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 林致远
旁观者清
林致远
高三理(10)班
彼得•德鲁克的十几本著作中,有一本一直闪耀不一样的光芒:一本与管理学毫无关系的著作《旁观者》。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这本书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把在他人生中一个个出现的人的形象和所作所为描绘地入木三分,而读者也从这种冷静﹑理智的分析中得到了启示。
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有这份冷静和理智。
在旁观者劝当局者时,往往会听到当局者这样反驳旁观者的建议: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的感受!而事实是,正是因为旁观者能抛开得失之心,以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考察当局者的处境,他的建议才会如此有价值。
大至国家:一战后的德国上下几年被独夫希特勒一手掌握。此时德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旁观者站出来冷静地浇灭这狂热之火,导致了二战的悲剧;小至个人:唐太宗得魏征之直谏,一次次把唐太宗从牛角尖中拉出来,这才有唐朝的治安。
在人生路上行走,能有个人一直关注着你,在紧要的时刻提醒你,拉你一把,说:“喂,这一步该这么走。”那该多好!人生路上需要旁观者。
若没有这样的人,也无妨。围棋高手们在下完一盘棋后,都会找个时间“复盘”,把自己上局走过的每一步再重走一遍,加以分析。这个时候棋手的内心是宁静的。心中没有了得失之虑。他要做的,只是细细琢磨。使自己在下一局的对弈中,有所进步。
所以,自己也可成为自己的旁观者。找个时间,把自己近来所思所想回顾一遍,从中推敲,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变得更有准备。
通过这种反思,我们自己也就成为了自己的人生的旁观者。古希腊的塞内卡把反思视为一个人唯一能为未来做的事;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中外先贤都把反思﹑自省视为重要的东西,是因为人在反思之中,忘却了当时心中的执念。眼界更开阔,不局限于一个小点。能纵览全局,从更高的层次评价自己。这样犹如一个体己的良师益友在与己交流,人们也自然能从中获益不浅。
旁观者清。而若能成为自己的旁观者,则能自清了。其中益处,自然不必多说。
寻找好教师(三十四) 陶妙如 好教师必是会做梦,且会做事的 | 欧阳国胜 3月23-24日考试成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