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风景----第二次作文选录
人生的风景
高三文4都基娅
犹记得一年半前,我从家乡转来这所学校时,那最初的遇见:
那天,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大气的花园,典雅的罗马广场,被笼罩在这半透明的水雾中,充满了诗意.从雨中传来些许上课的声音,真个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连声说:"就在这里读""就在这里读".
新来的人,新来的景.我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甚至是校园里的一片绿叶,我也会惊讶它的绿意盎然.同学看着欣喜的我,常常淡淡地说道:"很快你就会明白,这里只是一座美丽的牢笼."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当我逐渐习惯周围的环境,当我慢慢转移思想的中心,当我不再留意花草的茂盛,当我开始抱怨学校的伙食,当我开始厌倦三点一线的生活,当我开始怀念那遗失的美好,当我再也看不出曾经的风景.我开始相信一句话: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景由心生.很常一段时间我都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找风景,直到我转到一个新的班上,按照班上的传统,每个人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心得.这可难倒了我,对我而言,每天都一样,有什么好记得呢?"“心中有风景,沙漠里也能看到风景”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笔下没有风景,是因为我心中没有风景."
于是,我开始在熟悉的地方去寻风景--
……
夕阳下,我站在虹桥上欣赏着我的风景。谁知晓,此时,我又装饰了哪个窗前人的梦?
人生的风景
高二文4 周文迪
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在哪里,那一定会说是马尔岱夫;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在哪里,我想那一定是敦黄莫高窟;如果有人问我人生的风景在何处,我会回答:在心里.
心中有风景,人生有风景.
宽容,创造人生的风景.能够发现美的人,往往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时,碰到一位妒忌他的科学家,那位科学家说:"我从来不给庸人让路."他回答:"但我会."从这以后,拿位科学家却再也没有反对他了.
这是一份宽容,一种智者所具有的大度,一种智慧.歌德的宽容,化解了一次尴尬,也点醒了科学家,更告诉了我们:心存宽容,人生便有了风景.
信念,是人生的风景."无论你多么不幸,总有比你更不幸的人"比比约翰.库提斯,比比史铁生,一个一出生腿就没有成形,脊椎下部没有发育,连假肢都无法安装;一个是十八岁就在轮椅上,三天不换血就有死亡的威胁。他们坚守着心中那份信念,决不对自己说“不可能”三个字。于是,他们一个成为世界级演讲激励大师,一个成为著名的作家,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
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到,也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我们心存信念,无论黑夜有多么漫长,黎明的曙光终究回照亮在我们的身上.
心存信念,人生便成了风景.
勤奋.创造人生的风景.勤奋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古埃及的金字塔从何而来,万里长城从何而来,秦始皇的兵马俑从何而来,所有震惊世界的奇迹都从何而来?是勤奋.是日以继夜而来.贝多芬小时侯弹琴,当弹到手发烫的时候,他就把手放在盆子里冷却,然后甩干继续.如此勤奋,又怎能不成为世界级大师呢?
勤奋是对人生的执着,是最耐看的风景.
宽容是寻找人生风景的起点,信念是人生风景的支柱,勤奋是人生风景的工具.如果你拥有了它们,你就拥有了风景.
心中有风景,人生处处皆风景.
