是补药,学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读书是绿色食物,吸收的是自然的营养。

主:老师特别是语 文老师要向家长、学生宣传这种理念,高中三年如果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书,三年当中还是可以见效果的。那么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到底要从哪些方面下工夫呢?

巢:第一,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要让他自己喜欢读书,一辈子喜欢读书。这一点很难的。有的人就是培养不出兴趣来。我有个同事的孩子要高考,需要我出出主意,我就和孩子聊了聊:喜欢看些什么书,课外有什么兴趣?结果都没有,没有一点课外兴趣。我就说你不赶紧培养你的兴趣,你将来工作一辈子到你退休都会觉得非常痛苦。一个人不能变成工具。所以一定要培养读书的兴趣,自己喜欢读。 

第二,要培养一种习惯:一天不读书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养成习惯很重要。有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帕默尔比较过英国民族和德国民族的差异,讲到两个民族的阅读习惯问题,坐在公交车上大家在看书,已经是一个习惯,不管在什么地方,想到用什么来打发时间,那就是读书,这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三,读书的品位问题,有人讲,读书总是有好处的,开卷有益。我觉得开卷有益是有前提的,必须是好书。你读的是坏书,可能开卷是有害的。同样是好书,有些书读了收获更大,因为含金量更高,所以好书也要会选择,在孩子成长时期一定要选择品位高的书。

第四,学会读书的方法,学会怎么读书。  

第五,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

王:关于养成读书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有时不妨做一些形式上的规定。有些中学老师会要求学生读书定时间、定地点、甚至还定环境、定人。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形式,但是对培养阅读习惯是有好处的。因为形式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成为习惯,自然成习惯。就像 巢老师讲的,到了那个时候不能看上几页书心里就不安定。中学生,刚要求他定时定点读书他可能读不进,人坐在那里心思不知跑哪去了,有些老师家长可能会说这不是形式主义么?他既然看不进还不如不看。不是这样的,到时间就应该让他坐下来,你读得进也好读不进也好,这个时间就是看书时间。每天这样。我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孩子会养成一个阅读习惯,这个是很有好处的。有时候内容和形式不能机械地分开。

巢:在初级阶段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采用这种方式帮助他一下是有好处的,帮他养成读书的习惯。以后就不需要了。  

主:就像养成文明习惯一样,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性,就像吐痰就要罚款。强制手段在起步阶段是有效的,对培养习惯是有效的。 巢老师讲的五个方面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往往我们会说首先要培养他的兴趣,但是怎么培养兴趣呢。我说读书好,实在是好,你去读呀。可学生未必就有兴趣。一定要先读起来,他慢慢才会有兴趣。有可能他十分不想读书,没有兴趣的时候,采取一种强制的手段,形成一种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他,可能他慢慢读了两本书以后会慢慢养成一种兴趣。  

巢:在这个方式上我需要补充,大家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工具性、人文性,其实这是人文性的一个方面。培养人的一个社会生活习惯,将来使他成为一个有品位的文明人。人文性里面有一点就是要社会化、文明化。要推动他遵守一个规范、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慢慢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所以先要有一个普遍性的要求,对他有一个制约,帮他养成一种习惯。  

王:而且习惯养成以后他还可以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刚才讲的主要是对阅读习惯养成有问题的学生,我们用这样的办法。如果说这个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我们也不要强求。因为每个人的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像斯大林是每天讲页数的,不讲时间,每天必须读多少页。毛姆是每天六七本书一起读的,不是每天读一本书的。这个各人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老师对尚未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做这样一个工作,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主:那么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就是关于读什么书,不少老师说应该读经典、非经典不读,也有老师说人是现实社会的人,最新鲜的东西要读,就是时文,经典离我们太远、太古董了。也有老师说只要有读书的习惯,学生爱读什么就读什么好了。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巢:我先讲后面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让他读什么。这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意见。在 2000年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学大纲里提出推荐阅读书目,强调学好语文就要读书,这是一个力度比较大的改革。那时一个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提意见,怎么可以让专家给孩子推荐阅读书目呢?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阅读需求,他想读什么就读什么。那么我说这位专家试试把各种红的黄的黑的书都堆在你孩子面前,让你孩子自己选,爱读什么读什么,你敢不敢?这个书里既然有各种颜色,有的人读了可能有发展,有的人读了会走邪路。所以我觉得“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这种提法是不负责任的。

王:就像吃饭一样,不能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还有可能会偏食。

巢:在这一点上要两个方面看,一个是我给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这就是我要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或者人文性中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规范的统一。另外讲到经典和时文,我觉得这两方面都要兼顾,走极端不合适。

主:现在学生读的比较多的是热门作家的书、热销书,或者某一阶层比如 80后作家的书,尤其是比较新潮的时髦的书。

巢:新潮的时髦的书确实反应了当代社会发展当中新的思想、新的现象、新的语言表达形式。青少年学生还要接触现在的社会,如果纯粹读经典,停留于过去,跟现在的孩子沟通不起来,也不好。另一方面,经典不读,肯定也是不行的、不合适的,因为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考验的,是含金量特别高的,是可以给我们的精神打底的。

王:我们从客观情况来看,经典和时文,学生可能更多的是读时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更多地读经典,这是一个眼界问题。一个人,经典看多了,他的眼界就开了,就不会对很多问题大惊小怪了。因为那些伟大的作家,这些年来,文明的发展,他们对我们人类人性上的很多问题确实都写到了,而且写到了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你读了以后还是有用的。我曾经听一个学生讲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人人希望自己读过,而又不愿去读的那些书。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就是经典的权威性的表现,而不愿去读,是因为毕竟经典与我们有时间的距离,甚至是空间的距离,像有些外国的名著阅读起来会有点困难,而这些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所带来的有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你想你读一首《蒹葭》,学生觉得很累,看《在水一方》你就不觉得累,其实琼瑶也就是做一个把时间距离演绎的问题,如果我们语 文老师在引导阅读经典的时候做一些工作的话,我想时间、空间的障碍都可以克服,这时学生就走入一个新世界了。  

巢:如果学生觉得读经典不大容易接受,觉得距离有点遥远,他喜欢读热门的、新潮流的书,我觉得只要内容是有益的,读之也无妨,先让他走进读书中间去,然后引导,到了一定的时间,他自己会觉得读不下去了,觉得深度、厚度不够了,那个时候他自然会走向经典,关键是我们老师引导得法。

