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色彩——读《莫高窟》有感 文/屈家华
原来一直以为:红加蓝成紫色,红加黄成橘红色,用适宜的色彩能绘出一条绝妙的彩虹。但读了余秋雨老师的《莫高窟》之后才发现色彩有更丰富的含义。
本来,我想埋头于题海中,但我总忍不住去瞟几眼旁边的《秋雨散文》这本集子。于是,我干脆就感受一下文人的音符——文字演奏的音乐吧。刚看《莫高窟》,它那鹅黄的色彩便抚静了我躁动的心灵,加上泛黄的纸页,历史的深重油然而现。
二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墙上的壁画舞动着色彩,塑像妖娆地微笑,多美妙。
飞天舞动衣袖,在云霞间含笑视人间,在莫高窟上空跳出一支历史的舞曲……
莫高窟不仅讲授故事,蕴藏艺术,保留历史,蕴涵文化,还有更多,更深……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圣洁的色彩。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自由的色彩。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日光的色彩。
在狂风席卷的沙漠中,一道佛光从此射出,噢,不仅是佛光,而且是一道道舞动的色彩。
三
飞天的舞姿宣泄着对历史的爱与恨。
青褐浑厚的色彩——北魏——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一把青铜宝剑横空出世,斩断是是非非,中国的色还将如何?
柔美华丽的色彩——隋朝——花香汇成一条大运河。隋文帝乘着豪华的大船,一路南寻,“夜泊秦淮近酒家”,“烟花落扬州”,“人比杨柳青”。好一曲《后庭花》,李煜过后知多少?
瑰丽繁盛的色彩——大唐——春风浩荡,万物苏醒,花香鸟语,一番盛世之景。色彩有意多停留在这儿,毕竟是中国人值得留恋的不多得好年头啊。唐王蹬上那高高的城墙,意气风发,挥舞衣袖,似大声宣布:“大唐的子民,有一个盛世啊!”
牡丹花香,玫瑰妖娆,武则天成就至尊红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又是一沉鱼落雁的女子,但她却带来中华的不幸。唉,从莫高窟的壁画上也能看出对历史的无奈呀。
色彩更趋精细——五代——舞蹈的飞天仰首灰暗的天空——大宋——色流淡去……
正像某一位圣人说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是治与乱。”眼前仿佛是莫高窟的工匠一边叹息,一边雕凿。伸手触摸墙上的凹凸有致,耐心品味书中的历史潮流,莫高窟留下了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射下的每一缕虹彩。
四
夕阳下,莫高窟上空似有金光万道,不知那是否是乐樽和尚所见的。似又腾起跳跃的火焰,明天,是莫高窟的辉煌吗?是中国的辉煌吗?那只有靠我们去舞动色彩了。
如果说莫高窟只是一处遗迹,那么这色彩就易脱落了,但它却鲜艳的千年;如果说我们只懂得喊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空口号,那么我们的眼中便不能流光溢彩,但我们不是青春昂扬吗?沙漠中升起一缕炊烟,白白的,追逐天光;沿海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又中部崛起,飞天的后人也舞起我们的色彩。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的希望是何种颜色?天边的,天边的,天边的飞鸟是何等艰辛?就像画家不充满想像,不汗流浃背,怎么能有“蒙娜丽莎的微笑”?
