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时刻将自己定位在卑下
昨天,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甲:听说买来了yj,给我装一个(脸带微笑)。
乙:没有了,已经装完了(似有歉意)。
甲:听说有很多个(微笑未减)?
乙:按计划配置的(没有办法)。
甲:哦,资格不够那就没得解了,哪天有多的记得帮个忙(微笑依然)。
今天,又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丙:你还是要争取去做——
丁: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想做什么,充满了热情。可是一过了那个年龄就淡然了许多。不是没有了那勇气,而是成熟了许多——
丙:成熟了许多,去做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了——
丁:不知是你太幼稚还是你太纯洁,或许你根本就在装糊涂!成熟了的含义,在高尚者眼里是“高尚了”,在庸俗者眼里是“庸俗了”你难道不懂?
丙:……
先后听到这两段话,静下心来思考:这是属于定位问题。看到新东西提出要求很正常,这是主动,当然也是索取!过了那个年龄成熟了许多,反而不想做了,那不是年龄老了,而是心冷了。是被世俗磨平了棱角,还是被庸俗软化了锐气?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做人,时刻将自己定位在卑下,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气,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
追求名利,是以索取为目的;履行义务,是以奉献为前提。
眼睛不要被物欲侵蚀,心灵不要被庸俗侵扰。做一个让自己幸福的人,那是一种豁达,那是一种超脱,那是一种能与日月争光辉的伟大!
上善若水!
时刻将自己定位在卑下!
一样的心情——悠闲 从07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的问题谈高考作文教学
陶主任,关于<新悦读>你有没有做出一篇来,我好难下手啊.发一篇做个示范咯.
我在写其他的东西。
已经考了5科,只有7科考试了……
好样的!注意休息。
陶老师,这些日子和我的同事、学生谈到你及你的《让爱智慧》,他们问起我到哪能买到它。
李宏:谢谢你的推广。新华书店应该有售。如果没有,你看要几本,我给你寄过来,很方便的。
汇集师生心灵的港湾
——读陶妙如的教育笔记《让爱智慧》
作者 巴陵 发表时间 2007-5-18 推荐程度 ★★★★出自:湘滨文学网
新世纪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受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大影响了以前的优良传统,被一种新的对立关系取代。学生在金钱与网络的催促下提前成熟,思想和行为都显得有些怪异,老师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处处处于被动状态,到底怎样才能让师生又重归于传统的师生关系呢?这几年来,出版界接二连三的制造了许多教育明星,却至今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
教育现在的学生,需要找一个好的突破口,在实际中解决一些问题。当读到陶妙如老师的教育笔记——《让爱智慧》时,我的心有所轻松,她终于找到了教育现代学生的突破口。《让爱智慧》营造了一个师生的温馨港湾,找到了学生心灵深处的密港。
陶妙如老师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多年,总结了无数的教学经验。面对现在的网络文化,陶妙如老师没有回避网络的弊端,还是利用网络文化的快捷、方便、虚拟,作为搭建起学生与她沟通的桥梁和交流的平台。
陶妙如老师自己建了一个班级网站(http://www.miaoru.com),作为家长、老师、学生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抒发自己的情感、苦闷和撰写日记,陶妙如老师给予指导和心理解析,家长和其他老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日志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生面临的困境,再作出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种心与心的交流,相互的坦诚和信任,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学生自由倾诉,老师全力解答,家长协助处理,排除了学生不想读书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生读书的信心和勇气。
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到这里来读书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些学生读书的情趣不高,是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进校的,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管理。陶妙如老师的十班,很多学生都是这种情况,他们的基础差,情绪不安定,爱闹事,被认为是本届最差的班。陶妙如老师在接下这副担子后,马上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和管理方案,建立了班级网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生的心灵在这虚拟的空间里慢慢得到净化,连不想读书的成鹰、游奥等同学,都开始了有班级荣誉感,为集体、为自己而努力奋斗,做起了好学生。
陶妙如老师的网站是学生的心灵港湾,也是老师教学、家长管理的助手。从部笔记里折射出学生是一群上进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读好书、多读书,做一个好用的人。主要是在他们有懒惰和泄气的时候,老师怎样去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在《让爱智慧》一书里,陶妙如老师总结了许多的经验,值得教育一线的老师学习和假借;作为学生的家长,也可以多读读此书,了解孩子的心态,好及时、有效的帮助孩子迷途之返。
陶妙如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港湾,让他们坦诚的吐露自己的心声,老师和家长再对症下药,给学生及时、有效的医治和纠正。老师和家长,给孩子的都是爱,但是爱是有限度和方式的,不是一个劲的溺爱,还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即方法)去爱,爱得那么真诚、科学,让孩子在爱的滋润里茁壮成长。
(《让爱智慧》,陶妙如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1次印刷,2007年4月2次印刷,封面:http://balingfang.blog.sohu.com/43494607.html)
http://www.hf365.com 2007年5月27日 12:11 合肥晚报
新世纪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缺少以前的优良传统,被一种新的对立关系取代。学生在金钱与网络的催促下提前成熟,思想和行为似乎都显得有些怪异,老师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到底怎样才能让师生重归于传统的师生关系呢?这几年来,出版界接二连三地制造了许多教育明星,却至今没有解决相关问题。
教育现在的学生,需要找一个好的突破口,在实际中解决一些问题。当我读到陶妙如老师的教育笔记——《让爱智慧》时,我的心有所轻松,她终于找到了教育现代学生的突破口。《让爱智慧》营造了一个师生的温馨港湾,找到了学生心灵深处的秘密。
陶老师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多年,富有教学经验。面对现在的网络文化,陶老师没有回避网络的弊端,而是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搭建起学生与她沟通的桥梁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抒发自己的情感、苦闷,陶老师给予指导和心理解析,家长和其他老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日志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生面临的困境,再作出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坦诚和信任,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学生自由倾诉,老师全力解答,家长协助处理,排除了学生不想读书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生读书的信心和勇气。
陶老师的很多学生基础差,情绪不安定,爱闹事,被认为是本届最差的班。陶老师在接下这副担子后,马上建立班级网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生的心灵在这虚拟的空间里慢慢得到净化,连不想读书的成鹰、游奥等同学,都开始了有班级荣誉感,为集体、为自己而努力奋斗。
陶老师的网站是学生的心灵港湾,也是老师教学、家长管理的助手。从这部笔记里折射出学生是一群上进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读好书、多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在《让爱智慧》一书里,陶老师总结了许多的经验,值得教育一线的老师借鉴;作为学生的家长,也可以读读此书,了解孩子的心态,以便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迷途知返。老师和家长,给孩子的都是爱,但是爱是有限度和方式的,不是一个劲地溺爱,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即方法)去爱,爱得那么真诚、科学,让孩子在爱的滋润里茁壮成长。
(《让爱智慧》 陶妙如/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巴陵
在打广告啊……
拜托多写点东西上来啦……感觉每次上来都没什么东西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