主:其实就是我们要谈的第四个问题,怎样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实际上可以有很多手段和方法的。对于经典,有的学生是心向往之,而有的却觉得是老古董,会有一种排斥。老师应该让他们读经典,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让学生相互之间产生影响。记得我女儿小时候,班里同学互相起绰号,她因为得了个“扈三娘”的绰号而去读了《水浒》,其实这就是一个激发他们去读书的契机。

巢:所以,老师要去引导,而且要创设一个氛围,把学生“裹挟”进去,让学生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主:其实不光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还有读书方法的问题。

巢:语文教育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老前辈说的了。我们语文老师去引导的时候,要动动脑筋想一想,不是所有的书读的时候都要动笔墨的,比如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我是念错别字的,只是想知道故事情节,这时候是情有可原的。像读这样的书,不必拘泥于每个字都要读对,都要查字典,会影响读书速度和情绪,就会索然无味。这里粗粗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讲究速度,大概地读过去,还有一种是精读的,特别是我们语文课上要读的那些书,有一些我们可以提些要求,教些方法:怎么样动笔墨、怎么样记笔记,形成这样一个读书的氛围。

 

王:研究阅读的人有一个说法,就是阅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浏览、随便看看;第二个层次是分析阅读,第一步就是越过困难通读全篇,不是克服困难,这个很重要,每读一本书都要克服困难的话,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就没劲了、读不下去了。这里提到第一读可以笼统地读,有些不明白的,读到后面有时候会自己顿悟。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后面还有综合阅读等等,阅读本身是有层次的。老师要懂这个:什么时候让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读比较合适。阅读从目的来讲,也有一个分类,比如发展性的阅读,读了会提高你的修养、增加你的知识,这些书可能要认真去读、做些笔记。有的是功能性的阅读,就是查字典,解决目前的问题的。现在很提倡第三种,就是消遣性的阅读,它是大众化的审美享受,用来陶冶情操、度过余暇时间的,这种书如果也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话就太累了,它就可以泛读、随便翻翻。

 

主:特别是文学作品,我们回忆小时候读书,像读《西游记》,那时候不认识很多字,就是囫囵吞枣的。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其实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有一些书是需要“啃一啃 ”的,是需要花点力气克服困难的。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要在适当的时候找准机会,给他们一点指点。

 

王:我觉得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要拿难的东西吓他,可以让他先看点轻松的。如果这个学生有阅读基础的话,可以看点高层次的书。

 

巢:可以帮他们选好书,一个是学生有兴趣的,还有就是老师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书,像一些文学巨著,老师可以告诉他们怎么样去读,比如第一遍你可以快速阅读、读个梗概,第二遍你去读……每遍都解决一个问题,这样读下来以后,肯定会有成长,跟你平时的读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主: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书,可以采用的方法的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有自己的发明创造。这节课我们就先讨论到这里,谢谢!

第二专题 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

主持人 徐思源(以下简称“主”)

 

参与人 巢(以下简称“巢”)

 

    王(以下简称“王”)

 

第二节课

 

主: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现在进入第二专题的第二节课,下面我们来讨论三个问题:首先我们来谈一谈为什么要强调诵读?我们知道古人是讲究诵读的,对着文章要拿腔拿调地吟诵,把作品读出来,记下来,背出来,都装在肚子里。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诵读就是要求学生做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做?

 

巢:刚才徐老师讲到,古人是一直强调诵读的,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可能有较长一段时间这个提法就不提了,觉得诵读好像比较笨,老师也不讲究什么方法,就是一味读书。这次在课程改革中,又重新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所以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我就听到有好几位老师和我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现在还是要让学生像古人那样读,是笨办法、老办法。但是我觉得,诵读它是聪明办法。为什么呢?我们要把这里面的一些不同的想法给理清楚,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诵读有什么作用,它的价值在哪里?很多人就看到诵读就只是在那么读啊、背啊,无非就记住了一些诗啊、文啊,你能够背出来一百篇、两百篇,甚至更多的。

 

主:甚至有一段时间把诵读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等同起来了。

 

巢:对,因为在上个世纪,有一段时间里面,多次搞教学改革,有一个口号就是“反对死记硬背”,所以,我们那时候教英语课,让学生背书,有些老师就在旁边嘀咕,有些学生也跟在后面起哄:“这个老师又在搞死记硬背”,那个时候年轻,不怕事,“我就让你死记硬背了,怎么的?”那个时候也讲不清多少道理。现在呢,我就在琢磨,为什么要诵读?古人为什么要诵读?为什么他这样学就能学得好?这里面有一个误解,觉得诵读,去读书、背书,无非就是记住了这些文章这些诗,你的功夫下了也就只能获得这一点点而已。

 

主:其实远远不止……

 

巢:他们不明白诵读带来的好处远远不只是记住了这些东西,这个大家不明白,所以要弄清楚诵读的作用和价值。

 

第一点,我们也承认,读了以后可以记住一些字、词、句、篇,这个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而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讲到你的词语要丰富,就一定要肚子里有货,要装那么些词、那么些句子,另外还有个篇章,装在脑子里面以后,到需要用的时候就能够仿照它的样子去表达,所以字、词、句、篇的储存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里面有个语料库。

 

除此之外,我们就在琢磨和体会,一个人,你说话的时候可能会说出一些没听到过的语句,怎么会产生的?说出来好像也是符合语法规律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在记住了这些词语以后,慢慢抽象化了,头脑里有了这么一个语言模式,储存在头脑里了,到你运用的时候,根据这个情景需要,跟你头脑里的这个语言模式进行匹配,可能一下子就激发出来,生成了一个新的表达形式,可能出现一个新的词、一个新的句子,以前没有听说过。这样一来,读多以后,慢慢地,以前的那些字、词、句可能记得不一定很清楚,可是头脑里面已经刻下了一个语言的模式。所以诵读有助于我们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

 

主:刚才 巢老师的解释非常理论化,讲得很清晰,用我们的大白话来说,就是一个语感的形成过程。有人说语感,好像不可捉摸、很玄的、来去无踪的,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形成模式的过程。

 

巢:对,有人觉得语感是一种能力,我也承认语感可以表现为一种能力,其实里面还包含了一种语言的知识,这个知识是感性的知识,它就是从你的诵读当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当中提炼出来的(主:这就是所谓的一种习得的问题)。所以,语感既有知识的成分,又有能力的成分。