人生的风景
高三文4 梅文涛
一岁时,你的风景是白色,干净透明;七岁时,你的风景是绿色,茁壮成长;十八岁时,你的风景是红色,充满激情。
人生处处皆风景。
约翰·库缇斯:生存就是一种推动力
约翰·库缇斯,世界著名的残疾激励大师,来自澳大利亚,今年34岁,在全球巡回演讲。他一出生腿就没有成形,脊椎下部没有发育,无法安装假肢,但他却不坐轮椅,用双手走路。滑板是他“忠实”的代步工具。他曾是澳大利亚残疾网球赛的冠军、全国健康举重比赛的第二名,喜欢游泳,会开汽车。图为约翰·库缇斯与他家人共进晚餐。
见到约翰·库缇斯之前,我们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一出生腿就没有成形,脊椎下部没有发育,无法安装假肢,但他却不坐轮椅,用双手走路;他非常热爱体育运动,曾是澳大利亚残疾网球赛的冠军,全国健康举重比赛的第二名,他是游泳好手,甚至还会开汽车;最为重要的是,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演讲大师”,到世界各地演讲,用自己的顽强生命力和真切的生命感悟,感染着千千万万的听众。在1997年世界著名演讲大师商务研讨会上,他和斯蒂芬·康威和布莱恩·茜希等国际著名演讲大师同台竞技,唯有他受到全场12000名热情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次,他受新加坡成资集团和广州格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盛情邀请来到广州,做主题演讲“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10月9日晚上8点半,我们来到约翰·库缇斯下榻的酒店。当我们推开房门的时候,他一家人正在用餐。文字永远没有现实令人震撼,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当这么一个生物出现在你面前,你还是情不自禁惊慌失措——他像是被拦腰斩断,一件T恤遮住他的全部身体,甚至看不见裤管。他在地上,他的晚餐在地上,他的妻子和儿子坐在他的身边。他抬起眼睛向我们致意,没有放下手中的刀叉,看起来胃口很好。他的上肢异常发达,眼睛炯炯有神,散发着野性和睿智。他的妻子温柔性感,儿子有点像哈利·波特。但是,这个可爱的孩子竟然也是重病缠身——大脑发育问题引起的肌肉萎缩,大脑中有个洞,他说自己的目标就是拥有健康,拥有爱,不浪费生命。他们三个亲吻在一起,空气中充满了幸福。
生命和爱带领我们前行——听约翰·库缇斯演讲有感
演讲中的约翰·库缇斯像一位船长,带领着听众游历他的“命运”。
当他手上布满同学设下的图钉,当他被塞进垃圾箱里,当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被人们看做一个怪物……他想到过死,甚至向亲爱的弟弟留下遗言。“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可是,最终他选择了生,当他被一个老师从垃圾箱里救出来的时候,他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恩。他告诉自己:“如果你觉得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成功,永远有人比你更成功。”现在他也以这句话告慰那些孱弱的肉体和灵魂。他说,生存就是我的动力,这是多么朴素的真理。
让他活下去的还有一个人人渴望却羞于启齿的字——爱。这是他伟大的父母给他的最珍贵的馈赠,他们用自己的体温筑就了这个信仰。要是没有这样伟大的父母,他从出生之日起随时都可能死去。因此,对他而言,生命和爱合而为一,难以分离:爱是生命的源泉,活着就是为了爱。因此,他现在告诉我们,他生存的动力就是妻子和孩子。
他面对命运的安排,承认生命的缺憾,因此果断地放弃那些没有可能的虚妄,比如跑步。但是,他并不因此降低生命的追求和质量。他一次次地突破看自己,他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尽管那些困难看起来似乎难以逾越。他小时候,因为想像自己的兄弟一样,体验一下在滑板上飞起来的感觉,终于满嘴扎满玫瑰花刺,鲜血淋漓地掉进沟里。可是现在,滑板成了他主要的代步工具,他在滑板上像鸟儿一样掠过大地。更令人惊奇的是,约翰·库缇斯还会开车,他说拿到驾照的时候感受到了生命的光辉。他喜欢说:“我是一个正常人,跟你们一样。”
每一个“正常人”都可以从约翰·库缇斯那里获得信心,跟他相比,我们所有的困难算得了什么呢?他以自己为最低点,提醒人们,“只要我能做到的,你一定能做到”。他不是一个神话,只是告诉大家,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如果你愿意。
畅销书《心灵鸡汤》作者马克·维克托·汉森博士说:“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的生活、移动和存在,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他使我们所有人想到祝福(我们想当然的这样认为)和在我们前面的无限的可能性。”
我每天睁开眼睛就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记者:库缇斯先生,你好。晚餐的味道如何?
约翰:挺好的,不过刚才的牛扒太红了,我不太喜欢吃太生的。
记者:你去过很多国家,最喜欢哪儿的食物?
约翰:当然是中国菜,我去过台湾,不过吃到的正宗中国菜比我想像中要辣点,我曾经就因为辣而拉肚子了,哈哈。 记者:这回你来中国是想给大家带来什么呢?
约翰:总的说来,想带给大家一个想法: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追求自己的梦想。
记者:世界上有很多励志的书籍和演讲家,你觉得自己的演讲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约翰:不是每个演讲家都能真正做到言行合一,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我的言行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我的言行也完全合拍。我相信自己的信念,并以我的行动给观众一个真实的榜样。而某些激励书籍和演讲的目的是为了钱。
记者:你认为精神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吗?
