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冲动,再次向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说声感谢!——读《做温暖的教育》有感
有种冲动,再次向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说声感谢!
——读《做温暖的教育》有感
11月19日收到教育科学出版社寄来的书《做温暖的教育》,至昨天,曾多次翻翻,但没系统阅读这本成书。
从昨晚起到今天,我用了近20小时,将《做温暖的教育》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又有种冲动,再次向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说声感谢!是学生推拥了我,是学生、同行们、家长们培养了我!
书稿关于学生的内容采自2007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之间的学生。
这六年中,2008、2009、2011、2013四届在高三,2009下至2010上和2011下至2012上在高一。
期间,2007下至2008上:高三文(4)班班主任兼语文。
2008下至2009上:担任高三文( 3)班主任兼教语文还兼高二文(1)、文(4)两个班语文。
2009下至2010上,担任高一(5)班班主任(普通班)并兼任高一(3)实验班语文。
2010下至2011上,担任高三理(3)班班主任兼语文(高二理3、理4合班成一个班)。
2011下至2012上担任高一(6)、(3)语文教学。
2012下半年至2013上半年担任高三理10班主任兼语文。
2013下半年担任高一(7)1307班语文老师,兼高二文(2)1206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
因为教学跨度大,班级多,各类学生均有,所以,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多姿多彩。
这要感谢学校的看重,感谢这些学生的精彩,感谢听我聊天的培训的老师们的建议:
这本书能成书,是和老师们作交流时,老师们提出来的,他们说,将您的讲稿整理成书吧,让更多不能直接和您交流的人看到这些。
这本书初稿交给出版社是在2011年年底。当时朋友问我,你这本书可不可以缓一年再出,他想将此书推荐给更高平台的出版社出版。我说,那是您在抬举我呀,别说一年,两年都没问题。于是,书稿到了北京。
2012年书没有出来,于是我将(2011年下半年-2012年上半年)这两个班的资料补充到了书中。
2013年暑假书还没有出来,于是我又将2013届高三理10班的资料补了一点点(一人一句名言),很多经典的故事,也有非常优秀的文章,但因为已经排版,只能留待往后整理中了。
《做温暖的教育》的楔子《栀子》和压低一篇《写给我的语文老师陶妙如先生》的作者均是现在(2014届)高三的学生,高一时(2011年下半年-2012年上半年),我任教他们语文。这两篇文章是学生原作,我没有改动过一字,编辑也没有修改过一处。向胤豪、王艺霖还有文中的高铭飞、雪晨等都是那届学生中的代表,那一个班(高一六班)是实验班,他们极富灵性,考试成绩也特别好,他们让我收获了很多。还有高一(3)班,那里面一些对句都出自这个班,他们活泼敏捷一直是当时普通班最优秀的。
书中署名为迪儿、彤、黑大帅等学生是2009下至2010上高一3、5班的学生,不是过客、翔宇、邱、怡等等都是毕业了的教过或未直接教过的学生。
读着你们的文字,又像回到了当时的情景,真的感谢你们!
读着书中家长的留言,又倍感自己的责任。感谢家长们的信任、提醒!
读着老师们的词句,又平添许多的信心。感谢同行者们的抬爱与传递!
下面选录几篇分享:
楔子
下文作者是我的学生,他在“题记”中说:“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语文老师陶妙如以及和她一样具有栀子情怀的老师们。”我以此文作为开篇或说本书之楔子,当读者诸君在漫展书页的时候,也许能陶醉于那一片栀子香中。
栀子
高一 向胤豪
夏孕育了栀子。她们开得剔透洁白,惹人怜爱。但这怜爱似乎也夹带了一小勺自私,诱得我兀自采摘。
幸而栀子体内有形无形地蕴含了几寸傲骨,能单纯的在清水中不须根系地存活下来。我把那含苞待放的骨朵养在水中,期待着她能开放,她能释放清香。
栀子的香似乎是怎么也闻不腻的。我时常在路旁闻见一缕犹抱琵琶的的隐香,而后身心愉悦。她的味儿不是桂花的那种浓烈,也绝非茉莉的文弱。那种第一刻打动你的江南织女的清新与沁人心脾的穿透力有机地缠绕在一起,变成就了她独到的风格。用指尖轻轻拂过它质地滑嫩的瓣儿,便有一抹淡香留存于上。倘若你凑近了去嗅便会发现,她与其他花的不同之处:往往凑进来嗅花,那种香气便浓的化不开,甚至有些刺鼻,而栀子不同,凑近来,依旧是淡雅香气。她全不靠那种足量的能充斥一大片的花粉去扩散去侵略,只是一抹,变雅香自来。
栀子的蕊似乎是怎么也看不厌的。她的花型是一种淡然的朴素的花瓣叠加而成。没有玫瑰过度的热情,也不甘于平庸俗套地成为野花的她恰是好处地达到了一种脱俗、前卫的境界。她是花中的革命者,盛放在大众的接受能力之前。在别的花中规中矩开出圆滑瓣片的同时,她偏要在上头来上点皱褶,显其心意与美感;在白色系花朵一味追随简单的时候,她偏要重重地卷上三层花瓣,显其不可名状的气质。
大概有人说,栀子本来就具有了如此的香,却又不断前卫地展现美,难道不招人妒恨么?没错,事实是如此。但栀子定会一笑而过吧,凭着她那似乎是怎么也品不够的情。她与生俱来刚柔并济的风骨,似乎就是默示了她清风自来清心寡欲的生命。清水便可养活,清水便可成就,清水便可供起那朵是真似幻的蕊。既是如此,又有什么妄言足以伤害她呢?