 

第三点呢,我在想,比较一下,有的人记住了一些知识、一些词语,背下了一些单词、一些语法运用的规则,这也是背下了,也记住了,但是用的时候、想说的时候,不能脱口而出, 或者是想说的时候词语被组织错了,特别在有些场合会梗阻……我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我以前有个华侨同学,他用个成语:“你有意思啊,怎么‘送门上货’啊?”他知道这里面有哪几个成份,但是给组合错了。有的时候说:“让开让开,你不要‘恶路挡狗’。”大家都笑啊!这个词语里面结构成份一个也不少,但位置排错了。那么我就在想,为什么有的人能脱口而出、运用自如?有的人呢,里面该有的东西好像也在,但说的时候没有那么利索甚至会弄错,这是什么原因呢?发音器官,作为语言机制的一部分,跟大脑配合不好,我称它为语言反应机制没有塑造好。通过诵读,眼睛、大脑、发音器官,这三者形成一个良好的通道,你想到什么,就能很快地念出来,而且反应很敏捷。就像有的播音员,他看到一个稿子,看了一遍,马上就能很流畅地念起来。没有经过那样训练的人,拿到一篇新的东西来读就会结结巴巴。所以通过诵读,这样反复地念,能够帮你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有两点,第一就是诵读可以帮你形成一个抽象化的语言模式,第二就是形成语言反应机制。这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语感。

 

主:其实我们所说的语感还不止这些。诵读的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涵咏的过程,它包括语言的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可能还有语言之外的,比如说思想、情感等。

 

巢:所以,更深一层次地讲,通过诵读可以受到思想的、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熏陶。有的优秀的诗文,你拿来看与拿来读是不一样的,读起来就感觉自己慢慢地进去了,读着读着发现自己眼泪下来了、觉得自己热血沸腾了。如果不读,就没有这种感觉。诵读的过程就是一种体验。

 

王: 巢老师说的是诵读的三个作用,第一个是记忆,它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四个组,第一组就是去通过阅读去记忆 16个毫无意义的单词;第二组规定 4/5的时间用来读,剩下 1/5时间用来背;第三组 3/5的时间用来读, 2/5的时间用来背;第四组 1/5的时间用来默读, 4/5的时间用来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花费最多时间用来背的小组,背出来的东西最多,隔四个小时以后再来一次检查,发现还有一个问题:不仅是通过背诵记忆的量比较大而且遗忘的速度比较慢。

 

第二个是语感的培养,它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小孩子跳橡皮筋的时候一边跳一边唱儿歌,将内言外言化,他们把儿歌唱出来的同时,动作的节奏也跟上去了。所以通过诵读,对语感、对古诗词韵律的掌握都有好处。最后一个就是对人的陶冶。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们对诵读的理解不要单纯的和朗诵画等号,尤其是不要和表演性的朗诵画等号,语文课上的诵读不要求学生表情要那么张扬,而恰恰是要有内涵的。例如《再别康桥》的吟诵,不能是高亢的、激昂的、表情夸张的。它应是一种涵咏,应该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会,真的让你心有所动才好。

 

巢: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里写到的寿镜吾老先生,在孩子眼光里看起来非常有趣,老师在自得其乐、沉浸在其中。现在看来,他这是一种自我陶醉,而不是标准的朗诵了。

 

主: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很重要的,老师们也已经开始重视了。我们的目标指向应该是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涵咏,而不是学会表演。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在课堂上,我们怎么组织学生去读书?

 

巢:课堂上的读书,有不出声的默读,还有出声的诵读。我觉得这两者都需要。有一个时期一些重视诵读的老师就提出了批评:现在的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还怎么能称为语文课?我觉得这个批评意见是对的。现在有的语文老师已经吸收了这个意见,他们开始重视课堂上的读书,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究竟该怎么读?我们听过有一个老师一堂课让学生反复读了 8遍,怎么读呢:张三读、李四读、男生读、女生读、第一组读、第二组读,用这种方式来改善它的单调,想搞出一些花样来,但是本质上它还是简单,只是一遍一遍的反复。所以怎么样在课堂上读好书呢?使学生觉得每读一遍都是有收获的呢?这是有讲究的。

 

王:老师在这方面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我为什么要让学生读,读一遍要达到什么目的?读三遍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像戏剧的表演一样,以前戏剧表演很严格,在舞台上有一把枪,在表演当中是一定要射击的,如果到最后都没用过,从导演的角度来说,这个道具就是多余的。念书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目的,只是反反复复地念是达不到效果的,不能“为念而念”。

 

巢:“为念而念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现在提倡课堂上要书声琅琅;一种是听公开课的需要,因为评价标准里有这么一条。其实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有的学生喜欢听但不喜欢读,我们要引导不喜欢读的学生去读书。有一所中学,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对较高,一调查,该校的语文老师都喜欢朗诵,老师通过组织朗诵拉动了语文的教学,学生都很喜欢。其中有一位老师就是电台的播音员出身,加上其他的老师也很喜欢,于是就发动学生组织了朗诵的表演,成立了兴趣小组,形成了一种学校文化、风气。因此,整个学校的语文水平显然是高于其他学校的。在这点上我觉得它比较有成效。如果有条件的话,老师重视了以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来引导、拉动语文的教学。

 

主:如果老师自己朗读得很好的话,对学生会有一个终生的影响。可能过了若干年,学生在聚会的时候还想听老师再来一段,把它当作是一种享受。

 

王:课堂上的读,还有几个小问题也是要注意的。可 能有的老师普通话很好、朗诵很好,但在你的班上,普通话特别好的不可能是全部,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可能有方言,或者他们不太愿意用有声语言来表现作品,那么作为老师在搞诵读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点,因为新课程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如果过分强调表演性的朗读,有些不擅长朗诵的孩子就会觉得很自卑,就会放弃。其实我们所倡导的读主要是为了涵咏,为了获得语感,为了获得情操的陶冶。所以这一部分同学我们一定不能忽略了。

 

巢:我看过一张光盘,是一位老师上的戴望舒的《雨巷》,老师组织学生读了四遍,自己读了一遍。我就让我们的教育硕士去看,看后进行了讨论,大家觉得这位老师普通话很好,字正腔圆,但听者却没被感动。而在另外一所学校,我们听了同样的一节课,这位老师的普通话算是比较差的,但听课者却被感动了,相信很多学生也被感动了。所以,学生们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普通话不好而感到自卑,诵读是重在体验,你读进去了,读好了,情感表达到位了,就说明这篇文章、这首诗你理解了。

