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浮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NO2
当学习了一天,到餐厅或家中,没有可口的饭菜、温情的氛围、热心的服务的时候。
浮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先来玩几道题,让自己了解一下自己真实的内心,注意,别当真,这只是玩玩:
1.很容易被感动,也经常会发火
2.喜欢显出自己的优点
3.对自己的情绪化一筹莫展
4.经历过最绝望的时刻,却是自己一个人挺过来的
5.不想把自己的困难告诉别人
6.很会利用别人的虚荣心来成就自己
7.有些自己鄙视的性格,其实在自己身上也有
8.感觉自己的社会道德感比一般人都强
9.拒绝别人的时候,心里有些许歉意
答来答去被答烦了么?这是一组测试你淡定指数的游戏题。答“是”好像又“不是”,答“不是”好像又“是”,有时可能是“是又不是”,而就在这反复之间,你的淡定指数就基本确定了。有的可能只是自认淡定,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也做得很好,自信能坦然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但当真正遭遇困境时,我们的软弱和不成熟就会暴露出来。有的可能淡定过头。冷酷,一个完全不让自己感情用事的人,这是很可怕的人。还有的人稳重,处变不惊,懂得去观察一些细微之处,从来不让自己在暴喜暴忧中沉沦,这种人是会让他人从内心欣赏的。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想的和他人认为的与实际是有距离的。
不淡定是因为心不安,心不安是心中有欲求而急于求成;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就会激动不安,就会出现牢骚、不满,进而会出现言语举动随便,不严肃,不庄重。于是轻浮急躁的现象出现,这便是浮躁。
什么人最容易浮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则可能浮躁。我和一些朋友人聊起关于浮躁的话题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只要是个人就会有浮躁也浮躁过。
就浮躁本身来说,浮躁是不具备选择性的,城市人浮躁率远高于农村人浮躁率,有大追求大期望的人浮躁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的浮躁率,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关注结果比任何人都积极,在反复论证为什么不行的同时已开始显出浮躁。有的本来很有风度的,但在某件事上风度渐失;有的本来很有品位的因为某事也逐渐俗气起来;有的甚至出现对人持怀疑态度,于己出现亚健康状态。
譬如,学生的成绩,家长期望越高,对学生成绩就会越关注,这类家长就越容易浮躁,也越浮躁!
不仅仅是家长,凡唯结果论者,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大多都会浮躁!
浮躁有罪吗?
没有,只是自己不舒服而已!继而让关心他的人也有点小紧张而已!但是他会对他人乃至社会造成影响,浮躁是会传递的,他会让周围的人也浮躁起来!
以一个寝室或一个办公室为例,传递方式大体是一个人浮躁很贴近的几位开始浮躁,然后先浮躁的传递给后浮躁的,若没有出现“流言止于智者”的智者,最终整个寝室或者整个办公室都基本浮躁起来。
曾和一位英国籍老师聊起课堂,学生在课堂不认真听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去制止他。他说,到这个孩子影响其他人了的时候就需要制止。如此说来,当浮躁只是一种情绪而且这种情绪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应该是属于自由的;若这种浮躁转化成了牢骚、发泄甚至不满的行动的时候对别人就可能产生影响。而这时就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制止。
浮躁的后果是什么?产生焦虑,最终什么愿望也难达成。
怎样让自己少些浮躁呢?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语出惊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
异想天开,但要脚踏实地,让心静下来。确定目标后,要一步一步,让行动扎实起来。天上从来就没有馅饼掉下来,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成绩都是汗水加智慧得来,不存侥幸就会减少浮躁。每个人都不欠你的,你所要获得的一切皆需要你自己付出,付出了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有这样的心理,一切就比较平和了。
当学习了一天到餐厅或家中,没有可口的饭菜、温情的氛围、热心的服务的时候。你不会不满也不会发怒了,因为你知道,他们也不容易,他们甚至比你还难,你还只是在读书,他们还要赚钱养活一家老小,甚至还要……
在生活上,能填饱肚子就很好了,齐白石发迹以后,收入之多都知道,吃什么会没有,睡什么床没有呢?可他坚持每天只是虾米煮粥,睡硬板床。
在教室,空调可以保暖,但空调也很容易传播病菌呀!没有的时候运动运动不也会很好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像骆驼一样,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不因暂时的落后而烦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终会有愿景达成的那一天。
自律即自强,自强需克欲,克欲会单纯,单纯可登峰。
怎样去帮助很浮躁的人,使之少一些浮躁呢?
