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的意义
今天去见了尊敬的老省长,谈到“唤醒”一词。
有时,我们是真的需要唤醒!
由唤醒想起了一件事:放寒假时给每一位家长写了一封信,学生回家后,就看到有家长在网上留言,感谢我的这份真心投入和对孩子的那份真情专注。开学,学生返校,又有家长给我写了回信,言辞质朴,表达出家长的真诚谢意。
可是,还有几位家长竟说他们没有收到信!信是由孩子带回家的,没收到,只能是孩子不愿意给家长看而已。
每一封都是我写出来的,没有套话、空话,甚至可以说是至诚至情之信。信中没有任务,只有仅供家长孩子参考的建议,而且还只有一条,这一条就是谈了我自己孩子高考那年寒假我作为家长是怎样做的。
孩子不给父母看,是担心家长看了会照做!
很多家长参考了我的建议,孩子返校状态调试很快;而有几个孩子入学考试成绩与放假前成绩落差很大。
在同一水平线上起跑的人,如果要想同时到达,至少要具备三个一样的条件:速度相当、耐力相当、信心相当!或者说这三个条件的总和相当!
照片是《科教新报》执行总编杨晓丽和记者余娅在我们理10班教室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