 

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比如现代文,我们比较多的采用默读、扫描式的,能够快速的筛选一些信息出来。有一些文言文,就需要去读了,读到“字从句顺”,也就“进去了”,读懂一半了。分解了目的以后,这是一种手段。老师要范读的话,有时是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进去,老师表情达意的朗读带学生进入涵咏的、体悟的过程中去。另外是在学生理解了以后,能把自己的理解与感觉给读出来,也就是对作品一种解释。比如戏剧《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在见面以后的对话有许多的言外之音、潜台词,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对这个潜台词就有所感觉了,再去读的时候能不能把它给读出来,很简单一个“哦”,“嗯”,都是不一样的。在很简单的对话当中,学生能不能把它背后的话语有所表现,或者说对这时人物的心态有所表现。我们在讨论鉴赏的 时候有老师讲到: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不是还有真情啊?他在这时到底是虚假的伪饰呢,还是真情的流露呢?那么朗读是不一样的。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演绎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让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更生动,更有效果。

 

巢:所以我在想,现在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读,甚至还要建议他们课外去诵读,第一点,老师自己一定要读,即使普通话不好,也不必有障碍,你的工夫下去了,反复读,自己进入这个文本、这个诗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情感慢慢贴近了,就能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了。这里老师要读,而且要努力读,读出自己的体会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王:我说的教《再别康桥》的 那位老师就是这样,他普通话不好,而且显然没受过朗诵的训练,他的朗读完全就是感情,就是他自身的独特的品悟,就读得特别好。

 

主:我们学校有位老教师,方言比较重,但他在课堂上就和学生说,语音你们不能学我,我肯定是有很多问题的,但是我可以指导你们怎么去读,我也要读。他经常在课堂上读,可能会读一句或者读一段,用他的理解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作者的情感传达给学生。有的老师碍于自己的普通话不好就不大读,这样就缺少了和学生的交流。我觉得有的课堂上老师会放些录音,很美的声音还配上好听的音乐,但这是别人的朗读,欣赏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就不 能形成老师和学生对话,不能形成一种交流了。

 

巢:对,一点没错。这样就很难和学生进一步的沟通,而且老师也就缺少自己的一种体验了。很可惜的。首先老师要认真地朗读,其次在组织学生诵读的时候要有个设计,不能简单地重复地读。要设计好,读一遍解决了什么问题,第二遍解决什么问题,几遍读下来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整体目标。还有一个,有的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偏重于技巧,这里要读高昂一点,那里要读低沉一点,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离开内容来谈技巧,这个就成了一种弊病了。首先要有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再来谈技巧。

 

王:这是比较明显、也是比较多的一种弊病。一说诵读,就来这一套,搞得比较虚假(主:其实跟内容、跟理解还是隔离的、有距离的),就变成了一个朗诵训练,就不是我们语文课的主要目标了。

 

主:读书当然是很重要的,那么它怎么纳入评价体系呢?怎么评?要不要评?

 

巢:通过学习语文的课程目标,大家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但如果不考虑评价就是一个重要的缺失了。评价不完全是考试,平时课堂上学生在读,老师做的指导就已经是评价了。更直接一点,也就是大家最关心的,怎么在考试中来引导。我们现在所说的把读书列入评价体系,就不仅仅是前面提到的诵读、默读等等了,还包括课外阅读。从宏观角度来看,有关部门考虑把它纳入到考试测评当中去,更好地引导教学。近十多年来,已经有一个方面的重视了,就是诵读、背诵。这个已经纳入考试测评中了。我觉得这个是好现象,已经十多年了。如果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讨论,比如说怎么命题、命题的范围等。 2000年教学大纲修订以后,提出一些推荐阅读书目,提倡要学好语文必须好好读书。有不少专家也提出建议,是不是要把课外阅读列入高考试题中来?对这个想法,我一开始是很支持的,但是也是有顾虑:这个题目怎么出,如果第一年出了这种题以后,第二年就会有很多出版物,配合那些要考的书目为学生设计一大套的题目,然后很多学生又不读书了,又去做大量的题目去了。这就是我们担心的问题。

 

主:不幸的是, 巢老师您的担忧已经成为现实了。从高考命题的角度来讲,我所在省份今年出的这部分题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体现了我要求你要去读书,你读了没有?读了以后一般来说是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就是只要你去读就行。我觉得把握了这个度就是对的。但实际上在高考之前,由于是省里自主命题,考试说明出来以后,课程标准的推荐书目(文科学生)列入了高考的加试题中,很快市面上这类的试卷就已经很多很多了。我现在的担忧是,今年的题目我看着是很顺眼的,但是推荐书目毕竟只有那么多,如果一年一年出,到后来能有什么样的水准?这个命题就会越来越难了。这类题目的泛滥也让命题者很为难,又陷入了一个新的题海中了。

 

巢:去年在福建谈到这个事情,那边就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这种做法我们会坚持下去,二是我们怎么样来避开那些辅导书?你去看了这些辅导书仍然解决不了问题,让这些书成为废纸。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很好的导向,就是给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命题者带来了一个挑战。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就会陷入一个很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希望学生拿高分,这样的题目你们去做吧;另一方面,又明白这样的做法只会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我想既要让学生读原著,又能在考试中拿高分,这条道路还要探索。

 

主:目前列入体系以后,明显的,“大家要去读书”这个导向已经显示出来了,在高中里,高一高二的学生也已经开始读书了。这个考试的导向是很明显的。在现今的形式下也不失为一个手段,去促进他读书。

 

巢:高考是个指挥棒,有的人说大家不要把高考当个指挥棒,这个说法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得承认现实,学生要进入大学,就必须通过高考,拿到敲门砖,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让这个指挥棒指挥得更好一点。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研究。

 

王:关于评价,很多一线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不一定就是他们的事情,试题又不是我出,你们上面去研究怎么评价,我就怎么做。其实我觉得,是不是大家都要为此付出一点努力。评价不光是个考试,平时的月考、会考,班里的小测验也是一种评价,甚至给学生写的评语也是一种评价。我们说读书和评价的关系,这不是和基层的老师没有关系的,你也是一个评价者。你每天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你跟学生说的话、你给学生写的评语,那都是对他的一种评价。我想在这点上基层的老师是可以做到的吧?