五
闻一多的《色彩》: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情热,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不论莫高窟展露了什么颜色,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肯定。虽然我愿我们的历史永远是辉煌灿烂,但既然它已灰白无声了,我们就该正视它,我们应拿起画笔,为今天添上美丽的一笔。
飞天舞,敦煌闪耀,慢慢地变得静谧而安详……
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象征。“飞天”是佛经中的乾闼婆(天歌神)与紧那罗(天乐神)的合称,她们的职能是侍奉佛陀和天帝释,因能歌善舞,周身还发出香气,所以又叫“香音神”。飞天是敦煌壁画中一种优美多姿的艺术造型。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各种文化的复合体。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这种佛教艺术中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天人,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求自由,希望征服太空的美好愿望,敦煌莫高窟艺术中创造了大量多姿多彩的飞天形象。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飞越了十几个朝代,历时千余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衰落等几个阶段。
兴起时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95-535年)。 莫高窟现存十六国北凉的洞窟第268窟就是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在窟顶平棋装饰方格外层岔角的飞天,和西壁佛龛楣上角的飞天,都是莫高窟最早的飞天。这个时期敦煌的飞天,受印度、西域飞天的影响,被专家们称为西域飞天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作为窟顶藻井装饰,由于莫高窟初建,敦煌画师画工尚不熟悉佛教题材和外来的表现技法,处于摹仿阶段,运笔豪放,大胆着色,显得粗犷笨拙。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头束圆髦,或戴花蔓,或戴印度式五珠宝冠。北魏的飞天形象虽然大体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鲜明特点,但在具体的形象上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型已由椭圆为长条而丰满,眉平、眼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身材比例逐渐修长。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有的横越太空,有的振壁腾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衣裙飘带的浑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的动势有力自如,姿态优美。
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西域式飞天和中原式飞天——最具有代表性的第249窟、第285窟。飞天脸形条长,成小字脸,上体赤裸,双腿修长,腰系长裙,肩披飘带。一身双手持横笛,一身双手拍腰鼓,一身横空向右飞,一身横空向左飞,四周香花飘落,彩云旋绕,更加衬托了飞天优美的飞动姿态。
中原式飞天,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人体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
北周时期,鲜卑族在大西北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较短,因它的统治者崇信佛教,通好西域,因而再度出现了西域式飞天。第428窟中的飞天,体态健壮,蛋形圆脸,上身裸露,腰系长裙,双手持竖笛,双脚倒踢紫金冠,长带在身下飘扬,四周天花飘落,其飞行动态身轻如燕。
隋代是莫高窟飞天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时期之一,也是飞天处在融合、创新、探索的时期。脸型也不一,有清秀型,有丰圆型,人体的比例适度,身材修长,腰肢柔软,绰约多姿。服饰也有所变化,有上身半裸的,有着僧祗支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其头冠发髻也不同。飞行的姿态也变的多种多样,有上飞的,也有下飞的,有顺风飞的,有逆风飞的,有单飞的,有群飞的,姿态比较自由舒展。最具有代表性的隋代洞窟有第206和427窟的飞天。