没有几个浮躁的人会承认自己浮躁的。就像我,明明有时就浮躁起来了,可还认为自己很淡定。因为自尊,因为虚荣。所以真要帮助也不要刻意去说,那样没什么好效果的。在有意无意中渗透最好了。
举个例子吧,每次月考后其他班都会公布成绩,家长在家就能看到成绩,不论好坏心都安了些。可我长期来都没有这样做,而是将情况分类整理和学生作分析,因为我要引导成绩提升的是学生而不是家长;又因为有很多地方链接了我的网站,一些很具体的数据不宜也不适合上传,于是就没有上传考生具体分数。有家长急了,留言到:
家长:陶老师,请把本次摸底考试的学生成绩公布一下。
我做了分析,花掉的时间比单纯上一张成绩单不知要多多少倍,可有家长他不要分析,只要结果。我只好留言:
陶老师:已经和学生交流过了,从9月7日、8日考试开始才公布成绩。而且是他们说公布就公布,他们不愿意公布就不公布。孩子们都在用心!
家长:请老师多上传一些信息。
陶老师:信息全在 www.miaoru.com 班主任网站里,请您点击班级网站就行。
家长:怎么不能象其他班一样 把信息录入这个网站呢? 陶老师,希望您能改一下。
www.miaoru.com 网站快十年了,就是为了学生交流、为了方便家长也为了积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才坚持下来的。而家校联系网信息是每年都刷新了的,为了我的成长性,我又给家长留言:
陶老师:尊敬的,我也很想像其他班一样将资料直接上在这里,很简单,您上线就可以看得到内容。希望您能谅解的是,我为什么没有这样做的原因:www.miaoru.com 网站是被链接在中国教师研修网上的专页,每天有数以千计的老师在网站上浏览,他们也希望看到我工作进程、思想动态的记录。所以文章、信息就写在了我特意为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学生而作的专页上。希望您能理解,相信您会乐意。
家长:了解学习状况
2012年12月11日第五次月考后班会提纲:
认清形势 拼命迎战
——高三理10第五次月考分析
成绩分析:
表一 前十名升降表
表二:进步幅度表
表三:停滞不前表
表四:最高成绩比较表
表五:各班成绩对比表
目标重现:
阶段方案:
静心 坚持 拼命 将潜力转化为实力
心态
时间:——
效率:——
只要我们真正涉及感情地投入
我们就能实现我们渴求的愿景
家长:十二月 13, 2012 7:33 下午
五个表能不能发一下啊
陶妙如 说道: 十二月 13, 2012 9:00 下午
安心工作吧,小孩子们很努力的!
家长说道: 十二月 16, 2012 1:40 下午
月考不公布学生成绩那是因为学生考得不好,我认为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找出问题,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要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才会有阶梯性进步。
上述月考提纲做过些什么分析家长应该比较清楚,为什么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我工作没有做到位,至少还没有让班上所有家长支持我的这种做法。我反思着自己,我为什么要坚持不上成绩呢,上了一次成绩且是去掉了姓的竟还有犯罪感呢?
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不管一次什么考试都会有进步与退步,进了的会高兴,退了的会着急、担心。尤其是这些知道自己来干什么的孩子,每次成绩出来你不用公布,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比谁(他自己确定的超赶目标)多几分或者少几分。有的拼命努力一个月,月考下来不进反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很明显的结果,这种状况下,我们老师、家长的作用是分析,让其看到希望;鼓励,让他接受动力。
于是,我回了留言:
陶妙如 说道:十二月 16, 2012 4:00 下午
尊敬的:
别用激将法哦!
学生成绩表,贴在了教室里,考试后的第二天就作了分析。对存在困难或者有问题的学生也个别交流了,况且动员他们去找老师单独补课,且他们也在进行中,您说,这样行不行呢?
您可以质疑老师,但不要委屈了孩子们:从第二次到第五次四次考试中,自己学校统计划线高三理10班一本净增学生数和二本净增学生数都是排在第一的。
因为您的孩子,我们成了同事,共同培养着他(她), 我能理解您的焦急!但希望您能够静心、安心,静极才能通灵,安心才能有悟。您的孩子和您有血脉亲情,您激动,他们也会激动,您心不安,他心也会难安的!您知道成绩没有太大作用,您帮不了他。您能帮的就是,鼓励孩子,多鼓励,他们动力会更大!很多孩子说,我替我爸学、我妈学也要学好。
家长有时也不一定硬要看到成绩,而是想看看孩子的情况,于是,我拍了些课堂照片上到了网上,相信,看到他们自然、快乐、奋进的学习场景时,家长们心里会宽慰许多的!
我也曾是高三家长,心里知道你要他不担心他就会不担心呀,这是不可能的。孩子的成绩不仅牵动着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甚至几个家的人的心。
我能不知道您急吗?