 

主:我与 王老师的看法不太一样。我想,基层的老师要引导他们去重视的恰恰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他们往往不把这个当成是一种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的及时指点、及时肯定,这也是一种评价,它应该纳入我们的评价内容,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而很多老师却不太重视,只是对最终的高考很重视,他会千方百计去研究怎么对付命题者。我现在觉得最可怕的是,不要因为要考试了就想一些办法、为学生指点一些捷径,“你能对付考试,不读书也能对付”,那就完了,那就成了一个错误的导向。 

 

王:他们的关心只是我怎么对付你,而不是怎么为这个评价制度来做一些事,比如怎么从我的地方做一些小实验,将来为大的评价提供一些可以采取的经验。如果教师对学生读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的话,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办法,怎么来比较好的评价学生的读书活动。因为我觉得高考确实是很难的,你要把那些辅导书的题目全部都回避掉,然后来检验学生有没有读过书,真是极度困难。而事实上的情况也真的不是那么理想,像我们学校中文系进来的学生,有不少是没读过四大名著的。

 

主:我觉得高三阶段,要应考而去做一些题目,这个无可厚非,也是必要的。但是有了这个导向之后,高一高二你要指导学生去读书,而现在的学校里这个事情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巢:现在有的地区还没有把语文课外阅读放到高考试题中去,但有些聪明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抓住了对课外阅读的评价与指导,即使高考不考,这么做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就算高考考了也难不倒我。

 

主: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希望在今后高中语文课评价体系当中,读书的评价能够逐步显示它的重要性,占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第三专题 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

主持人:徐思源 (以下简称“徐” )

 

参与人:巢宗祺(以下简称“巢”)

 

    程 洪(以下简称“程”)

 

第一节课

 

徐: 各位老师,大家好!学会积累与梳理是学生的发展要求,但是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底子薄弱,或者边学边忘,学过的东西运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等等。我们这个专题围绕积累和梳理的重要性以及积累和梳理的特征展开讨论。

 

我们将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1 、学生语文营养不良与积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语文学习需要积累什么?

 

3 、怎样能提高积累的有效性?

 

4 、什么是梳理?应该怎样进行梳理?

 

5 、梳理与积累具有怎样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学生语文营养不良与积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巢老师,程老师,我们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讨论要活动,学生要发言的时候词语贫乏,找不到一个词语或第二个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写作文的时候找不到话语,或者是找不到话题,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成语典故不会用,或者是错用等等。这些情况应该说是他们语文“营养不良”。它和积累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巢:其实讲起来,这么一听,大家都明白,首先他肚子里没货或货太少。你要开个铺子,你要经营的话货源要充足,他现在货源不充足。我们讨论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好的时候,打了个比方是营养不良。很显然营养不良就是积累少。这跟过去一个时期我们追求语文科学化进程中有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有关系。觉得他们学了一部分的词语 ,学了一些规则,语法规则语用规则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有了这些词语再加上规律性的东西就能很准确地表达。其实这个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条学的道路是不对的,还有是不是学了后就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也曾经讨论过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营养不良”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前面我们也谈到有学生向老师讨秘方,怎么样写作文,我别的都学的很好啊,就是作文不行,有没有什么诀窍?什么公式?实际上根本上的问题就是积累得不好。在语文积累当中,首先还是原始的材料,就是原始的语篇,最经典的诗文,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打个比方说这是“绿色食物”。提炼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它可能也是种积累。学那么多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能是维生素,是补药。它实际上可能还会造成某种程度上营养不良。首先要注重积累原始语言材料,然后是在这基础上的梳理。我就是这样的看法。

 

程:在中学里面特别是高中,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几个问题。大家都在说语文水平素养越来越下降,到底是什么问题?第一个可能是长期性问题,到了高中我应该到这个水平了,其实不是。小学初中阶段就没有积累好。我经常和学生开玩笑,童子功没有练好。 到了高三了,他可能很多中国字还不会读,不会写。他很可能很多成语不会读不会写。你要帮他进行专题复习的时候,这个成语他都没有听过,都有这个问题。甚至一些语病他也判断不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这个是积累的长期性和到了最后要成绩的语文的急功近利的问题。第二个可能积累有一个课内和课外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好像觉得上好语文课就应该提高成绩的,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其它专题肯定也要讨论到这个话题,语文学习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我们不能把积累盯着教材要求或几篇课文来积累语文能力,这个肯定积累不了的。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是教学要求和学生自主的要求,它可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讲的我都听懂了,考试的我都会做了。考得不差甚至是高分。其实他们的语文素养还是不高。这个自主性和课堂表现可能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学生你要他去完成教学要求的作文根本写不了,但你看他的博客却写得很好。那么这个评价积累的时候可能是我们对积累的认识是不是限定的面太狭隘了?

 

徐:我教给你的你要会。

 

程:对。刚刚讲的是自主的要求,我们现在很可悲的是作文写时找不到话题,高三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把素材库印好了给学生,学生也提出来:我哪有时间整天去看报上网?这也对。现在中学面临的这么一个应试教育,他是没有时间。

 

徐:他被题目淹没了。

 

程:对。多种原因让他真的是无法积累。有的可能是老师要求的偏差,还有的是这样的教学要求以后,他的积累真的是越来越少。中学老师普遍都感觉到 现在学生语文的水平怎么越来越差?就这么一个感觉。

 

徐: 一线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多 ,有这种非常明显的感觉。我们的学生他们自己恐怕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平时我也听到不少的学生谈到语文功底好像不好,自我感觉语文底子也不厚 ,语文也没有学好。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 ,可能有高中阶段的“亏空”问题,更可能是小学、初中阶段长期欠缺造成的。就像刚刚程老师所说的,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这么一段话:“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在积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去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去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和交流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对语文的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元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课标的这段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在高中阶段,我们的学生还应该注重积累和梳理。这是形成他语文素养的一个极重要的途径。同时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也是他能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那么既然积累需要长期的、不断的、不停的,不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积累。

 

下面我们就讨论第二个问题:语文学习到底需要积累什么?刚刚我们巢老师已经谈到,首先要有原材料,但不仅仅是原材料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请我们的两位专家来谈一谈。

 

