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如易 ——《易经》里的教育史
成长如易
——《易经》里的教育史
陶妙如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卦临卦观卦。噬嗑shì hé贲bì卦,剥卦复卦,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上经三十至此!
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kuí,蹇jiǎn解损益。夬guài姤gòu萃升,困井革,鼎卦震卦艮卦。渐卦归妹,丰旅巽卦兑,涣卦节卦。中孚小过,既济未济轮回。
我们来看一看人一生的成长过程:
0—7周岁
小孩子集天地人之灵气,在妈妈肚子里待满了时间后,就拼命地往外面钻,和着母体的节奏冲破了人生第一道关,来到了人世间。这样就有了一切开始的可能,具有了人的身体。要活下去就得有原动力,原动力从哪儿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便是乾卦了。
从乾父那里得到了身体,开始了人生的旅程。你得寻求养料呀,于是有奶便是娘,我们常说的以大地为母,也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也就出来了。
人是万物之灵长,胖胖乎乎,结结实实还不够呀,总要干点什么吧?父母的希望是什么呢?在我们小的时候,看到大人们在周岁的时候,总是在堂屋的桌子上摆上很多的东西:吃的、玩的,还会摆上书,笔之类,让那周岁娃娃去抓,如果抓到是书,或者笔,大人们心里会非常高兴的,我这孩子长大有出息。客人们会说着“这小孩有出息。”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虽然这不符合发展观,却也是先前人们常说的。于是,君子当经纶。屯卦来了,要建功立侯。
要建功立侯,就得要获取精神养料吧,你就得读书,就得启蒙发智。启蒙发智是很重要的,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于是蒙卦出现了: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乾坤屯蒙不就是造人、养人、做人,育人四个步骤么?
8—15
小孩子是活泼天真的,对一切都欣欣然,不想安安静静地呆着,只想跑到外面去玩。这时大人们就会在家里准备许多的吃的玩的,想把孩子圈在家里。这不就是需卦 “君子以饮食宴乐”等待么?
总在家里呆得住吗?不可能的,出来,人多了能不发生矛盾吗?怎么办,找正直的大人调解,为什么要找正直的人?我们看到过庇护自己孩子的家长吗?
经常在一块玩的两个男孩又打架了,跑回家向父母哭诉:
一男孩的父亲说,儿子,你告诉爸爸,打赢了没有?
儿子由哭转笑,我打赢了!
打赢了你还哭什么呀?老爸告诉你,以后打架就要打赢,打赢了谁也不敢欺负你了!
另一孩子脸上有伤痕,哭着。
爸爸问:孩子,怎么了?
他要我的新玩具,我没给,他就抢,就打我。
你给他玩一下,不就没事了吗?父亲边说边给孩子涂着药水。
每次给他玩,他就乱掰!
孩子,玩具是新的,你怕弄坏,现在你脸却受伤了。他只是想玩一下, 也并不是要打你。记住,有好玩的和朋友一起玩。
还有一观战的孩子回家对爸妈说。爸妈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以后离他们远点!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务必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诫讼免争,讼卦就自然来了。
教育孩子只是退让不是长久之法,还得告诉他成为贤明之人的方法。师卦就应时而生了。只有掌握事物上下、彼此之间相亲相比的道理,才能使自己生存自然,具有威望。而这样一来,小有卦“风行天上,小蓄;君子以懿文德”出现,告诉孩子们:只有培养正气,才是发展的根本!
优秀是一种习惯,只有养成了好习惯,才能持续发展。但有时,我们有些人稍有一点成绩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任意行动。这时履卦随你而至“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必须谨遵一定的规律、循礼而行。
十三四岁之时,青春年少,一切都是那么健康和美,人生中第一次“通泰”之景出现。可是泰极否来,小孩子不懂的太多,这时提醒孩子“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就很及时了。
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这八卦就像记录了小孩子接受初始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就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义务教育的范围。有了这些教育,孩子是可以生存生活了的。
成长如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