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标记看阅读者层次与需求——阅读者心理探究
从阅读标记看阅读者层次与需求
——阅读者心理探究
因为需要,借了一位朋友又是我的老师几本书,晚上十点多到家,没做其他事,开始翻书,计划翻一本休息。
《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 (美)布鲁克 诺埃尔 摩尔 理查德 帕克 朱素梅译
生活与科学结合的产物,因没有做笔记(先翻一翻),我很快就翻完了。但没有睡意,便翻起了另一本,翻完,又翻了第三本。这时时间已经是1:55了,可还是没有睡意。
我没有失眠的习惯,除非特殊原因。以前也经常熬夜,挑灯夜战到天明,但今年来是没有了的,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家人希望我身体好,多活几年。于是决定不再熬夜。可今年还只过了五十多天,我竟又不自觉的熬夜了,而且是翻完了8本书!
眼睛没有感觉到疲倦,因为,书字比较大,没有密密麻麻的排版。这应该是重要的原因。我看书是不管内容是什么的,什么书都翻。何况这些书,是我所需,是老师特意挑的。本来拿来就不想还的,慢慢看,可这位朋友类的老师没有了先前的慷慨,而是清好以后点了数:9本,且是一双一双点的。这是不能不还的。我只能快翻,择其要点记录,因为我这里的书是常被其他朋友拿走的,若拿走了我还得又去购一本,还过去(先前常有的事,还不能说原来的弄丢了)。
上述原因都是原因,但关键原因是,这些书不是新书了,而是有人阅读过了的,有阅读标记!
未完待续_
学习 展示 传播——2013年教科室主要工作 我骄傲,我是同升湖人——高考百日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