巢:语言积累,每个人头脑中有“语言库”、“数据库”,用时提取。怎么提取 ? 后面可能还会讨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首先一定要有“库”,所以积累第一个要考虑原材料积累, 字、词、句、篇。也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方式:学外语要背单词,那么我们学语文也要背词汇表。这一点我们学习母语不是这样做的,是通过诵读、阅读,还有运用。

 

徐:平时的运用。

 

巢:对。比如阅读的时候可能是潜移默化地,我就吸收到了一些词语。我们有意识的积累就是诵读、背诵,使其装到头脑里面,整个篇章,包括字、词、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觉得好的,我怕忘了,就用本子把自己觉得对将来有用的摘抄下来,我喜欢的写下来。这是个“语言库”素材的问题。

 

第二,我觉得也重要,其实我们在讲语言运用的规律,有的时候我们讲理论知识,讲概念的东西,是讲道理。这个当然要讲,我觉得对学生更有用的更有效的可能是一些语言运用的典型案例。哪些例子?学校里经常流传的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怎么反复修改最后形成的,贾岛的“推”好还是“敲”好,就是这样的正面的一些案例。改得好的,它怎么去炼字、去推敲、去锤炼,是这样的一些案例。还有一些是典型的、用错的、用的不好的案例。这个例子可能对你有启发,会说错的,要把它改正过来。这就是案例的积累。

 

徐:比如说现在报刊上经常出现的成语“美仑美奂”“差强人意”“不以为然”等,错误的频率很高。

 

巢:有时候用错的很多人还不懂,还有个经常用错的“趋之若鹜”。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趋之若鹜”是什么意思,把它的感情色彩搞错了。这样的案例将来对学生的使用会有 启发。其它的语言运用知识的积累有人称为“知性的”知识,这些还是需要的。

 

徐:先掌握一些规律方法的积累。

 

巢:方法的积累,思想的积累。还有的时候可能自己的头脑里生不出一些想法。读了别人的一些想法 ,他用这样的方法考虑问题,对我有启发,我们考虑问题是不是要换个角度。 这是思想的积累,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经验中的这么一个生活的事例,它普通但是里面蕴含道理对人的成长会有很多的启示。很功利地讲,成为我的写作的素材,对我成长而言,可以提醒我、激励我。这个生活经验从一个方面来讲,对于人的成长是有作用的,用在写作上,它又是一个写作的素材。

 

徐:中学生的年纪比较小,他要对世界有比较的深刻的认识,他的所谓精神的成长。你去看小说,了解社会外面的人和事,通过别人的经验来补充自己的。

 

巢:对。

 

程:只有靠阅读去解决。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有意识去引导。但是我觉得有些时候积累的这些东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知识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个是老师可以传授的。还有可能就是刚刚巢老师说的生活的感悟等等。这些间接的经验,这个是需要你自己用头脑去感悟的东西。这些东西老师是不能传授的,但是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我想老师可能真正在这方面去引导学生,学生对这个还是感兴趣的,他也想知道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视野。不排斥有一部分学生想我可能就是做卷子。但是从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还是想听老师你对社会问题的一些看法,你对事件的评价,你对作品的一种印象。他乐意跟你讨论。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刚刚讲的这个背诵、记笔记、做题这种积累。学生他愿意,是他本人要求要做的,很有可能是他达不到这种要求。但是他个人的能力会更高了。老师可能在这方面还要去引导他。我个人感觉老师的阅读,包括现在很多的视频资料的阅读,老师要往哪个方向的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个老师自己不去阅读、不看报、不交流,估计他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

 

巢:我也有自己的体会。现在到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要到生活阅历丰富的人那里去学习,去吸取更多的营养。当然我们这个年纪也要和年轻人进行沟通,了解年轻人他们的看法。有的时候我们会去数落他“现在的年轻人怎样怎样”,我们也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有时候我通过和他们沟通发现他们的看法,也是种思想的积累。不完全是单向的,可能是多方面的。

 

徐:到底要积累什么?就积累的对象而言,就我们刚刚讲的那么多。归纳起来可能有两类:

 

一类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比较显性。比如说要积累一些语言的材料,词语,一些语言运用的案例。比如说句子的表达,一些文章。这些材料的积累是最基本的,最显性的,是形成自己语言库的这些东西。让学生不断地积累而且在运用中去积累, 比如说听、说、读、写。各类语言活动、语文活动中去积累一些正面的反面的案例。另外一方面,刚才二位提到的,思想也有积累,生活的经验也有积累,甚至于这种情感的体验,包括一些方法等等。这些都是隐性的。可能我们同学很难认识到这也是需要积累的。好像这个东西我拿不住抓不住,无法放到我篮子里的。这是一种隐性的,可能我们老师也未必意识到,这也是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去积累的。所以我们谈到积累什么的时候,我们特别要提醒大家,这些东西都是积累。而且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反复的过程。比如巢老师刚刚讲的一些词语的积累,小时候刚刚懂事,刚刚会说话的孩子说什么是“勇敢”的例子,刚开始“勇敢”的含义是“打针不哭”。后来长大后,经历更多了,他的理解就更丰富更深刻了。

 

巢:开始的时候他知道这个词,也听说了这个词的用法,可能是第一次获得了这个词的积累。我们过去在教学中很可能是这样分开了操作。一个是记住单词,然后去背词语解释,再告诉你它的用法,这个词可以用做谓语,用做定语,这个是语法。后面还要加上语用义,它是什么色彩的。这样把它分解以后,老师感到教得比较扎实。但是,一个孩子学习这些词的过程可能不是这样的过程。刚刚讲的那个给我很有启发的语言学习的小故事,你问孩子什么叫“勇敢”,他认为就是“打针不哭”。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就是他在打针的时候父母在鼓励他“某某乖,不哭啊,打针不哭啊,勇敢。”那么他知道了这个词。第二它的词义也知道,什么叫勇敢?就是打针不哭。而且这个词的语法意义也知道了,它在这里是做谓语的。当然他不能解释出现在什么位置上,跟在哪个词后面或在哪个词的前面。大体对它的语法意义也有所领会了。还有一个是语用义。他知道是个好字眼儿,是表扬他,鼓励他的。如果我们拿术语来说是褒义词。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语用义跟其他方面的意义他一次就知道了。随着他的生活经历丰富起来,会发现原来勇敢不光是打针不哭,还可能有更多更丰富的意义。词义是不断积累的,是不断丰富的。其实不光孩子,任何人学习那些词,都不是靠背词典上的条目来学会的,这是积累的途径,意义。