到了唐代,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艺术、开放的国策,再加上不断吸收、创新、发展,使敦煌的飞天达到了繁荣鼎盛的时期。前几个朝代的飞天,多画在窟顶藻井四周,而唐代的飞天多画在大型经变画中。一方面为大型经变画中的佛陀说法场面,散花、奏乐、歌舞作供养;另一方面表现大型经变画中佛国天堂这一极乐世界的自由欢乐。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飘曳的衣裙、飞卷的舞带,给人一种豪迈有力、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唐代的飞天还有一个新特点,就是出现了双飞天。在初唐321窟和盛唐320窟中就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双飞天。眉目轮廓及肉体姿态线条十分清晰,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飘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自由飘落,人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有力,色彩丰富艳丽,是唐代飞天的精美之作。
莫高窟唐代后期(中唐、晚唐)的飞天,已无唐代前期那样激奋轻盈、自由欢乐的情绪,在艺术上造型上,衣饰已由艳丽变为淡雅,人体已由丰满变为清瘦,神态已由激昂变为忧思。第158窟的飞天,就具有这种代表性。《涅槃经变》图上层的菩提树宝盖飞旋的几身飞天,有的捧着花环,有的捧着璎珞,有的扬手散花,有的吹奏羌笛。但神情平静,并无欢乐之感。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后期的国力衰败,国人忧思之势。
自唐以来,艺术水平逐渐衰落。飞天造型千篇一律,完全失去了唐代飞天生动欢快的基调。第327窟是宋代晚期的一个洞窟。窟顶四披下沿画飞天一周,有的捧花,有的奏乐,为佛陀作供养。飞天身上,香花纷落,飞天身下,彩云飞旋,虽无唐代的气势,但其飞行动态表现了宋代的艺术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迁,从鼎盛走向了衰落,飞天的艺术水平和风格一代不如一代。西夏时期的飞天,最大的特点是以西夏党项族的形象为模特画飞天形象。脸型长圆,两腮外鼓,深目尖鼻,细眉斜眼,身材健壮,多饰珠环,世俗性很强。第97窟是最有代表性的。
莫高窟元代开凿的洞窟很少。第3窟的四身飞天就具有代表性,头梳长髻,脸形丰圆,长眉秀眼,裸露前胸,项饰璎珞,一手托莲花,一手执莲枝负在肩上,乘黄色卷云从空而降。身体沉重,飞动感不强。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的形象、姿态以及意境、情趣和形式风格,都在不断地变化。一千年间敦煌飞天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更多敦煌→ http://blog.sina.com.cn/u/1257945985
我经常在认识一个可能成为我的朋友或爱人的人时,脑子里会浮现这样的句子—“ 如果你驯养了我……”
狐狸向小王子描述想象他的新的人生:“如果你驯养了我,我就会认得出一个人的 脚步声跟别人的都不一样,别人的脚步声会让我匆忙躲回地底下,而你的脚步声,却会 像音乐一样,把我从洞里唤出来……”
“……我不吃面包,所以麦子对我没用,麦田跟我也没甚好说。这很叫人难过的 。可是你有金色的头发,一旦你驯养了我,将会是多么的美妙,同样是金黄的麦穗,就 能让我想到你,我也会爱上吹拂过麦田的风声……”
小王子驯养了狐狸,可是小王子还是离开了狐狸。对于像狐狸这样的人来说,生命 中其实也已经不是很介意,一定要把什么攥在手心里。
“那你还是什么都没得到吧……”小王子说。
“不,”狐狸说,“我还有麦田的颜色……”
说的真好—只要你曾经被驯养,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是原来的样子。
当我懂得“驯养”这个词后,我从此不再计较生命以往和将来的得失—无论是爱情 ,还是友谊—可能是我总是在失去,可是谁不曾以及将失去过什么呢,从童年时一个美 丽的发夹到最终了时我们的生命。
“驯养”真不知道这只狐狸哪里学来的。
现在又教会我。
于是,在我的生命中,从此多了一种靠着“驯养”建立起来的联系—对我,可能是 友谊,也可能是爱情,但无论如何,我在去追求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心态,我相信到最 后,至少,我还能有麦子的颜色。
这颜色可能是你们共同读过的一本书,走过的一段路,同一时刻抬起头来看月亮心 灵所感到的激荡,不约而同说出的一句话。
生命会被这样的时刻鼓荡着……
请你驯养我吧—
看多了忧郁小说,有鄙夷说大话的烂文章,
这次看了屈家华的作品,使我眼前一亮,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不落俗套
不露痕迹地表达心声。。。。。
华仔!
支持你!
一直知道你喜欢阅读和写作文,
现在才知道你 能写出这么正式,却很。。。很 。。。耐人寻味的好东东!
看多了忧郁小说,看不上说大话的烂文章,
这次看了屈家华的作品,使我眼前一亮,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不落俗套
不露痕迹地表达心声。。。。。
看腻了忧郁小说,瞧不上那些说空话的文章,
这次看到了你的作品,
让我眼前一亮,很耐人寻味哦
加油!
同升白鹭
——屈家华
山水青青,书声朗朗,
同升湖的白鹭要飞翔,
闪电划过身旁,
汗水湿透脸庞。
我们摘下叛逆,寻找光芒,
我们背向炫耀,追逐阳光,
飞上云端往下望,
青天白鹭展翅遨翔!
