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国培传善

惶恐

                         惶   恐 

         今天是正月十八,春光融融,处处宜人,我们中语会理事们在理事长的召集下齐聚一室商议新学期工作。因有新成员,便相互介绍着。慎涛老师向他们学校的校长介绍我时说:这就是再湘院长在我们学校说的“北学魏书生,我们就学陶妙如”的那位妙如老师。

          听此语,我很是惶恐。魏先生是楷模,与之并论,那只能当是希望。慎涛老师在业内有才子之誉,是我所不能及的,而他却在市内十多所学校的师友面前如此给我做名片,会不惶恐吗?

         我更感惶恐的是李再湘先生说此话。

         先生是书法名家,又是教学专家。仅出版教学参考书就120余部,出版数学、艺术等类专著二十多部,优秀事迹(作品)入选《世界文化名人辞典》《中国书法艺术家辞典》《中国当代数学家与数学英才大辞典》等20余部辞书。如此声名卓著、著作等身的领导竟然在其他学校老师面前如此抬举我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一线老师,我能不诚惶诚恐吗?

          我惶恐,还不仅仅是这些。

         2006年我和学生一道记了本随笔,取名《让爱智慧》,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的鼓励与支持,他们读,他们写。这让我很感动,我只不过就是用心在做我应做的事而已。

        2007年4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号码不熟悉。“陶老师,我是教科院李再湘,你的书,我读了,写得很好,很有价值,……”

         我有些紧张,激动地紧张!

        要知道,此前,我只在一次会议上听过先生的报告。很多时候,自己做出了什么,尽管没有想要得到些什么,但这份肯定,这份鼓励,让我心底自然升起某种新的情绪。

         2007年7月8日,长沙市百所高中校长培训。李院长主持会议,他向所有与会者推荐:读我们本土老师写的教育专著,并送大家每人一本。我甚是惶恐,李院长事先没和我提过他会这样做。

         人时常有迷失自己的时候,我只能不断提醒自己永远记得原来的样子。

          7月9日。一早醒来,收到短信:你早点到会场来,我写了几幅字送给你。这是来自李院长的信息,也是来自“共和国优秀艺术家”之一的信息。如果说8号的推荐让我意外,9号的短信更让我惊喜。听人说一幅一平米的作品就是几千元还得看机会,我如此幸运,焉能不激动?

        飞车到,院长满脸含笑在大厅等。我双手接过,一共四幅:横排、条形、扇形的,再看那字,其中一幅:

         让教育充满爱,让爱充满智慧。落款:读陶妙如女士《让爱智慧》而作。再湘。

         笔笔有神,字字隽永。李院长还说了句:“只因欣赏!”

       “只因欣赏”,很耳熟的一句话。每每听到时,那份自内心而发却溢于言表的激动、惶恐都会油然而生。平凡者,因被欣赏而提升;智者、仁者,则因欣赏他人而使那胸襟得以外化。

         院长还在一本《让爱智慧》书上题字后送给了来给我们培训的教育部课程处的刘教授,刘教授在往他的文件包放时说:带回家学习,好书就要大力推广,这样才能更快传播。

         接下来,李院长到各地讲学,车后箱竟装有《让爱智慧》。在举例之时只要合适就会将这本书推荐一番。这大概就是慎涛老师给我做的特殊名片的来历。

         2007年7月18日,《让爱智慧》被中国教育报推荐为“教师必读的几本书”之一。我想这离不开李院长以及和李院长一样的欣赏者们的推荐。

         常遇到一些像我这样受再湘先生鼓励的同事,他们说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协助需要协助的人,促成有意义的事,传承有价值的文化”。

         2008年5月我所带学生要毕业了,学生自己撰稿做了一幅上有80个字,下也有80个字的“对联”,说要请名家书写后赠送给学校。我请再湘先生,将学生的想法说后,先生欣然答应。作品装裱后上、下联各2.6米高,0.68米宽,大气、厚重、高雅之感自然生成,被陈列在我们学校图书馆大门两旁。别人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称赞这幅作品——“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有位李老师原来的学生看到了,问我们花了多少,我说写,没花,只买了点……这位老师说:“老李就这个德行,只要是有意思的。”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再湘先生当时就说这是对具有感恩之心的学生的奖励。他何尝只是在奖励学生呢?

          由此,我想到了放翁的“马能龙作友”,有龙为朋友的马应该也会成为精神奋发,志向高远的马,天长日久便会成为“龙马”!

         写到这里,我又惶恐起来!

        我怎样才能传承这“道”?

        今天听慎涛老师如此提起,我有种冲动,我要将过去的还留在我脑中的事情记下来,告诉大家:

         我会以大家为榜样,让自己暖和,让别人感到温暖!

        高山虽难至,但会始终追寻——

                                       陶妙如草于农历二0一一年正月十八日

                                       修改于2012年3月26日

3 thoughts on “惶恐
  • 陈文哲说道:

    上课感受
    上个星期三,我看了王艺霖的上课, 我坐在台下,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知道在台上讲完一节课很是需要勇气的,可是我没想到需要这么多的勇气……
    星期二,我,金宇,赵可欣,黄冠,四个人一堂课,题目是【动物游戏之谜】,我们的安排是,我们四个先一起作出安排和课件,再由我一人上去讲课。果然像是别人说的那样,没经历过失败的,是不会懂得痛的。没上过讲台的,是永远不会了解台上有多紧张。我在打开视频的时候,我的手都是在颤抖的,不得不把另一只手拖着我这只手去打开视频。这个时候,我不得不叹服王艺霖的勇气,面对众多老师和摄像机,却还能保持微笑与镇定。我在视频播放的时候,一边看,一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让自己平和。渐渐的,我可以克服紧张了,笑容自然了,不是那么的吃力了。慢慢地,我也有点喜欢这种上课的感觉了,我逐渐的有点了解陶老师为什么这么热爱课堂了。
    一节课完了,得到了陶老师宝贵的意见:整堂课就像是分为了两个部分,前面一节气氛过于沉重,要抄的部分太多,后面一节好一点。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我不喜欢抄写,而无意中,我却让同学抄了这么多,难怪前面会很沉重了。

  • 张子睿说道:

    正如老师您所说高山虽难至,但会始终追寻 学生也认为险路虽难达,但总会寻觅。

  • 高鸣飞说道:

    高山虽难至,但会始终追寻!
    这不正是人一生的意义所在吗?
    感谢上苍给予我们的生命吧!
    只有活着,只有努力,才能登峰造极!
    以此勉励所有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