 

程:学生实际在学习过程中间,学文本过程中间去接触词义。生活实践中我们怎么学会用这个词,我们其实不太重视这个东西。

 

巢:把母语当作外语,用一个文学上的说法,叫“陌生化”。本来是一个熟悉的词,他把它“陌生化”,当作外语学习来完成,来背。

 

徐:把母语当外语教学。

 

程:本来他知道这个词,只是没法做一个精确的表述,不能象现代汉语词典那样表述,你非逼着学生这么做,这样的事其实很多,不光是徐老师刚刚讲的那个学习方法的。比如说小学的教学,比如说段落大意。我最怕我女儿问我:“老爸,这一段分在哪里 ?”一听这个我就头晕了。我说我都不知道到底该分在哪里。

 

巢:还有,你跟她讲了这样分,回去和老师一说也还是错的。老师要教训她了。如果她还要说:“我老爸教我的”,人家可能会说“你老爸是什么啊?”“你老爸中学老师又怎么样?”

 

徐:曾经有一位我们学校的物理老师,很棒的物理老师,他就对我说:“徐老师,你们的语文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怎么了?他说我儿子每次让我教他做作业,一教他就错,不知到底该怎么教他。他很诚恳地问我该怎么学语文。他搞不懂了。

 

巢: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都做过家长。一些大学中文系老师的孩子碰到语文问题,他妈妈说问你爸爸去,开始的时候教过两次,后来不敢教了,因为教了以后他到学校里要挨老师训,当他知道是你爸爸教你的时候他更生气。后来只能说:“你不要问我了,问你老师去吧。”不敢教了,教了孩子要吃苦啊。

 

程: 我在想,大家刚刚说的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说,我们先不讲答案的标准性这个问题,可能是老师没有认识到为什么去划分段落大意,这其实就是 教学生阅读文本的一种方法。他非得去限定他。当我们慢慢长大了以后,我们现在到高中阶段,我们不要你去搞什么段落大意,你去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写作思路写下来的,这里面其实已经有一个段落大意的概括,不是那么机械地去做了。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间,他只以为我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概括大意。其实他没有意识到他在帮学生培养一种阅读的能力。这么一种积累的要求他没有想到,变成机械地去理解教学目标。

 

徐:你们两位已经讲了,积累什么我们明白了。我们老师到底怎样帮助学生去积累, 这涉及第三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教师可不可以教给一些方法呢?

 

巢:其实老师也都在实行,很多老师,我不敢说所有的老师,现在在课程改革当中,强调积累、强调诵读。诵读是积累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当然阅读(默读)也是一种积累。如果说要强化,更加有力,那么诵读更深入。当然诵读比阅读(默读)量要小一些,可能还不是小一点。诵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我也有体会。我自己学语文的过程,书读了不少,但跟上一辈相比,我觉得自己的语文功底不够。原因在哪里 ?我知道背得太少。我们小时候不要你背,所以那时候高兴啊,孩子贪玩,那时候开心。等到自己发现自己喜欢了,要去背了,那个时候晚了。

 

徐:背不出来了。

 

巢:你有可能背得出,但很快就忘了。背诵的最好的年龄已经错过了。

 

徐:老一辈他们肚子里有货,肚子里都有书。茅盾《红楼梦》能背诵,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也是。我曾经拜他为师。他就像一本活字典一样,你谈到哪一句话他就会马上告诉你这是《诗经·小雅》的哪一篇,一下子他就能说出来。古文我们说哪一篇他也马上说出来。一些大学问家,比如钱钟书,他们肚里有货,或者肚里有好多文章。

 

巢:阅读特别是诵读,是积累的途径。第二是阅读过程中,甚至是看电视,或与人交谈,你听到一个好的想法,我现在也如此,看电视里面的谈话、讲座,感觉有兴趣的,听着我总是把有些话摘录下来。这个想法很好——关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讨论,记录下来,这是思想的积累。还有一个是概念的提法,从这里面获得一个怎么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一个方法。在我们是更多地吸收思想方法。学生可能偏重词语的积累。当然词语积累不光是孩子的事。我知道有一位老专家,很有影响的,不是语文教育领域的,是哲学文学领域的一位大家。就他就这样的资历,他看报纸什么的还要动笔做摘录。他觉得这个词表达出的意思比我原来想象得要好,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新的词语出现。这个词语他能解决问题,现在有一些新的词语出现,现代汉语词典里找不到。你比如说 80年代流行的“反思”,过去没有,是 80年代流行的。他觉得很管用,自己写文章的时候觉得好用,有利表达,像这样的老专家自己也注重积累。对于中学生来说,积累更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徐:要让学生去勤记录勤做笔记。我们自己也有体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时候听广播看电视,特别是一闪而过。这个案例很好,用错的或用对的,或者它的一种新鲜的、有亮点的思想想法,感觉特别好,记住了。当时感觉好象是记住了。过两天我回忆起来我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我现在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好”字了。至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例子不知道了,就剩下了一个当时的感觉了,所以做笔记是需要的。

 

巢:比如我们和学生讲语法问题,分析这种类型的说法会出现什么样的常见的毛病,需要例句。你说我在大学中文系教这门课,我不能老用别人的例句,我要自己发现例句。看电视也好,听广播也好,我们在另外一个专题里谈到这样的一个病句平时像这样的 很典型的例句你很难找到。听到这样很典型的例子,可能会影响他一世的语文运用。噢,这个例子对我启发很大,我们不能再出现了。找典型的例子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这个时候虽然我们积累的最基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是要做这样的积累。

 