约翰:不只是精神,还有体力。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你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做到,比如我永远不能骑自行车,不能踢足球。那么我就不想这些事情,我就把精力集中放在一些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东西上。我觉得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记者:激励演讲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非常强调精神力量,另一种就是完美利用现有的一定的规则办好事情,前者大家认为很空洞,后者大家认为很烦,你眼中好的激励应该是怎样的?
约翰:对啊,前者会跟你说世界很美好,整个世界你都可以得到,然后给你一张地图,路怎么走你自己去找。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成功学导师”,我并不知道怎样的人才是,怎样才能把人带向成功。我只是一个激励讲师,我是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是很大的不同,“成功学导师”鼓励你的时候会有三分钟热度,但我如果能够启发你的话,却是希望能把一些东西长留在听众心灵深处。
记者:你对自己演讲的效果有信心吗?
约翰:有,我希望我说的话能留在听众的心里,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能留在他们的心中或者能对他们的行动有所帮助的话,我感觉自己就能活得更好。
记者:你从没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吗?
约翰:有,每天都在怀疑!我不是完美的,我跟你一样。一个人如果说他不曾害怕过,那是因为他没有勇气去承认。
记者:你是怎么训练自己成为一个很好的演讲家?
约翰:对着镜子练习。我不喜欢表现得很自傲,我从来没有上过课,也没有看一些如何演讲的书籍,我惟一有的就是生命。
记者:演讲是你的职业吗?这么长久的巡回演讲是不是会耗尽你的知识和经验的储备,你会去充电吗?
约翰:会的,目前我把它当成我的工作,有谁来邀请我去演讲的话我就会去,我不想在澳大利亚呆太久,我可能会计划明年再来中国,只要身边有家人在,四海为家也无所谓!
记者:有人认为,命运始终在环境的掌握之中;有人认为,个人的意志力决定成材。从你的切身经验来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约翰:如果你问比例的话,当然98%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我们没必要刻意去追问什么是动力,重要的要做你自己,要清楚你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周围的环境其实都是自己营造的,我每天睁开眼睛就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对我来说,生存就是一种推动力。
记者:你觉得每个人在生命中都需要一个激励导师吗?
约翰:我想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榜样,通过这个榜样,可能会激发他一些东西。如果我能成为我儿子的榜样,成为我今天看过的儿童们的榜样,那肯定是好事的。激励是必要的,不过每个人从别人那里吸收多少就看他自己了。我到处演讲,不是为了把自己树立为一个榜样,而是想给我的观众希望。
记者:你的运动能力十分让人吃惊,你并不完美的身体如何爆发出这样的能量?
龙人(摄影师,跟踪拍摄约翰在广州的情况):能谈谈你第一次开车,第一次游泳时的情况吗?
约翰:我第一次游泳是很久以前的事,都不太记得了,好像没有太多的恐惧,只是觉得很好玩,我的身体很小,这有一个好处,我可以在浴缸学游泳,哈哈!学会开车和游泳,让我打从心里松了一口气,我终于能够赶得上别人了。
我现在只担心三件事:我儿子,我妻子,还有我。
记者:你到很多地方演讲过,各地听众的反应有差别吗?中国观众跟其他国家的有没有不同?广州的听众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有没有不同?
约翰:当然不一样,就像中国的南北观众都不同。
记者:能具体谈一下吗?
约翰:长春的观众很好,但可能因为我那天的表现不是非常好,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相比之下广州的观众就热情很多,有很强的震撼力,让我有种明星的感觉。因为昨天的反应很好,我在广州多加了两场演讲(本月14日和18日)。
记者: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明星的感觉呢?你喜欢这种感觉吗?
约翰:是的,这种感觉都是观众给的。我喜欢这种感觉。
记者:能不能谈谈你跟观众交流中最有体会的事?
约翰:在广州的演讲会中有一个女观众跟我说我是她的理想对象。还有一个女听众从台下冲上来抱住我,不过她有点热情过火,还抱了我的家人,我儿子是不太喜欢被人碰的。
记者:翠西介意女听众对约翰的热情表现吗?
翠西:无所谓啦,我们之间彼此都有很深的信任感!哈哈,他永远都是我的!
记者:广州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约翰:广州人很热情,但有一点点害羞,好像心灵和情感都需要一点点指示,要找个朋友的感觉,不过相处下来应该是不错的朋友。
记者:那么你觉得“害羞”的广州人能从你的演讲中获得些什么呢?