您以为老师们就不着急吗?有科任老师说,学生考试他比学生还着急,生怕考不好对班主任不住。
您以为班主任不操心吗?年年岁岁班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届学生过去了,不论多么辉煌,那都是过去,现在的学生能脱颖而出才是真精神。
可是,我们急又能做什么呢?只有学生本身急了,主动了才有用的!
近几年来,高考前一两个月里,无数的家长认识的不认识的给我发信息:陶老师,我怎么办,我几乎睡都睡不得了,孩子在学校也一样。我几乎给了所有家长同一个回复:想要您孩子安心,您就别担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走;想要您孩子睡得好,您就天天安心睡,硬是睡不着,行善积德,拜菩萨!再面对现实,知足常乐!不要认为随便学一学就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成绩,如果是那样先前的十二年都不用努力了。
浮躁,会让我们减慢达到目的地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务必克欲。
也许,我们会说说道理谁不会呀,你自己做得到吗?
我,不能!
不过,和大家分享几个小片段,也许能引发点启示:
【和父亲交流】
父亲94岁了,每次去看他第一句话就是“工作还好吗”,接着就是“身体还好吗”,然后就是“把工作搞好就好了”。每次电话,开口第一句话“工作还好吗”“我很好,你们把工作搞好了我就很好”。我不打他电话,他是不会打我电话的。几十年如此!
我继承了父亲这一特点。不轻易打电话给人,不论亲人或者朋友!
【和女儿之间】
小孩去读大学,我没有送,她自己去的。小孩不给我打电话,尽管我真的很想她,我也不打她电话。且读书时给我电话,我第一句话“书读得怎样”。
她找工作打电话给我,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没什么建议”,她说,别人家的孩子找工作父母这里那里帮助找关系,你是连建议都不给一点。我说,现在的我帮不上你什么了,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如果硬是有什么要求的话,为了以后小孩子读书不用担心户口的事情,尽可能地找一个有户口的单位吧。后来,她打电话给我,说我的要求解决了。我问她什么单位,她说你只有这个要求呀,为什么还要知道单位呢?嘿嘿——
工作一年多了,我真还不知道她的单位。孩子的爸说,世上还有这样当娘的。
一次与她交流,她说她是单位到班最早的几个之一。
我是自由的,父亲没有给我圈圈;我的女儿也是自由的,我也没有给她圈圈。为了报答父亲,我务必如他一样勤奋工作,并争取有所超越;为了鼓励孩子,我需要异想天开、脚踏实地,不断提升。
虽然我很平凡,但我及我的亲人们都很自在、踏实,我们都很简单:将应该做的尽力去做好!
【小孩吃饭】
小孩吃饭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我的孩子却没有喂过饭。首先是用手抓饭吃,然后用勺子,再后来就用筷子,左右手都能吃。边吃我边给讲故事:西游记大约就是启蒙教材。宁愿增加搞卫生的时间,也不催着她。有时,她也会不吃,不吃就不吃,饿了总会吃的。
对孩子, 放手是最大的智慧!
陶妙如写于2012年12月20日
(未完待续)
学生开始练习出题——高三理10语文课堂记录 NO3 后悔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
5 thoughts on “NO2 浮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看着看着,不浮躁了。浮躁是怎样消失的呢?应该是陶主任的妙不可言的智慧。(未完待续)?—-期待ING!
陶老师您好!看了这篇文章很受教,父母应该这样,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去选择,去拼搏,我也在努力调节自己,让孩子早日真正的长大
世界末日轰轰烈烈的炒了那么久时至今天,一切都该恢复平静了,也就是说我们是新纪元的第一批人,足够幸运也足够不幸,幸运是因为我们活下来了,不幸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被这样一个低级无聊的问题包围这么久。
我们一直在说世界末日,其实大家都知道世界不会末日,只是在这样一个忙碌的社会环境下有点压抑,有点浮躁。各种心情坏,各种闹别扭,都是打着末日幌子的不甘寂寞而已。世界如此美妙,我们却如此浮躁。克服浮躁把每一天视为新的开始而不是最后一天就能加快达到目的地的速度和质量, 浮躁能克服吗?世界末日我们都挺过去了,这样的壮举我们都能完成,还有更困难的吗?
说着说着我浮躁了,停!
当谈到浮躁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很淡定,我觉得自己几乎不会浮躁。但当读了陶主任的这篇关于浮躁是怎样产生的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存在很严重的浮躁心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的时候,我会变得手足无措,先前自认为的所谓“淡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终于领悟到陶主任所说的话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再认真拜读她的文章,心终于能静下来,好好思考,好好琢磨怎么让浮躁消失。
很久没有上陶老师的网站了,今天终于可以悠然地来看看老朋友,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每一次读陶老师的文章,都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可句句渗透了教育的真谛。高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