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语文教学

动物游戏之谜学生授课实录——陈文哲、金宇、赵可欣、黄冠

《动物游戏之谜》课堂实录

时间:2012年4月2日星期一第四节

地点:高一(六)班教室

授课人:陈文哲 金宇 赵可欣 黄冠

指导老师:陶妙如

实录人:刘美霞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陈文哲、金宇、赵可欣、黄冠四位学生: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们四位一起带领大家走进《动物游戏之谜》。(陈文哲留在台上,其他三人下)

陈文哲:首先请大家观看动物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3分钟。

陈文哲:观看完视频后,大家对动物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那么什么是科普说明文呢?

陈文哲打开课件展示:科普说明文是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现在请大家做好笔记。

学生做笔记1分钟。

陈文哲:下面请大家带着四个问题快速读一遍文章。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2、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哪几类?3、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4 、文章对动物游戏的原因下了结论吗?好,开始。

学生速读课文1分钟。

陈文哲:现在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学生A:叶猴、北极渡鸦、露脊鲸。动物的游戏有: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陈文哲:很好。第三个问题?

学生B:……

陈文哲:没想好,先坐下。谁来回答?

学生C: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

陈文哲:最后一个问题?

学生D:没有,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陈文哲一边展示课件一边解说: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文章开头例举了三个动物事例:叶猴在跳荡嬉闹、渡鸦在滑雪而下、露脊鲸举起尾鳍。科学家按照游戏形式将动物的游戏分为: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目前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研究取得的成果有: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

陈文哲:下面请同学们重读一遍文章,理清一下思路。(稍等)现在你们做一下笔记。

陈文哲:谁能说一下什么是“自娱说”?

学生E:自己跟自己说,自我保护。

陈文哲:有没有范围?

学生E:有,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陈文哲:什么是锻炼说?班上谁最喜欢运动、体育,来回答一下哪些算是动物的运动?

学生F:会飞、表演、举动、蹦跳等等。

陈文哲:跟其他假说有没有联系?

学生F:有。锻炼说是锻炼四肢,学习说是锻炼脑袋。它们俩互为补充。

陈文哲:另外注意一下该文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陈文哲:刚我们初读了一遍课文,现在我们重读一遍,记得划分层次。

学生默读课文2分钟。

陈文哲:好,停。谁来回答一下?

学生G:第一层次是1-4段,介绍动物的游戏行为。第二层次是4-10段,对动物的形式进行分类。

陈文哲:其他同学还有补充没?

学生H:第三层次是11-14段,介绍目前的研究成果。最后一段是第四层,对全文做一个结论概括。

陈文哲:同学们都讲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总结一下。

陈文哲边展示幻灯片边总结:

学生做笔记。

陈文哲展示课件: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 “假说”的根据和结论。语文书上61页的表格,有时间的话大家填一下。

陈文哲: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课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结构,这篇课文到底有没有结论,为什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三分钟。

陈文哲:哪一组有答案了?

学生I:对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不容易。

陈文哲:还有其他意见没?

学生J:要完全揭开动物游戏之谜还有待深入研究。

学生K:结论就是没有结论,没有深入研究,没有确切的答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陈文哲: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陈文哲:下面请问我们班哪位同学的逻辑性最强?

学生M被推举出来。

陈文哲:请你将这三点概括一下。

学生M:一,动物的游戏非常复杂,要深入研究。二,要注重科学实证精神。三,要将科学精神融入贯通。

陈文哲:假说是不是有着非常高的科学性?

学生M:假说有一定的科学性。

陈文哲:现在让我们看几副动物图。

陈文哲:这是什么动物?

学生齐答:考拉。

学生齐答:海豚。

陈文哲:谁能解释一下孔雀开屏?

学生齐答:求偶。

陈文哲:非常感谢金宇、赵可欣、黄冠的幕后努力,虽然上台的只有我一人,但是备课以及课件的制作都是由我们四个人共同努力完成的。非常谢谢。

陶老师做总结发言:高级动物区别于自然动物的关键是什么?思想,都已经明白了人与自然动物的区别和联系,是吧?今天的课的设计是用了心的,你们觉得怎么样?大家一起评价。对于这堂课的设计我是满意的。但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这堂课的抄笔记很多,这跟老师灌输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这么反思一下,如何让整个课堂更高效?第二点,改变的原因是为了真正的提高。发言,机会人人均等。在集体表现的时候均等教育资源,但在抢机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敢于表现自己。

课后,和陶主任及高一(六)班几位同学聊了一会,他们的很多见解和意见都给了我启发,于是萌生了想对《动物游戏之谜》也进行教学设计的想法。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美霞

导入:人被称为高级动物,人与这些低级动物的之间的区别在于什么?人拥有自主能动性。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几组动物游戏图片,请大家猜一下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活动、游戏,它们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游戏之谜》,探究一下。