约翰:每个人都有很可爱的害羞方式。如果我可以把我的自信和勇敢给广州人做个典范,让他们勇于跨出自己原有的天地,更加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是很高兴的。
记者:在我们国家,励志的人物经常被塑造为完美的英雄、楷模、榜样,然后号召大家来学习,你喜欢这样吗?你们那是什么样的?
约翰:跟这里相差好远。澳大利亚也有很多这种激励讲师,它是很美国化的,他们好像在卖自己的产品,他们迎合的是听众口袋里的叮叮当当的钱,而不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只是关注“市场经济效益”。我跟每个人一样,跟你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我也没有强制别人爱我,把我当神般崇拜,我只想做自己,如果有幸能成为别人的榜样,我就很自豪了。
记者:你告诉听众很多东西,你的演讲的源泉全部都是你的人生经历?
约翰:是的,都是我真实的人生经验。
记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你会不会担心你的经验对听众的帮助打折扣呢?
约翰:哈哈!我没有一个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也不是一个哲学家,我惟一能做的是提供一个参考——如果我能够诚实地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媒体,把我的生命体验跟大家分享,我就很满足了。我现在只担心三件事:我儿子,我妻子,还有我。你不喜欢这样的答案吗?
记者:不是,我只是有点意外。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们之间的爱,我们的生活。
龙人(摄影师,跟踪拍摄约翰在广州的情况):平时你是如何爱护你的儿子的?
记者:你是怎么鼓励他战胜自我?
约翰:你问我儿子吧,他自己说!
克莱顿(约翰·库缇斯的儿子):我爸爸每天都会跟我说“我爱你”,这是我的强心针,我活着的动力和支柱不是食物,不是空气,而是爸爸的爱。爸爸经常陪我一起看足球赛和玩棒球。
记者:你会跟爸爸一样做一个坚强的人吗?你想给爸爸带来什么?
约翰:给我一双腿,哈哈!
克莱顿:一个完美的家庭。
龙人:听说你对儿子的教育是非常严厉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约翰:还是叫他自己说吧!
克莱顿:如果爸爸妈妈说不可以的时候,我就会问一句“为什么?”他们一般就会对我警告一次,然后惩罚我不准踢足球,那么这个礼拜我就不能碰足球,这个惩罚期间过后一切才恢复正常。
约翰:他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要让他自己明白错在哪。我们从不打孩子,也不体罚他,也会尽量控制我的声量,但他得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我对他的惩罚就是暂停他的兴趣,比如他喜欢踢球、听音乐、看球赛,我就让他一个星期不能碰球,或者一天不能听音乐。其实我都很少管教,都是他妈妈在管。
记者:翠西同意这种教育方式吗?
翠西(约翰·库缇斯的妻子):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
记者:翠西,你跟约翰在一起是不是觉得生活充满了梦想?
翠西:是的,很好。我对他的爱是那种一见到就不会放过的。我们家庭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坦白,彼此都很注重交流。
记者:约翰,在妻子和孩子进入你生命之前,你是怎样的呢,你是怎样生活的?
约翰:在他们进入我的生命之前,我就已经有了一个生命,我也曾经是个孩子,我谈过恋爱,有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我的生活哲学在他们进入我的生活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了他们更是锦上添花。现在我可以更自信地告诉大家,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们之间的爱,我们的生活。
记者:生活充满了艰难,尤其是你,更加艰难,你是怎么面对和克服的呢?能不能对我们说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
约翰:其实我们日常的生活都没有什么障碍,基本跟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区别。哦,我儿子住院的时候,我们寸步不离地守着他,坚持在他身旁。这个时候我们感觉有一些艰难。
记者:翠西有工作吗?
约翰:她在我儿子的学校当辅导老师,辅导那些残疾儿童的家长。还有处理我演讲的一些事务,是我的助理。
记者:除了演讲,你还喜欢做些什么呢?
约翰:钓鱼,我们全家都喜欢钓鱼,还有体育项目,看人家比赛(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了),野餐,在我们家后院烧烤,看各种杂志书刊。平时如果做太多事情的话,我就没时间陪我的家人了。我们有一辆旧的跑车,翠西就会开着车全家去兜风。这些都是一些生活的小事,只要跟我的家人一起,我就很满足了。
gfhdgfdhghfhghuyweurydnfbdbfgiaHdwrufdhfgeyrufgdgtrfggghrdtudfdfgasgfaegfesygtetjbdfbuiryhfdgfdhfuerfbdfgdgtreyrwr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