山水青青,书声朗朗,
同升湖的白鹭要飞翔,
练就坚韧翅膀,
展露犀利目光。
我们摘下叛逆,寻找光芒,
我们背向炫耀,追逐阳光,
飞上云端往下望,
青天白鹭展翅遨翔,
青天白鹭展翅遨翔,遨翔~~~~~
遨~~~翔~~~~~~
那一片葱绿
—屈家华
那是一片葱绿,在心灵的深处。微风过处,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穿梭在其间的一群精灵,看是新的一天……
我记得那是一个清晨,老师带领着我们融入那一片葱绿,上了一趟难忘的课外活动课。
“好美啊!”刚触及这片土地,一个同学就情不自禁的发出感慨,“哇,绿得成了翡翠,空气格外清新,这里真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我们好高兴!
对呀,清风拂过脸庞,绿意映入心田,馨香溢满胸间,仿佛连树缝间流下来的每一缕阳光都是碧绿的。
找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我们轻轻的翻书,绘画,思考。我开始描摹这在我眼前的绿海:高高低低的树紧密地拥抱在一起,叫不出其名字的,绚烂的野花点缀其间,几只白鹭掠过天际,偶尔从深处捎来一曲天籁……我端详着这一切,用笔和纸记录着。画出这树,画出这山,画出这奇石,却难以画出天空流过的浮云,枝间跳跃的小鸟。浮云变幻莫测,小鸟活泼好动,我很难把握这瞬间的变化。于是,我求教于老师。
老师很高兴,因为我不懂敢问。他先不语,只作些动作。老师伸出双手,预捕清风而不得;张开大嘴,欲尽享芳香甘甜却不能;睁开双眸,与探寻绿海纵深而难穷;只有敞开胸怀,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我似乎领悟了什么,却又不完全清楚。接着,老师把我们领入葱绿树海深处。在这儿,有一块大得出奇的明镜。哦不,原来是一个大湖—同升湖。站在湖边,我们倍感舒畅。老师终于开始说话了:“画不出云,鸟为何?因为你不曾抚平你的心。在都市里待久了,会累,学习久了,会困,生活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何不来这同升湖,来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呢?世上有许多东西绝不是单靠纸和笔就能照抄下来的。就如云的流动源自对世事的豁达,鸟的灵动源自青春的活力。还有那绿意在你我的心湖里激荡起一圈圈涟漪,是一颗感性,温柔,年轻的心……青年人就是要充满活力,同时要静得,要慎独。你再好好体位体味吧……”
我是这抚平我躁动的心灵,谦虚的低下头,凝神观水。平静的水面映出我的倒影:一个平头男生,抱着书和画板站在哪里,原来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当他的眼睛眯着笑,当他把生命融入葱绿,当他既有朝气又沉稳,当他渐渐明了,绿意又浓了。转身向北,他微笑很美,这个世界仍有他,他仍有我,我仍有梦。我沿着湖畔去追逐清晨最清新的空气,去捕捉绘画的灵感。心慢慢地归属自然,我终于完成了一幅《绿妆》。然后我翻开书,细细品味。书中是我理想的乐园:知识,力量,秦皇汉武,黄河长江,还有哥德巴赫的猜想……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书对于我来说是赏心悦目的。
这儿真是一块圣地,这声,色,形,光给予我力量。我读书,所以我快乐,小小的幸福,淡淡的喜悦,一朵花开出无数个灿烂,一片海翻滚着无边的蔚蓝。这是我理想的学习乐园。
且听风吟:
风漫过树梢的声音,鸟儿飞过蓝天鸣唱的声音,小鸟吱吱的叫声,画笔沙沙的划动声,画画的流水声,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朝气蓬勃的我们,穿梭于青山绿水之间,而在这葱绿面前止步了。沐浴在阳光之中,我们在这片静谧中获取精神食粮,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领略学习的快乐吧。
葱绿,那一片葱绿,心中的那一片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