程: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从事这项工作,我们是有意识在做这个事情。比如刚刚巢老师讲的记诵,你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名著,他也能做到,他可以去背。他觉得这是一个学习任务。但是你要他自己主动地去做一些摘录、笔记、分类就比较困难。可能就需要老师更多地去引导他,帮助他。我自己看到什么东西,我有需要,我把它往手机备忘录里一记,上网查查。学生他没有认识到这样的。这是老师应该去引导他们的。现在我们的中学教室里听不到读书声了,以前还有半个小说的早读课,书声琅琅。我和学生讲作文,说你把五本读本、五本教材里的东西全给我用上来,你的作文会是非常好的作文。但学生他回忆不起来。这篇课文学过了吗?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间提供给学生去读的时间太少,真的不用课外去积累多少的素材,把课内那么多的东西读好、领会好,将来在实践当中能去用,那都是非常好的积累。从学生来说可能是有多种原因。有的学生满足于做题目。另外一方面,我刚刚讲到,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能够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很有限。 这方面的积累需要老师多挤时间。我曾经对学生说,有的时候老师上课分析来分析去,还不如把一堂课还给学生,你就给我仔仔细细地读,读一遍,读两遍。我曾经上一篇课文的时候。我就对学生讲,今天我不上课,你们给我读,读完能掉眼泪,这堂课就好了。你听我讲来讲去,我的废话你听着,说不定这堂课还上得很搞笑,到底要传递什么东西你都没有搞懂,还不如让自己静下心来读书。这种积累我觉得学生可能没有这样的自主要求,需要老师进行强化。他可能意识到我要背书,那是我要背的。

 

徐:语文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就是语文课堂。在课堂上你和学生一起读课文,刚刚程老师所讲的,读课文的过程中去引导他去认真地读,认真体会,认真积累。同时读课文的过程老师也应该有意识引导他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契机,去引导他读,读更多的、类似的、同样题材的、接近的或者说同样体裁的、同样样式的、同样风格的或不同的,去引发他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程:这个材料的本身并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材料,从现在教材的编排来看 情感生活、体验思想等等在教材中都能呈现。我甚至觉得现在有些教材我觉得在我这个年龄去读这些文章,我都读得很累 因为它里面的很多文章都太深了。学生刚刚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一些距离,会觉得陌生。多读以后会提高,你如果永远去读看得懂的、浅显的东西,那永远都没有提高。需要老师去引导他,让他的思想深刻起来。这是超越语言材料的一个积累。

 

徐:让他的思想深刻起来。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一种思想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我们刚刚讲到的怎么去积累,也就是提供一些途径,比如哪些要记诵,既是一个内容,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你要通过记诵让他去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通过做笔记随时随地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记录下有用的东西,通过阅读课内的和课外的来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

 

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面关于“积累”的这段话里面,有一个特点,它提出跟义务阶段的积累有一点小小的差别:“能围绕自己的目标加强积累。”因为高中学生面临着人生的一个转折,高中毕业以后,有的人继续升学,他可能就不再学语文,语文学习告一个段落了。当然也有人进入大学中文系那些专业,还要用另一种方式学语文。有的学生高中毕业工作了,就业了,也不会专门学习语文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围绕自己的目标进行。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在我们国家过去学生自己可能考虑得不够。在别的国家,很早就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时候围绕自己所选择的目标来加强积累。高中的语文积累还强调了这一点。

 

徐:就是要引导他自觉地去做这件事。

 

巢:还有一个就是我自己的兴趣。一种是根据将来人生的道路转变去积累, 还有一种是我有兴趣,我不管我将来有没有用,我个人的兴趣,我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我自己要求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徐:也有学生很理性的,理性的需要。

 

程:我经常跟学生讲要读书,看报看电视也行,看电影也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你必须要看的,学生现在很现实,要高考的,这是你必须去关注的语言材料。要提高这方面的积累,背诵名句,用一个文学上的说法就是“陌生化”。本来是一个熟悉的东西,他把它“陌生化”,当作外语学习来完成,来背单词词语等等,这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二是兴趣爱好,每个人总得有兴趣爱好。喜欢体育,喜欢哪个方面的小说,这是你的兴趣爱好这与考试无关。

 

巢:但对于人生的发展相当重要。

 

徐:你刚才说的这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必须的,一个是兴趣的。但是不光是我要完成学习任务,我要高考,还有一个东西是课外的,生活的东西也有必须的。

 

程: 我刚才讲的这个话题还没有完。必须的东西里面还包括什么。比如说一个社会上很热门的电影,一本书,我总得了解吧?不然就被时代淘汰了。甚至有时候我会和同学讲你和别人谈话的基础都没有,同学之间要交流的。如果我们不关心流行文化,你就在慢慢地和时代的文化潮流脱节。

 

徐:算不上有文化的人。

 

巢:你就游离于一个群体之外,不能融入。

 

徐: 还有经典的东西,比如说昆曲。小孩子都不懂,许多大人也觉得这种“阳春白雪”的东西我们太不懂了,跟我们的距离太远了。当它作为一个“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大家都来关心它了。中学生是否需要了解一点,至少知道这是什么一回事。

 

巢:这就要求他们去了解。

 

程:可能会要求自己,《牡丹亭》我应该要去看一次。你是苏州人,苏州评弹你平常总得去听一次吧?未必我有兴趣,但是有必要的。

 

巢:实际上就是怎么样去引导学生积累, 还有一些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方法什么的。还有的形成一定的氛围,就是老师不断宣传介绍,在学生中形成一定的氛围。 在学生中形成氛围以后,有的学生如果你不去做这件事就显得孤立了。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上中学,同学之间课余在交流最近在看一本什么书。那两个同学谈得那么热闹,我这么坐在那里就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很无知。那就得赶紧去找。或者你们在看这本书,我还在看别的书,到时候跟你们谈,让你们听我说。其他同学相互促进,创造这个氛围,也是很要紧的事情。

 

程: 学生还是有这样的时候的,现在学生蛮可爱的:“这个人是谁啊?你们谈的是谁啊?”“你真的假的?这个不知道?”他这一急,他意识到我得了解老师讲的东西,我得知道同学们之间大家在关注什么东西,慢慢就会去积累。刚刚我们讲显性的东西都是可以做固定的要求,很多隐性的东西,你可以教他方法,你可以引导他,你告诉他老师的兴趣爱好,你可以在班级里创造这样的一种氛围。这个可能作用更大一点。讲到底我们经常说语文学习在于兴趣,我把你的整个兴趣调动起来。当然我们不仅用语文教材这一个语言材料,还有更多的东西去培养他。

 

徐:方法、套路随目标而来。你有这个想法,你去创造、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引导他的 兴趣,只要他有了现实需要以后,这个套路可以自创的。只要是对构成自己的语言库、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知识体系、自己的生活情感经验有利的,都可以创造得出来。

 

我们这节课讨论怎么积累、为什么积累、积累什么的内容,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2 thoughts on “高中课改(1)转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