我很愚昧的想,若栀子化人,该会生出何种性情的儒者啊。
闻不腻的韵味,看不厌的花样。以及她淡淡却品味不够的情。再像化学调试似的加上一勺反骨,加上一小杯前卫创新的眼光,便能塑成这样一个模糊的人形吧。
脑海中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呈现出了那簇盛放于讲台上的栀子——陶老师。
我空空的心突然被一整朵的洁白栀子填满。
栀子花开了,香味温柔地萦绕于身旁,我放下笔,心里的栀子倏地盛放开来。
妙如感受:
孔子的教育思想,怎样得以传承?是他的学生在大力传播。如此,我说,是学生成就了老师。
怎样的传播才能久远?是变化着却永存的文字。这样,我借用海明威一句“我们应该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怎样的文字能禁受住时间的打磨、人情的荡涤?我说,说真话,艺术地说话,说能说服人的话。
读学生文章,不由心生敬畏,是学生在推拥着老师前进!
曾回答朋友一问,作《教坛问答》:
问我何意醉讲坛,笑而不答心自宽。
师生灵犀一点会,别有天堂在人间。
孔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寻的高度,也是我的方向,不负学生,孜孜以求!
2012年6月6日
书中压低篇:
写给我的老师陶妙如先生
——王艺霖
小学到初中,写过许多关于老师的文章。记得曾拿一篇这种文章参加演讲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但,并不是心中真正想要表达的。
遇见您,是我经历的蜕变。不想在这般草率不想受任何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与控制,只是单纯的将心中所想,记录描绘。
正如他人所说,您果真能用“传奇”定义。而您谱写传奇,竟是最简单的招式:
一、微笑;二、厚脸皮;三、拼命。
倘若必须给这三招一个评价,那就是招招“致命”,招招实用神奇了。
特别爱您的笑,现在我抬头望着,又是这意味深长的一笑,犹如春风一场,吹入我心。笑着对待人故世事,笑着对待生灵万物,何事不可乐?遇事一笑方休。
您说:“只有大彻大悟才能海阔天空。”这,是您博大的胸怀,思想中至深至纯的。你也说:“身体永远是自由的,不自由的是灵魂。”视觉的独特,思想的高度,又是谁能相比?人与人中造化如此不同。品味、格调塑造人的品性。
您是荷塘中静躺着的夏花。人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而与您邂逅,让我如获珍宝,若从未得到,便不会体会到拥有的快乐,错过的遗憾。而早已通晓的,对待相见恨晚最好的方式是——珍惜。我早已习惯在不远处悄悄观赏这朵纯白无暇的奇葩。
作为老师的您,不是蜡烛。您演绎着一个厚脸皮之人的做法,您给我们上《拿来主义》,并从我们这儿毫不客气的拿走。您说:“把最重要的东西交给我。”我想我早已做到,这颗最重要的,鲜活的东西被您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吸引,飞翔在您身边,您大可一把抓过去。它被您的哲思,被您的睿智彻底折服。您也说:“我需要大家回报我,而对我最大的回报就是你们的优秀。”我抿着嘴儿偷偷笑,好一个不求回报的回报。所以您才这样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竞争与合作中,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我又看到窗外那可粗壮的大树了。我常想,为什么唯独我们班教室前的这棵树比其他的茂盛健康?树是通灵性的吧,他是要告诉我:我们这个教室里一定会出现一大堆栋梁之才。我弯下腰,拾起一片半红半绿的叶子,吹去上面覆盖的灰尘,轻轻夹进书中。你曾用力拍我的肩膀,坚定地微笑着:“你要是做了老师,定是最好的传承者。”我惊讶,且不可置信,但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您总有观物入心的能力。
您告诉我们,想要有所成就,就得拼命!“静下来,变得沉稳些,却又不失活泼的天性。”我们肩并肩的行走着,当时是下着蒙蒙细雨,而这句话颇有些重量,绵延开来。在本子上谈论到未来的工作职业时,您写下:“做与不做,选材并不在自己。能做于不能做,选材才在于自己。”在心里暗自笑话自己,太天真,毕竟:“历史是为胜利者写的,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我又怎能如此随意,这等松懈?