一、了解科普说明文

在进入文章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57页对第四单元的简介。看完这段简介之后谁能概括一下科普文章的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科普说明文的特点: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大家对照一下科普文章的特点,用一分钟时间速读一遍《动物游戏之谜》,看看这篇文章是不是科普说明文?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引导学生得出:这篇文章是属于科普说明文。首先它紧扣动物游戏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其次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很准确、很全面。最后这篇文章激发了我们对于动物游戏的兴趣。

二、探究《动物游戏之谜》

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有:1、这篇文章是如何对动物游戏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研究的?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得出本文语言表达准确、全面?好,开始。讨论十分钟。

学生讨论完毕后。

引导学生得出第一问的答案:首先采用介绍动物游戏事例开篇,引导读者熟悉什么是动物游戏(1-4段)。其次,对动物游戏类型进行了分类并全面例举了人们对于动物游戏目的研究成果,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游戏的外延(5-14段)。最后,对动物游戏之谜下一个结论:要完全揭开动物游戏之谜还需要深入研究(15段)。

请问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篇文章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总——分——总

文章中提出了四种假说,什么是假说?这四种假说分别是如何论证的?请大家认真读一遍9-14段,完成课后作业一这张表。

假说就是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在未得到实验确证之前表现为假设学说或假说。

假说 根据 结论
演习说 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自娱说 渡鸦滑雪梯 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平衡,自我安抚,自我保护
学习说 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锻炼说 羱羊奔跑跳跃、

北极熊的夏季游戏

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下面请大家来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本文语言表达准确、全面?

引导学生得出: 量词表达准确。由于本文很多理论未被证实,采用了很多如“有些”“不限于”“不少”等量词。语句表达准确、全面:“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将它们分成三种基本类型。”“要解开动物游戏之谜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深入地研究。”

这篇的文章的语言表达除了符合一般的说明文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色,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得出:文章开头介绍三种动物的游戏时,一、用“走钢丝”“倒立”“像小孩坐滑梯一样”“像船帆似的”等比喻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动物游戏的情形。叶猴“嬉闹”、渡鸦“欢快”、露脊鲸“得意洋洋”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文章趣妙横生。二、通过一系列的动词“依仗”、“玩”、“推挤”、“抓住”、“跳开”、及修饰语“好像竭力”、“巧妙”的运用,形象地描绘出叶猴游戏时,调皮、可爱、灵巧的姿态。

引导学生明确:该篇说明文语言浅显易懂但又生动形象。

三、兴趣拓展。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第一个问题:对于这四种假说,你比较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有没有激发你的兴趣?哪里激起了你对动物游戏的兴趣?

学生自由发言5分钟。

最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刚刚的所思所想,观察身边的动物,谈谈我们如何与自己身边的动物和谐相处?

2 thoughts on “动物游戏之谜学生授课实录——陈文哲、金宇、赵可欣、黄冠
  • 陈文哲说道:

    上课感受
    上个星期三,我看了王艺霖的上课, 我坐在台下,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知道在台上讲完一节课很是需要勇气的,可是我没想到需要这么多的勇气……
    星期二,我,金宇,赵可欣,黄冠,四个人一堂课,题目是【动物游戏之谜】,我们的安排是,我们四个先一起作出安排和课件,再由我一人上去讲课。果然像是别人说的那样,没经历过失败的,是不会懂得痛的。没上过讲台的,是永远不会了解台上有多紧张。我在打开视频的时候,我的手都是在颤抖的,不得不把另一只手拖着我这只手去打开视频。这个时候,我不得不叹服王艺霖的勇气,面对众多老师和摄像机,却还能保持微笑与镇定。我在视频播放的时候,一边看,一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让自己平和。渐渐的,我可以克服紧张了,笑容自然了,不是那么的吃力了。慢慢地,我也有点喜欢这种上课的感觉了,我逐渐的有点了解陶老师为什么这么热爱课堂了。
    一节课完了,得到了陶老师宝贵的意见:整堂课就像是分为了两个部分,前面一节气氛过于沉重,要抄的部分太多,后面一节好一点。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我不喜欢抄写,而无意中,我却让同学抄了这么多,难怪前面会很沉重了。

  • 黄冠说道:

    感受
    整堂课下来,虽然是很顺利的上完了,不过坐在下面听课的我觉得并不是很完美。在这个过程中,气氛还是过于尴尬,这其中还是存在着太多学要改进的地方,每当这个时候,我不禁在台下为陈文哲捏了把汗,对自己的疏忽而感到抱歉。
    从这次的这堂课来看,我明白了学,是无止境的,包括老师也一样。只是是靠大家不断挖掘出来的,更加深一层的进行研究,进行探究。正如这篇科普文一样,到最后,文章还是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清楚的答案,而是仍需科学家们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更深一层的答案,更加深奥的谜底。
    希望通过这一次的课堂,大家能从中获得许多的知识,也希望在后段时间的自主课堂中,大家能够展现出更好的课堂,去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大家,去探索,研究更多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