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高三理(10)班 吴鸿基
回家
高三理(10)班 吴鸿基
从小以来,我都不理解回家这个词的概念,不就是回自己家的房子么?玩累了,跑厌了,往自家房子一跑,不就是回家?我是这么想的。
那时,我只是简单的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当做家,并且,那时的思想持续到现在。
直到今年国庆回到家中,我才懂得什么叫做回家。
以前,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凡事都不需要自己动手,只要坐在家中,妈妈就会送来水果和水,提醒我添衣防寒。学习上一遇到问题,爸爸就会上前询问和解答。时时刻刻生活在他们的关心中,我感受不到他们的爱和家的温暖,如同吃多了蜂蜜的人感受不到苹果的香甜一般,我对家的存在愈发感到迷茫和困惑。
离开父母后,什么都依靠父母的我第一次感到了无助,像一名跳伞员失去了救生伞一般的无助,我终于知道了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但我还是不懂的回家的概念,不就是回自家的房子么?
直到离开父母一月后他们来看我,我才对以前的想法作出了质疑。
在被父母带出学校吃了一顿以后,由于昨晚坐火车的疲倦,爸爸当即就在宾馆睡下了,妈妈则拉着我在房间里问我的现状。听着爸爸的鼾声和妈妈的询问声,我感觉又回到了家中。而这个家,不是自家的房子,而是宾馆的小房间。
从火车站出来,再次回到怀化,那久违的空气让我感到愉悦,回到自家屋中,父母却不在家。此时,打开所有的灯都没有温馨的感觉,这个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完全没有从前家的感觉,我只感觉到了焦躁和疲惫。两个月的再次回归,家已经不是家了么?不对,应该是家中没有我想见到的人吧,这个家还是往日的家,只是我的心不是系在这个家上的啊。
在屋内想了一会儿,父母充满焦急的回来了,他们为了我,已经在火车站守候了2个小时,可惜却因为时差而在火车站错过。听着他们心安的抱怨声和询问声,我的心又重归平静,因为,我知道,我的家就在这里。
父母所在的地方,就是家。
亲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家。
心所思念的地方,就是家。
我回家了。
2012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试卷评析——《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年9月刊 (执笔:陶妙如) 我爸我妈——记叙性作文(亲情)系列
2 thoughts on “回家——高三理(10)班 吴鸿基”
吴鸿基同学的《回家》写得真好!写出了真情实感!父母对子女的爱!家确实是世上最温暖的地方!父母所在的地方,就是家。亲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家。心所思念的地方就是家。说得真好!前几天回了一趟老家,深深地享受到老父老母那浓得化不开的爱,愿他们长寿安康! 蔚宁妈妈
陶老师您好!鸿基的鞋子坏了,他有甲沟炎只能穿凉鞋,今天我给他邮寄了一双凉鞋到学校的门卫处了,请您告诉他并让他去学校门卫处取,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