一个人如何对待生,便会如何对待死。你竟是这样启示我:“不为逝去的而忧,是我们已追求的一种形式,心中有念,亘古不变,心中有情,万古长青!”是啊,都说生于死是对立关系,照你这么一说,生与死本只是同一性质的事情了。死并不一定使人痛苦,或许是解脱,是放下与更新。生与死都是快乐的事情,有什么好苦楚难过的呢?
从您那儿我汲取了那么多,是今生受用的。可凡事讲究个“机缘”,有相聚便会有离散,终究是会分离。我知道对此我不需过多的感慨,过多言辞。我不会因此而驻足不前,而是将其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深夜里,倒也突然间温馨的忧伤,甜蜜的痛苦起来。
感激这一年的相处,闭上眼点滴清晰可见,每一堂课,春游,安静寡淡的夜晚……
您在我心中是什么位置,糊涂的连自己都弄不明白。老师不论,妈妈也好,朋友也罢。总是不舍的。
至此,能用一句歌词来安慰鼓励自己:“心若在,梦就在。”
写于2012年6月1日
大人们懂我,那是我的幸运;学生能如此懂我,那是我一生的荣耀!
书中选家长留言:
陶老师:
你好,昨晚和儿子闲聊谈到你,他说你总是无私的爱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认为你的学生都是最好的。当他看到你躺在病床上白得像纸一样的脸时,他说他心痛得快要哭了……我依稀看到他眼里的泪光。当时,我在心里嫉妒你了。今早,我跟他开玩笑说,我要去“声讨”你们陶老师,他问为什么,我说我养育了你十六年你都没为我心痛过,你们陶老师才教你几个月你心痛得要哭。他急了,不让我告诉你……他能心痛你,我很感动,谢谢你爱的教育。儿子懂事了很多,我为所有的一切感谢你,同时请你爱护好身体!谢谢!
家长:
书中选老师们留言:
初读陶妙如,你会以为这是一个和你同龄的老师,娇小的个头,不知有几多内蕴?
听陶妙如讲几句话,你会眼前一亮,聪慧之气扑面而来,何等伶俐的智慧的女子?
再听陶妙如,你会感到心胸为之一荡,内心某个柔软的地方被唤起,你开始研究她,尊敬她,仰视她……
她的高中语文第一堂课,是视野与高度的结合,因为她的“想”,让学生的心灵登临了一个可以望见的高度,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世界。
她的厚度,她的宽度,不断从她智慧的言语和洒脱的行径中流出,有几分魏晋士人的不羁,也有儒家的执着,更有《周易》的变与不变。
一个爱语文爱世界的老师,一个有沉淀有胸襟的老师,一个聪慧而有灵性的老师,她就在短短的时间里,让听者着迷、沉思……
仰望陶妙如,你会知道,有些境界,我们还不曾达到,但那个方向,却是你所瞩目的未来……
妙如也,陶陶也!
(潇潇沐雨)
读着这些文字,只会让我更热爱我所从事的事业!
感谢!
厚德载物——新年基调 《做温暖的教育》成为”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
test
2014年1月5日 周日 天气:晴 值日班长:向樱
革命尚未成功,坚持!
今天是2014年的第五天了,也是期末考试倒计时的最后一天,战场上的号角就要响起,1206班上的每一位战士都已经蓄势待发。
一个多月地埋头苦学,一个多月的互相帮助,一个多月的坚持不懈,终于马上就要见分晓了。每天早上,陶妈都会在黑板上写出一天早上的奋斗内容,必须过关,严格要求。关关过关关可过,篇篇默篇篇能默!朗朗的读书声亮出了我们的自信,秒秒成分,分分拿定。
明天,就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第一场的语文考试一定要打出响亮的第一炮!加油!1206班的兄弟姐妹们,革命尚未成功,大家齐心,坚持到底!
