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教育

家长智慧, 敬畏教育

让优秀成为习惯—高任攀值日随记

 

                  让优秀成为习惯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阴晴 

    值日班长:高任攀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陶妈生活了四天,在这四天里,让我看到了1206的变化,让我看到了班上同学们重新燃起斗志的决心。
       早上晨跑依旧没有一个人迟到,没有一个人落跑。大部分同学也很早的来到教室,完成早上的背诵任务。
       数学课上,很少人打瞌睡了,在季老师提过问题之后,很多同学也积极参与回答。
       我看到了1206的改变,看到了1206的潜力,更看到了1206所有人向上的决心。
 

      陶氏语录:

        微笑是拉近人距离最好的桥梁。
        阅读是提升人品位最重的砝码。
        说真话,艺术地说话,说说服人的话。

        从今开始,为时未晚
        脚踏实地,步步能赢
       

论语: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
 任攀语录: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7 thoughts on “让优秀成为习惯—高任攀值日随记
  • 王菲说道:

    变化总是有的,但在这漫长的改变中,暴露出学习上的不足,见两节课纪律还不错的,但是后两节课就开始有点小骚动,或许是对理科的不重视,也或许是要放小休。故心潮澎湃。
    这很不明智,我认为时间不应该浪费在碎碎念之中,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理科也是有益的,我们应该海纳百川,吸收各种不同的知识。这样时间就可好好把握。
    时间总是那样无情,不会多停留一分一秒,只有抓住分分秒秒,这人生就不乏味了。
    陶氏语录:充实的感觉就是不断收获的!获得食物,获得知识,获得文化。
    论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幼时不知学习,白头才懂后悔。

  • 向樱说道:

    我们在路上

    早上有点阴寒,从被窝里伸出手来觉得冰凉的,纱窗外朦朦胧胧,是一片暗灰色,乍看起来辰光还早得很。在激昂的红歌声中同学们陆续起床洗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今天,是陶妈来到1206班的第六天。
    精彩者三元素:有目标,有行动,有坚持。这是班会课上陶妈教导我们的。从为人处事到学习方法,陶妈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教育。每到看到陶妈就特别有安全感。
    班级的改变真的让我感到很高兴,许多同学都开始主动拿起书本读书了。每早的英语朗诵和语文背诵让以前空虚无聊的早晨变得充实有序。陶妈总说:“书是读不死人的。”我还想补充一句,那就是:“认真读起书来,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不仅是学习氛围在改变,同学之间的友情也让这即将来临的冬天变得不怎么寒冷了。“天冷了要记得穿冬季棉袄。”“要记得吃晚饭。”一句句关照语变成一颗颗爱心将整个教室填满。
    精彩在路上,优秀在崛起。坚信,在陶妈的带领下,我们1206班每一位精彩者都将会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陶妈语录:奋斗的路其实是平坦的,在奋斗者眼里。奋斗吧,孩子。
    论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不如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科学问作为快乐。”
    向樱语录: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也是因为你早看了一眼,早想了一下,早走了一步。

  • 倪黎明说道:

    我是衡南一中的教务处副主任,我们想请陶老师来我校搞个讲座,所以,想要陶老师的联系方式,能帮个忙吗?

  • 倪黎明说道:

    我的邮箱nlmazpp@sina.com

  • 周全辉说道:

    发生在阅览室的故事
    湖南临湘五中 周全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时间,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上午的第二节阅读课;地点,学校的阅览室;人物,我和55位学生;事情,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全国优秀作文选》上的“如何让议论文写得有深度”一文,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女同学走过来递给我一本书——《读者》——指定一篇名叫“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的文章给我看。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怔住了,当我回过神来时,那位女生已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手捧《读者》,一口气认真地看完这篇“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的文章,心里久久不得平静。看文章前,我还想质问那位女孩,老师每天起早摸黑陪同你们,认真上课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清楚,利用课余给你们开小灶,作业整体课,苦口婆心地给你们进行思想教育生怕你们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这么负责人的老师难道还不合格吗?看完文章之后,我才明白,我只不过是一名自己心中的合格教师,但离学生心中的合格教师相差甚远。
    由此,我想到了我以前所做的点点滴滴又是多么的荒唐可笑。我以为每天板着面孔走进教室对学生大声说“读书”就是负责,我以为每天站在窗外用一双严厉的眼睛盯着上课不听讲的同学就是关心,我以为对那些不按时交作业或背书的同学罚站或抄几遍就是认真,我以为把那些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平时躲进厕所抽烟、躲到操场角落谈请说爱、网上爬围墙外出上网的学生家长叫到学校就是教育……殊不知,这些做法都是学生最反感的也是最无效的做法。因为,这么做只解决暂时的、浅层面上的问题,根本就无法治本。要想让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就得学会走进学生的心里,去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才是成功持久的教育。
    刚才我提到的那位女生,就是我第一次尝试走进学生心里进行教育的对象。她之所以有今天这次举动还源于我昨天跟她的谈话。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有一老师举报说这位女生躲在厕所抽烟。她抽烟也不是一回二回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恨不得把她从教室里救出来扇几耳光,但理智告诉我还是忍忍。直到下午的作业整体课,我才找她。这时,不知咋的怒气没了。我让她坐下,先要她对自己最近一个星期做个评价,然后引出抽烟的事情,她承认了。接着问她,身为女同学为什么有抽烟的习气。她道出了内心话:抽烟是从初三那年开始的,那年爸妈感情不好,三头两天闹离婚,搞得我心情糟透了,有时躲在房间哭,后来,我对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开始失望了,没有像样的家也就没有温暖和留恋,于是,我开选择逃学,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女青年混上了,久而久之就染上了抽烟的恶习,一开始是为了解解闷气,后来就有瘾了。老师,自上了高中,我还是尽量克制自己,但要想让我一下子完全戒掉,这恐怕我一时半会儿做不到。听了她的内心话后,我沉思片刻,既为她的不幸感到同情,又为她对我的真诚和信任感到高兴。我接着她的话说,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那今后有何打算,对老师有何要求呢?她想了一会儿说,我打算以后控制抽烟的次数,直到完全戒掉,至于对老师的要求嘛,暂时还没想好,等我想好了,再告诉您吧!好啊,老师等着你。
    今天,在阅览室发生的故事就是我要等来的结果。
    (湖南临湘五中 周全辉 13135301804 414300)

  • 陶妙如说道:

    这一篇已经初选。谢谢,继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