向樱语录:一生中要做的事物很多,而现在我们选择了这一件那就让我们把它做成经典。
公历2014.1.4 农历2013.12.4 王菲 晴
只愿携手创佳绩,回首文二不相忘
一季寒水迎来冬日,恍惚间我们已经走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依着陶妈的怀抱,快乐地成长,尝试着人间的酸甜苦辣,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文二这个如同桑蚕破茧而出,焕发新的模样。
记得今日,我们一起评选班委,看见大家积极地融入这个值得荣誉的活动当中,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我们公平公正的完成了这项受益匪浅的活动。这值得我们庆幸,让我永不忘记。
时光无情流逝,不觉中迎来末考,这如同一场战争,一场分离。寒假一至,相聚一堂的文二学子就要各奔东西,想想我们曾今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一起欢笑,一起泪流,至此我心中油然而生一丝凉意。没关系,自然都是有固有规律的,在异地的我们心心相印,我们彼此皆知,明年之时我们还能看到熟悉的面孔,于是绽放花一样的笑容。
陶氏语录:关关过关关可过。
王菲书:素问情谊最难得,分别总是断愁肠。风声凄凄斩杨柳,枯叶处处舞白霜。漫步回顾负千重,空转泪流满两行。愿能携手创佳绩,回首文二不相忘。
2014 1.6 论考
值周班长:李俊杰
伴着黑板上的考试倒计时归零,期末考试如约而至。终于有机会可以展示这
50天的学习成果,同学们那么努力的记单词,背公式,默诗句,留下的无数汗水
在今天即将得到检验。是成?是败?要么成功,要么遗憾。
今天考了语文,生物,历史,物理,考前,大家紧张复习,考试中,大家
仔细作答,争取不留遗憾,即使生物和物理不属于文科必考科目,但同学们依然
如旧。
虽说大家在考试前几天都很紧张,担心考不好,但到了考试,看着同学们坚毅
的表情,我不禁又对这次期末考试结果充满期待。陶妈说:“最后这几天,谁沉下来
了,谁就赢了。所以,文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埋头苦干,只有这样,才能擦出成功
的火花。看着后面的考试目标,听着身边低低的背书声,我默默的加快了笔速。
论语:无
俊杰语录:脑袋在自己脖子上,脚在自己鞋子上,自己的路在于自己选择。
2014年1月7日
一直在努力,用我们自己的方式
值日班长:罗馥婧
伴着窗外绵绵的细雨,同学们迎来了期末考试的第二天,经过昨天的考试和复习,大家岁今天的考试都蓄势待发,今天考试的科目是英语、政治、地理和化学。
昨晚大家都复习得很认真,低低的背书声,沙沙的翻书声替代了平日的闲言碎语。聚精会神的目光,奋笔疾书的动作替代了平日的嬉笑打闹。
今天早自习的内容是政治,互相抽问的同学、单独背诵的同学组成了文二考前紧张热烈的氛围,大家都想交出满意的答卷来回报这个学期来日日夜夜挥洒的汗水,都想为自己献出一份满意的礼物给父母,给陶妈。
大家依然是坚持的,虽然前进的步伐不是那么轻快,肩负的任务不是那么简单,学习的日子不是那么轻松,但大家依然在努力,在奋斗。
文二一直在努力,用我们自己的方式。
馥婧语录:我们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的失败,但我们一定在走向未来的胜利。
考试终结束,学习暂结果
本想我有这么好的运气,使这篇文章成为本学期的收官之作,看来我想多了。
就在今天上午,本学期的最后一门考试——数学,圆满结束!之前的考试成绩也陆续的出来了,看着同学们达成自己奋斗已久的目标而露出欣喜的笑容时,我为1206班近一个月的复习成果而欣慰。俗话说得好:投入有多少,收获就有多少。考前的强化复习让班上的语文平均分达到了惊人的109.6分,涨幅近10分,进步可谓不大。而班上的林秋霞同学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考出143分的数学最高分!再说我们的优势科目——地理,我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领先地位。
期末考试取得这么优秀的成果,还要多亏陶妈对我们的督促,萧哥对我们的细心辅导,季老师哑着嗓子讲解着题目……学习结出的成果,不只我们洒下了汗水,还有我们身后的含辛茹苦的老师。
高二的学习终究还是结束了一个段落,下学期的我们还要面对学考,所以我们不能在假期松懈,因为这只是学习上短暂的结果而已。
为自己!也要为我们身后默默奉献的老师!
陶氏语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自己的话: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